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之前,偶然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看到了高乐高的卷卷心蛋糕。
高乐高?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仔细回想起来,我们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在货架上看到记忆中的黄罐子、红盖子的高乐高固体饮料了。就连现在依旧在售的卷卷心蛋糕,也挤在货架中间的一小块地方。
高乐高可可固体饮料和卷卷心蛋糕; *** 来源:高乐高
与之形成鲜明对 *** 是,便利店和超市却总是能看到阿华田的身影:阿华田燕麦乳即饮饮料、阿华田夹心饼干、阿华田夹心蛋糕、阿华田爆浆面包,还有阿华田口味的冰淇淋······
不过,在我们童年记忆里,最常见到的阿华田其实是和高乐高固体饮料类似的粉末状冲剂。
罗森便利店里的阿华田小食; *** 来源:罗森Laeson上海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留存在童年记忆中的高乐高为何“消失”?阿华田又为何选择走出固体饮料品类的 *** ?两个有诸多相似之处的国际品牌,为什么如今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消失”的高乐高
在大众视野范围内,高乐高已经消失很久了。
电视里不再响起熟悉的高乐高之歌,大多数的00后也不知道高乐高广告里的 *** 人物乐癫一族的名号,就连高乐高的中文网站也停更好几年了。
不过,高乐高的产品本身并没有从中国市场完全消失。因为总会有人回味,这熟悉又陌生的味道。
1、高乐高,正在变成 *** 的代名词
在各类社交APP上,时不时就会有人记录在超市邂逅高乐高后的饮用体验,并成功引出一 *** 回忆杀。
社交平台上的高乐高分享; *** 来源:小红书截图
在线上渠道,高乐高的销售数据较为可观。不过,在商品的评论区里,比“香醇”“好喝”等字样更高频出现的,是“童年味道”“小时候超级喜欢喝”。就连官方也牢牢抓住了这个流量密码,将童年味道的主题直接放在了店铺开屏首页。
高乐高京东旗舰店开屏页海报; *** 来源:高乐高京东旗舰店
有网友专门写文章回忆有高乐高陪伴的童年,也有人把别人的“ *** ”做成了一门生意。
在二手网站上,一个十几年前的高乐高空罐子,标价几十到数百元不等,比现售的高乐高要贵出好几倍。
二手网站上的高乐高; *** 来源:闲鱼搜索页面截图
2、爸妈眼中的“营养品”,孩子们的童年美味
以前看《家有儿女》的时候,你有没有羡慕过刘星家每天都能喝上高乐高?
毕竟在2005年(《家有儿女》之一部播出的年份),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为一年7798元,平均月收入约650元 <1>。一罐500ml的高乐高售价就要20多块钱,是实打实的“高端饮品”。
在当时的孩子们看来,能喝上一罐高乐高,是值得和朋友们炫耀的事情。
高乐高频频在《家有儿女》里出现; *** 来源:《家有儿女》片段
作为中国80、90后童年味道的 *** 之一,高乐高却是一个来自西班牙的品牌。
二战后,西班牙经历了长期的内战,国内物质匮乏。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两位商人——费雷罗先生和温杜拉先生决定研发出一款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
1946年,由脱脂可可粉、蔗糖、谷物等原料作为主要成分的高乐高面世。这是一款饮用时需要用牛奶冲泡的固体饮料。因为欧洲人都有早餐喝牛奶的习惯,这种可可固体粉末很快就变成了畅销品。
高乐高早期海报,充满年代感; *** 来源:高乐高
和高乐高的热可可浓香一起飘散在空中的,还有高乐高之歌的歌声:“喝了它, *** 运动员必胜无疑;喝了它,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穿梭如鱼。喝了它,自行车运动员成为公路上的主宰者;喝了它,拳击运动员所向披靡。”
高乐高之歌广告画面; *** 来源:高乐高
1990年,中西合资企业——高乐高(天津)食品有限公司成立,高乐高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时任国际奥委会 *** 的 *** 先生出席了其开业典礼并剪彩。
此后的高乐高,便开启了和 *** 会以及运动员绑定的高光年代。
19 *** 年,高乐高成为了巴塞罗那 *** 会的赞助商。1996年亚特兰大 *** 会期间,高乐高被中国奥委会及国家训练 *** 命名为 *** 会中国 *** 队指定营养食品。2008年,高乐高还成为了中国体 *** 队专用产品。
中国体 *** 队给高乐高代言; *** 来源:高乐高广告片段
虽然有 *** 官方、 *** 健儿的背书,但高乐高在国内的核心客群并不是想要强身健体的成年人,而是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儿童。
因此,当西班牙原产地开始研究高纤维无糖口味时,国内的高乐高推出了各种水果口味的固体饮料,还附赠自动搅拌棒、摇摇杯等周边玩具,试图牢牢抓住小朋友们的心。
高乐高赠品玩具摇摇杯; *** 来源:高乐高
此外,高乐高还设计出了乐癫一族的 *** 人物形象。大力可、贪吃铁、钙奇妹、维灵娜、大头锌等,每一个 *** 角色都对应着一种营养成分。这样既能让孩子们爱上高乐高,同时也能让家长们了解高乐高的“营养”属 *** 。
高乐高铁元素 *** 人物—贪吃铁; *** 来源:高乐高
“高乐高”的中文译名也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很难不让家长们将高乐高和“长高”联系到一起。
但高乐高真的能帮助孩子们长高吗?
