鹧鸪天辛弃疾词,鹧鸪天辛弃疾词名句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7
鹧鸪天·漫听寒蝉断续吟 | 译典


谷海鹰




GU Haiying, born in Tianjin in 1968. Indulging in poetry, he authored the poetry antholo *** Crying for the Moon, the essay collection A Handful of S *** ll Flowers, etc. (韩上上译)

(To the Tune of) Partridges in the Sky

By GU Haiying

Tr. ZHAO Yanc ***





山中寓园》A Lodge in the Mountain


<

鹧鸪天·秋梦(外一首)


鹧鸪天·秋梦

文/玲儿

一叶知秋渐渐黄,轻风霞落送微凉。

青蛙不鼓溪边静,知了休歌土里藏。

荷断梦,水收香。池塘残叶惹忧伤。

凌波仙子难回顾,候待来年换粉妆。

鹧鸪天?初秋

文/张县长

落日西风送菊香,青山换彩染金黄。

云天未见鸿归阵,庭宇依看燕绕梁。

望 *** ,赏风光。莲花绽放水 *** 。

畅游不觉秋寒意,归晚单衣微感凉。

古诗词赏析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29首古诗词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 *** 。

注释解说:

⑴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⑵晚日:夕阳。⑶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⑷教:使,令。眼底:眼中,眼睛跟前。⑸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⑹深知;明知。⑺阑干:栏杆。阑。同“栏”。



全词解释: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品鉴鉴赏:

这首《鹧鸪天》,题 *** 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寒鸦”当“晚日”之时,自然应该寻找栖息之处,大约在绕树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处,又向谁家投宿呢?正因为这样,那本来没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鸦”,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变成“一片愁”了。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按照一般的构思,接下去仍然要写愁写恨,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写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柳塘新绿却温柔。”把读者引入春意萌动、春情荡漾、温馨柔美的境界。唐人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塘夕阳迟。”北宋诗人梅尧臣称其“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六一诗话》)。辛弃疾的“柳塘新绿却温柔”,也有类似的艺术奥秘。“柳塘”一词,使人想见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处于什么季节,却无从得知。联系前面的“寒鸦”,便会想到时值严冬,柳叶黄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萧条的。然而诗人却别出心裁,于“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 *** 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是送走行人之后相继入目的两种景象。不难想见,这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前者就离别说,故“日”而曰“晚”,“鸦”而曰“寒”,引起的内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就相聚的回忆与展望说,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内心感受是无限“温柔”。

这首词真可谓“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绿”, *** 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 *** 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而事实上,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来,“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诗,正可以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然而文学是一种创作,贵在独创。“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两句就是创新,表现心绪低回宛转,笔致可谓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结句“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 *** ”中的“频”字,正与“重”字呼应。明知行人已走到远山的那一边,凝望已属徒然;然而还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红楼”、“频倚栏干”,其离恨之深、相思之切,就不言而喻了。欧阳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行人愈行愈远,故女主人公不忍继续远望。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自己。表现不同个 *** 、不同心态,各极其妙。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2岁 *** 抗金,不久归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地方官职。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为宋代豪放派 *** 人物,词风雄奇刚健又不失深婉雅丽。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冬,辛弃疾遭遇 *** ,隐居上饶。这首词写于作者被 *** 解官后,是他在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一首正月十一观灯词。

正月十一日,因为要贺“添丁”,所以观灯风俗也来源于添丁灯。正月十一日,也就拉开了观灯的序幕。

南宋庆元三年(1197)正月,四十三岁的词人,除了谱曲填词,仍然一事无成。新朋友张鉴,很仗义,说出点钱,给他捐个官。词人为维护文人清高的面子,怕被人瞧不起,婉言谢绝了。也就是这一年,词人向仕途发出了最后的冲刺,凭借向朝廷献《大乐仪》、《琴瑟考古图》,希望得到破格录用。但朝廷没有重视。张鉴于两年后又帮助推荐了一次,朝廷因其《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给其参加进士 *** 的资格,但仍落选。从此决意仕途,布衣终老。

