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村俗语“鳙鱼头草鱼尾,鲢鱼肚皮鲤鱼嘴”,啥意思?老话很在理
农村的俗语可谓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至。生老病死、修房盖屋、生辰八字还有其他的领域都有很细致的描述,其中也包括对于一些吃的方面的俗语,像农村称之为四大鲜的:香椿芽、头刀韭、带花的黄瓜落花藕,就是民间的四大鲜,也是时令的市场,在某一个时间段吃起来是最为鲜嫩的。还有一句俗语叫做:鳙鱼头草鱼尾,鲢鱼肚皮鲤鱼嘴,这句老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也是指不同鱼类不同的部位吃起来最为的好吃。
作为四大家鱼的鳙鱼,也被叫做花鲢鱼,是一种典型的上层水域的鱼类,头大、嘴大,依靠吞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微小食物为食,由于其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在很多水域都会投放一些鳙鱼,利用其吃食的习 *** ,从而让水质更佳,鳙鱼的头占据了身体的三分之一,所以也被叫做胖头鱼、大头鱼,鳙鱼更好吃的莫过于是鱼头了,鳙鱼头肉质细腻,鲜嫩可口,是著名的一种食材,也是很多吃货的更爱。所以这里所说的鳙鱼头,是有一定道理的。
草鱼也是四大家鱼之一。也被叫做草混子,是一种前期生长速度较快的淡水鱼,草鱼食 *** 杂,善游动,身体硕长呈流线型,草鱼的鱼肉是鱼尾巴的部位,最为紧密的,这也源于草鱼善于游动,尾巴摆动的次数最多,所以吃草鱼的时候,吃后半段才是味道更佳的,不但鱼肉鲜嫩可口,而且肉质紧密结实,吃起来弹 *** 十足口感颇佳。这也是根据草鱼的生活习 *** 演变而来的俗语。
鲢鱼也被叫做白鲢,跟鳙鱼一样也是一种上层鱼类,只不过白鲢的头没有鳙鱼大,而且肉质粗糙,小刺还特别的多,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廉价鱼存在,四大家鱼之中白鲢的 *** 是更低的,白鲢虽然 *** 低廉。而且肉质一般,但也并非是都不好吃,白鲢肚子是吃起来更好吃的,白鲢的脂肪都会堆积在肚子,所以脂肪含量更高。而且没有刺,吃起来滑嫩爽口,肉质鲜美,所以俗语称之为鲢鱼肚皮更好吃。除了肚子,民间还认为鲢鱼的鱼鳔也很好吃,也被叫做鱼肚,吃起来也是具有独特的味道。
鲤鱼是北方地区最为喜爱的淡水鱼之一。过年的时候还有摆酒席的时候,一条鲤鱼是必不可少的,寓意着年年有余。鲤鱼在南方则就没有这么受欢迎,这也是地域的差异,以及水域不同导致,北方的水域大都是沙石底,鲤鱼吃起来是鲜嫩可口没有泥腥味,而南方的水域的水底,大都是很深的污泥,作为底层鱼的鲤鱼吃起来就泥腥味较重。这里所说的鲤鱼嘴,其实并非是嘴,而是指的鲤鱼鳃下边的一哪块肉,这一块肉犹如蒜瓣,吃起来滑嫩可口,而且没有丝毫小刺,是鲤鱼更好吃的部位。
这句俗语也是根据多年的经验演变而来。对于这四种常见的淡水鱼,更好吃的部位描述,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吃货来说,有的反而会认为这些鱼的其他部分更好吃,只能说根据各人不同的喜欢,都有各自的认知。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22种鱼的辨别 *** ,带你认识不同的鱼和吃法,买鱼前不妨看看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也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家常食材。和买猪肉、牛肉不同,大家平时去海鲜市场选购鱼类食材时,很容易就一个头,两个大,因为鱼类大家庭里的成员实在太多了,数不胜数。不同的外观,各式各样的吃法,常常让人不知从何下手。
鱼的种类非常多,下面就跟大家分享22种鱼的辨别 *** ,带大家认识不同的鱼和吃法,都是海鲜市场里经常能见到的,一起来看看,你见过几种?吃过几种?
1、鲈鱼
鲈鱼,又叫花鲈,有海水鲈鱼和淡水鲈鱼之分。海水鲈鱼的体型较大较粗,淡水鲈鱼的体型较小较扁。海鲜市场里的鲜活鲈鱼,以淡水鲈鱼居多,海水鲈鱼多以冰鲜或冷冻的方式售卖。从口感上对比,淡水鲈鱼的腥味较轻,肉质更细嫩,要比海水鲈鱼好吃。鲈鱼最经典的吃法莫过于清蒸了,蒸好的鲈鱼,清香鲜嫩,能充分凸显出鱼肉的原汁原味。
鲈鱼
2、鲫鱼
鲫鱼,属于鲤科、鲫属鱼类,适应能力较强,但是生长速度较缓慢,从鱼苗长到重量3两左右,差不多需要2、3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野生鲫鱼,个头都比较小。海鲜市场里卖的个头比较大的鲫鱼,多为杂交鲫鱼,是用鲫鱼和鲤鱼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鲫鱼最经典的吃法,莫过于用来煮汤,如鲫鱼豆腐汤等。
鲫鱼
3、大黄花鱼
大黄花鱼,又叫黄花鱼、黄金龙,属于 *** 鱼科、黄鱼属鱼类,主要产自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不过,野生的大黄花鱼目前已经非常少见,到了稀有的程度。市场里卖的大黄花鱼,一大部分都是养殖的,其中福建宁德沿海一带养殖的大黄花鱼,占了很大一个比重。大黄花鱼可以清蒸食用,也可以用来做鱼肉饺子馅。
大黄花鱼
4、小黄花鱼
小黄花鱼,主要产自我国渤海和黄海海域,它和大黄花鱼虽说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鱼类,外观形状跟大黄花鱼十分相似,但是个头要小很多。小黄花鱼的 *** 要比大黄花鱼低一些,肉质也要更加细腻,适合的吃法非常多,常见的有油炸、红烧等等。
小黄花鱼
5、黑鱼
黑鱼的学名叫乌鳢
黑鱼
6、草鱼(脆皖鱼)
草鱼,又叫脆皖鱼,属于鲤科、草鱼属鱼类,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一种鱼。草鱼的产量较高, *** 比较便宜,鱼肉质地也很嫩,唯一的缺点就是刺很多,吃起来要格外有耐心。草鱼非常适合烤的吃法,像很多烤鱼店里用的鱼,就有草鱼。
草鱼
7、青鱼
青鱼,属于鲤科、青鱼属鱼类,体型较粗壮,外形跟草鱼有几分相似之处,但个头要比草鱼大,鱼身表面呈青灰色, *** 通常也要比草鱼高一些。青鱼的肉质鲜美,非常适合红烧和油爆的吃法。
青鱼
8、石斑鱼
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鱼类的总称,因鱼身上有类似石头的斑纹而得此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 及南海海域。石斑鱼的外观多呈长椭圆形,体型较扁,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一种鱼类。最能凸显出石斑鱼原汁原味的吃法,莫过于清蒸了。
石斑鱼
9、鲢鱼