高乐 *** 方曾经给出过一长串比较委婉的解答。不过,最终结论显而易见:高乐高不是有特殊功能的保健品。
高乐高品牌原名VS中文译名; *** 来源:高乐高
3、高乐高失去的,不仅仅是大荧幕
随着娃哈哈等国内营养饮品品牌崛起,以及果汁、汽水、凉茶等多种饮品品类越来越丰富,高乐高面临着重重挑战。
与此同时,高乐高内部也出现了危机。2015年,天津高乐高食品有限公司被拥有“上好佳”品牌的菲律宾食品商LIWAYWAY收购。高乐高在华的销售团队整体划入上好佳。自此,高乐高便很少再打广告了。
上好佳官网显示收购信息; *** 来源:上好佳中国官网
2017年6月,天津高乐高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高乐高被检测出霉菌超标,产品 *** 停产。2018年8月,高乐高威化饼干脆咔咔因为不具备保健功效,被指虚假宣传被罚。
随着分别 *** 着各类营养元素的乐癫一族,从高乐高的产品包装上消失。高乐高“健康又营养”的营销传说成为了过去式。
高乐高登上黑榜; *** 来源: *** 2消费主张新闻截图
二、“出走”的阿华田
就在高乐高被指虚假宣传的同一年,同样处于巨变之中的,还有主要盘踞在华南地区的阿华田。
2018年,阿华田通过消费者调查发现其品牌知名度出现下滑,尤其是在其渗透率不高的华中和华北地区。其次,其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 *** 和应用场景都有局限 *** 。
阿华田固体饮料家庭装; *** 来源:阿华田
于是,全球各地区的阿华田总经理都被召集到上海开会,只为重新寻找阿华田的战略走向 <2>。和高乐高研发出各种水果口味的策略不同,阿华田认为经典的口味才是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此后,阿华田的品牌 *** 逐渐从原来的“营养”、“健康”,变成了“美味”。目标客群也从儿童变成了18-35岁的年轻人。
1、比阿华田更常见的,是“阿华田味道”
阿华田的担忧不是没有来由的。
从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开始,支撑起阿华田销量的,始终是经典款的可可粉固体饮料冲剂;其后续推出的新品燕麦片、燕麦饮料销量表现并不乐观。
固体饮料冲剂虽然担起了销量大梁,但在即饮饮料的冲击下,阿华田在中国市场常年处于亏损状态。而在原味固体饮料的基础上,阿华田也曾加入过蜜糖,推出新口味「蜜华田」,但都不及原味经典。
种种现象似乎都在表明,阿华田需要走出固体饮料品类的 *** 。
阿华田、蜜华田送赠品促销; *** 来源:阿华田宣传页
(1)商超渠道:即饮饮料为主,休闲零食为辅
2017年5月1日,阿华田将其麦芽营养即饮乳品系列产品的独家生产和销售权,授权给了康师傅。借助康师傅的线下渠道能力,阿华田不仅把即饮饮料投放到了各大商超,还进入了学校的便利店和小卖部。跑出销量的同时,也能为品牌培育下一代消费者。
为了融入年轻的消费群体,“百年品牌”阿华田在包装上加入了年轻人喜欢的口号,比如“水逆退散”、“逢考必过”、“高光时刻”等等,并联合泰迪珍藏的形象IP将整个画面呈现出来。
新的产品面世时,恰缝 *** 前一个月。结果”逢考必过“这一款火速走红,在全国范围内都卖断了货。
阿华田与泰迪珍藏IP联合设计的包装; *** 来源:阿华田
此外,阿华田还将自己的品类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休闲零食和甜品小食赛道。阿华田酷脆酱、阿华田夹心饼干、阿华田可可火山包······力求万物皆可阿华田。
阿华田酷脆心情夹心饼干; *** 来源:阿华田
(2)餐饮渠道:在经典口味的基础上,丰富产品形式和口感
商超渠道的即饮饮品和休闲零食是阿华田增长较快的一条主线,但也只是阿华田拓展品类版图的一部分。
2019年6月,阿华田和喜茶跨界联动,开始涉足餐饮板块。阿华田波波冰、阿华田咖啡冰、阿华田脆筒等联名产品都成了网 *** 品。
阿华田X喜茶联名款; *** 来源:阿华田
去年3月底,阿华田和麦当劳首次合作推出了8款小食:阿华田拿铁、阿华田心冻角、阿华田酷脆麦旋风、阿华田风味派······随后,#麦当劳的阿华田了不得#的微博话题也登上了热搜,累计阅读量高达1.5亿。
此后,阿华田又和奶茶品牌一点点推出阿华田冰淇淋 *** ,和甜品品牌西树泡芙家推出可可酷脆阿华田泡芙,也都成了热卖的网红款。
阿华田X麦当劳联名款; *** 来源:麦当劳
在2021中国餐饮产业峰会的采访中,阿华田中国区总经理杜刚透露:“之前我们做过一次品牌知名度调查。结果发现,如果我们继续聚焦在冲调粉剂这么一个小的品类,那么会造成很多知道阿华田的人并没有实际的消费场景。”
杜刚还表示,阿华田并不想要成为餐饮渠道的一个普通原料供应商,更希望能够通过深度参与联名产品的设计,彰显出这个百年品牌的创造力。
他以 *** 一杯阿华田波波冰举例:“奶茶的基料可能是用粉剂来冲泡,把阿华田的味道先带出来,然后会用到酷脆酱实现挂壁。在顶料部分,我们通常会做一个奶油顶。在奶油顶上面,我们会撒上我们的酷脆饼干碎,或者是酷脆星矢。”
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既能满足年轻人对打卡拍照的需求,也能满足他们对多重口感的追求。在杜刚看来,“有颜有料”是阿华田联名款产品畅销的主要原因。
阿华田波波冰; *** 来源:阿华田
从2020年开始,阿华田在华业务实现逆势增长。当初喝阿华田固体饮料长大的那波80、90后,再次成为了“阿华田味道”的核心消费群体。
只不过,这一次是被产品本身的特质所吸引,而不仅仅是因为念旧。
2、阿华田的改变,并不是从2018年开始的
(1)阿华田消费群体的变化
阿华田来自瑞士,原名为拉丁文Ovo *** ltine。1865年,一位名叫乔治·温德(Dr. George Wander)的 *** 剂师从大麦麦芽中萃取出了“麦芽汤”, *** 成了一种有营养的饮品。
后来,温德医生的儿子在原有的配方基础上,又加入了牛奶和巧克力等其他原料,并通过真空干燥技术将其制成粉末。这才有了阿华田的固体饮料。
为了切入不同的饮用场景,阿华田先后推出了早餐用的粉制罐装包装、便于旅行和参加体育运动的盒装及瓶装。目标客群也从需要补充营养的特定群体,扩大到运动员工和经常锻炼的成年人。
在上世纪20年代的瑞士,冰球和滑雪等体育运动员比赛完,经常会喝上一杯阿华田,帮助驱寒和补充体力。
