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是多种芳香植物的统称。芳香植物指有香气和能提供香芳香油的植物,且普遍具有 *** 用、食用价值,疗愈作用。欧美人的推崇,日韩人的迷恋, *** 地区人民的深爱,使它们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范儿,隔一阵儿,园艺界里就会掀起一股狂热的“香草热”,孰不知在河南竟然也生长着许多种的香草。且鲜少为外界所知。身为河南人,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和风|文
河南香草,大隐于野
有一次应邀去一位外国朋友家用餐,她煮了一锅米饭。盛到碗里后,很神秘的在上面撒了一层干叶子碎屑。普通的米饭,因而异香扑鼻。我问这是啥?她告诉我,这是迷迭香和百里香香草。
之一次听到香草很好奇,在网上百度了一番。迷迭香是唇形科小灌木香草,原产地地中海沿岸(据说在曹魏时期,就曾引种中国)。
具有一定的 *** 用价值,如增强记忆力、治疗失眠、镇定安神、治疗消化 *** ……外国人很喜欢用它来调味。
百里香产于南欧,被作为一种美食的香料广泛种植。我国北宋时期也开始种植它,还被收录在古代的各种中 *** 典籍里。
此外,受推崇的自欧美风行香草,还有薰衣草,香茅,薄荷,罗勒,牛至,洋甘菊,鼠尾草,欧芹等。
在外工作生活期间,偶回河南老家。瞄了几眼老太太们随意放在院角自生自灭的花草们。这一眼让我大吃一惊。
那个小时候被蚊虫叮咬后,采其叶揉抹的“小香花”不就是我在城里种的香草罗勒吗?一一看过,不大的地方生长着罗勒、顺香、茴香、藿香、紫苏、绿苏,鱼香、薄荷、石香菜,荆芥、香薷等等香草。
原来河南也是一个香草大户啊!
最让我感到好笑的是,在外地种的香草百般呵护,长得像秧儿,但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的家乡河南,每一种香草都能长得乌嘟嘟的、爆盆、随地蔓延。
因为香草是喜强光的植物。河南的光照地候特别适宜它们生长。
这些香草在河南几乎不被人注意,差不多都是自生自灭。春来几场春雨后发芽,而后随地蔓延。
秋来开一串串不起眼小花,霜后踪迹全无,地下茎隐入土中接受大雪的考验。
而入夏,以其香草植物独有的芳香化湿,清热解毒的脾 *** 给河南人以特别的护估。
古代有一些 *** 书把香草类植物归入“芳草部”,就是它们各自身怀绝技,不仅香气袭人,更能医病救人。似乎都兼具十八种武艺,精通各种绝学。
像最普通的薄荷吧,它的作用就有“驱贼风、表汗出、开上焦、宣谷味、宿实消、胀满解、霍乱定、通关格、历关节、去愤气、利咽喉、怯毒气”等等作用。
· 薄荷水
“香草美人”大概就是赞扬香草这种益人的气质。特别是暑气、虫害侵扰的夏天,正是各种香草生长旺季,老百姓家家都喜欢种几样。
河南人的香草是 *** 食两用的,食则入汤做菜, *** 用除了鲜用,还记得小时候大人采集开花后的藿香,苏叶,薄荷,荆芥等,一束束挂在屋檐下风干,与其它 *** 草如蒲公英、雪见草、旋覆花、半枝莲、茅草花等一起。
若遇风寒发热,就用荆芥苏叶煮汤饮,若喉痛咳嗽要用薄荷叶榨油,逢肠胃不适消化,则熬藿香水饮,这些都是取了香草植物的疗愈作用。
欧美人推崇的香草是时尚的,精致的,是一种范儿,如果问河南香草的范儿在哪儿?朴实的河南人可能这样回复:呵, 坷垃粪草一样的东西,谁稀罕!
我认为河南香草属至贵至贱之物。至贵是因为天时地利造就了它们,至贱是因为天时地利大利其生长。至贵,又因它遍野布地,人人皆可得益。如大隐于野。
石香菜是香草界的奇葩
石香菜又被写作十香菜、食香菜、麝香菜、思乡菜,还有人说它的学名叫“芗草”。它和唇形科香草植物薄荷是 *** 。
· 十香菜
为啥写法叫法这么不一?是因为,每一个河南人心中,都有一款属于他自己的石香菜吧。
有人说,这种貌似薄荷的菜身上兼具十种菜的香味,所以叫“十”香菜,有人说食物与它一起就能染上香味儿,所以叫食香菜,有人说它的香味是麝身上的那种香,有人说它,大雪冻不坏,来年春又生,命硬的象石头一样。
石香菜也分好几种:一种鼠耳状小叶的,一种长圆大叶的,还有尖叶子的,有通身青梗绿叶的,还有紫梗绿叶的。
听网友说,青梗长圆叶子的不及紫茎鼠叶的香味浓重,故前者叫五香菜,后者才叫十香菜。
石香菜是河南特有的一种香草植物,在外面若有人说起它,有人说知道知道,是芫荽(香菜),如果你再描述它长得像薄荷,吃起来又凉又麻又辣又香,别人便茫然了。
· 鲫鱼芫荽汤
石香菜有移植到外地不易成活,且风味大变的特点,所以河南算是它的故土了,叫它思乡菜很有意味。
荆芥,香草界的熊猫
在河南,形容人没见过世面,叫没吃过大盘荊芥。其实荆芥这种植物据说在中国只有安徽河南少部分地区有分布,十分小众,稀有。
· 荆芥黄瓜
在外地我曾见过荆芥,那是漂泊在外的安徽河南老乡随身携带的乡愁,栽在小花盆里或开辟的菜园里,吃起来味道却没那么吸引人。
也是水土的原因,和橘生北为枳一个道理,当然在外地,更多的时候是想吃也吃不到。
待回到河南老家,赶上吃一盘儿初夏的新鲜荆芥,那五腑六脏的毛孔都清爽撬开,仿佛是丝丝清风要让人羽化成仙,这么说吧,正宗荆芥的味道,是初夏田野间清风的味道。
而乡愁,就是这样的一种事物:它固守在一个地方,你永远没本事带走它,比如你带不走那里的“水土”。乡愁是有个 *** 的,荆芥也是。
去年有人在网上说河南人爱吃的荆芥,其实是香草罗勒,一石激起千层浪,河南人义正言辞地回应:河南人吃的荆芥就是荆芥啊。还有人说河南人吃的荆芥是是另一种香草植物猫薄荷,其实差更远。
大盘荆芥不易吃,它和石香菜一样承载着乡愁。
河南有更好品种的薄荷
芝麻属于香草植物,因为它可以提供芳香油。同为平原地区,名号天府之国的成都可以产出优质的油菜籽,花生,大豆,却产不出芝麻。
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河南的芝麻顶呱呱。芝麻香油,色如琥珀,橙黄香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
上天把更好的植物赐给了河南,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可见河南人是多么有福气的人群。
了解香草的人都知道薄荷的品种非常之多。在河南我发现了一种品种特别好的薄荷,株高,四棱青紫方茎,椭圆长叶,叶色乌绿,气味清凉,香气扑鼻。
以前在外地的花鸟市场买一盆普通的绿薄荷,要花20元钱。今春路过一家门前,那个老太太分享我好大一抱薄荷,都是她门前生得太多种不下的。
· 绿薄荷
以前在缺少日照的外地,我种的薄荷盆栽都成了弯弯曲曲的烫发头。这次我种出了枝旺叶肥的薄荷。何况这是天下更好的品种!
