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刀鳅有毒,野生刀鱼属于几级保护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76
望城团头湖——钓鱼好去处

岳母娘家在望城格塘,那里有个号称八千亩水面的湖泊——团头湖。八千亩是个什么概念呢?十几个烈士公园里面的湖那么大。


由于湖面大,1972年起一直未干涸过,周边没有工厂,水质特别好,野生鱼种多,下面一一为大家介绍(常见的鱼就不介绍啦)。

鰟鮍


这种鱼最多,好喜欢抢食,个头比较大,大的有半个手掌大,要用1号袖钩钓。


翘嘴


小翘嘴也多,一般是1-2两一条,大的也有几斤十几斤一条的,难得钓得到。在那个湖里,小翘嘴吃商品饵,大的一般只吃虾子。

黄尾鲌



这种钓上来的个体一般都是半斤多,没看到几个小的,非常非常好吃。这个基本上也只能用虾子钓上来,要求还高,得用活虾子,否则不吃食。

洋鲫鱼(应该是鲮鱼的一种)


红色圈圈中的那条鱼,一般很少超过半斤,很肥,也很好吃。这个学名我也不晓得,望城那边的人叫这个为“洋鲫鱼”。鱼肉很嫩,稍微煎一下很好吃。也要用活虾子钓,蚯蚓不太容易钓到。


黄鸭叫

野生刀鳅有毒,野生刀鱼属于几级保护-第1张图片-

这个比较常见,湖里的大黄鸭叫能长到半斤多一条,味道和菜市场买的根本是天壤之别。煮汤的时候很明显,野生的浓郁的香味、鲜味,白白的汤。养殖的没什么味道,肉粗。这个用大蚯蚓也能钓到。

吉花鱼




摆打火机的这个图中的鱼是我们钓到的。

土话叫“鸡花愣”,一般很少能长到一斤,属于极品河鲜之一了,对水质要求特别高,否则生存不了。这种鱼很难钓到。

刺鳅




刺鳅钓鱼人都不喜欢,吞钩太深了,每次都要动手术才能把鱼钩弄出来。大的刺鳅有近2两,据说广东那边这玩意卖得很贵,说什么大补,谁知道呢。

鳜鱼




鳜鱼,这个一般都还熟悉。鱼肉嫩,刺少,清蒸比较好吃。这种野生鳜鱼若去红烧,有点暴殄天物了。一般用活虾子、活泥鳅钓。我钓到过的都是不到一斤的,见过别人钓上来几斤一条的。

淡水石斑

和我们见过的海里面的石斑鱼长得完全不一样,一般长不大,大的也就十公分左右,做汤味道极为鲜美,但必须把内脏去掉,因为有毒,跟河豚有的一拼。


笋壳



土话叫“木赖赖”,我钓到过和见到过更大的也不超过半斤,广东那边有专门养殖这个的,养殖的能长到1斤左右。养殖的约100多元一斤,野生的自己去想象。

这个鱼倒是十分像海里面的石斑鱼,嘴巴大,肉嫩。一般用来蒸蛋吃,就是等蒸蛋快成型固化了后再放鱼上去继续蒸。从蒸制的程序就可以想象到这种鱼有多么嫩,才能在蒸蛋固化后却没有变老的那么短短一段时间蒸熟。这种鱼貌似也只吃活虾子,其他东西很难钓上它。

刀鱼


刀鱼卖得贵,七八千一斤,肉确实嫩,跟豆腐脑一样的,但是刺真的多,不晓得为何有人喜欢吃。

湖里的刀鱼一般很少有超过2两一条的,我弄到过的更大的也就2两多一点点。

其他的鱼种我一时也记不起来了,家鱼一般钓鱼人都认识,也就不啰嗦了。

这么多好鱼,确实让人忍不住手痒啊!