运动员饮用阿华田; *** 来源:Ovaltine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阿华田进入中国 *** 。当时 *** 正值经济低迷,物资匮乏时期,于是阿华田把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扩大到孕妇、老人和儿童等各个年龄段,逐渐变成了一款大众饮品。
阿华田在 *** 推出的海报; *** 来源:阿华田
在后来的电视广告里,我们可以看到:喝完一杯阿华田的小男孩在掰手腕时赢了大力海盗,以及能够轻松解开数学难题······不少家长都认为阿华田能够让孩子变强壮、变聪明。
一直到1993年,阿华田正式进入 *** 市场,其主攻青少年和儿童市场的趋势更加显著。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人都还记得“喝阿华田的孩子不得了,是了不得”这句广告词。
阿华田早期广告; *** 来源:阿华田
(2)餐饮圈里的阿华田
早在 *** 时期,阿华田就不断和各种美食融合,在不同渠道销售自己的“周边产品”。
首先是茶餐厅里有阿华田月饼、漏奶华、儿童 *** 奶茶等等菜品。其次是冰室里也多了阿华田奶昔、阿华田红豆冰、还有加了奶油和巧克力脆粒的盏 *** 等其他选择。
阿华田漏奶华是 *** 茶餐厅里的招牌菜品之一; *** 来源:小红书用户@暴躁老板娘
随着时代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阿华田的消费群体、产品形态、销售渠道也在不断变化。近几年阿华田进军餐饮渠道,承包我们各种口味的零食饮料等动作,其实早已在之前的发展历程中埋下了伏笔。
三、童年味道,到底为何“消失”?
在阿华田靠产品形式的创新让人回味其童年味道时,不知道是否会有人联想起同样有可可风味的高乐高?
高乐高的可可固体饮料为何淡出大众视野?
是因为它不健康吗?可即使是阿华田热量较高的部分产品,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依旧有吸引力。
还是因为固体饮料这个产品形态本身有些“过时”了?可随着固体饮料相关技术的升级,不少新消费品牌纷纷开始盯上了固体饮料。
1、控糖,控不住人们的嗜甜本能
近几年,人们开始“谈糖色变”。
中国科学院《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指出,“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保持增长势头,预计未来5年内实现翻番,2025年增至227.4亿元规模。”<4>
但消费者日常对无糖饮品的饮用需求的攀升,并不妨碍他们间歇 *** 地摄入“热量 *** ”,填补嘴巴的空虚感。正如美国 *** 《 *** 都市》里所说:“知道纽约生意更好的甜品店都在哪儿吗?在减肥中心的隔壁。”
阿华田和喜茶、麦当劳等品牌的跨界合作,不仅让联名产品本身出了圈,还带火了阿华田固体饮料的销量。在小红书上输入“阿华田”,就能看到不少网友自制喜茶同款阿华田波波茶的 *** 。
在一杯好喝的热可可牛奶面前,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里面有多少热量,而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治愈感”。
正如网友去麦当劳打卡阿华田甜筒时所说:“阿华田不甜就像人生不苦,虽然好但不是本质。”
阿华田X麦当劳联名甜筒; *** 来源:阿华田
而高乐高在自己在国内市场的高光时期,大力推广其水 *** 、香蕉、香草、草莓等一系列水果口味。
水果口味的出现看似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但不少家庭好不容易“斥巨资”买了一罐当时新出的水果味高乐高,品尝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喝不惯,很难再产生复购。一直到现在为止,线上旗舰店里卖得更好的固体饮料,依旧是经典的可可口味。
水果口味的高乐高; *** 来源:高乐高
事实上,甜度和热量并不是高乐高消失的主要原因,没找准自己的产品 *** 以及竞争优势才是重点。
2、“小众”的可可,也能变成大众风味
高乐高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国人普遍没有用可可泡牛奶的习惯。这也是高乐高后来推出一系列水果口味的原因之一。
但现如今看来,主打可可原料反而变成了一个没有被高乐高充分开发出来的增长点。可可是和茶、咖啡并列的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还是被 *** 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超级?物。
近几年,不少国际品牌瞄准了中国可可市场。2016年,英国百年茶叶品牌Whittard通过天猫国际试水中国市场,热巧克力可可粉销量超过其茶产品销量。
2019年末,美国可可品牌美怡可Swiss Miss进入中国,针对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固体可可产品。2020年,日本乳制品巨头森永也涉足中国可可市场,推出纯可可、牛奶可可粉等产品。
美怡可固体饮料; *** 来源:美怡可
同样看到了中国可可市场潜力的,还有国内的新消费品牌。2021年创立的屋里可可,立志要做 “Z世代的之一杯可可”,还特别标明其原料中不含香精、植脂末,以及额外的添加剂。可可饮品的健康化趋势,有助于减少消费者在选择可可饮品时的顾虑。
与此同时,新品牌也看到了可可饮用场景的微妙变化。从前家庭量贩装的一大罐可可粉冲剂产品变少,更多的是满足个人单次饮用的 *** 包装。
*** 包装的屋里可可; *** 来源:屋里可可
不再执着于和豆浆争夺“早餐标配”后,可可找到了它的新思路:午后嘴馋时喝一杯,晚上睡觉前喝一杯,和朋友聚会时喝一杯。因为比起营养,现在的消费者选择可可,更多的是希望获得快乐。
3、固体饮料,又被新消费品牌盯上
随着即饮饮料的普及,固体饮料原有的“方便易得”的优势变得不再显著,反而增加了饮用的步骤。国内的高乐高之所以会逐渐没落,阿华田之所以要跳出固体饮料品类的 *** ,是否是因为固体饮料本身有局限 *** ?