外国人把他们的香草上升为一种文化,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美学。河南人的香草品种如此丰富却又如此普通,低调,真该好好谢谢这些大隐于野的芳草年年岁岁默默对我们的守护了。
( *** 来源于 *** )
作者简介
和风,关心粮食、蔬菜,热爱河南。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 ***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
“天哪,为什么还有人喜欢吃香菜呀?”
“天哪,为什么还有人不喜欢吃香菜呀?”
可以说,对待香菜,喜欢的人“爱不释手”,讨厌的人“深恶痛绝”,为什么有人特别讨厌,有人又特别爱吃呢?
一、香菜为什么有股“臭虫味”?
有人对香菜爱得深沉,但也有人对香菜深恶痛绝,闻到味道就无法忍受,感觉是“臭虫味”、“肥皂味”,这是怎么回事呢?
香菜独特的味道,主要来自它含有多种醛类物质,而恰好臭虫也含有这种物质。
但不同的人对香菜产生不同的嗅觉感觉,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讨厌香菜的 *** 内带有一段嗅觉受体基因,使人对香菜醛类物质非常敏感,只接收了香菜的难闻味道,但是闻不到芳香物质。
此外,讨厌香菜的人还独有苦味基因,更容易吃出香菜的苦味。不过,爱不爱吃香菜,基因并没有完全决定一切,也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一项涉及1639名参与者的健康营养调查中发现,不同族裔的人群之间,不爱吃香菜的人的比例具有很大的差别,也就是说,在经常使用香菜烹饪的地区,人们对香菜具有更高的接受度。
也许,一个从小家里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吃香菜的人,小时候也不喜欢吃香菜,但读书之后遇到了十分爱吃香菜的朋友,于是也可能重新爱上香菜,甚至无香菜不欢。
二、其实香菜很委屈
每年的2月24号,是“世界讨厌香菜日”,香菜只想说冤枉啊。香菜学名是芫荽(yán suī),也叫香荽、胡荽。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了 *** 。尽管有些人不喜欢香菜的味道,但是吃它的好处也不少:
首先,香菜营养丰富。
香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比如铁、钙、镁等,每一百克的香菜中就含有101毫克的钙,48毫克的维生素C,1160毫克的胡萝卜素,所以香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
其次,可以作为调料品去腥加味
香菜中含有挥发油成分,比如芳樟醇、壬醛、甘露糖醇等,具有除膻去腥的作用。
另外,香菜吃起来有一种“剌嗓子”的感觉,这是因为香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适当吃香菜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帮助促进肠道代谢,有助于排便,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当然,香菜主要还是一种调味品,不能觉得吃了它就能改善健康。
三、这些“香菜禁忌”是真的吗?
还有一些人不吃香菜并不是因为它的味道,而是听说香菜有一些“禁忌”,这是真的吗?
1,男人不可以吃香菜?
有传言说男人不能吃香菜,否则容易导致 *** 。
其实,香菜只是一种食物,它并不会致病,再加上导致 *** 的因素非常复杂,在医学上并没有任何研究能够证明吃香菜会导致 *** ,男人吃香菜会 *** 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2,香菜和黄瓜,影响吸收?
有传言认为香菜不能和黄瓜同时食用,因为黄瓜含有的维生素分解酶会 *** 香菜中的维生素C,导致营养流失。
事实上黄瓜并不含有“维生素分解酶”,只是含有抗坏血酸氧化酶,但是并没有证据能表明该物质会 *** 香菜中的维生素C,所以香菜和黄瓜是可以一起食用的。
3,香菜和猪肉,“耗气伤神”?
