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一份致富历程的经验,感谢您的支持!
文| 森林
编辑| 小江
这位江苏大叔不一般,别人把甲鱼养在水里散养,他却给甲鱼搭跳台。
通过一个巧妙地设计,他让刚出生的小甲鱼卖出了高价,一个棚就能比别人多赚15万。
那么,他养甲鱼的小妙招是什么?他的甲鱼又凭什么比别人卖的贵?
图1
转行卖甲鱼
这位养甲鱼的男人,名叫宦国宏。
1967年,宦国宏在江苏省丹阳市的农村出生。他从小就对抓鱼捉虾非常感兴趣,对水产养殖也充满了兴趣。
2005年,他开始规模化养殖龙虾,起初几年市场情况不错,赚了一些钱。
然而,由于白化龙虾的养殖者越来越多,宦国宏开始寻找新的品种。2016年,他去浙江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新商机。
这个商机就是甲鱼养殖。
甲鱼 *** 低廉,但单价很高,每斤至少能卖到16元,而且,过年过节都离不开甲鱼。
当时江苏省内温室养殖甲鱼的人很少,市场上大部分甲鱼都是从浙江和安徽运来的。
宦国宏认为这是自己翻身的好机会,于是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对原有的养虾大棚进行改造。
图2
2017年4月,宦国宏从 *** 购买了二十多个甲鱼蛋进行试养。
经过孵化和养殖九个月的时间,甲鱼上市后一举成功,一次 *** 赚了五十多万元。
这让他更加大胆,他抵押房产一次 *** 购买了两百多万个甲鱼蛋。
然而,管理两百万只和二十万只的甲鱼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难度。
2018年5月的一天,宦国宏打开了孵化室的门,发现满地都是刚孵化出来的小甲鱼,让他手忙脚乱。
甲鱼的孵化是批量进行的,一次几万只一起爬动,到处都是。
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小甲鱼,爬得非常快,稍不留神就会被踩死几只,很难捕捉,也容易 *** 。
有些甲鱼,甚至跑到车轮下面被压死,这让他非常郁闷。
宦国宏每天蹲在孵化室里仔细观察,很快他利用了甲鱼对水的喜爱,让这些小甲鱼开始跳水。
图3
他在孵化室里放了一个装满水的盆子,刚刚破壳的小甲鱼顺着一块木板爬到盆子的顶部,然后跳下水。
员工只需要用网兜捞起这些甲鱼苗,大大节省了人力,而且这种自动跳水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他收集甲鱼,还能判断甲鱼的活力。
如果甲鱼能够爬上去并跳进盆子,说明它们活力很好。
一只甲鱼苗的售价为2到3块钱,销售利润可观。
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难度也增加了。池塘里经常有一些甲鱼被咬伤甚至死亡,宦国宏一直找不到原因。
宦国宏发现,小甲鱼之间非常喜欢打斗。
起初,他以为这是好现象,说明甲鱼活力强。然而,在放置一个池塘后,他意识到,那些个头比较大的甲鱼总是攻击个头较小的甲鱼。
图4
池塘里的甲鱼个头差异很大,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宦国宏才知道,温室养殖甲鱼大小不均是一个普遍问题。
只有在干旱之后,才能看清楚甲鱼的大小。大部分养殖户温室养殖的甲鱼个头都不均匀。
改进养殖 ***
这个行业难题,激发了宦国宏的灵感,他意识到如果能够养出大小均匀的甲鱼,肯定能提高 *** 。
于是,他开始调整养殖 *** ,在每个池子里安装了一个塑料台,并配合灯光使用。
每次喂食前,他打开灯光吸引甲鱼 *** 在下方的位置,从小就培养它们统一进食的习惯。
其次,宦国宏对甲鱼的饭量进行 *** ,池子里的黑色粉末就是甲鱼没有吃完的饲料。
他严格控制这些饲料的用量,少了就添加,不能让甲鱼饿着,多了就加以控制,以避免水质受到污染。
图5