这一年新年对于姜夔而言,是仕途进取真正的开始。可能杭州的生存压力很大,他也不能总是依靠朋友度日,总算起了科举之心。然而,诗人的才华总是在词乐上,对于科举 *** 并非长项,也并无准备。这首词整体基调是昂扬向上的,毕竟词人重新捡拾起生活的希望。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上阕这两句是说,街道巷陌,风光无限,正在 *** 赏灯时;富贵人家的纱灯笼还未出门,门外的马儿已经在嘶吼。这是写“观灯之热闹”。

“笼纱未出马先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侧面描写了出门观灯人之多,同时也交代了豪富家元宵节观灯习俗——纱笼喝道。况周颐给出了精彩评价:“七字写出华贵气象,却淡隽不涉俗。”(《蕙风词话》卷二)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记载了当时杭州豪富的“元宵”观灯排场:“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即灯笼)喝道,将带佳人 *** ,遍地游赏。”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这两句是说,“我”这两鬓斑白的清贫居士,没有随从前呼后拥。只有坐在自己的肩头的小女相随作伴。这是写“观灯之温情”。

正月初一,他还在教小儿写字,留下了“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的词句。“郁垒”“神荼”这两个名字因难写,小儿写错,逗得词人开心一笑。这样的世界,既无情又温情。如果心中有爱,那么冬天一定温暖如春。与这里带小女乘肩的温情是一致的,说明在词人心中,家中的温情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支撑词人进取的勇气与动力。

黄庭坚《山谷内集》卷六《陈留市隐》诗序云:陈留市上有刀镊工,惟一女年七岁,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醉饱,则簪花吹长笛,肩女而归。诗有“乘肩娇小女”之句。姜夔正是化用黄诗之句,借以抒发爱小女之温情。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下阕这三句是说,花灯挂满街市,月光映照寒衣。年少时的深情往事,老来却感觉到一丝悲凉。这是写“观灯之往事”。

“花满市,月侵衣”,是写热闹;“少年情事老来悲”,则是写孤独。景色越美,人越孤独。从前往事,过眼云烟,早就不堪回首了。不禁让人想起他回忆情事的著名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末两句是说,沙河塘上,繁华依旧,春寒清浅,看完花灯的游人们,缓慢地归去。这是写“观灯之心境”。

一个“缓”字,可以看出姜夔此时的心态:恬淡静谧,乐观从容,随遇而安。

词人描写了整个观灯过程,将所见、所闻、所感,娓娓道来,从容不迫,心境悠然,使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与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可谓“清空 *** 雅,别有韵味”。

纵览全词,既有淡然之境,从容之姿,进取之意,又有对亲人的浓浓深情,对过往的留恋不舍,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观灯之景与观灯之情融为一体,是为观灯词中的绝佳之作。

辛弃疾深情起来,魅力谁能抵挡,一首冷门《鹧鸪天》感动了 ***

文|张强强;

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很多时候,当深情发生在一个钢铁硬汉的身上时,这份柔情要更加令人感动。为什么呢?正所谓“铁汉柔情”,刚硬和柔软看似很矛盾。可一旦搭配在一起,汇聚在一个人的身上,反而会产生难以阻挡的魅力。这一点在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辛弃疾,一个在宋代词坛,是除了苏轼以外最受后人喜欢的伟大词人。然而,相对于苏轼偏重的文人气质而言,辛弃疾文武双全、刚柔并济,在宋代历史上简直就是一个传奇。他用自己超强的人格魅力,一举打破了世人心中文人柔弱不堪的刻板印象。从这一点而言,辛弃疾要远超苏轼。

所以,辛弃疾如果深情起来,试问:魅力谁能抵挡?不信咱们就来读读这首冷门《鹧鸪天》,感动了 *** 。全词如下:

鹧鸪天·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 *** 。

众所周知,辛弃疾不仅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词人,还是南宋文人中真正上过 *** ,领导过 *** ,斩杀过敌军的一位词人。正因为如此,在他的很多经典词作中,总是充满着一股豪情,读之令人畅快不已。可是,在时代的洪流里,纵是英雄也有无奈落泪时。

公元1181年冬天,力主北伐的辛弃疾再一次遭遇 *** ,不得不辞官隐居上饶。这首词作就是作者被 *** 解官后,在带湖闲居时所作。由词下的标注可知,整首词是作者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而写的:女子的意中人离开了,很久都没回来。她心中充满了思念和悲伤,令人动容。

从词作内容上而言,这仍然是一首传统题材中描写离愁别恨的词作,“愁”与“恨”,是全词的基调。词作上片一开篇“晚日寒鸦一片愁”直抒胸臆,用“晚日”和“寒鸦”读者营造出了一种愁苦的氛围。可是,接下来词人却没有继续描写“愁绪”,而是一反常态,用清新愉悦的笔调,勾画出了一幅乐景。

柳塘新绿却温柔”,“柳树”、“池塘”、“新绿”,简单的三个词语就把读者从愁苦的氛围中引入一片春意萌动、温柔美丽的场景。然而,联系前句中的“寒鸦”一词可知,此时的真实季节应该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天气尚有些阴冷。可词人却从阴冷中看到丝丝春意,心中涌起无限“温柔”。

辛弃疾用笔,常于创新。这首词“工于发端”,一开篇就为读者呈现了两种景象、两种感受,情致深婉,低回 *** 。这一乐一哀的景物描写,真实地再现了一位深陷思念之中的女子形象。她希望与意中人一同欣赏 *** ,可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多么令人悲伤。

*** 易逝,相思令人老,于是“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二句便应运而生了。这两句依旧创新,主人公情感如洪水爆发,已然要决堤了,所以她假设世间“无离恨”,希望人间无“白头”。然而,假设是不能成立的,“白头”也是必然。在这2句中,理想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碰撞,令人无奈而伤感!

于是,词作下片“肠已断,泪难收”紧承“离恨”、“白头”,将含蓄委婉一扫而光,尽情吐露心中情感。就像一条河流一样,主人公此时的感情就如洪水般爆发了,已经冲破心中一切堤防了。因此,她不可能含蓄,也用不着含蓄,而是一任真情的流露,尽情抒写心中愁与恨。

然而,这愁与恨之下,掩藏的却是主人公深深的相思。于是,“相思重上小红楼”,主人公又一次登上了那座小红楼。曾经,在这座小红楼里,她与意中人共渡了许多美好时光。如今,心中所爱之人离她远去,不知所踪。她只有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天涯。

可是,她只见到一轮晚日,几只寒鸦,根本望不见一丝人影。一个“重”字,巧妙绝伦,说明主人公在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只不过,她总是失望而还。尽管如此,她还要一次次登楼,一次次深情遥望。这其中的煎熬,又有谁知道呢?

词作最后,“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 *** ”将主人公的痴情推向了极致。她相思难耐,心里明明知道前方有无数群山,目光会被遮断,根本看不到远方的人。可是,她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或许有一天她也会化为一块望夫石,凝固在时光中。

整首词一波三折,层层推进,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足以感动 *** 。其实,这首词表面上是写男女相思之情,实际上却是写词人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因为爱情上的不幸,和人生理想的无法实现一样,都让人无奈而痛苦。

(文中 *** 皆来自 ***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鹧鸪天·词四首


文/杨嵌

一、鹧鸪天·退职感怀

某些领导在位期间,志得意满,威风凛凛,派头十足。离任后,门前冷落,孤寂难耐,沉醉于孤饮中。有感赋文。

宦海乘舟欲远航,

船行靠岸满颊霜。

深居度日心非静,

借酒浇愁愁更长。

茶不品,饭难香,

夜阑反侧榻冰凉。

人生进退一常事,

笑看沉浮苏轼郎。


二、鹧鸪天·清明祭父

家父于辛丑年冬月初五仙逝,享年九十岁。清明扫墓,赋文寄情。

祭祀清明雨细绵,

子孙跪拜墓碑边。

生前频现慈祥貌,

逝后常思肺腑言。

肠已断,梦相连,

膝旁晏晏绕心弦。

黄泉酒酹能喝否?

