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怎么吃更好吃,马肉怎么吃好请告诉一下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0
马肉美味,全球每年有470万匹马被屠宰,为什么国人却很少吃?

我国是人口大国,有众多的吃货,一些外国人不屑于尝试的食材,在国人手中却变成了美食。


猪马 *** 都是非常重要的牲畜,而猪肉、牛肉和羊肉,吃的人都比较多,不管在哪一个城市,大街小巷上总是能找到牛肉馆、羊肉馆等。



可在我国,吃过马肉的人仅占少数,而且也不流行吃马肉,市面上马肉的货源也不多,很多地方很少有商家卖。为什么马肉没有在国内火起来?是因为它太难吃吗?


其实,马肉也可以吃。只要做得好,马肉也十分美味。并非像流传的说法那样,肉质较粗,口感较差。马肉一般来说煮着比较好吃,比如马肉火锅。


马肉的脂肪含量很少,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物质,基本上都是瘦肉,是一种十分优良的食材。



整体上来说,马肉的脂肪含量比猪 *** 都少,并且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在鱼油中的含量特别多,它可以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


世界上流行吃马肉的主要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据统计,全球每年有470万匹马被屠宰。


我国并非完全没有人吃马肉。我国的主要产马区是内蒙和新疆,其中新疆吃马肉的人较多,主要是生活在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国马肉店最多的地方就是新疆了,熏马肉和熏马肠都是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此外,广西也比较流行卤马肉。



我国大多数地区不流行吃马肉,与马肉好不好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与历史传统有关。


因为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农业国家,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以种地为生,养 *** 比较少,马匹主要来源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并且养 *** 目的也不是为了吃,大多是用来驮货拉人,或者用于战争。马作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劳动力之一,不到迫不得已,一般没人会吃马肉。


而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之所以流行吃马肉,这是历史沿袭,他们的祖先都是游牧民族,就是靠养马或其它牲畜为生,同时也以马肉、马奶为食。


在古代,相传马肝有毒,连明朝的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马肉中毒者,饮芦菔汁,食杏仁可解”。这种说法最早来源于汉武帝。其实马肝不仅没有毒,还是一味中 *** 。



而我国大多数人对肉类的需求,主要以猪肉为主,不怎么吃马肉。没有需求,市面上养 *** 人自然也不会太多。此外,马并没有猪好养,养一匹 *** 成本也相对较高。由于 *** 数量不多,且马肉 *** 较贵,所以市场普及率自然没有牛肉、羊肉高。


正是在历史传统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这才导致我国并不流行吃马肉。


点赞加关注,咱们下期见。

新疆这道美食比 *** 肉好吃,即使你去过新疆多次,也不一定听说

我们对美食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的发展也带动了美食烹饪技术的发展。在肉食处理上,从祖先的茹毛饮血到今日的炒煎炖炸,我们已经将美食带到了一个无比开阔的全新境界。在 *** 成群的新疆, *** 肉是我们心目中最传统的美食,以前多次到过新疆,好像也觉得只有 *** 肉才能 *** 新疆,也似乎除了采用 *** 肉为食材的美食外,新疆再也找不到其他能被称为美食的东西。然而这次,在新疆那拉提,我却尝到了另一种美食。

哈萨克族是世居在那拉提的民族,自古以来,哈萨克族就有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之称,为了生活,他们一年四季赶着自家的 *** 逐水草而居,只有到了冬季,才会回到“冬窝子”过冬。时至今日,在新疆很多地方,包括那拉提草原,至今还生活着很多这样的传统“游牧家庭”。

“冬窝子”是哈萨克牧民为自己及牲畜选择的防寒避风的地方,停止了逐水草而居的季节,在冬窝子里开始好好享受冬日的太阳。每个哈萨克牧民都会有自己 *** 的冬窝子,起居室旁就是畜牧棚、草棚,并会备好足够的畜牧草料,方便 *** 正常过冬。

冬天,停止了游牧,难得有机会大家有闲暇时间,久未见面的朋友、邻居难免会聚在一起热闹,而主人家就会用最精致的美食来招待大家。

在2019年元旦,很荣幸被邀请到那拉提草原体验一次哈萨克牧民传统家宴。以前在察布查尔也体验过一次哈萨克族家宴,长桌上摆满各种美食,大家围在一起,谈笑风生,好不热闹,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 *** 不忘在其中展现下自己个才艺,唱歌的、跳舞的,喝酒的......气氛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以为宴席就是如此,没想到主人家突然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美食,说,这是他们哈萨克族最尊贵、最精致的马肉那仁。

“那仁”是一种哈萨克族的一种牧区佳肴。一般选用马肉、或者羊肉、牛肉为材料(熏制过的味道更好),煮熟后放在大铁盘里。而这肉端上来时一般都是一大整块,主人家会当着客人的面将肉块切碎。这是以前在察布查尔遇见的羊肉那仁。

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经济价值上,现在杀一头 *** 代价都是挺高的,虽然在哈萨克族传统中会有吃马肉的习惯,但现在谁也不忍心杀马,马肉那仁自然也越来越少,想要遇见,自然也不容易。只有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主人家才愿意杀马待客。

哈萨克族的马肉一般来自自家精选的小马驹(我也是个爱马之人,听了就心痛),精挑出来的大块马肉要先风干一段时间,再经过烟熏,然后才进行炖煮,煮烂后与面一起上盘。有些地区会根据口味不同,在配料上会加一些胡萝卜、辣椒、花椒等。客人可以一边切,一边和着面一起吃。我喜欢那种稍微带点肥肉的马肉,从张开嘴巴咬下之一口开始,从未品验过的马肉与天然的熏香和在一起,偶尔从味蕾中传递过来的点点马油香,假如再加上一点嚼劲十足的苗条,这绝对是道令人无法抗拒的美食,甚至胜于以前我所尝过的任何一道。