有人认为香菜属于辛温的食物,吃了会耗气,而猪肉温热、油腻滋补,这两种食物一起搭配食用会“耗气伤神”。
但是不管从营养学还是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香菜和猪肉所含的营养物质根本不存在“相克”作用,而且香菜作为调味菜,食用量很少,根本谈不上“毒 *** 反应”。
四、基因还可能影响这些味觉
身体内有数不清的基因,有些基因可能影响一个人爱不爱吃香菜,还可能有其他的基因,对味觉产生其他的影响,比如常见的这几种:
1,盐少了就吃不下去饭菜
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循环》 *** 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实验鼠缺失Hsd11b2基因,就会特别爱吃咸,这也解释了有的人盐少了就吃不下饭菜。
不过,盐吃多了对健康是不利的,还是应该尽量少吃,如果觉得少盐的饭菜没味,可以尝试减盐不减味,利用食物本身的风味来提升菜的口感。
2,特别能吃辣
现代分子生物学发现,决定个体对辣的反应是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TAS2R38基因,所以对辣敏感的人会感觉非常辣。但是喜欢辣的人就特别能吃辣,不会因为吃辣而出现难以忍受的灼痛感。
通常彩椒和鲜辣椒可以当做蔬菜吃,干辣椒用来调味,但是干辣椒的辣度较高,要注意适量食用,否则容易上火。
3,感觉西兰花发苦
有的人吃西兰花会觉得是苦的,这种苦味源于一种称为6-n-丙基硫氧嘧啶的化学物质,吃西兰花会觉得发苦的人通常也称为是“超级味觉者”,这类人群的感受器和味蕾数量比普通人多2~3 倍,对味道的感知更强。
此外,这类人群大多拥有TAS2R38基因,使超级味觉者对食物中的苦味非常敏感。
你喜欢吃香菜还是讨厌香菜的味道呢?说不定我们的身边隐藏着不少的超级味觉者,拥有比普通人更高的味道感知能力。
参考资料:
<1>《香菜有几个"死对头",长期吃能致癌?必须辟谣,别再被坑了》.科普中国.2018-12-21
<2>《为什么有人讨厌香菜,有人特爱吃?原因是这个!》.科普中国.2022-10-17
<3>《「香菜」那么好吃!为什么不吃香菜?》.营养师顾中一.2021-03-27
<4>香菜到底有多少功效?专家现场讲解,看完你还不吃香菜吗》.营养师王思露.2020-07-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河南人夏天最离不开的味道——石香菜,到底是啥菜?梁永刚 | 文
石香菜究竟是个什么菜?
在河南地区的乡间,石香(也有写作“什香”或“十香”)作为经典的调味菜品,乃是大自然赐予乡民的一道美味。
石香的别称实在太多,林林总总,让人惊叹,譬如,麝香菜、留兰香、绿薄荷、香花菜、香薄荷、青薄荷、血香菜、狗 *** 、土薄荷、绿薄荷、香花菜等。
不过,石香只是民间对这种菜蔬的俗称,类似于一个人的乳名,至于它的学名,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出于好奇,近年我曾经查阅了《河南野菜野果》《中国蔬菜名称考释》等诸多典籍资料,但始终没有发现关于石香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记载,甚至连石香这个名字也未曾找到。
直到两年前,在一位热衷于地方文史研究的朋友那里,我见到了有“食疗养生鼻祖”之称的唐代孟诜的著述《食疗本草》,该书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
孟诜是著名学者、医学家、饮食家,唐代汝州梁县新丰乡子平里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孟庄村,因汝州市归我所在的平顶山市管辖,论起来我和孟诜也算是半个老乡。
在其著作《食疗本草》中,我之一次发现了石香的踪迹,想来这位老乡对故乡的石香是很有感情的,虽然书中描述的这种菜蔬的确是石香,但名字却叫香葇,又名香戎。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明代周王朱橚编撰的《救荒本草》一书,里面也有石香的踪影,书中将石香命名为香菜。
当然,此香菜和现代的香菜是两码事,现在的香菜就是芫荽。
《救荒本草》第三百八十三条:香菜,“生伊洛间,人家园圃种之……”。救饥,“采苗叶煠熟,油盐调食”。
再后来,我从一家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和我当年的想法一样,也是费了很大周折,刨根问底想弄清楚石香名称的由来及学名。
文中称,“晚清的状元总督吴其濬,接着撰著图文并茂的《植物名实图考》,芳草类记有香薷、大叶香薷和石香薷三种,并且说亲眼见到,在江西和湖南等地,香薷种植为园蔬,‘凡霍乱及胃气痛,皆煎服之’。
在此,经由博览群书且走遍大地的吴状元的提示,后人才知道,是北宋开初的《开宝本草》,最早名其为石香薷和石香菜。”
作者抽丝剥茧弄清了石香的出处,我也终于把香葇、香薷与石香的关系梳理清楚了。
生 *** 顽强的石香菜不仅好活
还能治病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石香是河南地区一种富有灵 *** 又极具个 *** 的调味菜蔬,根在河南,老家也在河南。
河南人爱吃石香的古老传统依然久盛不衰,在民间的调味食谱中,石香和大蒜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挣足了面子。
在河南地区,石香还有一个雅致古香的名字叫芗草,看似其貌不扬的寻常石香,还曾经为黄帝统一各部落立过大功劳呢。
据民间传说,黄帝与蚩尤战,蚩尤善巫蛊之术,对阵之时常以瘴疠之毒 *** ,且能不吃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九天玄女授予黄帝一种芗草,即石香菜。
使臣民栽种,用以强身健体、避秽驱邪,且不再畏惧蚩尤所施瘴疠之毒;又授予黄帝遁甲之术,以敌蚩尤,从而旗开得胜,擒杀蚩尤。
我们暂且不去考证这个民间传说的真实 *** ,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石香神奇的 *** 效。
中医认为,石香 *** 温味辛,入肺经、肝经,具有健脾消食、利尿通便、强身健体、醒脑开智的功效。石香常与新鲜的核桃仁搭配,成就了一道经典的凉菜,叫做“石香桃仁”,食之健脾、健脑、消食。
炎炎夏日,被蚊虫叮咬是常有的事儿,取新鲜石香揉出汁液,擦抹在蚊虫叮咬处,立马就能消肿止痒,其功效胜过花露水和风油精。
石香生 *** 泼实,生命力顽强,好栽种易成活,哪怕是房前屋后巴掌大的一块土地,也能蓬勃生长。每次吃的时候,只掐最新鲜的叶子和嫩芽,用不了几天又长出了新叶子。
关于石香的生命力顽强,乡间广泛流传着“三不怕”的说法。
一不怕“砍头”,石香越掐越旺,每次将其茎杆上鲜嫩的茎叶和嫩芽掐掉后,过不了三五天,便会重新长出好几个叶头。
二不怕“搬家”,乡人把移栽蔬菜俗称为“起”,把石香起走几株,无论安置在盆中或是墙角旮旯处,皆能泼实实地生长,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地盘。