但愿殊乡享乐年。


三、鹧鸪天·抗疫

近日,新冠 *** 突袭本地,全域进行“静默”管理。斋居于家,有感赋文。

平地惊雷新冠侵,

绥山静默为防瘟。

霓虹千点空灼烁,

黎庶万家独闭门。

心怯怯,意沉沉,

*** 肆虐气萧森。

*** 岂是豺狼兽,

捷报清零满目春。


四、鹧鸪天?夏日喜雨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热浪滚滚。近日,骤雨暗 *** ,雨霁夏亦寒。有感赋文。

烈日炎炎连月天,

煎熬闷热不思餐。

门前黄犬时时吠,

树上金蝉处处喧。

雷阵阵,雨翩翩,

甘霖滂沛润心田。

闲游湖畔观荷碧,

夜半酣眠心静然。


鹧鸪天·过桑林

作者:吴海琼

1.鹧鸪天·过桑林

夏浅春深翠幕长,提篮挽袖上山冈。

柔枝过腕摇清影,远岫生烟淡麦黄。

霞落紫,果盈筐,红唇贝齿浸馨香。

休闲更爱农家乐,此处桑林是故乡。

2. 西江月· 蟠龙湖

别样蟠龙风景,湖山叠翠芳华。清歌缥缈采芦芽。点点游帆高挂。树隐青砖木瓦,波摇竹影桃花。白鸥七八掠低洼。一色水天如画。

3.芰荷香·夜读荷塘

夜初凉。约三五老友,共赴荷乡。

绿云垂旷,逶迤曲折长廊。

蛙声数点,振铃鼓、间奏笙簧。

挹来半朵清芳,烹茶煮酒,一盏流觞。

红藕香残怎知晓?那横塘摇碧,波逐星光。

心间野趣,自是诗句文章。

采香问月,远喧嚣、不再沧桑。

飞萤化羽成裳,青莲似我,读梦湘江。

4.古风·高寺葡萄歌

君不见,高寺葡萄明如珠,藤蔓相牵笑相呼。

君不见,高寺葡萄灿如玉,凝红耀紫香欲吐。

驱车出城竞 *** ,高寺游客满田畴。

心间流出斑斓句,绿色果乡乐悠游。

撷芳入口识真趣,明艳醒目甜润喉。

露摇曳,闪晶莹。人如织,多娉婷。

楼房座座田间立,清歌隐隐坝上听。

串串硕果本无尘,金蝉声声绕藤鸣。

一点灵心勤守住,风抚果影趁新晴。

抛却纷繁眼底事,请君缓步园中行。

集山水之意于心,纵快乐之源于情。

绿浪起,快扬舲。履远道,踏征程。

清水河畔冰已破,好挂云帆一舟轻。

鹧鸪天辛弃疾词,鹧鸪天辛弃疾词名句-第1张图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 *** 05712】

一首《鹧鸪天》,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婉约之作

鹧鸪天·代人赋

宋代: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 *** 。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这首《鹧鸪天》,题 *** 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女子而赋的,那位女子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这首词表面上虽然是“代人赋”,但是实际上词人是在写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因为,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直有用香草美人寄托理想的传统。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 *** 理想。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 *** 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这首《鹧鸪天·代人赋》在风格上却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优美婉约词。通篇 *** 悱恻,细腻柔美,词人的侠骨柔情可见一斑。