通过根据每个池子里的甲鱼数量,来调整饲料的投放量。
相对于直接撒料到池塘中,这样做可以严格控制甲鱼的食量,避免饲料浪费和水质恶化。
后来,甲鱼长得非常均匀且体型较大,皮肤也非常光滑。
个头均匀的甲鱼很受经销商的欢迎, *** 比一般市场价高出一两块钱。
宦国宏信心倍增,他承诺要提高甲鱼的养殖产量。在同样的水体中,他要比别人多养20斤的甲鱼。
这意味着,相比于其他人,他可以多卖15万元的产量。
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放养的甲鱼数量太多,就会导致水体污染加重。
此外,如果有一只甲鱼生病, *** 将会传染给其他甲鱼,导致整个养殖群体受到影响。
图6
2018年11月,宦国宏在新的一批甲鱼入池前,他关闭了大门,开始对甲鱼池进行改造。
最主要的改造内容,是池子内部的排污处理。
传统的池子是平底的,由于甲鱼密度大,清理粪便很困难。
当水中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升高时,会影响甲鱼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池子的底部形状被改成了锅底,中间底部围绕着30度的斜坡。
这样,甲鱼的粪便和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会逐渐沉淀在池子更底部。
池子中间还有一个与外部相连的排污口,拔出外面的管子后,浑浊的污水就会自动排出。
最终,宦国宏的改造措施,使得每立方厘米比同行多养出20斤的甲鱼。
图7
2019年,宦国宏的甲鱼生意兴旺起来,他不断扩大规模,先后投入一千多万元改造了80个温室大棚用于养殖。
宦国红的养殖棚是标准的温室棚,每个棚有18个养殖池,总面积为700平方米。
常州当地的大部分养殖户,都采用这种温室大棚,通常一个大棚养殖出来的甲鱼能卖到五十多万元。
而宦国红在这个大棚中,能比同行多卖15万元,并且产量也很大。
员工们在捕捉甲鱼时连续抓了好些只甲鱼,累得换着手抓。
然而,2020年初, *** 来袭,原本每斤20元的温室甲鱼 *** 跌到了8元,仍然无法销售出去。
宦国宏不得不将所有甲鱼都堆放在家里,这样只会带来亏损。
另外,一旦养殖超过一年,甲鱼的体型会越来越大,密度也会越来越高。
由于水质不佳,或者甲鱼之间的打斗造成的伤害,每天的损失无法估计。
图8
宦国宏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甲鱼养殖时间越长、体型越大, *** 越高。
如果养殖到五年,每斤的 *** 就能卖到上百元。
于是,宦国红决定在外塘养殖甲鱼,延长甲鱼的养殖时间。他计划在外面养一年、两年、三年甚至五年。
因此,2020年3月,宦国宏挖了100亩的外塘,在继续温室养殖的同时,也在外塘投放了100万只小甲鱼苗。
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甲鱼苗中有近一半神秘失踪了。
分开养殖,效益倍增
原来是甲鱼遇到了天敌,比如飞翔的白鹭,它们一口就能吞下好几只小甲鱼。
晚上还有老鼠、黄鳝等动物,它们也会吃掉这些小鱼苗。
图9
宦国宏非常心痛,很快就搭起了网,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问题,但一旦网上有破洞,仍然无法解决天敌的问题。
于是,宦国红将温室和外塘的养殖结合起来。
他不再在外场养殖小甲鱼苗,而是将养殖了八个月以上、达到上市规格的大甲鱼放入外塘,这样就可以避免天敌的袭击。
但并不是所有体型较大的甲鱼,都可以搬到外面。
宦国宏首先要进行严格的选美,先一步分辨公母,只留下公的,不要母的。
因为甲鱼的裙边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吃起来有嚼劲。
同样重要的是,公甲鱼的裙边比母甲鱼更大更厚,特别是养殖超过三斤后,每斤的产值达到7到8元。