主人说,马肠才是“马肉那仁”中更好吃的部分,其实“马肠”是裹在马肠里的马油,也许当初多吃点“油”可以扛冻,也显得金贵,但是我咬了一口,太油、太腻了,我受不了。

外地人吃不到的新疆熏马肉,到底有多好吃

新疆熏马肉是 *** 冬季和过年必备的一种特色肉类。也是哈萨克族过冬必备的食材,这要从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说起,这是哈萨克族牧民熏肉的旺季,就像我们汉族一样,是做腊肉的季节,因为这个时候也是 *** 马最肥美的时间,也是更好吃的时间。也只有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才有卖熏马肉的。不过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卖的了,是因为做好以后保存 *** 多了。

新疆熏马肉,是哈萨克族美食中的一绝,在哈萨克语叫做“苏热特”,原产于美丽的北疆那拉提草原、唐古拉草原,那里素有天马之称的伊犁马肉为原料。熏马肉脂肪丰富,但油而不腻,瘦肥分明,不仅色悦目,而且营养价值很高。熏马肉在过去,一般都是连着大骨头的,但是现在的熏马肉一般就是纯纯的肉多些,经过烟熏以后马肉很有韧 *** 。绝对让你“一吃就忘不了”的好特色肉类!

熏马肉和和我们的腊肉自作 *** 也差不多,都是用松枝柴烟来熏,直到熏干,即成熏肉。一般也会加一些香料,比喻花椒粒、盐至于别的香料,就看你的口味,就像我们的腊肉一样,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样,加的香料也就不太一样了。哈萨克的熏马肉做法:大致是这样的,首先要挑选。

挑选膘肥体壮的马驹宰杀,再把将马肉切成块状,和我们汉族做腊肉一样大块,撒上盐拌均匀,腌制的时候可以加花椒粒,再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可以是土房的木架上,让腌制出来的水分自然风干一些,在分下方留一个小洞,在地上堆放天山雪松枝,用小火慢慢熏蒸,直到把马肉水分熏干,表面呈黑红色,闻着有股的浓浓的烟熏味,可以拿出来挂在没有阳光的地方,更好在室内,几天之后就可是我们人见人爱的熏马肉了。

新疆熏马肉的特 *** :熏味浓郁,色泽艳丽, *** 味浓,芳香四溢;没有任何添加防腐剂、色素等化学物质,是真正意义上的手工传统绿色食品。

熏马肉的吃法:可以蒸、煮、炒。由于熏马肉比较干和咸,吃的时候首先就要用清水洗洗,更好用温水洗去灰尘,再用清水煮,记住千万不用加盐,熏马肉很咸,就和煮腊肉一样就行了,而且汤和肉照样很有味,我试过没煮前的肉也不是很咸;这个肉很硬必须煮三小时以上才好吃。煮好以后可以直接切片吃,也可以加些配菜一起炒着吃,比喻 *** 爱吃的皮牙子和辣椒一起爆炒就特别的好吃下饭下酒。

在新疆,现在好多特色抓饭店里还用熏马肉做抓饭,做哈萨克族的纳仁,这种吃法在新疆很常见,来新疆旅游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尝尝这些特色美食,出了新疆,真的吃不到哟!

马肉也是肉,营养比牛 *** 肉更丰富,为什么很少有人吃呢?

马肉也是肉,营养比牛 *** 肉更丰富,为什么很少有人吃呢?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农村,那个时候我们家经常会吃到马肉。每当有人杀了一匹老马或者病死的小马,整个村庄都会知道。然后就有许多人去抢先买这些“特殊”的食物。但是现在的城市里面几乎没有人吃马肉了。

事实上,和其他动物的肉类相比较而言,在口感和营养价值方面,马肉并不输给它们。首先,在营养成分方面, 马肉非常丰富,并且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此外还含有大量的铁元素、锌元素以及维生素B6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其次,在口感方面, 马肉需要用火炙或加工后才能入口,并且更具嚼劲和弹 *** 。如果您曾经品尝过日本料理中的“马刺”,您一定会被这种嫩滑多汁又带着芳香香气的美味所折服!同样地, 在法国南部, 马卡巴尔餐厅提供了很多美味的法式料理例如香煎马排骨以及油封鸭胸配上浓郁甘草汁等等。

然而,在许多文化中却存在对食用马类动物产生固定观念与偏见. 例如在欧洲国家中, 尽管法国南部地区保持着对于传统食用方式依旧坚持不懈, 荷兰与英国则禁止任何形式 *** 或运输通过屠宰场处理过得任何奶马、赛车赢余得到不再适合参加比赛得竞技名种. 同样地,在中国文化中也普遍认为"四蹄禽畜"是禁忌之物.

除此之外, 另一个可能导致消费者选择其他类型动物产品而非购买“异端”产品(如:奇特/新颖 /陌生)原因可能还包括以下:

1. 心理因素: 许多消费者无法接受自己所认知到某种动物作为食品来源;

2. 文化因素: 消费者并未曾体验过这种类型食品并难以适应新颖口感;

3. 带来 *** 影响 : 消费行业受到社交 *** 平台广泛传播影响 ,某些别有用心组织利用 *** *** 进行相关谣言制造从而使得该类动物产品出现负面评价.

总之,虽然在某些文化下食用特别类型动物制品被视作极度反感甚至进入禁忌范畴; 然而我们仍需考虑其中是否存在可推行 *** 解决 *** ,例如通过正确科普以及促销措施使更多消费者意识到该类商品实际上具备高营养价值; 或同时针对社交媒体渠道发起正向推广从而解开民众固有思想观念束缚; 最后我们应该始终关注其安全问题证明其符合当今社会标准才能真正达成最初目标—— 打开市场增加销售额从而引导更优良商业模式发展!