十首《鹧鸪天》,听鹧鸪声声鸣江南,看游子滴滴相思泪

鹧鸪,有着五彩斑斓的羽毛,是一种和 *** 很相似的鸟。

它们常在下过雨的黄昏,在湖边的青草地、山中的灌木丛啼叫着。

它们的叫声响亮而凄婉,漂泊在外的游子听到他们的啼叫声就会想到家乡,瞬间泪流满面。

所以古人常用鹧鸪这个意象表达游子的凄苦和强烈思归之情。

再后来,鹧鸪的叫声,从思乡愁延伸到离别愁、相思愁、 *** 愁、羁旅愁。

所以不难想象,《鹧鸪天》这一词牌,曲调必然是哀婉细腻,凄苦 *** 。

夜雨频频敲冷门,韶华暗送断肠人。哀哀幽曲风中怨,脉脉柔情指下吟。

今天我们分享十首《鹧鸪天》,听鹧鸪声声鸣江南,看游子滴滴相思泪。



01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宋代〕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晏殊死后,晏几道也从一个娇生惯养的贵公子沦落为落魄书生。

从此他成了一个活在“过去”的人,他的词,也在不断追忆过去。

他终日买醉,想着“一醉解千愁”,可“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醒之后更加伤痛彻骨。

又是一个夜晚,他再次来到了寻常出没的烟柳巷子里。歌姬 *** 们挥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劝酒,他又回想当年心甘情愿醉倒于颜红的画面。

今日曼妙舞姿和婉转清吼,似乎和当日一样呢?直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

一个殷勤劝酒,一个拼命喝酒。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眼前这些 *** ,时光并没有在她们的脸上留下痕迹。

当年一夕初逢的倾心难忘,别后梦中的飘忽难寻,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难信,景境几转,人事剧变,一切都如昨梦前尘。

繁花落尽,心事成空。雪落风散,情已成殇。


02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晏几道 〔宋代〕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家道中落后,晏几道迫于生计,不得不奔波于 *** 之中。

对于过去的放不下,成了他心中永远过不去的一道坎儿。他的脑海中却经常回忆起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往日欢歌笑乐,如今落拓平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又一次把自己灌醉了。

往事若能下酒,回忆便是一场宿醉。

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各种惆怅涌入心怀。

道路之上,年年生秋草;高楼之上,日日见斜阳。

时光就这样流逝,但是回忆里的伤却一丝一毫也不得削减。


03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宋代〕

暗淡轻黄体 *** 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之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 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咏花词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之一流者还仅此一篇。

公元1101年,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居住在青州。

对她来说,青州是个好地方。

这里没有了京城那些令她整天提心吊胆的起起伏伏,给了她一个身心休憩的安居之所。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是真的无所祈求。她要求的只是丈夫的恩爱和自己爱好的不被约束。

他们在寓所庭院内,种满了桂花。

深秋来时,幽香袭人的桂花使她诗兴大发、心情舒朗。于是便有了这首《鹧鸪天·桂花》。

在李清照看来,桂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 *** 萧疏远离尘世,浓香却久久存留。

它都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本来就是花中的之一流。

  桂花貌不出众,色不 *** ,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


04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宋代〕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178年春,辛弃疾自豫章赴行临安。

此时他仕途上已几经挫折,从政报国的理想渐行渐远,逐渐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云烟。

几个好友来送别,他们一起唱起了《阳关曲》。

曲罢泪侵衫。远处是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 *** 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遗憾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是艰难。

他一声长叹:功名利禄不过都是小事,为它劳神伤身,还不如多吃几顿饭。


05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弃疾 〔宋代〕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公元1181年,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辛弃疾遭 *** 劾,被朝廷罢免官职,后随举家来到上饶带湖居住。

这一住便是十年。

在上饶,辛弃疾结盟鸥鹭、逍遥山水间,顺利的完成从一个军事达人到旅游田园达人的转变。

只是在偶尔间,他想到他曾经的 *** 抱负,和未了的夙愿,还是有那么一丝遗憾。

春日里,他走出门散步。和风煦日,田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新枝上刚刚绽放出嫩芽,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孵出了小蚕,平坦的山岗上长满了细草,小黄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时节的树林,树枝间栖息着一只只乌鸦。

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

他不由的又想到了自己:在正值有一番作为的年纪里,他不得已过起了闲居的生活,这可与他的抱负大相径庭。

一时忧愁涌上心头,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了。可是酒能消愁吗?