好吧,公布 *** 、收费情况。

导航到“团头湖”,一般 *** 都能看得到。

收费标准:不限竿子数量,按人收费,50元/人。有时候碰上收费人员,客气讲几句,三五个 *** 就收100块,甚至有可能不收费。

需要注意的地方:

1、更好带活虾子过去,那里好吃的鱼用活虾容易钓到些。

2、湖边没有小卖部,自己要带足干粮、水等等必备品。尤其是新手又爱抽烟的,要多带两包烟,毕竟钓不到的时候挺费烟的,像我们这种“老手”,一般没时间抽烟,口太好,都是小杂鱼!

3、湖边有时候有人叫卖盒饭,不过很难碰上,更好自己想办法。

*** 中的鱼俺都钓过,不晓得朋友们一般如何称呼这些鱼。



《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印发

*** 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 *** 印发

《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近日, *** 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 *** 印发《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 *** *** 、 ***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 *** 新时代 ***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 的 *** 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 *** 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 *** *** 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按照省第十一次 *** 代会部署要求,围绕生态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守好生态高颜值,促进发展高质量,服务民生高品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

到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比例完成国家要求。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优于98.3%,细颗粒物(PM_2.5)浓度低于20微克每立方米,消除重污染天气,福州、厦门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保持前列。设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持续巩固提升,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6.2%,小流域水质保持优良,消除劣Ⅴ类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优于86%。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 *** 全利用率高于93%,再开发利用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比例达到国家要求,固体 *** 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展现更加崭新的面貌。

二、协同减污降碳,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一)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开展低碳园区试点,鼓励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 *** 。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完善福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海洋碳汇交易。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 *** ,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统筹推进化石能源压减和非化石能源发展,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发展。安全有序开展核电建设,有序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坚持“增气减煤”同步,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需求。巩固提升燃煤锅炉整治成效,因地制宜推进重点用煤行业“煤改气”、“煤改电”或实施集中供热。推进岸电、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新型电力消费市场,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7.4%,力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分别提高到58.5%、34%。

(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项目,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要求,科学稳妥推进拟建项目,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落实国家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 *** 方案,到2025年,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推动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进建材产业新型化发展,引导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

(四)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探索开展行业生产审核分级管理模式,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依法开展自愿 *** 清洁生产评价认证。强化用水强度控制,推进节水型农业发展,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在缺水地区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强化城镇节水降损,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加快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能源梯级利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园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 *** 。

(五)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三线一单”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动态更新和调整机制。健全以环评 *** 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规划环评 *** 和项目环评准入。根据国家部署,开展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重大生态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三、实施蓝天工程,保持“清新福建”亮丽品牌

(六)着力打好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攻坚战。大力推进挥发 *** 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以石化、化工、涂装、医 *** 、包装印刷、制鞋、油品储运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强化挥发 *** 有机物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管控,实施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持续推进湄洲湾石化基地、古雷石化基地、江阴工业集中区等重点区域和制鞋、家具等产业集群挥发 *** 有机物综合整治。推动燃气、生物质锅炉实施低氮改造,全面完成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沿海地区加快推进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福州、三明、漳州等地区钢铁企业力争2024年年底前完成。深化陶瓷、铸造、玻璃、垃圾 *** 等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建陶行业完成“煤改气”改造。“十四五”期间,挥发 *** 有机物、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52万吨、1.10万吨,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

(七)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移动源监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对物流园等重点场所和物流货运等重点单位开展柴油车监督抽测。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进一步推进大中城市地面公交、公务用车电动化进程。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公铁、铁水等多式联运。“十四五”时期,全省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速超过2%。

(八)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强化施工、道路、堆场、 *** 地面等扬尘管控,加强城市保洁和清扫。全面开展降尘监测工作,建立降尘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恶臭异味治理。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加强 *** 爆竹燃放管理,完善污染天气联防联控机制。深化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环境管理。持续实施“静夜守护”等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新一轮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优化。到2025年,设区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提升至85%以上。