所以宦国宏只将工作用的公甲鱼,移到外塘。
图10
第二步,看身材。当时正值外塘甲鱼销售的高峰期,员工们靠脚踩手摸的方式抓甲鱼。
然而,这种 *** 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 *** 。
员工一不小心在抓起甲鱼时可能会被反咬,咬的位置通常是虎口。
从那时开始,宦国宏一直试图丰富自己的养殖品种,以增强自身的抵御风险能力。
2020年初,他找到了新的赚钱途径,每年多赚了200多万元。
这个途径就是养殖拟鳄龟,是一种国家允许养殖和食用的鳄龟品种。
宦国红在市场调查时发现,拟鳄龟的市场 *** 很高,每斤能卖到25元,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与甲鱼相似。
于是,在2020年初,他和朋友合伙在自己的农场试养了3000只小拟鳄龟。
图11
一只小拟鳄龟能卖到500~600元左右,当时养殖了三千多只,总价值能达到上百万元。
经过四年的努力,宦国宏成功地建立了一个以甲鱼为主题的农家乐,并且还研发了甲鱼火锅,大大提升了甲鱼的附加值。
截至2021年9月,他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六千万元。
宦国宏未来的目标,是与他的伙计们一起依靠甲鱼赚取更多的财富,继续发展他的事业。
大叔吃活蝇蛆养黄鳝,村里都劝他不要养,遇台风还好他有贵人帮助“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惹不得”。
野生黄鳝在农村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这位江苏大叔王忠华就突发奇想养野生黄鳝,但是全村都看不好他养黄鳝,更是有人说,黄鳝跟龙是 *** ,吃了野生的黄鳝以后整个村都要倒大霉。
老王却铁了心非要养,还说自己就是干大事的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他连活蝇蛆都敢吃,一般人可没有这个胆量。
活蝇蛆
老王把全部的身价都投进了黄鳝养殖,可老天好像跟他开了个玩笑,一场台风让他赔光了家产。
周围亲戚朋友都不愿意再借钱给他,就在他绝望的时候,一个从没见过的陌生人,却愿意拿出全部的家产借给老王。
这个人到底是谁?
他又为什么要帮助众人都不看好的老王呢?
最后老王能东山再起吗?
故事还要从老王决定养黄鳝说起。
养黄鳝犯忌讳
王忠华的家乡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一个村庄,这里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野生的黄鳝,因为黄鳝非常滋补,人们都喜欢抓来吃。
老王也不例外,但是老王却发现,一到冬天吃黄鳝就有点困难,这是因为黄鳝冬天要冬眠,都会钻到洞里去,想捕捉黄鳝难上加难。
黄鳝
于是老王就想,如果能人工养殖,那不就在冬天也能吃黄鳝了吗?
但是村里人都说,这黄鳝非常不好养,很多人都曾经尝试过养殖,但是都失败了,而且不仅不好养,还要投资很多钱,老王一穷二白的,哪来的钱呢?
老王这人本身就有点倔,听别人这么说自己,倔脾气也上来了,越是不让 *** ,他偏要干。老王二话不说先把国企的铁饭碗给扔了,转身又干了一票大的,等到他妻子回家差点被他气得 *** 。
原来老王趁妻子不在家,把家里唯一一套房子给卖了。
妻子下班回来,不仅没地方住了,连几十年的积蓄也一起都被老王拿去投资养黄鳝了。
周围人听说了老王的奇葩行为,都说他疯了。
但是老王却自信地认为,自己肯定是张家港之一个成功养殖黄鳝的人,于是他开始研究怎么养黄鳝。
黄鳝
王忠华了解到,现在国内养殖黄鳝都是将野生的抓过来,然后放到网箱中进行储存养殖,但是黄鳝是一种比较娇贵的动物,养殖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死亡,怎么才能解决黄鳝存活率的问题呢?