或许, *** 只有他自己知道。


06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宋代〕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 *** 。

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被排挤出朝廷,闲居于江西上饶。

也许是远离了 *** 中心,他才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代人赋。

在一个残阳西沉,夜幕降临的傍晚,他出门散步,偶遇一个刚和意中人告别,在长亭古道上踽踽独行的闺中 *** 。

君不见离人悲,一步一饮泪。

悲伤易染人,辛弃疾突然就想到了自己沉浮的宦海生涯。

同是天涯伤心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于是为她 *** 这首《鹧鸪天》。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望着空中的寒鸦绕树啼叫,寻找栖息之地,她的心中充满了凄苦。

远处的池塘隐隐绰绰,边上的杨柳又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有一股说不清的温柔。

可是心中的愁苦又岂是这一丝温柔能化解得了的?

这首词,表面上看来,他是代替那位闺中 *** 写的。

实际上,他是在感叹自己啊——

感叹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感叹自己的初心渐行渐远啊!

空有一腔豪情壮志,空怀满怀报国理想,现在却隐居于此,写写儿女私情,这难道不令英雄气短吗?


07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宋代〕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公元1083年,苏轼谪居黄州已三年。

黄州的生活是清苦、孤独、战战兢兢,凄凄惶惶的。

可也正是在黄州这个穷山僻壤,磨练了苏轼坚强乐观豁达的意志力。

他在门前开辟一块农田,跟农民一起学习耕种,衣食上自给自足,自称“东坡居士”。

他经常穿着农夫的短褂,出门赏玩乡间山水,走累了就躺草地上睡一觉。

一觉醒来,已是太阳西落。

远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围绕在屋舍旁。院落旁有一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上下翻飞,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这般美景,朴素却极具治愈力。

既然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 *** ,生命悲悲喜喜,浮浮沉沉,倒不如借一盏茶香,远离尘世中的纷乱与恩怨,偷得浮生半日闲,给心灵寻得一处休憩之所。

他终于放下了,原来随遇而安,便是人生更好的安排;原来顺其自然,人生处处都是风景。


08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宋代〕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 *** 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在璀璨群星的宋代词人中,贺铸显然不及柳永、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那么有名。

但是,这位以一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出名的“贺梅子”,却自有他在词坛上遮掩不住的光辉。

他长相奇丑,又因为个 *** 耿介,得罪过不少豪门显贵,因此,他一生都只能混迹于下层官员的职务上,郁郁不得志。

人生逆旅、坎坷辗转中,妻子赵氏是他最亲近最钟爱的人。

他与妻子赵氏曾许愿白首偕老,但上天却总是不遂人愿。在贺铸五十七岁时,客居苏州,赵氏突然离世。由于职位变动,安葬赵氏后,贺铸强忍伤心,离开了苏州。

一年后,贺铸重回苏州,旧地重游,想起赵氏,悲从中来,便写了这首悼念词。

旧地重游却人事全非,一同来却不能一起回。白发苍苍像霜降后半死梧桐、失伴的 *** 。看着旧事住处的新坟,独自躺在床上听着雨打在窗上的声音,谁还会为他深夜挑灯缝补衣裳呢?

也许是赵氏的丝丝情意,缕缕深爱,都藏在一针一线里,以至于待针停线断时,年过百半,白发苍苍的贺铸在失去赵氏后撕心裂肺,哀痛不已。

真正的爱情,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 ,在走向白首的路途上,却阴阳两隔,徒留一人只身背影,哀痛莫过于此。


09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宋代〕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早年浪迹江淮,曾在合肥结识了一位精通音律、善谈琵琶的勾栏女子,并与她子期伯牙,引为知音,结下不解之缘。