四、实施碧水工程,打造“清水绿岸”宜居环境

(九)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巩固提升闽江流域保护修复成效,深化敖江、漳江、龙江、鹿溪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造纸、印染、制革、化工、电镀、铅锌等行业污染整治,严厉打击侵占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加快推进水电站综合评估、分类整治。强化水口、街面等水库库区水产养殖及底泥治理,重点攻坚季节 *** 缺氧问题。加快确定生态缓冲带范围,明确重点流域干支流及其一重山、小流域具体范围。开展全省河湖生态健康诊断,以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小镇等范围内河湖为重点,“一河(湖)一策”制定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在木兰溪、大金湖、霍童溪等流域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河湖。到2025年,全省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比例持续提升,建成美丽河湖长度不少于1300公里,重要河湖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十)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 *** 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设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并向县级城市建成区延伸。充分发挥河(湖)长 *** 用,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2022年6月底前,县级城市 *** 完成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排查并制定整治方案,统一公布黑臭水体清单及达标期限。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区力争提前完成。全面推进市政排水管网错接混接改造、雨污分流改造和破损管网修复,杜绝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对进水情况出现明显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 *** 化整治。到2025年,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50万吨/日以上,新建改造污水管网3500公里,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闽江、九龙江及晋江等主要流域为重点,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工作,到2025年,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十一)着力打好九龙江流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强化上游水源涵养、森林保育、林分结构优化及生物多样 *** 保护,加强新罗、漳平等地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强化中下游生态廊道建设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河口河段生态缓冲带、滨海湿地、红树林典型生态 *** 保护和修复。加强万安、枋洋、江东等重点库区藻类水华防控。加快平和县第二水源地建设,实施平和农地生态 *** 沟设施工程,2022年年底前基本消除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到2025年,九龙江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高于95.4%,环境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 *** 稳定 *** 有效提升。

(十二)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县级及以上水源地要巩固提升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成效,持续推进集水范围内污染减排和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水质自动监测和 *** ,县级及以上城市全 *** 备双水源供水能力。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完善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内的水源保护区周边防洪堤坝建设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在敖江塘坂、九龙江北溪等重要市级水源率先开展生物毒 *** 监测。优化乡镇级水源集水范围内林分结构,定期开展水质监测,推进 *** 安装。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补齐农村供水工程短板,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五、实施碧海工程,构建“水清滩净”亲海空间

(十三)着力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巩固深化闽江口海域、九龙江口和厦门湾综合治理成果,“一湾一策”实施沙埕港、三都澳、诏安湾、安海湾等重点海湾综合治理。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治理,完善船舶水污染物处置联合监管 *** 。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优化海水养殖空间布局,推行渔排渔港“门前三包”和渔业废弃包装袋(桶)回收 *** 。建立健全“海上环卫”长效机制,加 *** 星遥感和无人机应用,到2025年,重点岸段无明显垃圾。加强海上联合执法和伏季休渔监管,严厉打击盗采海砂、违法倾废、占用 *** 无居民海岛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海洋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和应急能力建设。

(十四)强化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联动机制,持续开展入海河流水质提升行动,建设完善海湾沿岸、河流两岸镇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深入推进重点直排海污染源整治,沿海城市加强固定污染源总氮排放控制和面源污染治理。支持临海工业园区开展尾水深海排放改造。深化入海排污口摸排、监测和溯源,建立完善“一口一档”动态管理台账,实施海水养殖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分类治理及规范化设置。到2025年,省控及以上河流入海断面在消除劣Ⅴ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氮磷、提升水质,重点海湾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基本完成。

(十五)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持续推进重点海湾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厦门海沧与集美、漳州东山湾与诏安湾、泉州泉港、平潭君山片区等一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强闽东沿岸、罗源湾、闽江口等主要海域互花米草外来物种防治;加强泉州湾、九龙江口和漳江口等重点海湾河口红树林保护修复,新建兴化湾、环三都澳等一批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滨海湿地和岸线。2023年年底前,以福州滨海新城、厦门岛东南部、平潭坛南湾、东山马銮湾—金銮湾等湾区为重点打造一批美丽海湾典型。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成10个美丽海湾。

六、实施净土工程,厚植“安心放心”洁净土壤

(十六)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农村厕所 *** 、生活污水垃圾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梯次建设绿盈乡村,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与农村水系及其排放口综合整治,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以上,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全面实施废旧农膜、 *** 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实行主要农作物化肥投入定额制,开展 *** 减量控害工作,到2025年, *** 化肥使用量比2020年减少1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 *** 利用率提升至43%以上。规范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排污口设置,在水产养殖主产区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力争2022年年底前 *** 尾水排放标准。开展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全链条 *** ,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