吃这一碗马肉粉,让我忘了我的马山前男友

本文作者 / 桃妹

写于2019年6月26日

写文体会:吃了这碗粉,忘了那个仔!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吃过马肉粉?

马肉粉不属于我们常规认知中的美食,在南宁市场上很少见,广西的米粉已经够多了,要想在粉类众多的广西米粉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偏小众的马肉粉很难打开市场。

但是桃妹意外的在西乡塘区发现一家马肉粉,他们家的马肉粉不仅米粉细腻,更重要的是马肉的酱香味特别浓,粉的份量特别足。

吃过一次之后,就让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马肉粉这么好吃!”

马肉粉

可能是你没有涉猎过的神奇美食

//

这家名叫“马山味道”的小店,主打各种马肉系列的粉,马肉干捞、凉拌、老友粉、汤粉,你能想到的粉的种类,在这里都能吃到,只不过肉类都换成马肉。

大厨是一个地道的马山人,在餐饮行业混迹也有二十多年了,多年的摸爬滚打,对南宁的餐饮行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发现目前南宁市场上鲜少有“马肉粉”这一类型的米粉,凭借大厨的职业敏感,带着自创的马肉粉,在南宁开起了一家带有马山味道的马肉粉。

说到马肉粉,大多数人可能真的没有吃过,也不敢尝试。

马肉本身肉味鲜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其中所含的ω-3脂肪酸与鲑鱼肉相当,铁元素含量更是牛排的两倍。

(马肉不适合单吃,只有用配料才能突出马肉本身的“甜味”)

但是马肉的肉质纤维相对于其它动物的要粗大一些,口感没有其他肉类这么顺口;而且马肉的肉质会有一点偏酸,需要在烹饪技巧上格外注意。

“马山味道”的大厨就能很好地把马肉的特 *** 去除,只留下马肉鲜甜的口感。

马肉怎么吃最好吃,马肉怎么吃好请告诉一下-第1张图片-

(生的马肉看起来有点像牛肉,菜市上也能买到,如果不问清楚老板,估计很多人会把马肉当成牛肉)

煮好了的马肉就是宝

//

“马山味道”目前主打5种粉,每一种粉除了做法不一样,最后的精髓都在于那一勺马肉。在“马山味道”你们吃粉只要记住这三点就可以了。

吃马肉

马肉是大厨用独家秘笈熬制过的,大厨说马肉虽然肉味比较鲜甜,但是处理起来并不容易。

首先要用大火爆炒,把马肉的酸 *** 翻炒出来,然后再加入六七种香料,用小火焖制;马肉本身是没有什么味道的,靠的就是各种香料的混合,搭配出鲜甜的味道,这就很 *** 大厨的功力了。

香料怎么配?每种用量多少?这些得凭借多年的掌勺经历才能掂量得出来。

用香料焖煮过的马肉还并不完美,接下来的一味调料才是马肉的点睛之笔,这也是“马山味道”的独家秘笈—— 沙姜

大厨说:“马肉里一定要加点沙姜!”,因为沙姜具有提味增香的作用,和马肉一起烹制可以明显的将食材的味道变得更加浓郁,具有很明显的提鲜的作用。

而且沙姜的味道比较奇特,喜欢的人爱得不得了,但是不喜欢的人可能咬一口就觉得怀疑人生。为了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大厨在切沙姜的时候,特意把沙姜切得非常细小,马肉入口中,基本上不会咬到颗粒感的沙姜,但是却有沙姜的辛香味道。

喝马骨汤

马骨汤也是店里的特色之一,一锅用心制成的马骨汤底,味道之鲜美百分之百来自于花时间炖出的香浓汤底,喝完之后绝不会让你感到口干不适,而满口都是大骨的香甜浓郁,暖胃又暖心。

为了保证汤底的清冽,料包还被细心地装入一个小盒内,即便煮得再沸腾,也不担心四处散落的香料影响汤的口感。

尝米粉

马山人都知道,如果来到马山,不去吃一碗周鹿米粉,就等于来了南宁没吃老友粉、去了柳州没吃螺蛳粉一样。

周鹿米粉最出名的就是上汤米粉,其实也没什么惊心动魄的吃法,味道不像老友粉里的豆豉、螺蛳粉里的酸笋这样臭得令人印象深刻。

周鹿上汤粉最摄魂的就是那一口米粉,粉质细腻柔和,口感吃起来很顺滑,甚至还能吃出些许稻香味。

“马山味道”的米粉每天从周鹿镇运输上来,为的就是保证米粉的口感。

知道了吃粉的这三个步骤,就一定要试试店里的三个“头牌”——秘制马肉粉、干捞马肉粉、周鹿上汤粉!

还有两款老板特别推荐!老友八珍马肉粉、凉拌粉

| 老友八珍马肉粉

老友八珍马肉粉在老友粉的基础上,加入了马肉,不是生马肉噢!依旧是炒制过的马肉!