鲢鱼,又叫白鲢,属于鲤形目、鲤科鱼类,和青鱼、草鱼、鳙鱼一起,并称为“四大家鱼”。鲢鱼的外观呈纺锤形,外表有个典型的特征,其眼睛的位置要比嘴巴低。鲢鱼适合的吃法也非常多,可以红烧、清炖,也可以做酱烧鱼。
鲢鱼
10、鳙鱼
鳙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胖头鱼,它的外观跟前面提到的鲢鱼非常相似,只是个头要更大一些,表面带有黑灰色的花斑,因此又被称作花鲢。吃鳙鱼的时候,最精华的位置在于鱼头,其鱼头占了身体差不多1/3的位置。像我们平时吃的剁椒鱼头,很多用的都是鳙鱼的鱼头。
鳙鱼
11、罗非鱼
罗非鱼,也叫非洲鲫鱼,属于鲈形目、丽鱼科鱼类,原产自非洲,是非常典型的热带 *** 鱼类,还有“白肉三文鱼”之称。罗非鱼的肉鲜、刺少,加上产量高、 *** 便宜,因此得到不少人的喜欢。罗非鱼的肉质相对要粗糙一些,比较适合红烧或是煎炸的吃法。
罗非鱼
12、黄颡鱼
和“黄颡鱼”这个学名相比,相信大家更熟悉它的俗称:黄辣丁、黄骨鱼、响鱼等等。黄颡鱼的鱼身发黄,鱼鳍上带刺,几乎没有什么鱼鳞。在烹饪黄颡鱼的时候,因其没有很小的肌间刺,下锅的时候要少翻动,不然容易导致鱼肉散掉。
黄颡鱼
13、多宝鱼
多宝鱼,又叫欧洲比目鱼,外形很特别,两眼位于头部的左侧,外观体色的深浅度会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多宝鱼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鱼刺较少,吃起来不费力,加上肉质丰厚 *** ,非常适合清蒸的吃法。
多宝鱼
14、带鱼
带鱼,和大黄鱼、小黄鱼、乌贼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因外形呈带状而得此名。带鱼一旦离开海水,会迅速死亡,因此我们在海鲜市场里基本就没有见过活的带鱼。带鱼不是越大越好吃,像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舟山带鱼,个头就非常小,长度多在40cm~60cm左右。在带鱼的吃法上,无论是清蒸还是油炸,都非常适合。
带鱼
15、鲅鱼
鲅鱼,学名叫蓝点马鲛,属于鲭科、鲅鱼属鱼类,南方一些地方也称其为马鲛鱼。鲅鱼的鱼身颜色有点像发灰的生铁皮,个头较大,鱼刺很少,肉质厚实而有嚼劲。个头小一些的鲅鱼,适合香煎的吃法,个头较大的鲅鱼,比较适合做鲅鱼饺子馅。
鲅鱼
16、鲤鱼
鲤鱼在民间传说里,是一种非常吉祥的鱼类,像古语里的“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等,指的都是鲤鱼。根据生长地域不同,鲤鱼还有南、北之分。南方的鲤鱼腥味较重,口感粗糙,不及北方的鲤鱼好吃。说到鲤鱼最出名的吃法,当属那道经典鲁菜—糖醋鲤鱼。
鲤鱼
17、银鱼
银鱼,又称银条鱼、面条鱼,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至浙江沿海一带,体色呈半透明状,身形较细,长一些的能有十几公分长,小的只有2、3公分长。银鱼的鱼刺较小,并且很软,烹饪熟后直接吞咽都行。银鱼常见的吃法有银鱼蒸蛋,或是晒成小鱼干后再炒菜吃。
银鱼
18、武昌鱼
武昌鱼,俗称鳊鱼,学名叫团头鲂,属于鲤形目、鲂属鱼类。它的身形较扁平,背部隆起较明显,鱼头和鱼尾均比较小。武昌鱼的肉质鲜嫩甜美,鱼刺较少,最适合清蒸的做法,烹饪的时候一定要少放佐料,避免盖过鱼肉本身的鲜味。
武昌鱼
19、红杉鱼
红杉鱼,又叫金丝鱼、红三鱼,属于金线鱼科、金线鱼属鱼类。它的鱼身中间带有金 *** 的竖形条纹,侧面看轮廓比较扁平,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海域。红杉鱼更好吃的做法,莫过于拿来清蒸,或是先煎至金黄再拿来煲汤,都非常美味。
红杉鱼
20、鳗鱼
鳗鱼,又称白鳝、青鳝、日本鳗,外形跟蛇非常像,表面无鳞片,主要生长在咸淡水交界的海域里。鳗鱼一年四季都有,但属夏季和冬季的鳗鱼最为肥美。它的吃法也非常多,无论蒸炸还是炖煮,都非常美味。
鳗鱼
21、秋刀鱼
秋刀鱼的外形非常修长,跟刀的形状很像,再加上主要产于秋天,因此就有了“秋刀鱼”这个名字。秋刀鱼中的鱼肉脂肪含量较高,烤着吃更加美味。刚出炉的秋刀鱼,再淋上些许酸酸的柠檬汁或青桔汁,能瞬间让人胃口大开。
秋刀鱼
22、鳜鱼
鳜鱼,又叫桂鱼、桃花鱼,属于鮨科、鳜属鱼类,两侧较扁平,眼后背部明显隆起。相信大家都听过那句经典的诗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正是鳜鱼最为肥美的时候。鳜鱼比较适合清蒸的做法,更能凸显出鱼肉鲜甜的口感。
鳜鱼
教你如何分辨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等各种鱼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噢~
目前鱼分为两种: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
淡水鱼类:
草鱼、青鱼、鲢鱼(白鲢)、鳙鱼(胖头鱼,花鲢)、鳊鱼、鲤鱼、鲫鱼(过山鲫、高背鲫等)、黑鱼(乌鱼)、鲶鱼(唐狮、胡子鱼)、黄颡鱼(柳条子)、鲈鱼、鳜鱼、翘鱼、刀鳅鱼、刀鱼、鲥(shi)鱼(迟鱼)、鱤鱼(黄钻、水老虎、竿鱼)、鲟鱼。
青鱼,一般吃螺蛳和蚌壳,偶尔吃浮游生物,主要吃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一半到10至30斤捕捞上市,生活在水里更底层。
青鱼
草鱼如其名,是吃草的,也是最常见的养殖淡水鱼类之一,一般长到2至9斤就可捕捞上市,生活在水里中层。其形体和青鱼很像,可以从颜色上来区分,青鱼看上去泛白色,而草鱼是泛黑色。
草鱼
鲢鱼(白鲢),主要吃草鱼 *** 物以及浮游生物,生活在水里中上层,偏白色,很腥,所以卖的便宜。其 *** 暴躁,善于跳跃,喜欢肥水,耐高温,适宜的温度为23度-32度,但是耐氧能力极差,一缺氧马上浮头,很快死亡。
鲢鱼
鳙鱼(胖头鱼、花鲢),如其花名,头大,一个头可占其体重三分之一,为常见养殖淡水鱼之一,适宜温度为25度-30度,主要吃草鱼 *** 物以及浮游生物,生活在水里中上层。经济价值高,对 *** 有提高记忆的作用。
鳙鱼
鳊鱼,鱼入其名,扁是其特色,主要以草为食,其生长速度快,可长到3只5千克,鳊鱼具有补虚,养血祛风等效果,可以预防低血糖以及高血压等。
鳊鱼
鲫鱼,为常见淡水鱼类之一,主要以植物为食,喜欢群居而行,肉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以2到3月份和8到12月份的鲫鱼最为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体型较小。
鲫鱼
鲤鱼,相信大家都听过“鲤鱼跃龙门”这个典故,为什么呢?因为鲤鱼的嘴巴处有胡须,而且其嘴巴和尾巴多数是红色,不缺有的变异通体为红色。其适应 *** 强,耐寒,耐碱,耐缺氧,生活在水草丛生的水底底层,主要吃水底的栖息动物,但是也根据季节相关,比如说初春、深秋喜欢吃高蛋白的食物,夏季以素食为主。