当然,饮品品类本身其实并无优劣之分,关键还是得看品牌是否能够与时俱进,以及产品本身能否满足消费者特定的需求。
近些年,固体饮料行业发展迅猛。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至2020年期间,固体饮料制造企业销售额从 *** 5亿元增至720亿元。<3>
一方面技术的进步,让固体饮料逐渐成为一个新品类。比如曾经的原本使用喷雾干燥加工的速溶咖啡,被视为廉价咖啡的代名词。但其劣势并不在于咖啡粉末形态本身,本质上是口感问题。随着冻干技术的出现,即使是速溶咖啡,也能很好地保留咖啡的口感。
技术的进步,不仅让速溶咖啡实现了升级,也给了新品牌机会。2015年创立的三顿半,靠“3秒溶解”的“超即溶精品咖啡”,成功登顶2019年 *** 一咖啡品类销量榜榜首。
三顿半超即溶速溶精品咖啡; *** 来源:三顿半官方微博
此外,固体益生菌的出现也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有益肠道健康的益生菌此前多存在于低温的乳制品中。而包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让益生菌等各种营养成分能够在常温下存活。
新营养品牌WonderLab小蓝瓶益生菌; *** 来源:WonderLab
另一方面,固体饮料品牌本身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 *** ,推动产品升级。
比如饮料品牌「一包生活」就把做“低卡健康的奶茶替代方案”当作目标。春夏季节主推杨枝甘露、桃桃乌龙口味的牛乳茶,力求还原现调奶茶的同时,还能做到低糖低脂。
秋冬季主推榛果可可牛乳茶,强化其美味和暖胃的属 *** 。此外,提前将奶粉和可可粉混合,以便消费者直接用水冲泡也不会影响饮品的口感。
一包生活的榛子可可奶盖牛乳茶; *** 来源:一包生活
四、结语
在阿华田成功转型、速溶咖啡升级以及新品牌们纷纷瞄准固体饮料品类的前提下,再反过来思考以高乐高为 *** 的固体可可饮料为什么没落的问题,会有什么新的 *** 吗?
作为饮料的一种形态,固体饮料这个品类本身会长期存在。其实比起纠结是否应该跳出固体饮料品类,“高乐高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新一代消费者还有哪些尚未被满足的差异化需求?其中最主要的痛点又有哪些?
毕竟,时代向前发展时不会提前跟任何人打招呼。每一个品牌都应该学会与时俱进。
参考来源:
<1> 《"十五"时期全国城镇居民收支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3月20日,国家 *** 综合司
<2> 《对话阿华田:不做网红,要做长红,百年品牌的创新之路/全视大咖》,2021年10月28日,货圈全
<3> 《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2021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
<4> 《2021年中国固体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图)》,2021年4月13日,中商产业研究院
本文为FBIF食品饮料创新原创,作者:Anan,编辑:Yanyan,转载请联系授权。
《甄嬛传》三阿哥被革黄带子为什么不揭发四阿哥?在皇后被甄嬛陷害而禁足的时候,四阿哥来探望甄嬛,四阿哥提到了三阿哥为皇后求情的事情,而甄嬛直接说:只要皇后在一日三阿哥就有登基的可能,而三阿哥在一日皇后也是有机会的。这么明显的暗示,让四阿哥一下子意识到该自己出手的时候了。
此时的宫中皇后和三阿哥是绑定的,而四阿哥和甄嬛是队友,皇后已经被甄嬛扳倒,此时就是四阿哥出手的时候了,甄嬛只是稍加挑唆四阿哥就心领神会,开始了布局。
首先是此时的皇帝已经精力不济,在先帝生辰的时候需要有个皇子代替自己去祭祀,而我们都知道此次事件非同寻常,这明显就是预示继立太子的节奏啊,当皇帝想要征求甄嬛意见的时候,甄嬛故意提出三阿哥居长应该他 *** 此事最合适,此时的甄嬛在皇帝心中就有了一个公正无私的印象,而皇后还在上下打点积极为三阿哥谋求出路,和甄嬛的主动让贤比此时的皇帝肯定就对甄嬛更信任一些。
事情还没办成皇后却被禁足了,没有了皇后的指导三阿哥就像没头的苍蝇,四阿哥只是说了一句自己去宗人府去看了八叔,希望在先帝生辰的时候替他们求情,以安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此荒谬的话三阿哥竟然信以为真,他还真的去了几次宗人府去探望他的叔叔们。
皇帝得知此事之后没有立马发作,而是问清楚事情的经过,三阿哥还以什么兄友弟恭君安臣乐的理论来教育起自己的 *** ,惹得皇帝以大逆不道为由革了三阿哥的黄带子,赶去做八阿哥的儿子,也就是开除宗籍的意思了。