三不怕“灭门”,把一小片石香连根挖出,置于烈日下暴晒,叶干瘪了,茎枯萎了,但是一场透雨下过,石香便起死回生,根部长出新的茎叶,很快就繁衍成一地新绿。
石香蒜汁捞面条,河南夏天的味道
石香生在民间,长在乡野,像极了一位清秀质朴的村姑,浑身散发出质朴醇厚的清香。
在诸多石香的种类中,以红梗长椭圆叶为更佳,青梗长叶次之,大椭圆叶再次之。
石香和薄荷实在是太相似了,简直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以至于很多人都把石香与薄荷混为一谈。
其实,细心观察一下,区分起来并不难。两者虽然都有香味,但此香非彼香,分别掐下一片叶子在手心 *** 后放在鼻下闻,你就会发现,石香的香气比薄荷浓郁许多,且属于清香型,而薄荷则是有些刺鼻的清凉味。
无论是大叶石香,还是小叶石香,普遍比薄荷的叶子小,且形状也不一样,石香叶四周的锯齿比薄荷深,前端较尖,没有薄荷圆润,叶子表面也不像薄荷平整,有很多凸起。
味道更是有细微的差别,薄荷叶放入嘴中咀嚼后,唇齿间会有一种淡淡的清凉味道,舌尖触及有麻酥酥的感觉。石香叶入口之前就有清香扑鼻,咀嚼后的清凉麻感远没有薄荷叶重,但后味有一股子浓郁的香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南人喜欢吃面,炎炎酷暑,庄稼人更爱吃的莫过于一碗清爽可口的捞面了,而石香蒜汁则是捞面条的经典调料。
夏日从地里劳作归来,浑身疲惫没有劲,天热烦躁胃口差,故而清凉爽口的石香蒜汁捞面条是众多农人的更爱。
将石香连同蒜瓣放入蒜臼中一并捣碎,倒些醋和小磨香油,用筷子搅拌均匀,舀上几勺浇在过水的凉面条上,筷头高挑噗噗噜噜往嘴里扒上两大碗,饱而不撑,香又不腻,一身的暑热顿消。
面条吃完了,往空碗里再盛上几勺俗称白汤的面汤,捧住碗咕咚咕咚喝上几口,清爽痛快,利口解渴,那真叫一个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当然,作为农家经典的调味品,石香蒜汁除了拌捞面条外,还适合拌各种荤素凉菜,譬如荆芥黄瓜、米皮、凉皮、凉粉等,吃起来有一种独特的草木清香,为菜肴增色添味,使人不禁食欲大增。
做饺子和包子时,在肉馅中加入一些石香,既可除膳腥,又格外出味。
石香蚊蝇不落,虫害不生,香味浓醇,青绿耐瞻,既可栽种在盆中作花卉养殖,还可直接用香油、蒜汁凉拌着吃。
凉拌石香风味独特,兼有荆芥的麻爽和薄荷的清凉,入口之始口感略苦,但反复咀嚼后,便有一种甘香在唇齿之间蔓延,清新爽口,回味悠长。
( *** 来源于 *** )
作者简介
梁永刚,男,1977年生,河南平顶山人,散文作品《风吹过村庄》2016年4月入围首届浩然文学奖,现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 *** *** 会研究室。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 ***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导语:俗称“鸡毛草”,曾是饥荒年代的救命粮,养生价值高,你可认识?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今天小编分享给大家一种在农村随处都可见的“野草”,鸡毛草不知道大家吃过没有?鸡毛草叶片的形状,长的有点像鸡毛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说长的跟香菜也有些相似,通常也叫做“野香菜”,常听姥姥说在她们闹饥荒的年代,这种“鸡毛草”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 *** 命。
鸡毛菜的学名叫做朝天委陵菜、有些地方也跟鸡毛草这叫做“ *** 金”等等。鸡毛草通常生长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荒野上坡湿地等处。以前受过“饥荒之苦”的老人现在还保留着吃鸡毛草的习惯。通常每年的3~6月都会采摘些回家,不管是用来生吃、炖汤还是炒菜都特别的美味。
鸡毛草全身都是宝,没吃过的伙伴可真是亏大了。鸡毛草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野菜,而且还具有很好的 *** 用价值。常食鸡毛草不仅能清热解毒,还能止咳化痰对感冒和咳嗽均具有一定的食疗效果。通常我们辨认鸡毛草的 *** 特别的简单,只要你在荒野田地处,看见长的像香菜又像鸡毛的野菜,那就一定 *** 毛草了。
今天小编就用这个“ *** 食同源”的鸡毛草,分享给大家两道道特别好吃的美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蒸鸡毛草】准备食材:鸡毛菜、面粉、盐、小米辣、蒜、香油、香醋、生抽、味精、食用油
具体步骤:1、案板上切适量的小米辣、蒜末放入碗中,加入少许的盐、生抽和香醋再滴几滴香油,放入少许的味精搅拌均匀备用。2、摘来的鸡毛草放入盆中加盐浸泡一会清洗干净,放到案板上留取根部切成大小均匀合适的段。锅中加入清水少放入些盐,水开后放入鸡毛草焯一下热水,这样能够有效的去除鸡毛草中的苦涩味道。焯水后的鸡毛草过下凉水捞出来,用手挤干水份放入盆中。盆里加入少许的食用油和适量的干面粉,用手抓拌均匀成“干松”的状态就可以了。3、蒸锅里铺上一层蒸笼布,把裹上面粉的鸡毛草放入蒸锅内盖上盖子,大火水开后蒸8~1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后取出来装入盘中迅速用筷子捣散,淋上料汁就可以食用了,清香美味非常的好吃。
【蒜蓉鸡毛草】
准备食材:蒜、鸡毛草、生抽、蚝油、味精、食用油
具体步骤:1、案板上切些蒜片和蒜末备用,鸡毛草摘洗干净焯水过凉,放到案板上同根一起切成小段备用。锅中烧热油放入切好的蒜片,煸炒几下后放入鸡毛草翻炒均匀,加入切好的蒜末大火炒出香味,加入少许的盐、生抽和蚝油,用铲子不停的翻炒,炒制鸡毛草断生后就可以取出装盘了。这道菜看似简单但非常的营养美味,做出来以后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世间的万物都有它的存在价值,像这些不起眼的美味“野草”,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更好的“美味蔬菜”,经常食用既可以养生保健,又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明天见。
(晶晶)
芫荽~一缕清香乐万家芫荽,别名胡荽、香菜、香荽。伞形科、芫荽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人们熟悉的提味蔬菜。 状似芹菜,叶小且嫩,茎纤细,味郁香,是汤饮中的佐料,多用于做凉拌菜或烫料、面类菜中提味用蔬菜。
芫荽之一年种植后,只能食用,一般不开花、不结果实。
如果制种,当年留下植株,冬季保暖处理,第二年才会开花、结果。下图为二年生植株。