老王觉得这都不是大问题,他跑到外地学习了半年,回来之后信心满满,感觉自己就是下一个养殖大户。
事情真的会像老王想得那么美好吗?
黄鳝全死精光
江苏大叔王忠华不听别人劝说,偏要去搞养不活的黄鳝,甚至不惜卖了和妻子唯一的房子,花光了全部的积蓄。
可信心终归不能保证养殖结果,之一批2000斤的野生黄鳝苗还没开始养就全死了。
给之一批的黄鳝苗建了200多个水泥池,谁知道黄鳝买来还不到两天都全都死了, *** 之间王忠华就损失了六万多,但是王忠华还不死心,又花钱买了500斤黄鳝苗,从早到晚就在养殖池旁边观察,他认为只要这样做就能找出来黄鳝死亡的原因。
但是老王没想到的是,这种生活他一下就经历了一年多,这一年的时间里,老王赔了二十多万元,这是他攒了二十多年的钱。
黄鳝
周围人都对他指指点点,但是,老王却还是坚信,自己成功只是早晚的问题。
很快老王就宣称,自己的二十万没白花,马上要赚大钱了。
原来经过不断观察,老王终于找到了黄鳝死亡的原因。
黄鳝喜欢阴凉的地方,但是江苏的夏天白天气温37度,温度高黄鳝就受不了了。
而到了晚上,水温又下降,每天都是这样一冷一热的,黄鳝根本受不了,所以才有了应激反应。
想要让黄鳝或者就得给它在水池上找遮挡物,一开始老王想到了种植水葫芦,但是他很快发现水葫芦不行,水葫芦会吸收水中的养分,不仅 *** 了水质还会引发病虫害,从而导致黄鳝死亡。
必须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聪明的老王很快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启发。
老王发现隔壁的邻居家里种植了很多的葡萄架子,葡萄是往上爬的,但是又需要在水里生长,这不就是更好的遮荫 *** 吗?
葡萄架子
当初筹集的30万元还剩最后10万,老王一点都没犹豫,直接全拿去买了8亩葡萄树和新的黄鳝苗。
老王称这样的种植办法是立体种养法,采用了这种办法后,黄鳝的生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成活率也一下上来了,老王满心欢心地期待着,等到全都能卖的那天,他一定要让全村人都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
可谁知道,他满心期待却落了空。
就在即将收获的时候,一场台风袭来,把他所有的葡萄架全都吹塌了,8000斤马上能卖的黄鳝全都被压死了,死得一条也不剩。
王忠华那股自信劲一下子没了。
天天喝酒 *** 自己。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也中风进了医院,可这个时候的老王,连2块钱的挂号费都拿不出来了。
这激发了老王的斗志,他发誓自己必须把黄鳝养好。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已经没有人愿意借给他钱了,他要怎么办呢?
贵人相助翻身
江苏大叔王忠华非要养别人都不看好的黄鳝,不仅卖了婚房,还花光了全部积蓄,最后却因为一场台风赔的家底不剩,连母亲住院2块钱的挂号费都拿不出来。
老王跟亲戚说,只要有人愿意借给他钱,他肯定能东山再起,但是谁也不信他,直到一个陌生人的出现。
这个人叫陈惠君,是当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忠华跟陈惠君非亲非故,但是听过王忠华的困难后,当即决定把自己全部积蓄 *** 万全都借给他。
听说这事后,村里人都大吃一惊,之一次见面,陈惠君就敢把自己全部积蓄借给别人,别说村里人不信,王忠华自己都有点不信。
虽然借钱给王忠华这件事,让陈惠君也被别人指指点点,但是陈惠君却说他相信王忠华。
王忠华之前养黄鳝采用葡萄藤给黄鳝遮荫,但是遇见台风天气还是会被毁坏,可是这个给黄鳝遮荫的办法却让陈惠君很欣赏,也因此相信王忠华肯定能东山再起。
但是王忠华拿着这 *** 万,又干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
王忠华给怕热的黄鳝建了大棚,还一次 *** 就建了50亩。
养殖大棚
黄鳝本来就怕热,适宜生存的温度在22度到28度,大棚的温度更高能到40度,本来就怕热的黄鳝在大棚里,不就直接闷死了吗?