(十七)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持续开展耕地土壤酸化治理,完成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划定并退出食用农产品的种植。从2022年起,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以龙岩、三明等地为重点,排查治理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 *** 。依法推行农用地分类管理 *** ,强化受污染耕 *** 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受污染耕地集中的县(市、区)要开展污染溯源,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安全利用方案。开展农用 *** 全利用示范,总结推广先进技术模式。严格落实粮食收购和销售出库质量安全检验 *** 和追溯 *** ,有效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十八)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从2022年起,在福州、厦门和泉州等地探索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先行调查。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的准入管理,未依法完成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地块,不得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和修复无关的项目。持续推进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治,从严管控 *** 、化工等行业的重度污染 *** 用途,确需开发利用的,鼓励用于拓展生态空间。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以及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 改造,腾退工矿企业用地为重点,严格落实土壤污染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要求。

(十九)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福州、莆田等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总结推广光泽“无废经验”。统筹加强工业固体 *** 、危险 ***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塑料废弃物等固体 *** 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工业固体 *** 综合利用率。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无废细胞”项目,推进城市固体 *** 精细化管理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十)加强新污染物治理。针对持久 *** 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开展重点行业生产使用调查监测,推进环境风险评估,落实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 *** ,强化源头准入,加强清单管控。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 *** ,加强涉新化学物质生产和使用企业的监督抽查。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 *** 清洁生产审核。

(二十一)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化工园区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危险 *** 处置场、垃圾填埋场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其他污染源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划定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并强化保护措施,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推进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健全分级分类的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开展地下水重点污染源防渗漏调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强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控。

七、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态 *** 质量与稳定 ***

(二十二)持续提升生态 *** 质量。实施重要生态 *** 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精准治理,“十四五”期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0万亩,水土保持率提高到93%以上。精准提升森林质量6.67万公顷,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1.67万公顷,实施“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7%。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不断提升湿地保护率。推行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推进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到2025年,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达标率达到95%。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督评估。

(二十三)实施生物多样 *** 保护重大工程。完善以武夷山国 ***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筑生物多样 *** 保护 *** ,加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拯救力度。推进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重点保护宁德大黄鱼、长乐海蚌、长汀大刺鳅等渔业种质资源。建立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严格外来入侵物种防控。

(二十四)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充分运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加 *** 星遥感、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构建完善生态监测 *** ,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动态监管体系。开展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状况监测评估。加强国 *** 园、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依法加大生态 *** 问题的监督和查处力度,提高苗头 *** 问题“早发现、早处理”能力,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二十五)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坚持安全之一、质量之一,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持续强化在建和运行核电厂安全监管,督促营运单位落实全面核安全责任。严格核技术利用等安全监管,积极稳妥推进放射 *** *** 、伴生放射 *** *** 处置,加强电磁辐射污染防治。高效运转省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风险预警监测、分析研判和应急响应,不断提升核与辐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核安全 *** 、队伍、能力建设,有序组织核电首次装料前核应急场内外联合演习,切实提升核应急能力。

(二十六)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开展涉危险 *** 涉重金属企业、化工园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完成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和环境准入管控,重点开展涉铊等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常态化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化解尾矿库重大环境安全风险。提升环境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推进各地更新扩充应急物资和防护装备,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八、坚持人民至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

(二十七) *** 推进美丽福建建设。深化生态省建设,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建设为载体,对标美丽中国示范省建设目标,分阶段 *** 谋划美丽福建建设目标任务和实践路径, *** 打造“清新宜居、河湖流韵、山海透碧、业兴绿盈、共治同享”的美丽福建。

(二十八)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 *** 、危险 *** 、医疗 *** 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 *** 。加快补齐沿江、沿河、沿海地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短板。优先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化运行维护。推动危险 *** 利用处置能力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推进医废处置设施提质扩容和补短板工程,完善医疗 *** 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涉疫医疗 *** 安全处置。