鲤鱼
很多人都分不清鲫鱼和鲤鱼,那是因为现在养的鲫鱼是鲤鱼和鲫鱼的杂交品种,其实最重要的是看嘴巴和尾巴。
黑鱼,学名乌鳢(li),又称花鱼、乌鱼,是一种肉食 *** 淡水鱼类,生 *** 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吃其它鱼类甚至是自己的幼鱼,黑鱼可以在没有水的地方生活三天,能在陆地上“行走”,肉质好,刺少。
黑鱼
鲶鱼,肉食 *** 淡水鱼,又名唐狮,周身无鳞片,多粘液,嘴上四根胡须,上长下短,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多在水里中下层,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胡须猎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鲶鱼对环境适应力超强,其寿命可高达70年。鲶鱼的卵有毒,误食可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其肉质适合一般人食用,尤其是以老、幼、妇女产后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最为适用。
鲶鱼
黄颡鱼,别名黄辣丁,前部平扁,后体侧扁,黄青色,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杂食 *** ,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
黄颡鱼(黄辣丁)
鲈鱼,又称加州鲈,其价值高,但是难养,原产地于北美洲美国中部、东部至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流域,在80年代引入中国 *** 。喜欢栖息于沙质或砂泥质,浑浊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静水环境,如湖泊、水库 的浅水区(1到3米水深)、沼泽地带的小溪、河流的滞水区、池塘等,尤喜群栖于清澈的缓流水中。一般活动于中下水层,常藏身于水下 *** 或植物丛中。肉质鲜美,清蒸鲈鱼。
鲈鱼
鱖鱼,又名桂花鱼或者桂鱼,肉食 *** ,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
鱖鱼
翘嘴鱼,学名翘嘴,这种鱼有两种,一种长不大,一种长的大,大的呢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行动迅猛,善于跳跃, *** 暴躁,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 *** 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常见为 2~2.5千克,更大者重达 10~15千克。
翘嘴鱼
刀鳅鱼,又称钢鳅,是一种淡水鱼,分布于我国南方及淮河、京杭运河南四湖等流域,体型细而长,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细。栖息于砾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中。
刀鳅鱼
刀鱼,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 *** *** 、亚马逊河、婆罗洲西部、普吉岛的淡水半咸水水域,品种为洄游 *** 鱼类,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当年幼鱼顺流而下, *** 在长江开港一带,肥育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因为其营养价值高,导致过度捕捞,刀鱼的数量呈直线下降。
长江刀鱼
鲥鱼, 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 *** 鱼类,因每年定时初夏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但是现在数量稀少,已经是一级保护对象了。
鲥鱼
鱤鱼,这是一种大型肉食类动物,通常捕食其它鱼类,游泳能力极强,被称为淡水鱼中的老虎,是属于淡水鱼类的 *** 猎手,因为他可以长到百斤,近几年来,由于山区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域环境的恶化等原因,鱤鱼数量急剧下降,除了长江和长江互通的湖泊之外,其它湖泊很难寻其踪迹了。
鱤鱼
鲟鱼,相信大家应该在新闻上听过中华鲟,这是一种大型洄游型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及其它水系,入赣江、湘江等。鲟鱼为肉食 *** 鱼类,主要以鱼类为食,生活在水里下层。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物种,已经建立了保护区。
中华鲟
不知道有多少人垂钓鲢鳙的原因是为了吃剁椒鱼头的?开句玩笑,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门钓获鲢鳙。不仅仅因为鲢鳙冲力大更是因为鲢鳙可以做我们爱吃的剁椒鱼头!抱歉,抱歉。。又绕回去了!书归正传,我们在垂钓鲢鳙时最难的就是饵料的饵水比和浮漂的调钓。那么今天咱们就以其中的鳙鱼(花鲢)为例来为大家
- 为什么钓鱼人喜欢钓花鲢和神奇“添加剂”臭豆腐真的有用吗?
- 调配鲢鳙饵料时是味型重要还是状态重要
- 手竿和远投竿我们该如何调整。
在我印象里我之一次垂钓鲢鳙得7-8年前去往金海湖的一次经历了,当时使用面食打窝住搓饵钓准备钓里面的鲤鱼。结果由于雾化太快招来了大量的鲢鱼,在顿口之间我锚到了一个鲢鱼当时给我的感觉就像被一头牛拉着直接冲出去了。还好线组用的比较大,最后成功上岸从那时候开始一发不可收的爱上垂钓鲢鳙了!
为什么钓鱼人喜欢钓花鲢和神奇“添加剂”臭豆腐真的有用吗?
花鲢属于中上层鱼对气压的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它几乎除了冬天都可以垂钓。尤其是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我们更是容易在水面钓浮钓获到它们!花鲢体型健硕中鱼后冲力大,这也是许多人喜欢垂钓它的原因之一。再者就是花鲢属于四大家鱼中的最后一个,也就证明它的广谱 *** 非常非常强。我们几乎在任何水域中都会发现它们的身影,也就成为了钓鱼人最钟爱的目标鱼之一。
之所以单独介绍花鲢而不去介绍白鲢的原因就是花鲢比鲢鱼冲力更大,钓鱼人想要的就是与大鱼搏斗的感觉而花鲢恰恰满足了钓鱼人此点需求!很多人都觉得钓花鲢应该使用酸臭甚至有人使用臭豆腐钓鱼,可钓过鲢鳙的朋友知道其实鲢鳙什么都吃它本身根本不分什么草莓香还是酸臭香!