但是王忠华却不那么想,他看中的是大棚能保温的特 *** 。
他在大棚上面安装了遮阳网,并且设置了通风口,这样一来,棚里面全年都可以控制在黄鳝适合生长的温度。
这个 *** 不仅能让黄鳝的成活率提高,更是把黄鳝的生长周期延长了3个月,亩产量由2000多斤提高到了5000斤。
更神奇的是,老王养的黄鳝个头也大了不少,而根据他自己说,这秘诀都在水下面。
原来王忠华自己还研究出来了6尺见方的黄鳝的巢,靠这个发明,他能让黄鳝从5000斤提高到上万斤。
鳝巢
这也是他经常研究黄鳝的结果。
黄鳝喜欢打洞,还喜欢打斗,原来的养殖池里面,大量的黄鳝都挤在一起,活动空间少,还经常打斗影响长大,有了这种鳝巢,黄鳝彼此都有了 *** 的空间,一个里面能容纳300多条黄鳝,这样不仅黄鳝能长出大个头,投苗密度也能提高3倍。
产量更是能达到传统养殖 *** 的5倍。
产量惊人
历经了这么多困难,老王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构想,成为了黄鳝养殖成功的之一人,他收获了金钱和经验,而当初笑话他的人此时也只能佩服他的决心,和羡慕他如今拥有的产业。
王忠华却愿意带着别人一起致富,他成立了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30多户村民一起养黄鳝致富,年销售额也突破了1200万。
辟谣:网箱养殖小龙虾到底行不行?不是天方夜谭吗?可行 *** 太差这篇文章属于突发奇想,我盘算着网箱养殖鳝鱼泥鳅有很多人尝试过,这种养殖技术也很普遍,也很成熟,好处就是套养,能够混合养殖,增加收益,同时避免大量亏本的风险。于是我想了想,小龙虾能不能进行网箱养殖,这样可以在稻虾田甚至环沟里面套养泥鳅鳝鱼,四大家鱼什么的,捕捞起来也比较方便。
虽然属于突发奇想,但是也是事出有因,因为这段时间时小龙虾的捕捞旺季,天天下地笼,没想到天天有鲢鱼和草鱼死在地笼里面,这些都是我自己投放的鱼苗,估计死的也差不多了。这也是我今天和朋友们探讨网箱养殖小龙虾的原因。这样在捕捞的过程中可以将小龙虾的捕捞行为和其他鱼类的捕捞行为人为分开,这样可以将我上面说的现象很好的避免开来。
言归正传,小龙虾在理论上用网箱养殖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确保小龙虾养殖正常生长,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能够活下去:显然这个条件还是可以达到的,如果不计算每逢网箱的小龙虾的生长繁殖数量,在网箱里面投放虾苗或者亲虾还是可以存活的。当然数量肯定不能够太多,否则,空间有限,不利于小龙虾的健康长远的生长繁殖。
我们都知道单个网箱的空间都不大,而小龙虾的领地意识比较强,在狭小的空间里面很容易自相残杀,所以这个时候养殖户就要在网箱里面添加或者一直足量合适的水草才行,这里一般选择的都是浮水水草或者沉水水草,比如水葫芦,浮萍或者伊乐藻,当然水花生也非常不错,这些水草一方面可以给小龙虾活动提供额外的活动空间,另外还可以调节水温,给小龙虾提供隐蔽的栖息地方。
2,投喂饵料有点麻烦:人工养殖小龙虾,对于饵料的投喂工作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养殖户来说,网箱 *** 小龙虾投喂饵料有一些比较麻烦的地方,虾苗摄食能力和消化能力比较弱,喜欢吃颗粒比较小的饲料,而豆粉和豆粕,豆浆投喂的话又容易从网箱底部的网格漏出去,既浪费的饵料,小龙虾虾苗又很难吃饱。即便是投喂成虾的话,整颗的黄豆都不是特别容易吃到,因为这些黄豆最终都会落在网箱底部,小龙虾不容易吃到。
但是我个人认为,投喂饵料这方面还不是特别难的,因为养殖户可以在网箱里面投喂鲜活的饵料,以及培育富有动物。比如暂养铁线虫或者各种浮游动物,这样小龙虾在饵料方面还是可以完美解决的。
以上所说的两点,对于养殖户来说都不是问题,但是我依然认为,网箱养殖小龙虾的可行 *** 不高,因为网箱养殖小龙虾还具有以下几个无法解决的 *** 。
1,无法大规模养殖:
网箱养殖小龙虾,受到网箱面积和容积的 *** ,所以一个网箱里面不可能投放过多的小龙虾,否则狭小的空间里面会造成自相残杀的状况发生。而人工水产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无法大量养殖的项目就没有经济价值了。所以,这也是网箱养殖小龙虾不怎么受人待见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里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同样是网箱养殖,鳝鱼和泥鳅也是比较凶猛的生物,在网箱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面可以实现集中大规模养殖,这是因为泥鳅鳝鱼只要保证规格大小一致,基本上很少自相残杀。但是小龙虾一来贪食,二来好斗,狭小的空间不管吃不吃饱都会互相残杀,这就是更大的不同点。
而且网箱养殖小龙虾在饵料投喂方面不像小龙虾在网箱里面一样,可以不需要头尾活物就可以喂养,小龙虾在网箱里面必须投喂货物,必须培育富有动物才可以正常生长,而活物能不能吃到取决于小龙虾的行动能力和健康程度如何,这样也就客观上导致了网箱里面的小龙虾生长起来的事后规格大小不一,因为肯定有活力相对不足的小龙虾吃不到,所以大小规格不一的小龙虾在一起,更加增加了自相残杀的可能 *** 。
2,蜕壳问题不好解决:
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蜕壳才能够长大,可以说这种蜕壳现象伴随了小龙虾的一生。所以在网箱里面活动的小龙虾蜕壳时的严重 *** 就来了。在网箱里面的小龙虾的蜕壳时间绝对不会同一时间进行。这样肯定会有先后顺序。所以蜕壳的小龙虾和没有蜕壳的小龙虾会同时存在,我们知道一方面蜕壳前后的小龙虾是没有任何防护能力的,其次小龙虾在蜕壳前后会散发出独特的气味,吸引鱼虾前来攻击,这样没有蜕壳的小龙虾就会将蜕壳的小龙虾夹死甚至吃掉。
这应该是目 *** 箱养殖小龙虾的设想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狭小的空间根本不会给蜕壳小龙虾生存机会和生存空间。
3,小龙虾抱卵孵化打洞问题不好解决:
小龙虾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抱卵孵化,我们在塘口养殖和稻虾田养殖模式下,都是利用县城的田埂和土壤来打洞以及抱卵孵化。但是在网箱里面这个问题是无法实现的。这里我分开来说一下。小龙虾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抱卵孵化只要管理到位,其实也是不需要打洞就能够完成的,小龙虾在抱卵孵化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安静安全的生存环境。这一点可以通过人工建造隐蔽场所来实现,比如管理好水草,利用瓦片,烂网来给小龙虾搭建洞穴来实现抱卵孵化的效果,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鉴于网箱养殖空间狭小,小龙虾抱卵孵化其实还是会受到其他还没有孵化抱卵的小龙虾的伤害和 *** 扰的。
其次,小龙虾打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果冻,网箱一般都是处在水体中上层,这样小龙虾在网箱里面无法打洞,绝对在寒冷的冬季会被冻死,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网箱里面的小龙虾无法过冬的这个问题无法解决。
补充说明:
也许有人会说,可以利用温室大棚模式养殖来实现冬季增温的效果,这在技术上来讲,目前还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投入成本实在是太高,而且网箱养殖小龙虾无法大规模养殖,以上两点加起来,就表明网箱养殖小龙虾在经济上没有太多的增值空间,俗话说就是划不来,所以基本上没哟us狠么人来尝试,大部分养殖户都是利用网箱来养殖泥鳅鳝鱼,然后再塘口或者稻虾田里面来主养小龙虾。
品味吉州 | 莴蔴黄鳝不仅有鲜明的吉州特色
而且还是一道季节分明的菜
做法简单滑嫩
爽口清香五比