此事是四阿哥教唆的,那么为什么三阿哥在事情败露的时候没有提到四阿哥呢?我想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三阿哥想要利用兄友弟恭君安臣乐这一套理论来营救皇后,毕竟如果犯了错的兄弟都可以饶恕那么皇额娘也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此事做成了他想要独享功劳,而且此时的三阿哥应该是对皇帝对于他们这些兄弟的厌恶不了解,对 *** 斗争不敏感,如果皇后给他坐镇绝对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而且当得知皇帝真实想法的时候,看到皇帝的怒色他更不能提是四阿哥教唆的事情了,谁都知道甄嬛和皇后是死对头,如果此时提出四阿哥皇帝也会认为是三阿哥狗急跳墙肆意攀扯,只会增加对自己的厌恶而不是同情。
三阿哥完全遗传了 *** 的智商,做事都是直来直去丝毫不懂得转圜和思考,有皇后的加持还至少能少犯错,而一旦皇后不能指导他他就会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其实四阿哥说的去过宗人府一事,三阿哥去了好几次稍微问一下就能知道这是一个陷阱,而这么低级的一个坑都能掉进去三阿哥的智商也真是不够用,不怪敌人太狡猾只能是自己能力太差啊。
今日,中国红牛因为商标 *** 可能面临停产的消息冲上热搜,但是据红牛官方回应,这是虚假的消息,是 *** 大规模造谣引流,恶意抹黑中国红牛。
但是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几种国产饮料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退出市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红极一时最终消失的国产饮料。
1.非常可乐
90年代,娃哈哈开创 *** 地打出了“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这一口号,非常可乐在洋可乐的夹缝中,硬生生闯出一片天地。一时之间,喝非常可乐成为一种潮流,因为它是根据中国人口味研制的,成为中国碳酸饮料的领军者,曾经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然而随着可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非常可乐的市场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蚕食,最终从市场上消失了。
2.旭日升红茶
旭日升冰红茶诞生于1993年,它是中国之一款碳酸红茶饮料,也是之一款茶饮料。
它在中国传统茶饮上做文章,做出了冰茶,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大红大紫,还请了刘天王做代言人,销售额在中国饮品界排名第二,最后也逃不过停产的命运,主要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管理不善等原因。
3.高乐高固体饮料
小时候活跃在电视上的高乐高固体饮料的广告,想必大家都看过,孩子们都想品尝一下高乐高是啥味道,而在那个年代,家里富裕的人才买得起,高乐高有各种口味,据说喝了还有益于孩子身体的成长发育,不过后来这款饮料也逐渐消失了。
4.崂山可乐
崂山可乐是我国之一款自主研发的品牌可乐,在1953年就已经上市了,由于福特的配方,喝着有一种淡淡的中草 *** 香味,口感很独特。在80年代和90年代也曾风靡一时,最终也慢慢消失,
你还记得哪些红极一时的国产饮料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中国红牛回应被禁止生产销售#?#中国红牛500亿品牌遭遇商标 *** #?#饮料#?
没感觉丢人啊#为什么会觉得送外卖很丢人?#我就是一直坚持下班送外卖。每月挣二三千房租生活费,工资卡不动!觉得丢人的人证明他不差钱!
童年回忆高乐高是如何跌下神坛的?大家好,我是小末。
前两天网上冲浪,我发现了一个微博话题:
“ 曾经很火但消失了的品牌”
在话题区,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品牌:
高乐高
说起高乐高,就不得不说我们耳熟能详的《家有儿女》。
里面就经常有高乐高的广告,让电视机前的我们嘴馋到不行:
还别说,夏雨和夏雪冲过去喝高乐高的画面,现在看来也是亲切感十足啊~
一杯牛奶,两勺高乐高粉,搅拌一番,一杯好喝的可可牛奶就完成啦 ~
小时候,高乐高打广告总说,喝高乐高能长高高,不知道当初喝高乐高的小伙伴都长高高了没?
不过,虽然高乐高曾经在国内火过一阵子,但高乐高其实不是国货噢 ~
它来自西班牙,在西班牙语里叫 Cola Cao。
Cola Cao?
可乐,草是吧?
二战结束后,西班牙正处于经济复苏时期,Cola Cao中的可可粉、蔗糖和谷物可是补充能量的好东西。
加上欧洲人的饮食习惯里,早餐习惯来一杯牛奶。
而Cola Cao正好是冲泡牛奶就能喝,倒也蛮受欢迎的。
1990年,努德莱斯巴集团进入中国,成为首家进入中国的西班牙食品企业。
他们开始在中国市场生产销售Cola Cao,从此高乐高打入了中国市场。
Cola Cao给自己取名叫「高乐高」。
名字给人的感觉很好,谁不喜欢「喝了就能长高」的饮品呢?