哎,说到这里估计又有人出来怼我了。说我们使用臭豆腐钓花鲢的时候特备好使,我想说的是你知道臭豆腐里面主要的物质是什么吗?氨基酸!氨基酸!这才是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的主要原因,其中臭味是因为 *** 气体产生咱们就暂且不做解释。早些年黑坑 *** 别推崇天冷或者鱼不开口时添加一些味精和盐来增加饵料的香气,而味精就是氨基酸的结晶体!所以在饵料中添加臭豆腐是没错,但觉不是只有花鲢才对这个混合饵料感兴趣!
调配鲢鳙饵料时是味型重要还是状态重要!
鲢鳙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微生物及藻类等单细胞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又很容易被消化所以鲢鳙除了躲避危险外一直都是在觅食中。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微生物和藻类是什么味道?说实在的微生物我也不知道什么味道,但藻类的味道是腥臭味同时带有部分烂水草的味道。之所以说这个就证明鲢鳙的味型其实跟其他鱼种没区别。
鲢鳙是虑食 *** 动物所以我们的饵料状态才是垂钓鲢鳙的核心关键,因此市面上所有的鲢鳙饵料里面都是以轻麸为主。而其中饵水比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根据水情的变化从而调整饵料的雾化时间。比如我们作钓的水域无走水,那么我们可以将饵料调整为干散饵(水比1:0.3)即可。但当我们垂钓水域内有走水时我们就需要酌情降低饵料的雾化时间,原因是水流会加速饵料的雾化速度。水流还会把饵料带往更远的地方,从而让鲢鱼逐渐远离我们的窝点觅食。
手竿和远投竿我们该如何调整
很多时候我们垂钓鲢鳙用的都是远投竿+“海怪”来进行垂钓,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使用手竿作钓其原理基本一致只不过远投竿打的比较远而已。我两者都玩过相对来说我认为远投竿的优势更明显一些,只不过我们需要掌握好远投时的力度尽量将饵料打到一个位置上。
远投竿的更大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垂钓到大个体的鲢鳙,很多时候体型较大的鲢鳙都不会前往近岸觅食。所以我们会通过远投竿直接抛到50米~~~100米之间的范围内,通过定时、定点的打窝垂钓从而诱来体型较大的鲢鳙入窝!远投竿垂钓基本都是钓浮,整套线组下方时“海怪”随后时别针+八字环在然后是大肚子浮漂再然后是一个通心铅坠。这里主要说一下这个通心铅坠的作用,它就好比是船的锚可以将我们浮漂跟饵料定在某一点!
手竿作钓时需要注意的是饵料的重量,我们需要将饵料调整到缓慢下沉或者直接上浮的状态为佳!同时加大双钩间距随后只在上钩挂散炮饵,下钩不挂任何饵料让花鲢吸食上钩饵料时误将下钩吸入从而钓获它!我们选用大一点的浮漂单钩挂饵进行调漂只能露出3-4目即可,只要浮漂露出7-8目就证明饵料已经全部雾化完同时记一下时间。尽量把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以内,这样不仅可以持续诱鱼还可以等待个体较大的花莲入窝。
补充说明:手竿垂钓鲢鳙更好使用较硬的长竿作钓,普遍垂钓鲢鳙都不会低于6.3米有的地方可能会用到8.1米甚至更长的鱼竿!加上鲢鳙之一回发力非常猛,所以我们尽量选用较粗的线组来进行垂钓。鱼钩建议使用大一点新关东来进行垂钓,当然如果有伊势尼是更好的不容易跑鱼!如果您是购买的成品子线,一定要自行加工一下把双钩钩距拉大!
总结:我认为钓鲢鳙只要你雾化效果够其他反而不是很重要,也许你还可以同时钓获起草鱼也说不定呢!我个人比较喜欢手竿钓鲢鳙,尤其是鲢鳙之一回发力的时候那手感甚至超过了同体型的青鱼!大家如果感兴趣的可以等天气暖和后去试一下,也许这种大嘴巴的鱼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不讲鱼情的言论,都是无稽之谈。我是柯南小饵,关注我!我与您一起聊聊钓鱼那点事!
(环境)甘肃向刘家峡库区放流鲢鱼、鳙鱼200万尾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在甘肃省刘家峡库区举行的增殖放流活动中,约200万尾鲢鱼、鳙鱼被放流到库区。2006年以来,甘肃省已连续17年举办增殖放流活动,先后放流各种鱼类近3亿尾。通过增殖放流,有效遏制了甘肃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同时发挥了以渔净水、以渔控草、以渔抑藻的作用,修复了水域生态环境。
这是6月6日在甘肃省刘家峡库区拍摄的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新华社记者 张新新 摄
6月6日,工作人员向刘家峡库区投放鲢鱼、鳙鱼。 新华社记者 张新新 摄
四大家鱼中的鲢鱼, *** 便宜买的人少,为何还有不少养殖户养殖?导读:四大家鱼中的鲢鱼, *** 便宜买的人少,为何还有不少养殖户养殖?
文/农夫也疯狂
这几天的天气非常热,也可能是因为前天突然升温的缘故,在我们这附近几个村子,几天前就出现了大面积鱼塘死鱼的现象,走在马路上,远远就能看到鱼塘上面有白花花的一层死鱼,看着实在是可惜。村里不少养鱼的农民说,这可能是因为气温突然上升了,水中缺氧导致的。笔者村里的几口鱼塘,也死了不少鱼。笔者也去看热闹了,发现死的都是大鱼,像草鱼、鲢鱼这些死得多,并且都是个头很大的死掉了。当时笔者就有一个疑惑,鲢鱼的 *** 虽然便宜,但是购买的人很少了,为何很多的养殖户还要坚持养殖鲢鱼呢?
鲢鱼在我们这里就是指白鲢,它和草鱼、青鱼、鳙鱼一起并成为四大家鱼,在我国的养殖历史悠久,并且养殖的范围非常广。这种鱼的个头是四大家鱼中较大的了,其生长也是比较快的。小时候条件差,一般吃的最多的就是鲢鱼了。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购买一条大鲢鱼,一家人都能吃上好几天了,非常的经济实惠。可是后来,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鲢鱼也就逐渐被嫌弃了,现在很少有人购买鲢鱼吃了。
至于鲢鱼现在不受欢迎, *** 还是四大家鱼中更便宜的,其中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鲢鱼的刺多,腥味重,并且口感也不佳。鲢鱼的腥味非常重,这就十分考验烹饪者的手艺了,如果技术不到家,那做出来的很难下咽的。再加上有些地方还说鲢鱼是发物,而且鲢鱼的刺也多,所以就家中有老人、小孩的就不常购买鲢鱼了。尤其是近些年,可吃的鱼类更丰富了,鲢鱼也就不受待见了。但即便如此,很多养鱼的农民,依然还是会在鱼塘里面放养一些鲢鱼,这是为何呢?