味道吃起来感觉比普通老友粉还要香,因为不仅多了很多香料,还有一点点沙姜的味道,让人吃了口齿生香。

|| 凉拌粉

如果吃腻了马肉系列,可以试试店里的凉拌粉。

凉拌粉最特别的地方是加了柠檬代替醋水,整碗粉都充斥着柠檬的清香,吃起来很有夏天的感觉。

马山的马肉

宵夜的下酒神器

//

吃马肉这一听就让人觉得惊惊颤颤的美食行为,在马山人看来却是小意思。

马山县距离南宁只有127公里的距离,隶属于南宁市。虽然距离南宁很近,但是外地人提起马山,之一反应是“那里的黑山羊很不错。”

(马山人喜欢吃的炒马肉)

马山身为“中国黑山羊之乡”,不仅是黑山羊能独得马山人恩宠,马肉也是马山人最喜欢的美食之一。

据说马山人晚上喝酒不需要太多的下酒菜,一锅干锅马肉就够了,一口啤酒一口马肉,马山人能喝到天亮。

是不是真的桃妹也不知道,但是这一家马山大厨做的马肉粉,真的很好吃。

如果不相信,你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马山味道

  • 人均:12元
  • *** :西乡塘区 北湖北路8号盛天名都6号楼F-120号商铺
  • 营业时间:08:00-23:00

图文 ▏小吃货桃妹

主编 ▏大吃货面面

让吃货们纠结的食谱选择:马肉到底能不能吃,该不该吃?

众所周知,人类是地球的主宰,人类所饲养栽培的一切动植物,对人类都有着直接的使用价值或者食用价值,或者说对人类都有着直接的经济价值。目前,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马车和骑马通行、骑马作战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马匹的使用价值显著降低。对此,许多吃货就开始琢磨 *** 食用价值,提出马肉能不能吃,该不该吃,怎样吃的问题。下面我就与朋友们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一、为什么许多人不喜欢吃马肉

之一个原因:中华民族具有龙马文化,马也是图腾之一。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的民族精神。祖先认为,龙马具有神采俊逸的形象,潇洒昂扬的身姿,是黄河的精灵,炎黄子孙的化身。祖先们把马看成是天的象征,它 *** 着君王、 *** 、大人、君子、祖考、金玉、敬畏、威严、健康、善良、远大、原始、生生不息。正是人们出于对 *** 敬畏之心,自然就不会有扒其皮,吃其肉的念头了。

第二个原因:自古以来,马匹就属于重要的战略资源,由朝廷马政机制管理控制。“自古有天下国家者, 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当者,必数马以对 ”。所以,任何一个朝廷都有一个专职机构,称为“马政”,也就是历朝历代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征用、采购的管理机制,养马也是百姓的重要义务。按照马政的管理机制,人们轻易不敢杀马充饥,即使在 *** 上,行将饿毙之时才能杀掉战马。久而久之,人们对马肉敬而远之,吃马肉的 *** 就淡化了。我于上个世纪的1975年到昭乌达盟(今为 *** 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 *** 队落户,学会了骑马、赶马车。在那里,蒙古马是唯一的马匹品种,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宝马良驹。这种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鬃长胸宽,毛粗皮厚,在恶劣的西伯利亚暴雪环境里生存能力极强。此外,马 *** 雄悍,能扬起铁蹄踢碎草原狐狼的脑袋。而且在 *** 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是首选军马品种。我国将蒙古马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第三个原因:马通人 *** ,是人类无言的伙伴、朋友和战友。曾经有哲人说:“马是最特殊的人类伴侣动物,没有任何一个动物可与之相比。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进步是马驮出来的,帝国的形成、人类的交流、文明的交汇,几乎都是在 *** 帮助下完成的,马是专门辅佐人类完成地球 *** 的伟大的动物。”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把马作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对马有着很深的情感和依赖。马驮着主人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雪雨风霜,风里来雨里去,很是辛苦。而且马通人 *** ,科学解释说 *** 智商相当于4岁的孩子,对主人绝对忠诚和服从。如果主人不慎或在战斗中负伤从马背上掉下来,它会站在主人身边守护,甚至救助,“老马识途”,不论多远的路途,都会把主人送回家里。当劳累、 *** 时,牛就耍上了牛脾气,死活不走。而马则会咬紧牙关,拼命前行。所以,蒙古族人不吃马肉和狗肉,对于长期骑乘和驾驭的马匹,一般都是饲养到终老,然后 *** 安葬。

第四个原因:人们对马肉的口感争议很大,不是上好的肉类食材。在我国农村流传“驴 *** 马肉臭,饿死不吃骡子肉”的说法。多数人说烀马肉的时候,泛起白沫,散发出一股臭味,吃的时候有一种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怪味。而且马肉纤维极其粗糙,甚至比牛肉的还要粗,口感差。但也有人说,红烧马肉和马板肠拌蒜酱很好吃,味道鲜美,有嚼头儿,近似于驴肉。果不其然,众口难调啊。

第五个原因:马肉的来源 *** ,基本没有安全的肉食马匹。 *** 繁殖是一年一胎,母马一生只能生8胎,马匹的 *** 自然昂贵。我国肉食 *** 养殖、检疫、屠宰、销售尚未形成产业链。特别是,我军骑兵部队编制几乎全部裁撤,草原牧场养马专业户越来越少,军马场 *** 民,改为牧羊场了,马匹生产规模增长缓慢。目前人们见到的、吃到的马肉少量是从 *** 进口的,大多是老死、病死、 *** 死亡的马匹,肉质与屠宰的相比较当然要打折扣,味道就不好保证了。更主要的是,是否有检疫保障,人们心里没有底,不敢吃马肉,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马肉到底能不能吃

我国古代文献中曾有记载说“马肉有毒“,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如此结论。现代科技认为,这是古人受到科技水平低下的制约出现的“误判”。其实马肉所含的ω-3脂肪酸非常丰富,含量与鲑鱼肉相当,铁元素含量是牛排的两倍。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 *** 免疫力。对健肾、补身、旺血都有一定功效。马肉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显著特点,老年人和孕妇也可以食用。