微博上,关于 “ 高乐高会长高 ” 的相关内容也不少。
足以可见,高乐高的这个宣传还是蛮深入人心的。
当年,为了更好的宣传,高乐高还整出了一些虚拟 *** 形象:
乐癫一族
它们常常出现在高乐高的广告里。
不同形象 *** 不同口味和营养元素,通过生动有趣的剧情吸引人购买。
不过说真的,高乐高在以前卖得还是挺贵的,能喝到高乐高的小伙伴 “ 非富即贵 ” 。
1999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000元左右,平均在一个月的话,那么就不足300元。
在当时,一罐高乐高大约有500毫升,卖到了20多块钱,喝得起的都算是大户人家了。
那会,高乐高的影响力也是十分突出。
不仅是19 *** 年巴塞罗那 *** 会的赞助商,还是1996年亚特兰大 *** 会期间的指定营养品。
在2008年的北京 *** 会上,高乐高也是体 *** 队的专用产品。
可惜,高乐高的辉煌没有维持多久。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各类品牌开始发展起来。像是“雀巢”、“阿华田”等产品也崭露头角。
整个巧克力冲泡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另一方面,高乐高的一些隐藏弊端也出现了。
由于被同类产品的冲击,高乐高慌不择路地又推出了其他口味的可可粉。
结果不仅没有收获用户的喜欢,反倒成了吐槽对象。
加上以前那段时间推崇的 “ 纯天然绿色无污染 ” 的食品观念影响。
可可的高热量,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可替代 *** ,高乐高的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2015年,中国高乐高被拥有“上好佳”品牌的菲律宾食品商LIWAYWAY收购。
高乐高在华的销售团队整体划入上好佳。
自此,高乐高便很少再打广告了。
而在这岌岌可危的关头,食品安全问题给了高乐高致命一击。
2017年,在国家食品 *** 品监督管理 *** 在一次检查中,高乐高被检查出了霉菌超标。
虽然相关产品被召回销毁,但高乐高的企业形象等无疑遭到了重大打击。
其实,高乐高也曾尝试过 “ 自救 ” 。
它进军零食领域, *** 一些巧克力蛋糕,卷心棒等。
以及购买高乐高附赠搅拌高。
别的不说,搅拌高感觉还挺好玩的(想要)
但终究是亡羊补牢,作用不大。
高乐高早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以至于,人们都以为它消失了。
有人分享了自己搬家时找到的高乐高塑料罐。
熟悉的罐子一出来,评论区的小伙伴纷纷表示,自家也有一个高乐高罐子。
与此同时,高乐高曾经的一些老物件开始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
那些老旧的高乐高塑料罐子、搅拌器等周边。
*** 80-860不等。
高乐高老物件的售卖,不仅仅是在国内,国外也有。
在西班牙的一些平台,也有售卖1950年的一个高乐高铁罐,售价540美元(约3425元)。
也许有人会买,也许不会。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大家看到熟悉的红色盖子 *** 瓶身的塑料罐,还是会想到记忆中的高乐高。
不过现在,虽然高乐高很少有广告营销。
但是,去线上搜索,还是能看到官方旗舰店在售卖高乐高,销量一般。
除了经典的巧克力味可可粉和巧克力棒月销量1000+,其他零食饮品的月销量在200+左右。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有很多过去的老物件、老品牌,都在逐渐消亡或者淡出人们的视线。
可记忆不会消除,它只需要一个触发点,就能死灰复燃。
如今,点进高乐高的官方微博。
上次更新是在2016年3月4日。
在高乐 *** 博停更的日子里,还有人惦记着这个品牌。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我们还没有放弃你,你先别放弃自己。
感觉放这儿刚刚好。
在这个品牌里面沉淀着的,不仅仅是过去记忆里那让人怀念的味道。
还有我们只此一次,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他们餐桌上那个亮晶晶的大水壶里装的都不是白开水,也不是矿泉水,是高乐高!
他们家,随时,随地,都有喝不完的高乐高。
(当年真是羡慕死我了,我们那边连卖高乐高的都没有)
多年后自己买过(巧克力的),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冲的发红,黑红带点灰(比较像加了很多茶叶的红茶的红色),没有电视上那种巧克力奶的颜色,我觉得没有剧里的好喝
(谢谢各位,我知道要用牛奶了,以后有空再试试吧。)
(我知道要用牛奶了)
(我知道要用牛奶了)
(真的不用再提醒牛奶了,我一定会喝牛奶冲的还不行吗?)
你们是不是收阿华田广告费了?
还有一集刘星帮同学办什么事,同学给他一盒巧克力压缩饼干,巧克力味的压缩饼干,我倒是见过花生味的,巧克力味的我都不知道去哪买。
为啥这个赞这么多啊,有共鸣吗?
喂署嚒?你们都爱高乐高吗?
谢……谢谢各位老铁?
这个赞真是莫名其妙啊……
还有感谢我的,感谢我……让你们想起了高乐高?吗?
买不着就是买不着!我们家那边穷不行吗?
不是每个人小时候家长都会买冲剂饮料的!
我小时候家里连雪碧都不存!我们家禁止我吃零食和饮料!现在我都是偷着吃的!冰淇淋雪糕都要偷着放冰箱!
我们家唯一不禁的零食就是瓜子!
面包都不行!不行啊!
注意桌子上的白色袋子 纪梵希哦
那时候才零几年哦
社会发展的特别快,人们的衣食住行在不断变化着,我们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吃过的零食,在现在也很难再看到了。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一起回头看看当时风靡一时的几种零食吧,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没有见过。
粘牙糖
大家是否还记得粘牙糖呢?这在小的时候可是风靡一时的零食。在那时候一毛钱一袋,小朋友们每人买上一包,一起边吃边闹,那种感觉别提有多幸福了。不过现在基本上见不到粘牙糖了,如果要买的话也需要在网上购买,就算吃到的话,味道和感觉都和从前不一样了。
高乐高
高乐高可是童年时期的明星零食,在那时候,这种零食是超级奢侈的。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当打开电视就能看到高乐高的广告,在那时,只有那种家庭特别好的才会买这种零食吃。一般来说,高乐高泡着吃比较好吃,不过在当时也有不少人特别喜欢干吃。大家在小的时候有没有吃过高乐高呢?吃过的绝对是土豪。
酸梅粉
这款零食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会有些陌生,那是对于80后来说确实非常熟悉的,这是80年代时小卖铺最火爆的零食。酸梅粉的 *** 是一毛钱一袋,每一袋酸梅粉中还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小勺子。很多小孩买酸梅粉并不是想要吃酸梅粉,而是集齐那些特定形状的勺子,所以当时酸梅粉的销量是非常高的。虽说当年的酸梅粉是用来泡水的,但是孩子们都会直接用手指头蘸着吃。不过现在基本上都见不到酸梅粉了,对于80后来说,这也只能成为回忆了。
古巴糖
说到古巴糖,人们可能就更陌生了,因为这是60后的一些零食。古巴糖看起来就像是红糖一样,但是当时的制糖技术并不发达,所以在味道上可能还不如红糖好吃。但是对于当时的孩子来说,古巴糖绝对是风靡一时的小零食,吃一颗就能幸福好多天。那时的小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是甜甜的食物,它们就非常喜欢。不过如果把古巴糖拿到现在的话,现在的小孩可能就无法接受,甚至会被孩子嫌弃。
以上四种零食可以说是很多老一辈人的回忆了,大家有没有吃过上面几种零食呢?吃过的可就暴露年龄了。大家还没有没有特别喜欢吃的零食呢?一起分享一下吧。
本文内容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曾经风靡的饮品,麦乳精,悄然离去,几乎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在70、80后的童年时光里,麦乳精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堪比如今的高乐高和奶茶。然而,它为何在市场上逐渐式微,变得鲜见踪影呢?