她带着姜夔游巢湖,登蜀山。

泛舟巢湖之上,他作诗,她或轻拢慢 *** 弹拨琵琶,或轻唱慢咏对湖清唱。

这一段诗意而又浪漫的时光成为了姜夔一生中重要的情感经历,也让姜夔的一生都念念不能忘。

然而姜夔作为一个落魄文人,没有任何收入的来源,在合肥客居了一段时间后,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再一次远行。

等他再次回到合肥时,已是战乱之后。虽是元夕佳节,但眼前是残砖断瓦、蝇萤横飞、杂草丛生,一派萧条。

他的心沉入谷底。他在赤栏桥边苦苦守候了几日,看着肥水 *** 向东流,期待着护城河上能再次遇到当年那个一起泛舟唱歌的身影,但是却再也等不来了。

转身而过,赤栏桥上空留下他的一声叹息。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动情。

人的一辈子可长可短,或许会遇见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或许会无疾而终,或许会心心想念,但那份爱会深埋在心里,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去想。


10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刘著 〔宋代〕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刘著,是个很神秘的人。

他生于北宋,长于南宋。靖康之变后,却没有跟随宋王室南迁,而是留在了金人 *** 下的北方,当起了“贰臣”。

可他虽身处北地,心中始终挂念故国。那江南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让他魂牵梦绕。

更何况,还有年少时情窦初开遇到的那个她。

这份思念在寒冬更甚。

试看,皑皑白雪铺满了大地,清亮的雪光映照着整个山城,一阵哀怨又 *** 的羌管声打破了冬夜的寂静,也撩动了他的心弦。

北方的冬天太漫长了,这么久这么冷,江南的梅花估计已经开谢几番轮回了吧。

可远在的天涯的他,还在日复一日对她的思念中,青丝成霜。

孤独寂寞的夜晚,面对天上点点闪亮的星星,朗朗普照的圆月,却只能一人痛饮。喝着,喝着,仿佛那银河都摇曳到了杯中。

“倒流河汉入杯盘”,天上的银河仿佛都倒流入了他的杯中,这一句何等潇洒,何等豪迈。

然而“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本是借酒消愁,醉后却发现记忆中的那个人儿更加清晰。

他忍不住提笔写下满纸,却不知道寄到哪里。

只能想象着远方的爱人收到书信后, *** 眼泪,细细阅读。

岁月的梅花,在这个夜晚,在他的指尖下,悄然绽放,又寂然凋零。

他,又荒凉了一季的相思。

【格律诗词五首】鹧鸪天·秋韵

文?/郭秀生

*** 敲窗细雨声,霏霏篱下菊娇明。

岭浮玉镜湖心卧,舟泛金波云影行。

遥望雁,近闻莺。临溪枕石晓辉清。

人言嘉境高秋酿,胜似蓬壶缱绻生。




浪淘沙令?八月的风

文/李冠群

衔露弄花香。

撩靥微凉。

欲消残暑逐炎阳。

恰接早秋枫染色,鹰始翱翔。

一苇已堪杭。

绿鬓红妆。

绮云相约挽韶光。

脉脉逐波襟抱敞,情寄村乡。




【双调·水仙子】稼轩故里瞻仰辛弃疾雕像有作(新韵)

文/郭顺敏



披蓬仗剑尚年轻,主战思乡醉点兵。

白头未见朝廷令,词发霹雳声。

怎么听都是深情。

俺敬杯酒,报姓名,鞠了一躬。




鹊桥仙·离情苦


文/李九龙


繁星媚眼,银河心渡, *** 动 *** 相遇。

泪颜长吻托身人,道不尽、千言万语。


天庭寂寞,人间幸福,肠断别离思绪。

千金难买对 *** ,共叹惜、时光飞度。




鹧鸪天·过灯笼河草原(新韵)


文/赵丽春


恰是熏风拂面时,云白如洗绿如织。

古河神话随波诉,金界长壕引客痴。

花灿烂,草参差。羊群漫漫马嘶嘶。

动人最数天将暮,月上敖包曲一支。

标签: 鹧鸪 辛弃疾 名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