(二十九)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 *** 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绿色生活风尚。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生活垃圾分类 *** 。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积极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建立绿色消费激励和回馈机制,落实 *** 绿色采购政策。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加快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建设,推进大型活动和公务会议碳中和。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九、深化 *** 创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十)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修订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固体 *** 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规规章,鼓励各地在内河整治、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防治等方面 *** 先行,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工作成效,依法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惩重罚。研究制定一批更具前瞻 *** 的地方标准,完善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估等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 。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 *** *** 。加强生态环境保 *** 律宣传普及。

(三十一)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差异化电价、水价政策,实施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 *** ,健全污水垃圾处理收费 *** 。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加快发展气候投融资。依法推行环境高风险领域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 ,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深入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水权等市场化交易,健全确权、登记、抵押、流转等配套管理 *** 。完善环境信用评价与绿色金融联动机制,发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的引导作用。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纵横结合的综合补偿 *** ,推动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常态化、长效化,对森林、湿地、耕地、海洋等予以保护补偿。

(三十二)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把生态环境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把生态环境资金投入作为基础 *** 、战略 *** 投入予以重点保障,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科学持续的财政投入保障长效机制,确保资金投入与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加快生态环境领域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 。加强有关转移支付分配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相衔接,加大对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 *** 、财政多种政策,落实有关税收规定,支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探索区域化、一体化环境综合服务模式,开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健全第三方治理环境监管机制。

(三十三)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智慧转型。深入推进“数字生态”示范省建设,实施生态云提升工程,健全空天地人一体化感知平台、 *** 能力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支撑平台;以数字应用场景为抓手,升级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强化数据治理和开发利用,形成“智慧大脑”。开展生态环境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理论体系和 *** 体系研究工作,推动数字赋智赋能,促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

(三十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建立基于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监管执法体系和自行监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 *** 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推动对重点污染源全过程、全要素、全行为、全数据实时实景管控。深入开展“清水蓝天”、生活垃圾 *** 发电行业达标排放专项整治等行动。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依法严厉打击危险 *** 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环境违法犯罪,严肃查处环评、监测等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坚持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并重,加大执法普法力度,落实执 *** 面清单 *** ,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三十五)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 *** 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格局,优化完善空气、水、土壤、海洋和污染源等生态环境监测 *** 和数据平台,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汇聚和深度分析,提升监测数据技术支撑能力。补齐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水生态环境、温室气体排放等监测短板,打造一批生态环境监测重点基地。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持续开展监测数据质量专项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三十六)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规范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生态环境科技重大项目。强化科技成果对接,支持引入孵化绿色技术创新项目,推动重大研发成果及科研能力落地转化。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基础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打造生态环境领域科研人才的“孵化器”。建立生态环境科技帮扶 *** ,推进科技工作者开展线上环保技术指导和实地帮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十、全面加强 *** 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三十七)强化责任落实。各级 *** 委和 *** 及有关部门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 *** 责任,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 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长期坚持、确保实效。各地 *** 委和 *** 主要负责人要坚持重要工作直接部署、重大问题直接过问、重要环节直接协调、重要案件直接督办,相关领导要及时督促解决分管领域问题。各有关部门要细化实化污染防治攻坚政策举措,加强部署推进。各级 *** 和 *** 加强环境司法。省生态环境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调度评估,重大情况及时向省委和省 *** 报告。

(三十八)强化监督考核。完善省生态环境保护 *** ***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 *** 体制,将污染防治攻坚战和 *** 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任务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深化例行 *** ,强化专项 *** ,防止 *** 、做表面文章。深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督帮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完善相关考核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三十九)强化宣传引导。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 *** ,大力宣传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向公众 *** 工作,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十)强化队伍建设。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机构能力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生态环境保护队伍能力。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构列入 *** 行政执法机构序列,统一保障执法用车和装备。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严格对监督者的监督管理。注重选拔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按照有关规定表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以前农村随处可见的4种鱼,现在已经很少看到!