麦乳精,其实是一种调制品,由麦和牛乳制品等主要成分制成。为了 *** 这款饮品,需要将特定的大麦研磨、加糖等多种工序进行加工,然后与炼乳、奶油等混合,再加入各种糖料用于粘合,最后制成基本的麦乳精。不过,这只是基本款,因为在不同的地区和品牌下,麦乳精的口味也会因添加不同的调料而异,有些会加入可可粉,带着淡淡的香味。
在曾经的年代,麦乳精是一种奢侈品,成为营养饮料的替代品,而且它以固体乳饮料的形式存在,需要用热水冲泡,尽管正常的喝法是这样,但小孩子们更喜欢舀一勺麦乳精直接送进嘴里嚼着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许多人都珍藏一罐,但又不能多买,也不能多喝,只有在特殊场合才拿出来品味,或者小孩趁着大人不在时偷偷品味,这成了一种共同的回忆。
麦乳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由一对亲兄弟威廉·霍里克和詹姆斯·霍里克研制出的,当时并没有名为麦乳精的产品,而是一款名叫“好立克”的婴幼儿饮料。这两位兄弟选择了麦芽和牛奶作为原材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终于在 *** 3年成功研制出了这款婴幼儿饮料,并将其命名为“好立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款饮料脱离了 *** ,成为了各年龄层都追崇的饮料,最终被命名为“麦乳精”。在中国,麦乳精的风靡始于 *** 时期,起初是进口于瑞士的“华福麦乳精”,后来由国内的九福公司在其基础上研制出本土的“乐口福麦乳精”。然而,经过多次易主和更名,这款饮料的命运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了70、80后的美味回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麦乳精的地位开始下滑。在上世纪90年代,一款新的竞争对手崭露头角,那就是高乐高。相对于麦乳精,高乐高的口感更加丰富,因为它添加了更多的可可粉,可以与牛奶混合,呈现出独特的风味。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增强,对奶制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而高乐高更能满足这一需求。此外,现代消费者更注重饮品的营养价值和口味,麦乳精逐渐无法满足这些新的需求,更健康的饮品如奶粉、燕麦和豆奶逐渐取而代之。
麦乳精曾经风靡一时,但如今已经逐渐退出了市场。尽管它在一些地方仍然可以购买到,但口感和配料已经不如从前,成为了曾经的美好回忆。不过,对于70、80后的人来说,麦乳精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童年回忆,或许他们偶尔还会购买一罐,追忆一下年少时光里的美味记忆。
总之,麦乳精是一款拥有悠久历史的饮品,曾经风靡全球,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它逐渐退出了市场舞台。尽管如今麦乳精已不再是主流,但它仍然留在了许多人的心中,成为了珍贵的童年回忆。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 *** 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 *** 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 *** 版”健力宝助李光洁返1990年代,遇17岁自己由李光洁主演的青春剧《我在未来等你》即将收官,该剧讲述了37岁的大学老师郝回归,由于对人生不满,想回到17岁,但是误打误撞成为17岁的自己——刘大志高中班主任的故事。日前,新京报专访该剧导演薛凌,在他看来,不同于“夏洛式”穿越,郝回归并没有 *** 可以开,因为他发现很多事情都无法改变。“他没有办法阻止怪兽出现,也没有办法改变任何关卡。这个37岁的人生失败者,只能带着自己最讨厌的教师的新身份,和17岁的学渣自己,重新踏上 *** ,彼此帮助,并肩战斗。”
叙事
主人公回到过去没有改变历史
37岁的李光洁和过去17岁的自己。 *** 来自 ***
中外有很多影视作品曾经出现过中年主人公穿越回青春期的设定,在薛凌看来,《我在未来等你》和此前同类题材更大的不同是,虽然本剧故事带有奇幻色彩,但没有期待主人公回到过去改变历史,“我们更在乎他回到过去,和另外一个自己产生了怎样的联系。”
剧中,郝回归回到1998年之后,弥补了很多自己的遗憾,也发现了很多当年不知道的秘密。比如他探望即将去世的姥爷时,姥爷喊出的那句“大志,你来了”,让他知道了姥爷多么期待他能回来一趟;他跟自己的妈妈郝铁梅聊天,才知道自己的妈妈认为“因为我是刘大志的妈妈,我就已经输了”;他以老师的身份接触微笑,才知道刘大志是她心中最勇敢的那个人;他调查校长汽车泼漆事件,才知道替自己背锅的是好友。
所以,剧中的郝回归最终并没有能改变17岁时的自己,薛凌说,郝回归应该是被一些穿越电视剧误导了,所以最初他来到1998年时也是这样想的,由于37岁的郝回归一事无成,所以他开始改造刘大志,也因此让刘大志产生误会,叛逆地负隅顽抗。在这个阶段,古灵精怪的刘大志和上帝视角的郝回归,互相见招拆招,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之后,郝回归逐渐发现自己早已不再是曾经的那个自己了,他发现自己变了,他早就把17岁的那个自己留在了1998年。于是他开始学会重新认识刘大志,同时,也用另外一个眼光重新审视自己。
拍摄
九十年代年轻人非常洋气
剧中泛黄的课桌、角落里的磁带、收音机等设计,得到了网友好评。据薛凌介绍,剧组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在南方的一些城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轻人的服装造型非常洋气,基本上都是现在流行的oversized款式。