但是,按照中医的提醒,吃马肉也不要胡吃乱吃,要注意的事项是:马肉 *** 温热,食之不但加重内热并能引起尿混浊和尿路结石。即使条件再好,马肉也不宜经常食用;马肉也不宜与大米、猪肉同食;吃马肉的时候,要忌生姜、苍耳;马肝不可食用。

三、马肉应不应该吃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目前,不少国家的 *** 食用马肉,我国有的地方也有吃马肉的饮食习惯。吃马肉排名之一的当属墨西哥,在那里每年都会有超过130000匹马被屠宰,马肉出口到埃及、哈萨克斯坦、 *** 、 *** 和日本等国家。在世界上吃马肉排行 *** 的国家是加拿大。加拿大人把马视为食用动物,养马就相当于我国养猪一样普遍常见。他们很喜欢吃马肉,把马肉当成美味佳肴,而且吃出了花样。据统计仅在2014年,加拿 *** 屠宰了67000匹马。荷兰把马肉与三明治融为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美食;日本吃马肉已有400多年历史。日本人把马肉做成马肉火锅、轻熟马肉、马肉寿司、马肉刺身和鞑靼马肉, *** *** 花样百出。这些吃马肉的人认为马出现 *** 比较少见,相对来说安全放心,甚至有人说将来会替代猪肉。

我国新疆伊犁熏马肠、熏马肉已有几百年历史;南方特别是广西一带比较流行吃卤马肉;河北张家口的熏马肉和万全马肉也是有名气的马肉食品。看来,吃马肉还要了解和尊重地方 *** *** 、民风习俗和饮食习惯,吃货才会享受到口福啊。

四、怎样安全地吃马肉

马肉渐渐成为人们眼花缭乱的食谱选择之一。但是,在我国尚未建立肉食马产业的情况下,吃马肉一定要注意吃检疫过的马肉,防止误食病马、老马、死马肉。目前,不法商贩大都用马肉冒充牛肉、驴肉 *** ,市面上很难有 *** 鲜马肉的 *** 。如果想吃马肉,更好的办法就是到名店吃加工后的熟肉制品,或者购买来源可靠,经过检疫的鲜马肉回家烹制。马肉中含有优质蛋白质,如果煮得 过久,就会冒出人们所说的臭味,所以略烫或生吃为好。

有朋友问我发展肉食马产业链问题。在此,我告诉大家,全球肉食马产业的发展其实很艰难。美国多数人不吃马肉,与我国的情况相近,甚至他们把马肉称为“ *** 肉”。所以,美国的肉食马行业一直处在边缘化和不稳定的状态中。最近 *** *** 苦于没有足够资金支持建立马肉检疫机构,其产业的生存恐难长久。美国人还送给 *** 一个不太光鲜的绰号——“马肉唐尼”。

新疆塔城那几家难忘的特色美食

城市美食的魅力,就是在这方水土,原汁原味,离了这儿,就是乡愁。美食在外地极难完美 *** ,只有身临此处,才能品尝到正宗的滋味。

塔城,位处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在这儿,哈萨克族、 *** 族、 *** 、 *** 尔族的美食都非常地道,尤其是哈萨克和 *** 美食,在别处吃得比较少。

说到哈萨克美食,我更先想到的是马肉。来新疆后,我对马儿念念不忘。中国各地吃马肉的地方极少,只有新疆、 *** 以及广西等地有吃马肉的习俗。在新疆和内蒙一般会把马做成熏肉,然后风干储存;在广西桂林有道名菜叫马肉米粉,用的是当地的土马,又有人叫它菜马,不过我在桂林没吃过。

塔城美食我们先从吃熏马肉开始吧。

保江饮食乐园

这家店有塔城最有名的风干牛肉,也有熏马肉。我问能不能双拼,老板爽快地答应了,我们还点了一份大盘鹅

熏马肉并非之一次吃,在甘肃酒泉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伊宁市都吃过,味道都不如预期。伊宁的熏马肉稍微好一点,就是有点偏咸,咸味把马肉的味道盖过去,吃完一盘后觉得齁得慌。

但是在塔城吃的这家,简直不要太美味。马肉微熏,并不浓烈,一块马肉连着皮、筋、肉、脂肪,纹理清晰,层层分明。带点油花,香味更浓。猪 *** 驴的味道你都尝过,这种滋味即是马肉独有的,只能亲尝,言语无法描述。

有此熏马肉已不虚此行。

我问老板,为啥马肉都是熏的,没有新鲜的吃呢?

老板的回答正好将“为什么在中国马肉吃得比较少”这个问题一并解答。

通常,马儿的使用价值是高于食用价值的。

马匹通常是作为交通工具供人类驱使,血统优良的马匹更是舍不得让人吃。不同于 *** , *** 出肉率并不高,所以专门饲养马匹作肉用不划算。

在塔城,每年的十月份到来年的五月份,当地人还是会宰杀马匹以作肉用。那个时候就有新鲜的马肉可以吃。新鲜马肉的烹饪,对加工 *** 要求很高,如果不当就会带点酸臭味,若是做好了,简直人间美味。

另半盘风干牛肉,虽然不错,但是在我心中已经失宠,黯然失色了。

在新疆大盘鸡很常见吧,大盘鹅吃过没?