这一期的《品味吉州》
带你品尝莴蔴黄鳝
“鳝鱼在网箱里拱,钱往荷包里‘捅’。我们建设了工厂化繁育大棚,攻克了黄鳝苗种繁育、黄鳝苗旺淡季供应难题,提高了产能,欢迎同行参观交流。”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土炕村,见到洪渊泽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童国兵时,他正在向外地客商介绍仙桃黄鳝产业优势。今年45岁的童国兵创办的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黄鳝超万亩,以黄鳝带动乡亲致富。
童国兵以前在外地开过小餐馆、经营过小商铺。2020年春节回家,他把目光定格在家乡的田野上,开始网箱养鳝。他潜心钻研技术,养殖的黄鳝发病率和僵苗率下降到3%以下,而饲料转化率超过70%,当年获纯利5万元。乡亲们纷纷向他求教。童国兵顺势建起洪渊泽专业合作社,把社员的6000口网箱作为教学基地,从建池、 *** 箱、进苗、预防、调水、喂养等全过程悉心指导,对贫困农户还给予经济援助。“多亏了国兵,要不然我哪能脱贫。”农户何正想既无技术又没本钱,童国兵对他全力支持,现在,何正想不仅靠养黄鳝脱了贫,而且还带起了徒弟。
随着网箱养鳝技术普及,参与的农户越来越多,导致进苗难、进苗贵,且质量没有保障。童国兵上荆州、下武汉,进院校、询专家,多名教授倾力攻关黄鳝仿生态有土繁育技术,开展“稻鳝共作”,申报了多项专利。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童国兵延长了黄鳝喂养周期,“黄鳝错峰上市,效益是以往的3至4倍。”作为洪渊泽合作社理事长,童国兵常说:“合作社在各级组织关怀下快速成长,我有责任回报家乡。”在他带领下,加入合作社的张金国、何建国、彭丛光等农户通过养鳝脱贫致富,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
洪渊泽合作社为社员提供黄鳝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一帮十,十带百,黄鳝养殖在西流河镇乃至仙桃市形成规模效应,仙桃黄鳝在全国黄鳝市场拥有了话语权。未来,童国兵计划把洪渊泽合作社打造成为全国更大的黄鳝示范合作社和黄鳝示范良种繁育场。
稻虾共养好处多,亩收益能达5000元?虾农却打起了“退堂鼓”在农业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传统的粮食作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不少地方走上了农业的产业化中。比如说如今的大棚蔬菜种植,可以解决冬季的气温极端情况,让农民都能更好的种植蔬菜,而反季节的蔬菜,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变得更多一些,让大家的收益也会提升不少,因此这些年里,大棚种植面积也多了起来,不少地方形成了大棚产业园。
除了大棚外,虾田共养也让农业迎来新的发展,而目前南方不少地区已经实施这种养殖模式,目前的共养面积也在扩大中,仅仅是湖北省就已经达到了22%的年增长率,可见它深得农民的信任。
一、稻虾共养的好处
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将一田两收、一水两用,可以节约用地,让单位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更高。当然在稻田里不仅可以养虾,还可以喂养稻花鱼、泥鳅、黄鳝、养鸭等。就拿龙虾来说,它可以啃食农田里的秸秆、青草、浮游生物等,可以解决农田里的杂草丛生问题,而排出来的粪便还可以当成一种天然的肥料,从而起到让土壤增肥的作用,让土层内的氮和有机碳成分更多。
当然小龙虾的四处活动,还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让稻根保持通透 *** 能,水中的氧容量也在提升,让水稻的根须更繁盛,长势更壮,而小龙虾的个头也会更大,肉质更细腻肥美。而稻虾共养可以生产出更安全无害的农产品,不管是水稻还是龙虾,都会有比较不错的品质,在市场中的卖价更高。