“所以虽然剧中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镇,但是我们还是让演员们的服装更偏向当年流行的风格,保证一定的美感。”比如校园戏里,选择了小地方学校周一穿校服,其他时间 *** 校服的设定,也是为了画面更活泼。大志的外套和夹克比较多,因为郝铁梅为省钱常给他淘一些不知名品牌的“洋垃圾”;微笑的款式更偏中 *** ,牛仔居多;陈桐更加学院派,衬衫、毛衫居多;丁珰更像小公主,色彩亮丽, *** 化;小武家里比较穷,样式较少,多为普通T恤,甚至做旧。
对于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家”,做美术设计时,导演和美术指导购买了很多九十年代室内装饰设计资料。
大志家家庭条件中等,所以家居以暖木色为主,配以磨砂大理石地面,客厅摆放普通的木沙发,沙发上罩着当年常见的镂空白色 *** 沙发巾,门窗上挂有木珠木帘,木质的电视柜里摆放着21英寸的旧彩电。小武家是一间平房,参考了当地一家农户的格局,分为睡觉的里屋和泡豆芽的外屋;家居多为深黑色的旧家具,地面和墙面均为水泥质感,灯泡也是简易地挂在房顶。而微笑和陈桐因为家庭条件优渥,家居的质感明显好于其他主角。
街景里,剧组摆放了很多有年代感的道具,比如二八自行车、音像店门口招贴的老歌星的海报、录像厅、爆米花机、卖小食品的推车小摊、卖手工艺品的地摊、报刊亭,以及很多九十年代的红色横幅标语,例如 “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小小柜台,三代未来”。
片中还出现了很多九十年代的道具,例如高乐高、大收音机、磁带、小 *** *** 、回力鞋、雪梅、浪味仙等小食品。最有趣的是剧中经常出现的健力宝,因为现在已经没法买到九十年代同款,道具组特意做了那款外观的贴纸,将易拉罐重新包装,最后成为剧中的样子,是真正的 *** 款。
剧中的特制健力宝。 *** 来自 ***
人物
两个主演长得不像“很正常”
剧中,郝回归和刘大志有一场对手戏令人印象深刻。刘大志因为想穿名牌,妈妈给他买来一件一面Nike一面Pu *** 的“假名牌”运动服,郝回归无法阻止“假名牌事件”的到来,但他明白这件事对刘大志造成的心理创伤,所以当刘大志被一群同学围观并嘲笑时,作为班主任的他身穿同款衣服出现了。这让两人之间的感情升华,薛凌表示,他想把郝回归塑造成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想让他成为 *** 想拥有的好伙伴,“希望大家能够获得一份温暖。”
对李光洁而言,饰演37岁的高校单身教师“郝回归”的率真和小幽默,在表演上并无难度。而扮演刘大志的费启鸣之前是“抖音网红”,但是试戏时就让薛凌惊呼找到了刘大志本人,他把调皮捣蛋的刘大志增加了可爱的成分,变成现在蠢萌的样子。而单看李光洁和费启鸣两位主演的外形,并不“相像”,薛凌表示,其实三十岁以上的观众可以回看自己十七岁时候的照片,可能都不会承认那是你自己。
为了让两个演员更接近同一个人,拍摄时也设计了很多情节和表演细节,比如两人被妈妈训斥都会低头,遇到花粉都会过敏,经常会做同一个动作。“至于外形相似程度,我觉得在这个演员片酬飙升的时代,能找到看得起我们、愿意为我们全身心投入的演员,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赵琳
还记得曾经爆火的产品吗?消失的产品大合集中国在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企业和产品,有些发展至今,但有的产品只是昙花一现,如果要一一说道,那我想三天三夜的都不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几个比较经典的,曾经在市场上爆火的产品。
1.学习机,复读机,电子词典等
由于当时电视上的疯狂广告,有很多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买了这些产品,但到底有没有用,多半他们也不知道。这些产品已经成为当时 *** 们的标配,但很多都觉得复读机和随身听有区别吗?不是就是大一点吗?但这种产品更新换代的太快了,刚买不久就会过时,而且对学习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慢慢的就消失在大家视野里。
2.BB机
在9几年的时候,BB机简直是风靡全国,当时几乎每一位成年人都会一部BB机,大多数人还把BB机当做了身份的象征。但随着 *** 的出现,BB机也就慢慢的被社会给淘汰了。
3.非常可乐,健力宝
对于这2个饮料我相信很多80后90后都非常熟悉吧,这当时也是风靡国内的饮品,味道也很好喝,但不知道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2个品牌也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4..高乐高,盖中盖,葡萄糖酸锌
这3样东西小编我都吃过,因为小时候身体瘦小,爸爸给我买了很多电视里面打广告的产品,但买回来吃了感觉也没什么用,之后也没有它们几个广告了。突然消失了,我想我爸应该是被骗了吧。
5.皮尔卡丹
这个品牌简直是在90年代神一样的存在,只要你在聚会或者人多的时候穿上皮尔卡丹,那你绝对就是人群中最亮的仔,这个品牌相当于现在的LV等奢侈品牌。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品牌后来就感觉越来越土越来越差一之后也没有什么人穿它了。
大家还记得什么以前爆火过后来消失的品牌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