这大土鹅肉质没话说,味道也很好,盘子巨大,跟脸盆一样。

惊艳的是配的皮带面,这面口感滑爽的跟粉条一样,但是面的香味比米更为醇厚。新疆的面条就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金骏马哈萨克风味美食园

店名一看就很哈萨克。不过老板娘汉语不好,沟通起来贼费劲。问了半天,才知道店名叫金骏马,实际上没有马肉,也没有牛肉。(也许有,但是就是没沟通清楚)

点了一桌碳水。

哈萨克披萨,吃起来像馕饼上贴着一层薄薄的沙拉酱。有点干,于是叫他们上了一小碗果酱。这果酱太实在了,里面的草莓是一颗颗的,每颗甜如蜜,蜜中带酸,极其开胃。

干炸蘑菇,嘎嘣脆,蘑菇版“薯条”。

包尔萨克是一种很典型的哈萨克风味小吃,冷的包尔萨克我觉得不好吃,得搭配一壶奶茶,就跟油条配豆浆一样。

贝拉餐吧

这家馆子特别有意思,装修很像一家高级俄餐厅,采用的也是分餐制,但是出品基本上涵盖了新疆各种花样小吃。

这跟我想象中的俄餐是不一样的。对,餐前面包是有的,还搭配了黄油,草莓酱。不过这红薯、玉米、黄瓜条、沙葱、酿皮、银耳莲子羹等等,都是餐前上的,是怎么回事?

我事先没有看菜单,上菜就跟开盲盒似的,充满了新奇,更是十分的欢乐,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道菜会是什么?

这家刚出锅的包尔萨克,还带着油温,中间切开,塞入腌菜,一口咬下去,油炸食品那种特有的香味在口中弥漫,比凉的简直好吃太多了。看看传统的包尔萨克的食品用料:面粉、牛奶、植物油、白糖、酥油、酵母。可以说,这家的包尔萨克已经是这个配置下的 *** 滋味了。他们家的水晶虾球也很棒。

于是我特意写了这家,可以看看:

<塔城这家餐吧,看上去是家西餐厅,实际上是座小吃城>

迎宾冷饮

在新疆提到塔城,当地人就会说,塔城冰淇淋很好吃,是一大特色。而说到冰淇淋,肯定会去迎宾冷饮吃。

这儿的冰淇淋奶香味十足,原味的冰淇淋除了糖和牛奶,没有任何添加。如果你再淋上各种果酱,那味道是丰富得很。

极具特色的酸梅汤。塔城酸梅汤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用的是纯天然的乌梅(也有说用西梅干的)、杏干、葡萄干熬出来的,每份酸梅汤里面满满的料。

没吃到的 *** 菜总是最香的

入住酒店时,问前台 *** 姐有什么当地美食推荐,她觉得更好吃的是一家庭餐馆,预约制,无特定的菜单,做什么,吃什么。据说滋味地道, *** 价比很高。

于是我马上叫她帮我预约,可惜太晚没订到。第二天是古尔邦节,家里过年,不对外营业,只能失之交臂。

得不到的总是最想要的。

#头条创作挑战赛#

古人言马肉有毒,民间说马肉臭,但新疆马肉却馋得游客流口水

大美新疆,风味丰富,有烤羊肉、烤鱼、烤包子、烤蛋、烤馕、米肠子面肺子等等,甚至包括有烤骆驼肉,那么新疆马肉你们吃过吗?其中,熏马肉名气很大,但位于新疆克州夜市上的熏马肉更是馋得游客垂涎欲滴,当时卖马肉的新疆大叔告诉我,这是熏马肉的时候,我顿时一惊:中国真是吃货大国呀!

虽然不是一名肉食爱好者,但在美食中,肉是众多食材中的佼佼者,不论是在五星级酒店,还是路边大排档,肉是所有美味中最让嘴馋的食物。但不论是猪肉、羊肉、狗肉、鱼肉、牛肉、兔子肉等常见肉食,还是生活中不常见的野味,马肉却十分鲜见,但中国人似乎并不爱吃马肉。

民间曾有这么一句古话:“驴 *** 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仅从字面意思来看,即为驴肉吃着香,马肉臭,骡子肉打死也不能吃。但马肉真的臭吗?于新疆新疆伊犁地区,熏马肉还有马肠子都是非常出名的特色小吃。图为克州夜市的熏马肉。

这熏马肉不仅色泽 *** ,且香气扑鼻,大套餐85块钱一公斤,小套餐32块钱一公斤,虽然并不便宜,却非常受当地人欢迎。 据悉,熏马肉本是哈萨克族的传统风味食品,据史 *** 载,伊犁熏马肠已有几百年历史。如今,熏马肉的香气弥漫新疆各地区。

看着眼前这充满 *** 的马肉,真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咽口水。新疆朋友说,来新疆不尝尝熏马肉,那真是白来了。这种人间美味,对于 *** 来说,可媲美烤羊肉。

夜市的马肉摊位前,一位新疆大姐买了40块钱左右的马肉,并告诉我它非常美味,一定得尝尝。数九寒冬,一家人聚在一起享用热气腾腾的的马肉,可真是美好呀!吃完浑身发热暖和,仿佛驱散了这个冬夜所有寒气。

新疆大叔切好马肉,再添加一些特制配料,看得我口水直咽。尽管有朋友说马肉并不好吃,但新疆马肉却着实把我给馋着了。马肉摊上,除了有熏马肉也有卤马肉。同熏马肉一样,卤马肉也深受欢迎。

万万没想到,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马肉有毒“并非如此呀,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如记载马肉有毒,但实际上马肉的美味很多人未曾亲尝。你们有吃过马肉吗?

据悉,卤马肉在南方特别是广西一带比较流行,只是我去南方旅游包括去广西一带,也未曾听闻卤马肉。但来到新疆后,才发现见识如此短浅。新疆朋友说,马肉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肉的脂肪,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很多内地游客来新疆只为吃羊肉,却几乎不知道马肉,真是可惜了。

伊犁特色美食熏马肠

有人说伊犁有三宝:马肉、蜂蜜、薰衣草,回想起来也对,伊犁草原多,牛马羊非常多,伊犁的昭苏 *** 数量比人的数量多,这里的哈萨克族放牧为生,冬天会把老的马沙掉,做成熏马肉熏马肠,作为冬季温补的美味!