在农村,小河小溪对于很多80后,甚至一些90后来说,绝对是一方乐土。在哪里,我们既可以洗澡乘凉,还可以抓鱼抓泥鳅等等。而以前的农村,河中水清澈见底,鱼儿自然也很多。不像现在,河中水少了,鱼也被很多人用电,打捞完了。就比如下面这些,以前农村随处可见的4种鱼,花大价钱难觅踪影,00后基本没见过

鳑鲏鱼

记得小时候钓鱼,最讨厌这种鰟鮍鱼。它嘴小又有结伴群游的习惯,因此鱼钩就被鰟鮍鱼们拖来拉去。偶尔拉上来一条,我们总是狠狠地把她从钩子拉下来,往旁边草丛里一扔。此外,鳑鲏鱼离开水一会工夫,只要十几分钟,它就会烂肚子,从薄薄的肚子里流出一滩黑水来。可是,现在想钓到它都难了

石斑鱼

石斑鱼一般只有在清泉水中才有,味道特别鲜,相信很多人都没见过吧。这种鱼现在市场上,好像有专门养殖的, *** 老贵了,据说在杭州有卖100多的。不过,物以稀为贵,这种鱼对水质要求特别高。一般没有市场支持,很多农村人是不敢承包一个小溪,风险太大。毕竟,哪家小孩子一调皮,一年的努力可能都前功尽弃。

草鞋底鱼

草鞋底鱼也有叫斗鱼的,现在几乎快濒临灭绝,以前在野外小溪里、水塘里、稻田里随处可见,但现在因为环境污染、大量野捕,很难再见了。记得小时候经常捉这种鱼来喂鸭子的,也没人吃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不过这比市场上买的鱼好养,生命力顽强,脱水半小时才会死。

刀鳅

这里说的刀鳅可不是普通泥鳅哦,它比泥鳅个头要小,嘴巴要尖,背上还有点刺。虽然有很多人说这种鱼有毒不能吃,钓到刀鳅后都是直接踩死扔了,但我们是从小吃到大的,也从来没有中过毒。不过,现在想吃也看不见了,它对水质要求非常的高,现在到处都是污染的水质,逼的它无法生存,只能作为一个童年的回忆了。

盘点十种冷门原生观赏鱼,认识三种就算是鱼缸之神!你敢挑战吗

哗仔说鱼

欢迎大家再次回到哗仔宠物鱼学院。

对不起,我就是哗仔!

今天,哗仔会一连更新两期内容,全部是关于中国原生观赏鱼的文章。这是之一期。

我们走进水族店,放眼望去全部是国外的观赏鱼,其实我们泱泱 *** 也有数不胜数的可爱小鱼,只不过,因为近在咫尺,太容易获得,所以不觉得新奇了,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欣赏它们的美丽了。

中国原生鱼真的不如外国观赏鱼好看吗?

同学们请坐好,听哗仔说一说中国原生鱼的美丽吧!

本文适合喜欢大自然的小朋友,也适合所有的爱国青年。预计阅读218秒。


三线拟鲿

三线拟鲿

之一种——来自广东的三线拟鲿是个抢镜的小家伙

哗仔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三线拟鲿。在水族圈,它还有个好记的名字:三线猫。

这种黄褐色的小鱼,是原生鱼玩家们心目中的梦幻品种。

三线拟鲿是一种稀有的鱼类,你想得到一尾三线拟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三线拟鲿都是鱼友们在山区小溪流里面野采得到的。

它是夜行鱼,可以在草缸里混养,在水族箱里,它可以长到15厘米。

鱼友们需要记住两点:之一,它是冷水鱼;第二,它是超级吃货。

这种可爱的小鱼,你见过吗?


东北平口鮈

第二种——如果你认为平口鮈是一道菜,哈哈!你猜对了

东北平口鮈属于鲤科平口鮈属,这个属里面,只有这一种鱼。

东北平口鮈只在中国东北可以找到,它之所以被鱼友放进鱼缸,是因为它的鳍条很漂亮。

它的鳍条会在繁殖期出现婚姻色,公鱼头部还会出现大量追星。

它可以长到20厘米,在东北人口中被称作“平口鱼”,是当地特产的美食。

你会把这种鱼放进鱼缸吗?