芫荽耐寒,能耐-1~2度C低温,适宜生长温度17-20度C,超过20度C生长缓慢,30度 C时,则停止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士壤结构好、保水 *** 能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西汉(公元前一世纪)张骞从西域带回。现在东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 、湖北、河南等省区有栽培。
芫荽花,小巧玲珑,清香扑鼻,室内养殖绿意盎然,香气缭绕。
花果期在每年的4—11月份。
芫荽果实。
抪种时应将果实搓碎呈半粒状,露出黑色小粒 *** 。否则,出苗率低。
芫荽采用 *** 繁殖, *** 喜阳光充足或部分遮荫,几乎能在任何土壤中生长,且生长迅速,可在90天左右收获香菜食用。
芫荽分为小叶、大叶两类。
小叶芫荽??
大叶芫荽??
芫荽 *** 用 :起表出 ,又可开胃消郁,还可止痛 。 《本草纲目》称“芫荽 *** 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见百度百科]
宜食人群: 及 透发不快或透而复没时、流行 *** 冒流行传染期间和已患有流感时的人食用好处多,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效果;此外还适宜于食欲不振、胃滞腹胀的人食用。
忌食人群:芫荽 *** 温,因热毒雍盛而非风寒外来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食;小儿麻疹已经透发后即不能食用;患有癌症、慢 *** 皮肤病和眼病、气虚体弱和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人不宜多食。
*** 来源于 *** 。
就像很多人为了“豆腐脑应该是甜的好,还是咸的好”而争论不休一样,自从有了香菜,这个世界也 *** 成为了两类人,大部分喜欢香菜的人和小部分厌恶香菜的人。
为什么同样的香菜,有人喜欢,有人厌恶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吧,当然,这就要从西汉的博望侯开始讲起了。
博望侯
公元前126年,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一步步走到了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城高大的城门下。这一刻,这个男人泣不成声。他叫张骞,13年前肩负帝国的使命出使大月氏,当他再次回到长安时,一百余人的庞大使团,只剩下了两个人。
虽然历经磨难,为帝国结盟大月氏共击匈奴的使命却没有达成,不过,这个历经13年几乎被汉帝国所有人遗忘的男人能够活着回来,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更为重要的是,看上去两手空空衣衫褴褛的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许多在大汉疆域里从未见过的 *** ,而这一次的西行,点燃了雄心勃勃的汉帝国的开拓梦想。
张骞凿通西域后,沿丝绸之路而来的商队带来了核桃、葡萄、蚕豆、石榴、胡萝卜、黄瓜、大蒜、芝麻还有香菜……从此,这些作物开始在大汉帝国的土地上栽植生长。
张骞因为打通西域和军功被封为博望侯,细数他的封侯之功,还真不能少了芝麻、大蒜和香菜。
2000多年以后,一家四川火锅店中,食客如潮人声鼎沸。在火锅的烟火氤氲之间,点缀于香油碟中的是白色的蒜粒和绿油油的香菜。所以,感谢张骞,感谢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他们让今天的我们拥有了一整套的火锅伴侣。
望着香油碗里绿油油的香菜碎沫,一个热爱火锅的四川人会感慨地说,油碟里没有加上香菜,就不是完整资格的火锅。
不过,当一个喜欢香菜的人在吃火锅的时候,除了感谢张骞,还要庆幸一下。因为,他不是属于那21%的 *** 人。
香菜
香菜Coriandrum sativum,在《中国植物志》里它的中文植物正名是芫荽,是伞形科Umbelliferae芫荽属Coriandrum的植物。芫荽原产于从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到 *** 西南部的地中海地区。芫荽属 Coriandrum的拉丁学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语,据说本意是指当地一种有某种不可描述气味的臭虫。用一种臭虫来命名被称为香菜的芫荽,也许表明了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存在了许多坚决的反对和努力 *** 香菜的人。
香菜是一年生或二年生有强烈气味的直立草本植物,高度从2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这种植物有着纺锤形的主根,以及众多纤细的支根。香菜的茎圆柱形,有许多的分枝,而它的叶片有两种型态,在下部的根生叶常呈1或2回羽状全裂,叶片的边缘通常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在上部的茎生叶常常是三回到多回羽状 *** ,末回裂片狭线形。
如果仔细观察香菜的花,香菜的花无疑是非常漂亮和优雅的。每个小伞形花序有3到9朵小小的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朵,有一种满天星星星点点的梦幻的美,花期后,有孕花会结出长圆形背面有棱的果实。
香菜最常食用部分是它的嫩叶,不过它全株都有极为特殊的香味,特别是香菜的 *** 香味极为浓郁,干燥有棱的果实也常常单独成为香料用来调味食用。香菜果实的 *** 含油约20%,可提芳香油,芫荽精油在中世纪的欧洲曾用于治疗女 *** *** 不调。
人类栽培香菜的历史极为古老,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穴中,考古学家便发现了香菜的 *** ,也许在那时,古埃及人便开始栽培这种植物了。香菜也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餐桌上的常客,被广泛栽培。总之,自从香菜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起,它便成为了重要的香辛蔬菜食材之一,既可以做菜又可做香料还可以 *** 用。
在中国,自博望侯张骞打通丝路后,菜和大蒜、芝麻一起进入到了中原地区,并渐渐地普及开来。由于这种有着特殊气味的蔬菜来自于西域,所以被称为“胡荽”。魏晋之后,中原有五胡之乱,据说, *** 中原的胡人不喜“胡荽”这个名字,于是从那个时候,“胡荽”又称“芫荽”了。北魏时,胡荽在中原已经广泛栽培,种植技术也越来越纯熟,北魏时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专门记载:胡荽宜黑软青沙良地,三遍熟耕。在那个时候,香菜已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日常菜肴了。
香菜是香还是臭?