笔者还特意向村里养鱼的老师傅请教了一下这个问题,他说之所以要在鱼塘里面混养一些鲢鱼,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好处。之一个是可以合理利用鱼塘的空间,在农村鱼塘里所养的鱼一般是以四大家鱼为主,当然了也还有其他的鱼类,但是不同的鱼类活动的空间是不同的,像鲤鱼喜欢在水底层活动,而草鱼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活动,而鲢鱼则主要是在水体的上层活动,所以放养一些鲢鱼,这样就是为了了合理的利用水体空间。
第二是为了防止蓝藻爆发。这也是多数人要特意在水塘里面放养鲢鱼的主要原因,蓝藻这种生物如果在水中过多,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水中氧气的不足。而白鲢鱼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主食,它会把水体中的蓝藻大量清除掉,从而保存水中有足够的氧气,为其他鱼类的生存提供条件。
第三点,养殖鲢鱼还能增加收入。鲢鱼的 *** 虽然便宜,购买的人不多,但是依然还是有人购买的,尤其是一些饭店、餐馆里面就是鲢鱼的主要消费场所。这种鱼如果会烹饪, *** 出来的美食还是不错的。另外鲢鱼还可以加工成为多种美食,比如鱼头可以做成剁椒鱼头,鱼肉可以做成鱼丸等等。把它放在鱼塘里面混养,只好合理控制好了比例,那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关键是混养还能增加经济收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很多的养殖户都会在鱼塘里面搭配着养殖一些鲢鱼。
笔者虽然不太爱吃鲢鱼,但是感觉并不是鲢鱼不好吃了,而是现在养殖的鲢鱼因为养殖 *** 不同了,味道有差别了。像一些水库里面的野生大鲢鱼,还是非常美味好吃的。各位网友朋友们,对此大家怎么看,你们喜欢吃鲢鱼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提起鲢鱼,我们都很熟悉,因为这种鱼 *** 很低,在菜市场购买也只是3.5左右一斤,一条5斤的鲢鱼最多也不过20元,但是有些鲢鱼真正是天价,即使金枪鱼在它面前也要甘拜下风,它就是查干湖头鱼——白鲢,价值2999999元,将近300万的天价,那么查干湖内的鲢鱼为什么这么贵?
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原名查干泡、旱河,大部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西邻乾安县,北接大安市,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是霍林河尾闾的一个堰塞湖。一般更大湖水面307平方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周长达104.5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时,水面面积345平方公里。蓄水6亿多立方米,是吉林省内更大的天然湖泊。
查干湖曾是嫩 *** 河道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河流淤积等原因,致使嫩江改道,造就吉林省更大的淡水湖。在上世纪70年代,查干湖曾一度濒临干枯,水域面积仅为50平方公里,湖水PH值上升,湖底碱土飞扬,依湖生长的鸟类、野生动物、鱼类几乎灭绝。
查干湖湖面
1976年为了改善查干湖恶化的水域环境,开挖从松花江左岸锡伯屯到查干湖54公里的引松工程,并且投放鱼苗,至此大大改善查干湖的水域环境,已经退化的芦苇丛1981年开始复苏,到了1985年查干湖内的鱼产量达到559吨。1986年,查干湖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区成立以后,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2007年,查干湖又被 *** 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查干湖名扬海内外的理由,查干湖的大名是从冬捕开始,冬捕旧称渔猎,早在历史上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现在已经被列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冬捕为吉林八景之一。
光头至今记得,在2009年之一次看到查干湖冬捕的 *** ,凿冰、穿绳、骡马拉车,随着几万斤鱼儿的出水,那场面真是令人震撼,当时就在想,这鱼太多了!但是这并非最震撼,最不可思议的是拍卖环节,09年一条20多斤的鱼,竟然拍卖到6.8万,遥想当年三线城市的一套房子也不过10万左右,这条普通的鱼价值大半套房子,所以印象深刻。
但是今年更刷新了认知,今年拍卖的一条头鱼价值29999999元,这可是将近300万的 *** ,真的是天价,即使金枪鱼在这条白鲢鱼面前,也是甘拜下风!不禁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这条白鲢鱼这么贵?事后想想有可能是3点,大家看看说得对不对。
一、头鱼寓意为领头、之一的意思:查干湖每年只有冬季才会冬捕,并且之一条出水的鱼,也就是之一条鱼,才会拍卖,这个寓意很好,也就是领头、之一的意思。其实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争当之一,不做末尾,才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之一条鱼恰恰符合人们的心理,也是天价的一个原因。
二、为企业做宣传:企业想要有发展,少不了知名度,随着媒体业的发达,想要获得更多的流量,就需要宣传,而宣传的费用更是水涨船高,不是几十万就能实现的!而查干湖一年一度的冬捕,恰恰符合企业的宣传需要,既蹭了查干湖的热度,又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
三、也算是一种活动宣传:冬捕的活动,也是一种宣传,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零下几十度天寒地冻的天气,大群人马来到冰面捕鱼,并且一网能够捕捞几万斤鱼,不管是 *** 还是直播都有很多人观看。并且随着媒体的越来越便利,传播越来越快,越来越远,可以说卖鱼的和买鱼的都能达到一个双赢,都能达到一个宣传效果。
最后菜市场的鲢鱼3.5一斤,查干湖299万一条,为何差异这么大?其实很正常,你买一条鱼只有 *** 知道,而别人买查干湖头鱼全国人民都知道,这就是差距。但网上有很多人说:“拍卖这么贵怎么会有人要?”,其实原因很简单,假如你是企业老板的话,为了活动,或者为了宣传需要,你也会如此,毕竟有知名度才能赚钱,闷声发大财的生意很少,对于我们来说,看看就好,您觉得呢?