熏马肉熏马肠在没有吃过之前,就听很多人说马肉是酸的,我也就信了,但是新疆本地人都非常爱吃马肉,我也有幸去参观了伊犁最熏马肠熏马肉最老的厂子,品尝了他们熏制的熏马肠,这下就忘不掉了,真的好吃!


熏马肉熏马肠有一股马肉特有的香味,特别是马油特别香,难怪都说半肥半瘦的更好吃,果然如此,后面一查资料才知道,马油的品质是优于 *** 肉的, *** 脂肪还用来做高端护肤品,所以选熏马肠熏马肉,一定记得选择半肥半瘦的,原因就是好吃!

马肉因为有嚼劲,所以要煮2个小时才可以煮烂,初次尝试的朋友如果时间没有煮够,马肉就咬不动,这里也提醒一下,伊犁熏马肠熏马肉是伊犁更具 *** *** 的美食之一,如果你没有吃过,记得去吃哦,千万不要错过啦!



马肉鲜美,全球每年有470万匹马被屠宰,国人为什么很少吃马肉?

你吃过马肉吗?恐怕绝大部分的人的回答都是没吃过,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很少听到与马相关的饮食制品,只有一个马奶酒孤零零的作为 *** 作。

很少作为食物饲养的马

这不禁让人好奇,中国作为一个美食大国,什么东西都能给做成好吃的,马也不是什么珍稀动物,怎么就没什么人吃呢?

有人会说,但凡中国人不吃的,绝对不好吃!中国人不吃马肉,肯定是马肉不好吃!然而在一些国家,马肉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他们甚至专门饲养肉马,比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还有 ***

而且经过营养学家的研究,马肉的营养不输 *** 肉。那就奇怪了,以美食见长的中国为何拒绝了这一美味呢?

色泽红润的马肉


少见的马肉

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是猪 *** 、鸡鸭鹅的肉,偶尔还能见到驴肉,在我国的一些北方地区有传统美食驴肉火烧。然而马作为一种家畜,却很少被拿来当作食物,就连以游牧闻名的 *** ,也很少有马肉制品。

驴肉火烧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就完全不吃马肉,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哈萨克族,就有把马肉 *** 成肉干的吃法。可是,马肉干却没有像驴肉火烧酱驴肉那样普及,在电商发达的今天也鲜有人购买,甚至吃狗肉的人都比吃马肉的人多。全球每年有470万匹马被屠宰,变成货架上的肉,但我国却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吃马肉。

马肉干


这时有人就说了,全球每年还要杀很多火鸡呢,但中国 *** 不吃火鸡,说明马肉和火鸡肉一样,又柴又干

事实上,马肉与驴肉比较类似,含有一定的胶质,嚼劲十足。并且脂肪含量极少,蛋白质含量很高,还有众 *** 生素。马肉能增强 *** 的免疫力,恢复肝脏机能,又因为马肉含铁,还能有效预防贫血。既然驴肉都能成为特色美味,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称,怎么马肉就遇冷了?

广受欢迎的驴肉


其实中国人不吃马肉有很多原因

传统文化

马是古代六畜之一,所谓六畜就是猪、牛、羊、马、狗还有,然而六畜里面,只有猪、羊、鸡三种动物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肉食,剩下的三种牲畜,并不是专门养来吃的

中国传统的六畜


民间有个成语“当牛做马”,劳动力也被叫作牛马,这是因为在古代,缺少电力机械,牛和马就是家里的主要的动力来源牛负责耕种,马负责运输。我国是一个农耕社会,因此这六畜中,牛 *** 地位就不言而喻了。而且马还肩负着另一个使命,就是作为战略物资

几乎每个中原王朝都有一个宿敌,那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秦汉和匈奴、隋唐与突厥,宋朝就更惨了,契丹、女真、蒙古,三个游牧民族轮番上阵。

古代的骑兵


游牧民族的一大特点就是骑兵很强,这一点是以农耕为主的中原王朝需要克服的一个短板。除了国家专门饲养打战用的马匹,在紧急情况下,国家还会征召老百姓家里的马作为储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冷兵器时代,打仗会有士兵 *** ,马匹的战损率也很高

所以,古代为了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行,老百姓不能私自宰杀耕牛和马,违者会受到严重的惩罚,甚至会被 *** 。只有当牛马累死、战死之后,人们才会将其吃掉。

马匹参战


然而人是一种有同理心的动物,牛马为主人卖命了一辈子,最后死在了工作的位置上,这毕竟是一件伤心的事情。尤其是马,很多战士都把马看作与自己出生入死的伙伴,就算战死了,也是为国捐躯,应该受到尊重,出于感情很多人不吃马肉。

久而久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牛马就不是肉食牲畜了。只不过,牛 *** 命运,却在一件事情之后,出现了不同的转变。


工业化的到来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击穿了闭关锁国的大门。当时的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实行工业化,牛奶、牛肉等食物开始在民众中普及。我国的有志之士们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除了改变服饰,还有就是饮食。在上海,出现了中国之一批牛排店,牛奶也出现在了一些大城市的货架上。

上海外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百废待兴,人民的体质因为之前的长年动荡非常差,为了增强大众的体质,牛的饲养量激增。加之我国的工业发展迅速,再也不需要马作为运输工具了。牛和马就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路,牛因为产奶率、产肉率高,成为了食用牲畜,马则被直接淘汰了