香菜叶和 *** 精油含有芳樟醇和多种醛类化合物,这是香菜气味和风味的主要成分。只是香菜的这种特殊风味算是令人愉悦的香味还是让人憎恶的臭味,自从它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争论和斗争。
芳樟醇
根据2012年美国的研究人员对超过 *** 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约有21%的 *** 人、17%的欧洲人和14%的非洲人都特别厌恶这种被称为“香菜”的垃圾食材,而在香菜的起源地,拉丁裔和中东地区的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更低,只有4%和3%。
喜欢香菜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喜欢加上点香菜的味道,而讨厌它的人却觉得香菜闻着像肥皂,尝起来就像是在咀嚼臭虫,甚至,有的人听到香菜这两个字,都会有想呕吐的感觉。
不过,李时珍一定会对此嗤之以鼻的,作为一个热爱香菜的人,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写道:“胡荽处处种之,冬春采之,香美可食。”喜爱香菜的李时珍并不理解厌恶香菜的人面对香菜时内心的痛苦。直到今天,众多的香菜吃货仍然将厌恶香菜的人视作一种矫情。
而美国的研究人员经过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并宣称,香菜厌恶者和正常吃货们的基因确有不同。这项研究表明,人类11号染色体上的嗅觉受体基因“OR6A2”会影响我们的嗅觉,香菜厌恶者可能属于某一基因突变形成的小群体,能使人们对香菜特殊气味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这种基因突变造就了他们对于香菜的厌恶感。不过,这种基因变异虽然的确会影响人们对香菜的好恶,但仍然还在可控范围内,这似乎为厌恶香菜的人找到了 *** 。
*** 人群无疑拥有最讨厌香菜联盟中最多的人数,他们对香菜的反感和抗拒的起源来自于2000多年以前,那个名叫张骞带着坚毅目光却衣衫褴褛的男人,一步步走向了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城高大的城门的那个时刻。我们并不清楚,当年两手空空走回大汉长安城的张骞是否真的带上了香菜的 *** 。
不过,如果经过了十三年的艰苦跋涉,张骞的破衣烂衫中仍然还珍藏着宝贵的香菜 *** 的话,毫无疑问,张骞一定是属于喜欢香菜的那部分人。从那一刻起,无论民族、 *** 和情感,原来一度统一的人群,因为香菜的到来,最终因为基因的对立, *** 成为了两类人。还好,大多数时候,人类的主要矛盾不是香菜,我们的世界并未因香菜而割裂。
人类对香菜的爱恨为何这样分明? *** 终于大白了就像很多人为了“豆腐脑应该是甜的好,还是咸的好”而争论不休一样,自从有了香菜,这个世界也 *** 成了两类人:喜欢香菜的人和厌恶香菜的人。
为什么同样的香菜,有人喜欢,有人厌恶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吧~
博望侯
当然,这就要从西汉的博望侯开始讲起了。
公元前126年,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一步步走到了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城高大的城门下。这一刻,这个男人泣不成声。他叫张骞,13年前肩负帝国的使命出使大月氏,当他再次回到长安时,一百余人的庞大使团,只剩下了两个人。
虽然历经磨难,为帝国结盟大月氏共击匈奴的使命却没有达成,不过,这个历经13年几乎被汉帝国所有人遗忘的男人能够活着回来,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更为重要的是,看上去两手空空衣衫褴褛的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许多在大汉疆域里从未见过的 *** 。
张骞凿通西域后,沿丝绸之路而来的商队带来了核桃、葡萄、蚕豆、石榴、胡萝卜、黄瓜、大蒜、芝麻还有香菜……从此,这些作物开始在大汉帝国的土地上栽植生长。
张骞因为打通西域和军功被封为博望侯,细数他的封侯之功,还真不能少了芝麻、大蒜和香菜。
2000多年以后,一家四川火锅店中,食客如潮人声鼎沸。在火锅的烟火氤氲之间,点缀于香油碟中的是白色的蒜粒和绿油油的香菜。所以,感谢张骞,感谢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他们让今天的我们拥有了一整套的火锅伴侣。
望着香油碗里绿油油的香菜碎末,一个热爱火锅的四川人会感慨地说,油碟里没有加上香菜,就不是完整资格的火锅。
不过,当一个喜欢香菜的人在吃火锅的时候,除了感谢张骞,还要庆幸一下。因为,喜欢香菜的他不属于那21%的 *** 人。
香菜
香菜Coriandrum sativum,在《中国植物志》里它的中文植物正名是芫荽,是伞形科 Umbelliferae芫荽属Coriandrum的植物。芫荽原产于从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到 *** 西南部的地中海地区。芫荽属 Coriandrum的拉丁学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语,据说本意是指当地一种有某种不可描述气味的臭虫,用一种臭虫来命名被称为香菜的芫荽,也许表明了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存在许多坚决反对和努力 *** 香菜的人。
香菜是一年生或二年生有强烈气味的直立草本植物,高度从2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这种植物有着纺锤形的主根,以及众多纤细的支根。
香菜的茎圆柱形,有许多的分枝,而它的叶片有两种形态,在下部的根生叶常呈1或2回羽状全裂,叶片的边缘通常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在上部的茎生叶常常是3回到多回羽状 *** ,末回裂片狭线形。
如果仔细观察香菜的花,无疑是非常漂亮和优雅的。每个小伞形花序有3到9朵小小的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朵,有一种满天星星星点点的梦幻的美,花期后,有孕花会结出长圆形背面有棱的果实。
香菜最常食用部分是它的嫩叶,不过它全株都有极为特殊的香味,特别是香菜的 *** 香味极为浓郁,干燥有棱的果实也常常单独成为香料用来调味食用。
香菜果实的 *** 含油约20%,可提芳香油,芫荽精油在中世纪的欧洲曾用于治疗女 *** *** 不调。
人类栽培香菜的历史极为古老,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穴中,考古学家便发现了香菜的 *** ,也许在那时,古埃及人便开始栽培这种植物了。
香菜也是古希腊人和罗马人餐桌上的常客,更被广泛地栽培。总之,自从香菜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起,它便成了重要的香辛蔬菜食材之一,既可以做菜又可做香料还可以 *** 用。
在中国,自博望侯张骞打通丝路后,香菜和大蒜、芝麻一起进入了中原地区,并渐渐地普及开来。
由于这种有着特殊气味的蔬菜来自西域,所以被称为“胡荽”。魏晋之后,中原有五胡之乱,据说, *** 中原的胡人不喜“胡荽”这个名字,于是从那个时候,“胡荽”又称“芫荽”了。