官厅水库的“老难题”:鲢鳙放流60年,靠什么净化水质?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之一座大型水库,堪称我国水库的“领头羊”。自1955年蓄水以来,官厅水库已运行60多年,在防洪、灌溉、发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和密云水库一样,官厅水库也曾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库容多达41.6亿m3,水质相当优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水库上游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工农业、生活废水随河入库,导致库区水质急剧恶化。进入90年代,库区水质依然不见好转,污染反而进一步加剧,各项水质指标开始突破“红线”。
到了1997年,官厅水库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地, *** 退出了城市生活饮水体系。此后20多年,官厅水库一直在进行生态修复,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水、调水、净水,水质治理已初见成效,但和密云水库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官厅水库:30年的“污染病”
官厅水库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和张家口市怀来县界内,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上游的主要支流有妫水河、桑干河、洋河3条。经调查,上游来水携带的污染源占到了入库总污染量的58%左右,是不折不扣的“污染大头”。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北京市开始下“狠功夫”,先后实施了多项重量级净水工程,其中就包括妫水河的综合治理工程,有效减少了排放到水库中的污染物含量。
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妫水河的水质进行了长期的逐月监测。在2020年,妫水河下游水质基本上都处于III类水质,比以往有所好转。然而,官厅水质的水质却不尽人意,各项指标都稳定在地表IV类水质的标准范围内。
有朋友可能会问了,为什么上游的水质变好了,官厅水库的水质却依然不见好转呢?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官厅水库还有其他几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渠道:
- 农业造成的面源污染
据统计,官厅水库周边分布的农田面积约为11000万公顷,化肥年使用量高达1.32万吨, *** 年用量为75吨。在土壤中残留的 *** 、化肥因降雨而溶解流失,聚面成线,最终通过地表径流造成污染。
当地村落的农业经营方式较为粗放,施肥量较高,无形之间带来了很大的环境负担。面源污染已经占到入库污染的20%,急需加强治理和科学引导,尽量避免盲目施肥。
- 水库本身也会产生内源污染
泥沙淤积几乎是所有水库的“通病”,官厅水库也不例外。近年的底泥监测结果显示,官厅水库内淤积了7亿m3的淤泥,其中近5亿m3的淤泥均遭到了污染。淤泥是各种污染物的富集场所,含有大量的氮化物、氟化物、耗氧有机物等,是各大湖泊、水库中最难治理的“顽疾”之一。
官厅水库地形图
底泥带来的污染具有长效 *** ,其威胁不容小觑。2021年6月,发表在《水利发展研究》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在官厅水库中,沉积物每年所释放的氮多达1000吨、氟化物400吨、磷35吨,带来的污染占到了总污染的9%,严重影响到了水质安全。
鲢鳙放流60年,为何能起到治水效果?
鲢鱼、鳙鱼均属于我国的四大家鱼,改善水质的能力是出了名的强。而在官厅水库中,水产品的捕捞产量相当可观,年均出水600多万公斤渔获,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鲢鱼和鳙鱼。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 *** 始,北京市渔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在相关水域开展增殖放流了,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是其中的重点对象。在放流的鱼种中,鲢鱼和鳙鱼是主体,还有一部分是草鱼、鳊鱼、细鳞鲴,各个鱼种相互搭配,充分利用了水库的空间。
鲢鳙为什么能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这和鲢鳙的食 *** 有关。陈少莲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当蓝藻“水华”爆发时,鲢鳙的主要摄食对象就变为微囊藻等有毒藻类,其他任何鱼类都难以与之比肩。其中,鲢鱼每天最多能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53%~60%的微囊藻,鳙鱼则能吃掉44%~54%,二者的消化率分别能达到29.5%和26.0%。
微囊藻显微照片
微囊藻等有害蓝藻本身就可以视为水质污染物中的一种,除了鲢鳙,国内还没有哪一种本土放流鱼种能将其“ *** ”。武汉东湖、云南滇池、浙江 *** 都曾受益于鲢鳙,而对官厅水库而言,鲢鳙除了预防蓝藻“水华”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减轻氮磷污染,缓解富营养化的压力。
正如前文所言,在生活废水、农业退水以及从底泥中释放的污染中,总氮和总磷始终是重要的污染指标。近年来,官厅水库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控制水质肥化的任务尤为迫切。
胖头鱼/鳙鱼
而在自然条件下,氮、磷被藻类吸收利用,而藻类又会被鲢鳙取食。如此一来,只需要在鱼苗长到一定规格时将其捞出,就相当于转移了水库中的氮磷。值得一提的是,鲢鳙对藻类的摄食幅度也非常广泛,最小能滤食掉尺寸为10μm的微藻,更大能吃掉数毫米的微藻,几乎不留“死角”,固氮、固磷的效果非常理想。
如今,这种利用鲢鳙保水的“秘方”在国内已经推广开来,业内称为“非经典的生物 *** 纵技术”。可以简单做个估算,如果放流的鲢鳙鱼苗为50克,那么只需经过8~10个月的生长,其体重就能达到1.5~2公斤。在此期间,每条鲢鳙可吃掉50~80公斤的微藻,效益相当显著!
蓝藻爆发
关于如何在官厅水库中发展鲢鳙渔业,“一库一县一区”三方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讨。如今的方案是,在每年4月1日~8月15日实施禁渔,一方面减少了机动渔船带来的的燃油污染,另一方面又可借此机会增殖放流、培养鲢鳙、净化水质,可谓是一举多得。
官厅水库的生态补水
永定河是海河流域的七大水域之一,总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占海河流域总面积的14.7%。在北京境内,永定河河段长91公里,建有官厅、珠窝以及落坡岭3座水库。
官厅水库开闸,为永定河二次补水
同样是从上世纪80年 *** 始,由于上游常年干旱、沿河修建拦河闸等原因,永定河平原南段水量持续减少,山峡河段出现了将近40年的断流。让人振奋的是,永定河流域从2019年正式启动了生态补水工程,效果显著。在2019~2020年间,引入的黄河水及上游水库输水贡献的水量达到6.3亿m3,官厅水库累计收水5.5亿m3。
永定河补水
官厅水库同时也承担着向下游河段补水的重任,过去2年累计为永定河补水6.3亿m3。如此一来,水体的流动 *** 能得以提高,加快了换水速度,改善了库区水质。另外,生态补水还为周边湿地中的震旦雅雀、苍鹭、黑翅长脚鹬等20余种常见鸟类提供了必要保障。
在今年5月20日,官厅水库管理处还首次观测到了罕见的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该物种同时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迁徙型鸟类。这也从侧面表明,库区周边的生态正在得到改善。
青头潜鸭:全球不到1000只
按照相关的治理规划,官厅水库的生态修复目标是:在2035年恢复水库饮用水源的功能。在接下来的14年时间里,相信随着库区水质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这一目标终能实现——我们共同见证!