加上之前就被一直食用的猪、羊、鸡,一些地区还有吃狗肉的习俗,算下来,六畜里面,只有马被吃的概率最小

奶牛养殖


中国人不吃马肉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几 *** 的农耕社会没有形成吃 *** 习惯,并且出于感情,即使有马肉可以吃,也选择不吃。而步入现代社会后,马因为机械化的到来被淘汰,存在感直线下降,人们又有了更多的肉食选择,于是,马就被大部分国人遗忘了。也就是说,中国从来就没有吃马肉的契机,马一直就没有走入我们的食谱

马车已经被汽车取代


可是现在,各种动物饲养技术很成熟,马作为我国传统的牲畜并不是不能养殖,想要把它作为食物培养也是可以的。我们以前不吃马肉,不 *** 以后不吃,那为何中国还是不肯将其作为食物呢?这就得提到一个成本的问题

养马场


*** 缺点

马是一种为了速度高度特化的生物,它的蹄子并不是自己的脚掌,而是一根脚趾。是的,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另外四根指已经全部退化,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指禅”,因此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奇蹄目

*** 蹄子是它的一根脚趾


很多人认为马有蹄子,所以和 *** 应该是关系很近的物种,其实不是,它们的关系远得很,猪 *** 是偶蹄目。家畜中与马关系最近的是驴,二者具有亲缘关系,只不过存在 *** 隔离。马为了能跑得快,身上不能长赘肉,这就导致它在饲养过程中,不会多产肉。也就是说,马天生具有不易长胖的特 ***

猪 *** 易长肉


这一点,驴要比马好。驴的速度没有马快,遇到危险想逃命都逃不掉,干脆它就学会了正面刚,这样进化下来,越是暴躁的驴越容易活下去,所以驴的脾气非常不好

马因为速度快,一有风吹草动就跑,因此 *** 脾气比较温顺,就是胆子小容易受惊。驴比马更容易长肉,饲养成本虽然比 *** 高,但是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就不行了,它的饲养成本太高了

圈养的驴


马虽然体重可以达到200至1200公斤,但是产肉量极低,饲养时间很长。而且马需要广阔的活动空间,它必须每天奔跑一定的量,不然就容易生病,注定了它无法进入狭窄的圈养。

这就导致,如果将马作为食物饲养,成本昂贵,马肉的 *** 也会水涨船高。如今市场上的其他肉类一应俱全,人们可以选择的种类很多,马肉卖得贵,很多人就不会买它。所以为了出肉养马,根本就不赚钱,于是就没有什么人专门饲养食用马。

马需要的活动空间很大


现在养马,主要目的是为了观赏、娱乐、运动,和饮食没有半毛钱关系。

***


马肉的误区

中国人不吃马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很多古籍里面记载,马肉有毒!

唐朝《食疗本草》中记载:马肉不可与仓米同食,必卒得恶疾,十有九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食马肉中毒者,饮芦菔汁,食杏仁可解。

古籍记载马肉有毒


就是说,马肉不能和米仓里的米一起食用,不然就会得不治之症。仓米是古代的陈米,不是当年出产的新米。这就很要命了,中国是米饭大国,尤其是南方地区,每顿几乎必吃米饭,古书这一说,绝大部分人都不敢吃马肉了。

《本草纲目》在中医里的地位极高,它给出了治疗 *** ,那也不可能每次吃马肉都要准备芦荟和杏仁吧。于是大家被这么一吓,也就不吃马肉了。

本草纲目


但是现代医学证明,马肉没有毒,也不存在和米饭吃就要得病。古书这么写,无非两种原因。之一,误会。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大家都是知道的,保不准在吃马肉之前就已经得什么病了。其次,古代可没有什么防疫,人畜共患的病有很多,而且马肉又不能随便吃,能被吃掉的马都是战死、病死、累死的,这就极大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人畜共患的疾病


第二,可能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命令,故意让民众不要吃马。马在古代不仅是家里重要的劳动力,还是国家的战略物资。虽然三令五申不准私自宰杀马匹,可架不住嘴馋的人,以及偷 *** 人。那么干脆就从源头入手,说马肉有毒,那么就算这个人再想吃马肉,也会为了自己的生命考虑。这就像为了治理虫害,说哪种虫子大补,然后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抓。

古代不准许私自宰杀马


反正就是,马肉没有毒,营养价值也很高,但是老一辈因为这些古籍不敢吃马肉,年轻一辈在现在的好日子之下可吃的肉很多,养 *** *** 不是专门为了马肉,于是,中国吃马肉的 *** 就不多。

马肉火锅


*** 现状

马肉鲜美、营养丰富,可是国人几乎不吃它,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吃马肉,养殖肉用 *** 成本高,古书上错误记载马肉有毒。不过不吃马肉也没什么损失,我们的猪 *** ,鸡鸭鹅, *** 已经足够饱腹了,马肉也作为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味食物得以保存,这对马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

日常生活中的肉类


某种程度上,人类救了马。马是一种高度特化的动物,特化到已经走进死胡同了。早在人类驯化它之前, *** 种类就已经在减少,现存的马只有两个亚种,家马和普氏野马,其中普氏野马本来已经野外灭绝,还是将圈养野化后放归的。然而化石 *** 土过很多 *** 化石,曾经它们遍布全世界,特化让马无法适应大部分环境,只能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一旦环境变化就是灭绝。

历史 *** 现过的马


绝大部分动物遇上人类的结局是灭亡,但马遇上人类后得到的是救赎。如今,家马肩负着家族的复兴,只要人类存在,它就会一直存在。虽然机械电力已经彻底取代了马,它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地位,可人类没有忘记 *** 贡献,如今,它们依旧生活在人类的世界里,快乐奔跑。

标签: 怎么 马肉 好吃 告诉 一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