北魏时,胡荽在中原已经广泛栽培,种植技术也越来越纯熟,北魏时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专门记载:胡荽宜黑软青沙良地,三遍熟耕。在那个时候,香菜已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日常菜肴了。
香菜是香还是臭?
香菜叶和 *** 精油含有芳樟醇和多种醛类化合物,这是香菜气味和风味的主要成分。
只是香菜的这种特殊风味,究竟算是令人愉悦的香味还是让人憎恶的臭味?这个问题,自从香菜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大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
芳樟醇
根据2012年美国的研究人员对超过 *** 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约有21%的 *** 人、17%的欧洲人和14%的非洲人都特别厌恶这种被称为“香菜”的食材,而在香菜的起源地,拉丁裔和中东地区的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更低,只有4%和3%。
喜欢香菜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喜欢加上点香菜的味道,而讨厌它的人却觉得香菜闻着像肥皂,尝起来就像是在咀嚼臭虫,甚至,有的人听到香菜这两个字,都会有想呕吐的感觉。
不过,李时珍一定会对此嗤之以鼻的,作为一个热爱香菜的人,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写道:“胡荽处处种之,冬春采之,香美可食。”喜爱香菜的李时珍并不理解厌恶香菜的人面对香菜时内心的痛苦。直到今天,众多的香菜吃货仍然将厌恶香菜的人视作一种矫情。
而美国的研究人员经过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并宣称,香菜厌恶者和正常吃货们的基因确有不同。这项研究表明,人类11号染色体上的嗅觉受体基因“OR6A2”会影响我们的嗅觉,香菜厌恶者可能属于某一基因突变形成的小群体,能使人们对香菜特殊气味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这种基因突变造就了他们对于香菜的厌恶感。
不过,这种基因变异虽然的确会影响人们对香菜的好恶,但仍然还在可控范围内,这似乎为厌恶香菜的人找到了 *** 。
(本文专家:孙海,植物科普作家)
来源:科普中国
比香菜还要香的野菜,俗称“假芫荽”, *** 食两用,对止咳有奇效导语:比香菜还要香的野菜,俗称“假芫荽”, *** 食两用,对止咳有奇效
世间万物,沧海一粟,世界上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美食和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只是爱已经辜负太多,而美食却唾手可得。所以我们要享受 *** 美食的过程,在美食中寻找对生活的热情,感受生活中更多的爱。
想要把食物 *** 成美食,香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香料不仅能使食物增香,而且还能令人食欲大增,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生活中常见的香料有八角、桂枝、桂皮、香叶、小茴香、迷迭香、薄荷、金不换、紫苏、芹菜等都非常受欢迎。
*** 来源 ***
今天笔者与大家分享一种比香菜还要香的野菜,它是农村常见的一种野菜,也是很好的天然香料。它的气味比香菜还要香,但是它浑身长满了刺,这种野菜的学名就是农村大名鼎鼎的刺芹。
虽然它的名字带有“芹”字,但是它与芹菜没有多大关系,芹菜的叶片是光滑的,而刺芹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全身是刺。相反由于它的香气味,所以很多人称它为假香菜、野香菜、香菜、野香草等多种别名。
刺芹在民间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别名叫做“假芫荽”,因其香气味如同芫荽而得名。它是伞形科刺芹属植物,多年生于路旁、丘陵、山地林下、荒地、沟边等湿润地,在我国的广东、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较为常见。
认识刺芹的人都知道,它的生命力非常强,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在南方的很多地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由于它浑身是刺,很容易被它的刺扎到手,所以很多人对它并不友好。
*** 来源 ***
但是懂刺芹的人却把它当“宝”,甚至还会把它当盆栽种起来。它是一种比香菜还要香的野菜,有香菜中的“王中王”之称。生活中可以用来当香料配菜,尤其是用来配狗肉是一绝,是煮狗肉的必备原料。
另外,刺芹还可以用来凉拌、炒鸡蛋、煮鱼等。还可以做蘸料用,比如做白切鸡、白切鸭、饺子、粉肠、白切虾时,搭配刺芹的蘸料一起吃,不仅好吃,而且还有一种浓浓的香味留在口中,真的是一道美味佳肴。
刺芹除了食用以外,还具有一定的 *** 用价值,它全草均可入 *** ,具有发表止咳、止气止痛、清热健胃的功效,对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咽喉肿痛、肝炎、消化 *** 、肠炎、腹泻、跌打损伤、烫伤、毒蛇咬伤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 来源 ***
刺芹不仅可以做菜,它的根也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每年都有人采挖它的根回来晒干存起来,平时可以用来煲汤喝,也可以用来煮水喝,对止咳的效果非常好,也是民间常用的止咳良 *** 。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刺芹吗?它是一种比香菜还要香的野菜,人称“假芫荽”,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 *** 用价值也很高, *** 食两用,对止咳有奇效。若你家乡也有,千万不要错过这种天然的香料。
今天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每100人,就有15个不喜欢香菜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今天是“世界讨厌香菜日”。
那么,这个奇怪的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 并不复杂,就是讨厌香菜的人所创办的。
据非官方统计,全球大约有15%的人不吃香菜,也就是说,全球每100人,有15个不喜欢吃香菜,因此在每年2月24日,他们都会举行一个“世界讨厌香菜日”。
届时,全球“反香菜联盟”内的成员,都会团结起来,用文字、 *** 以及行为行为来发泄对香菜的不满。
但在我们国内,香菜学名被称为芫荽,不少人还是相当喜欢其特殊的味道,甚至还有“榨香菜汁”这样的果饮,就连麦当劳都推出了香菜冰淇凌这样的本土化“特产”。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些人,不喜欢香菜呢?