二、稻虾共养的亩收益
如果是单纯的种植水稻,一亩地的产收量为1200斤左右,而一斤的水稻 *** 为1.3斤,这样算的话,亩收益在1560元,除去成本还能收获800元一亩。
而至于稻虾共养的亩收益,很多人都称达到了5000元。就拿水稻的产量900斤来算,但 *** 要高上一些,亩收益为700元每亩。而一亩地的虾苗投放量为80-120斤,一亩地的成虾产量在300-400斤左右,就拿平均 *** 20-25元来看,也可以收获8000元。除去成本的话,稻虾养殖利润在5000元左右。
三、虾农抱怨不养了
按理说稻虾养殖的行情这么好,但却有不少虾农却抱怨不养了,笔者的三叔就是如此,他称这季水稻收割后就外出打工了。了解了后才知道养虾并不容易,一亩地的收益看似很高,但今年年初的虾苗炒到了38元一斤,这样的 *** 去喂养,基本上就是亏本的,毕竟2019年整体的龙虾 *** 都不是太好,多数人都没赚上太多的钱。
想要从事养虾这个行业,还需要有科学的喂养技术,打造品牌化的标签,不然很难在市场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6月23日,南昌市乡村振兴局组织“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采风活动,了解南昌村民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特色专业养殖致富的情况。
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青蛙 *** ,驻江下村 *** 曾彦告诉记者,“青蛙 *** 占地60亩,村集体以扶贫资金委托经营的形式与老下村村委会共同投入资金80万,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31个脱贫户,平均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
据了解,2017年底,村集体以扶贫资金委托经营的形式与老下村村委会共同投资“青蛙 *** ”;2021年受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销量骤降,出现严重亏损,导致无法提供分红。2022年,村委会、驻村工作队与绿埠公司共同努力帮助养殖户转型养殖牛蛙并在转型过程中解决清洁水源、蛙苗配送等难题。目前牛蛙养殖情况甚好。
在进贤县三里乡前进村黄鳝苗育护基地,记者看到,大棚内都装有养殖专业热泵,可以保持大棚内恒定温度,从而提高黄鳝苗的存活率。
前进村委会西坑村村民杨海盛告诉记者,以前,由于没有育苗棚,大多数黄鳝幼苗直接投入到养殖网箱,受天气和水温、水质不适应等问题,大量的黄鳝苗无暂养基地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而且在后期难以再有效的增补使,导致黄鳝养殖产量难以提高,养殖户的成本增加,削弱了黄鳝养殖产业的竞争优势。目前,通过温棚高温炼苗,进行技术改善,黄鳝苗经过15天到20天时间在温棚高温炼苗后增加体质,适应当地水温减少应急反应,再投放到外塘网箱。这样,养殖的黄鳝存活率能达到95%以上。
驻前进村 *** 王磊说,“我们基地最近新建了5个大棚,增加了八个流动就业岗位,从外地进过来的野生黄鳝苗,存活、长势情况一目了然。”
王磊表示,从靠经验转向靠技术,实现专业化生产,是村里今后养殖的趋势。大棚管理更为精准、更具有针对 *** 也能减少村民的劳动时间,也让村民更加轻松。
据了解,目前,前进村已申请上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0万元及省定帮扶单位江西省咨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产业资金11万元,用于发展黄鳝苗育护基地产业项目。(王健摄影)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