青鱼、草鱼、鲢鱼……长得太像了!人们到底该怎么区分这些淡水鱼鲤鱼
鲤鱼俗称鲤拐子,它的身体比较扁,有两对须,外表没什么特色。大多数是青色的,但也有一些红色、花斑色的变异品种,不过那种就被人称为彩色锦鲤。我国很早就有养殖鲤鱼,但是它却被排除在“四大家鱼”之外。前段时间 *** 鲤鱼太多而入侵美国的新闻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就从侧面说明鲤鱼的生长能力强的特点
鲫鱼
乍一看,鲫鱼和鲤鱼就跟双胞胎兄弟似的,但是相比于鲤鱼个头大,鲫鱼个头要小,而且没有鲤鱼的胡子,这是人们分清鲫鱼和鲤鱼最主要的特点。鲫鱼 *** 用价值极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食用鱼,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养殖
泥鳅
泥鳅身体很小,也就3、4寸左右,身体滑溜溜的,很难抓住。如果养殖鱼的话,泥鳅是最不像鱼的鱼了。泥鳅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泛,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黄鳝
提到泥鳅就不得不提一下黄鳝,因为它俩都属于细长型的,在农村很常见。很多人一开始以为它是蛇,不过黄鳝有一个V型的鳃,而且不吐舌头。黄鳝是非常珍贵的淡水鱼类,现在市场需求很大。而且个头越大的黄鳝卖得越好。其实要想把黄鳝养得肥大很简单,在一块池塘里要养殖黄鳝到达一定的密度,黄鳝不会再繁殖,它自然就能增肥了。在养殖黄鳝等各种农业问题上,农民朋友可以在云种养上免费咨询专家,云种养是全球更大的农技问答网站,里面汇聚了数万名农业专家在线答疑,还支持农产品的售卖、农产品行情分析,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提到淡水鱼,我们不得不说我国的:四大家鱼
草鱼
草鱼的个头比较大,能长到1米长,没有胡须,是我国淡水鱼主要的养殖对象,而且一般饭店的草鱼 *** 相比别的鱼要便宜许多。
青鱼
青鱼跟草鱼很像,但草鱼相对来说颜色发黄,青鱼发青黑色,而且鳞片没有草鱼那么整齐,头部也要比草鱼尖。 *** 相较于草鱼要贵
鲢鱼
鲢鱼体型较草鱼和青鱼都大,而且它的眼睛要比嘴巴低,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在我国广大湖泊都有养殖,一般会将它与草鱼、鲤鱼混合养殖
鳙鱼
鳙鱼又叫花鲢,这就知道它和鲢鱼是“兄弟”品种了,但相比鲢鱼,它的头部比较大,嘴也大,时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鳙鱼的一个头部就要占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而且它的大部分营养都在头部,所以下次吃鳙鱼不要再扔掉鱼头了。
其实,淡水鱼不仅仅是这几种,还有黄颡鱼、黑鱼等等很多品种,但那些鱼类比较有特点,容易区分。故只列举了这几种难区分的鱼
有句话叫:“劝君不吃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意思是不要食用三月份的鲫鱼,因为这时候的鲫鱼肚子内有大量的鱼卵,一条鲫鱼的死亡,意味着万千鱼籽的消失,对于鱼儿的繁殖不利。
每年的三月是温度回升春暖花开的季节,温度上升水温越来越高,鱼儿的活 *** 越来越强,它们在靠近浅滩觅食后,就迎来了繁殖期。大家都知道每年的3-6月是鱼儿的繁殖期,很多人不知道鱼儿是怎么繁殖的,繁殖后的鱼卵是怎么孵化的。
那么就拿“四大家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来说,这几种鱼类在菜市场比较常见,是我们经常吃的鱼类,它们是怎么繁殖的?繁殖后如何孵化?为什么它们在野外越来越少?甚至达到濒临灭绝的地步?
01、草鱼
草鱼市场上比较常见,个体一般在5斤左右,无论是做水煮鱼,还是做糊辣鱼都可以,一条5斤左右的草鱼不算大也不算小,刚好够一家人食用,但是你是否知道,我们使用的草鱼,不过是未成年的草鱼苗罢了!
草鱼是鲤科、草鱼属鱼类,又叫油鲩、草鲩、鲩鱼、白鲩、草根等,为大型鱼类,体长可超过1.5米,体重能达到50公斤以上。在我国分布极广,自然种群除了新疆和 *** 少数地区外,均有分布。我国养殖草鱼的历史已经有1700年,真正实现全人工养殖是在1958年。
是典型的草食 *** 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的近岸,喜欢集群活动,幼鱼期主要食物为幼虫,藻类等,成鱼也喜欢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 季节亲鱼有溯游习 *** ,寿命很长。
有记录的草鱼年龄在休宁县的梓坞村,小山塘内有一条草鱼35公斤,体长1.4米,截止到2017年已经活了49年,因为当地有个习俗,自家有孩子后,要在鱼塘内放生几条鱼苗,让它陪孩子长大,而的孩子已经49岁了,可见这条草鱼已经49岁。
草鱼的生长速度很快,当年生幼鱼可达1斤左右,第3-4年后生长速度更快,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每年能生长1-2.5公斤, *** 成熟一般4年,个体平均体重在5千克以上。每年的4-7月份当水温达到18°以上开始产卵。产卵地一般在河流的交汇处,或者激流的江河,由于我国南北温度差异大,在温度低的地方产卵一次,如果温度合适能产卵2次以上。
单次产卵可达30-138万枚, *** 卵吸水后膨胀,直径可达5毫米属于漂浮卵,鱼卵顺着水流浮漂发育孵化。人工养殖情况下,采用环道孵化,水的流速为0.3米每秒,水温为24-26°左右,24-34小时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苗。
02、鲢鱼
个人认为鲢鱼是“四大家鱼”中肉质最差,也是更便宜的鱼类,属于中上层鱼,十分胆小一旦受到惊吓就会跃出水面。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鲢鱼属于鲤形目,鲤科,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等,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温度合适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群居 *** 常常大群活动。
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达到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成年后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这是它和鳙鱼更大的不同。适宜鲢鱼生长的水温为23-32°,夏季食欲最为旺盛,到深秋以后,由于水温的降低,它就会寻找深水,在深水区越冬,觅食量大大减少。
雌雄鲢鱼的 *** 成熟年龄不一样,一般雌 *** 鲢鱼3年 *** 成熟,雄 *** 成熟年龄早于雌 *** 1-3年。成熟的雌 *** 鲢鱼平均体重超过3公斤,一般每公斤产卵量为4-5万枚,绝对怀卵量20-25万枚,在南方一些地区一年可多次产卵。鲢鱼也能成长为巨型鱼类,体重能超过50公斤。