据了解,从成分而言,香菜之所以会有如此特殊的味道,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一些醛类,比如---反式-2-癸烯醛。
而 *** 的味觉和嗅觉又是受到基因控制,有些人的11号染色体上,有一段叫OR6A2的基因,这种基因会让人对醛类物质更为敏感,从而更容易闻出香菜里的“臭味”。
同时,香菜还有一些苦味的味觉基因,也会影响到香菜的接受程度。
不过,基因并非是完全的决定 *** 因素,从小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也对个人的食物偏好有影响,所以遇到一些不吃香菜的人,不能简单认为他们挑食,可能是他们的身体,对香菜本能的抗拒而已。
原标题:今天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每100人有15个不喜欢香菜
来源:快科技
最近,某快餐品牌推出一款限时售卖的香菜冰淇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上头者有之,绿油油的香菜叶清新脱俗,赚足了眼球也 *** 了味蕾;反感者也不少,这哪里是什么融合创新的甜品,分明就是“丧心病狂”的黑暗料理!对不少人来说,一撮恰到好处的香菜,是口味的分界线,说不定也是“友尽”的标志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图源 ***
香菜的学名叫做芫(yan)荽(sui),是一种有强烈气味的草本植物。对香菜的爱憎, *** *** 地写在食客的脸色上、外卖的留言中、火锅的蘸料里。有人觉得,香菜是美食的“灵魂”,任何一盘平平无奇的凉拌菜只要撒上些许立刻就会惊艳无比,恨不得像北方人吃大蒜那样生吃硬嚼;有人认为,香菜是料理的“黑手”,“不要香菜!不要香菜!不要香菜!”少说一遍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混进一点都会变得“伤天害理”。或是如痴如醉,或是避犹不及,美食 *** 可谓“势不两立”。甚至有人发出倡议,要将每年的2月24日设立为“世界讨厌香菜日”。某种程度上说,跟香菜的“是非”比起来,豆腐脑是甜还是咸、吃汤圆还是吃元宵之类的吵闹,好像也就没那么喧嚣了。
当然,也有人试图弥合“香菜星人”和“反香菜星人”的裂痕,煞有介事地给出各种所谓科学解释。比如,从语言学上来说,香菜的英文单词(Coriander)来源于希腊语(Koris),意指一种“臭虫”,可见香菜之争古今中外人皆有之;有遗传学研究表明,对香菜味道的不同感受,可能来源于嗅觉受体上的基因差异;以饮食文化观之,地方传统饮食习惯也会影响到个人的食物偏好,等等。只不过,就算原因有迹可循,结果似乎还是难以改变。唯一获得 *** 的是,不管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还是源于本能的抗拒,都无法否认香菜本身的营养价值、医学价值。也是,爱或者不爱, *** 就在那里,足以说明一切。
图源 ***
无论如何,是“无香不欢”还是“逢香寡欢”,这是每个人“舌尖上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当大相径庭的喜好遇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任何关注和猎奇的点都有可能转化为噱头和商机。就香菜而言,瞄准消费者味蕾的,有香菜薯片、香菜饼干、香菜果汁、香菜奶茶、香菜酸奶、香菜柠檬茶、香菜巧克力;靶向消费者日常的,有香菜 *** 水、香菜面膜、香菜沐浴露。面对五花八门的香菜周边,谁能顶得住?“香菜星人”明显顶不住了,在香菜的芬芳中“狠狠心动了”,“买买买”就是对香菜更大的敬意;“反香菜星人”更顶不住,“没有买卖,就没有香菜”,“一口入魂”是假,“一口惊魂”才是真!结果只有商家顶住了,收割了香菜爱好者的钱包,收获了香菜嫌恶者的关注,可谓两头赚!
但,果真如此吗?通过“逆向营销、气味营销、土味营销、自黑式营销”,把香菜周边打造成“顶流商品”,这种套路或许还需要打一个问号。有人总结说,香菜冰淇淋“让爱不爱香菜的人都沉默了”。因为对于讨厌香菜的人来说,当然会敬而远之。而对于真正喜欢香菜的人而言,脱水香菜的口感“仿佛在吃方便面调料包”。换句说话,这类香菜口味的商品往往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结果依然会惹恼厌恶人群,却并不容易取悦喜好人群,最终可能就成了个噱头。事实上,香菜在日常料理中扮演的更多是“万能调料”的角色,在食品饮料、乳制品、日用品等商品中并非主流。走上热搜榜单容易,但要走进千家万户,还得问消费者答不答应。
这正是:
来点辣油,
加些葱蒜。
不放香菜,
不放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