鲢鱼的繁殖也是在有水流的环境下,只有在水流的 *** 下才能成熟,产卵后鱼卵遇水膨胀,呈现悬浮状态发育。当水温达到18°,降雨后河水呈流动状态,成熟期的鲢鱼开始集群产卵,一般大群活动, *** 卵经过24-36小时后自然孵化。
03、鳙鱼
提起鳙鱼估计大家都会想到剁椒鱼头,鳙鱼的头大约是身体的三分之一,是做剁椒鱼头的不二选择,鳙鱼和草鱼的 *** 相差无几,但是在“四大家鱼”中,鳙鱼是养殖最多的鱼类,也是食用人群最多的鱼类。
鳙鱼又叫花鲢、鳙头鲢、包头鱼、胖头鱼等。不管是在海南岛还是在黑龙江,都有它的身影,在我国广泛分布,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 *** 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适宜生长水温为25-30°。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属于滤食 *** 鱼类,能够净化水质。
鳙鱼的 *** 成熟年龄不一样,雄鱼3龄就能达到 *** 成熟,雌鱼需要4-5龄(成熟后平均体重8.5-11.4公斤)寿命超过20年,有记录的个体超过50公斤。它的繁殖期在4-7月,水温为18°的时候开始产卵。由于我国南方和北方温度差异比较大,所以产卵期有所不同。南方的气温高水温高,产卵期相对于北方来说提前不少。
每当暴雨后河水暴涨,水流急速,水温达到18°的时候(北方一般5-6月)鳙鱼就会产下鱼卵,鱼卵吸水膨胀(吸水后鳙鱼卵直径5-6.5毫米)漂浮孵化,因为水底的小鱼太多,鱼卵如果沉入水底,就会被小鱼大量吞食,并且漂浮的鱼卵更容易在水中获得氧气。
当水温达到19.4-21.2°的时候,鳙鱼的鱼卵孵化需要40个小时左右。研究表明如果一条鳙鱼刚刚成年,平均体重为8.5-11.4公斤,就按8.5公斤来算绝对怀卵量在78.0-172.8万枚之间,平均为129.5万枚。也就是说一条刚刚成年的雌 *** 鳙鱼,平均产卵量为129.5万枚。
04、青鱼
青鱼无论是从个体,还是生长速度堪称“四大家鱼”之首,这种鱼类不仅生长速度快,并且体型巨大。但是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大多数人喜欢吃新鲜的鱼类,这么大的鱼一次根本吃不完,造成青鱼在市场上并不常见。
青鱼又叫乌混、黑混、螺蛳混等,是鲤科青鱼属鱼类,体型巨大体长可超过1.5米,体重可达100公斤以上,主要的食物为螺蛳、蚌、蚬、蛤等,偶尔也捕食虾和昆虫幼虫,为偏肉食 *** 底层鱼类。通常在江河的弯道、湖泊的深水处活动,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2°。
青鱼的寿命很长,可超过50年,雌 *** *** 成熟年龄为5-7龄,雄 *** *** 成熟年龄为4-5龄,为洄游 *** 鱼类,在江河附属大型水面发育成熟后,冬季在深水越冬,开春后越冬的青鱼上溯,逆流的过程中 *** 腺发育成熟,进入江河干流的产卵场繁殖。
青鱼的生长速度很快,尤其是刚刚孵化到成年的这个阶段,平均每年可增重3-5斤,3龄后生长速度更快,如果水域内的食物充足,青鱼从鱼卵的孵化,5-7年后成年体重可达15-20公斤,在“四大家鱼”中青鱼是生长速度最快,个体更大的鱼类。
青鱼的繁殖有2个条件,一是水温在18-28°(每年的5-6月);二是在流水中产卵,当产卵场涨水,水流速度达到每秒1-2米的时候开始产卵。鱼卵顺水漂流,一年产卵一次,一般15-20公斤的青鱼,产卵量为60-100万枚,并且青鱼随着个体的增加,产卵量也在增加,一条30公斤以上的青鱼产卵量想想都恐怖。不管是青鱼卵,还是其他鱼卵,孵化都和水温的关系很大,如果水温稳定在20-25度,2-3天就能孵化。
05、“四大家鱼”产卵量这么大,为啥自然水域内越来越少?
4年达到 *** 成熟的雌 *** 草鱼体重平均5公斤一年产卵1-3次,一次产卵30-138万枚;3年达到成熟的雌 *** 鲢鱼体重平均3-5公斤,每年可多次产卵,产卵量大约20-25万枚;4-5年达到 *** 成熟的鳙鱼,体重平均8.5公斤,平均产卵量为129.5万枚;5-7年的青鱼达到 *** 成熟,体重15-20公斤,产卵量60-100万枚。
从这里不难看出“四大家鱼”不管是哪个品种,它们的产卵量都比较大,尤其是草鱼、鳙鱼和青鱼,它们的年产卵量达到上百万枚,但是自然水域内,为什么“四大家鱼”的密度越来越小,甚至濒临灭绝?
作为钓鱼人,你在野外钓获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吗?我想绝大多数都没有,有些地方能钓获鲢鱼、鳙鱼,但是绝大多数地方没有青鱼和草鱼的生存,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
①、成鱼太少、所谓的成鱼也就是说达到繁殖期的鱼类,只有繁殖期的鱼类有一定的密度,才会产卵,鱼卵才会孵化,成年亲鱼比较少,产卵也就少,孵化的幼苗也就越来越少,这是一个死循环。
②、繁殖季大量捕捞、每年的3月1日到7月底是禁渔期,繁殖季节捕捞现象虽然在减少,但是还比较普遍,不过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加,在鱼类的繁殖期捕捞的现象会越来越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改变。
③、水体流动 *** 低、“四大家鱼”这几种鱼类都需要在流水中产卵,尤其是青鱼、草鱼需要的水流比较大,而很多河道内水流比较缓慢,不适合它们产卵,产卵地的减少,导致它们产卵量减少,甚至不产卵。
④、 *** 阵遍布、 *** 阵号称鱼类的“坟场”,这些违规的网具网孔甚至只有几毫米,孵化后的鱼苗进入 *** 阵后再也无法逃出,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关键是 *** 阵使用非常普遍,很难找到没有 *** 阵的河道。
⑤、无序捕捞、不管任何生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科学捕捞才能保证鱼类的生长周期,有些人“靠水吃水”使用各种违规网具灭绝 *** 捕捞,是造成鱼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并且管理困难,造成鱼类大量减少。
⑥、水质污染、鱼类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虽然很强,但是有一定的局限 *** ,当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的时候,它们根本无法在这种水质内生长。不过水质污染现在明显在减少,环保问题在得到改善。
⑦、生物入侵、所谓的生物入侵是外来生物入侵本地生物的一个过程,这些生物可能来自国外,也可能来自国内的其他地方,通过人为引种或者放养的方式进入本地水域内,被本地物种造成不利的影响,不过随意放生外来生物已经有法可依,相信这种情况越来越少。
⑦、产卵地减少、随着城市内河道为了美观,在鱼类的繁殖期大量水草被捞走,造成鱼类的产卵场减少,尤其是对于鲫鱼、鲤鱼来说,随着水草的减少,大量鱼类 *** 在一起产卵,鱼卵掉落到水底,也就无法在孵化,并且鱼卵还没有孵化就被捞走,也造成孵化的幼鱼减少。
最后:“四大家鱼”年产卵上百万枚,为啥野外越来越少,甚至濒临灭绝?主要是繁殖期捕捞、成鱼太少、水体流动 *** 比较低、水质污染、生物入侵等。虽然这几种鱼类产卵量比较大,甚至一年产卵上百万枚,但是能够孵化的估计是凤毛麟角,不知道有没有1%的孵化,所以造成野外“四大家鱼”种群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