溪流扁吻鮈

第三种——它是扁吻鮈,不是铅笔鱼!

如果你觉得你看到的是小铅笔鱼,那么就恭喜你了,因为你和我的感觉是一模一样。

可惜,它是我们国产的溪流扁吻鮈。

它也是产自东北,只要在鸭绿江水系,更大可以长到11.8厘米。

它还有一个不太好听的外号:猪嘴鱼。

它属于鮈亚科,这个科一共三种鱼,扁吻鮈只是其中一种。

别看它长得小,在原生鱼的领域里,它的 *** 可是有点小贵的。

中国小铅笔鱼,你喜欢吗?


云南盘鮈鱼

第四种——国产清道夫,清藻利器:云南盘鮈

云南盘鮈又叫石头鱼,主要产地是云南、四川、重庆和湖北,其实广东也有。

这种鱼其貌不扬,但是它比南美州来的那个丑陋的清道夫鱼漂亮一万倍。

它的嘴巴是吸盘状的,可以帮助鱼主来打扫鱼缸里的青苔。

也就是说,它是国产的工具鱼之一,只不过,绝大部分国人不认识它而已。

如果你的鱼缸不大,鱼缸里的鱼又不是大型鱼,可以试试这个小鱼来帮你打扫鱼缸。

你会选择这种鱼来帮助你吗?


东方墨头鱼

第五种——东方墨头鱼,好吃又好看

墨头鱼有很多种,全世界有104种,我国常见的有条纹墨头鱼和东方墨头鱼。

东方墨头鱼是一种底栖鱼,和上面的云南盘鮈一样,也是吃藻的小鱼。

说是小鱼,其实有问题,因为东方墨头鱼是可以长到30厘米的鱼。

它既是食用鱼,又是观赏鱼。

在原产地,墨头鱼可是名贵鱼类,想吃一条,得准备好银子。

东方墨头鱼很容易成为原生缸里的缸霸,它行为霸道,抢食积极,其他鱼通常是敢怒而不敢言。


卷口鱼

第六种——珠江四大名贵河鲜之一:卷口鱼

卷口鱼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有没有?

它是广东名菜,大多在冬季上市,肉质鲜美。

对于原生鱼玩家,它就是一个可爱的水精灵。

卷口鱼嘴巴是下弯的,所以得名“卷口鱼”,又因为它长了两条 *** 的小胡子,它也被称作“老鼠鱼”。

卷口鱼属有好几种鱼,比如长须卷口鱼,大眼卷口鱼等。更大可以长到近30厘米。


虹彩光唇鱼

软鳍新光唇鱼

云南光唇鱼(云南纵纹鲃)

第七种——它被称作“战神”,它就是光唇鱼

上面的三张图里鱼,花纹差异极大,但是请你不要怀疑,它们都属于光唇鱼系列。

最常见的是最上面你的虹彩光唇鱼,是很多原生鱼玩家的更爱。

其实,光唇鱼也有十几种,最漂亮的并不是虹彩光唇鱼,而是软鳍新光唇鱼,请看第二张图。

是不是又有一种看到小铅笔鱼的感觉?

最下面的云南光唇鱼也是原生鱼,不过,哗仔除了想要吃掉它,确实没有饲养它的 *** ,你觉得呢?

成年的光唇鱼具有很大的攻击 *** ,所以不建议把它和小型鱼混养。

还有一个需要提示的事情:光唇鱼和河豚一样,它们的卵是有毒的,不可以食用。


建德小鳔鮈

第八种——论可爱,小鳔鮈不输给任何小型热带鱼

按照哗仔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我国的小鳔鮈应该是有19种,绝大部分是中国特有品种。

比较出名的是小口小鳔鮈,但是最美丽的是上图的建德小鳔鮈。

小鳔鮈属于中下层鱼,喜欢生活在浅水区。

小鳔鮈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所以很多人其实见过它,只不过不认识它。


平舟原缨口鳅

第九种——中国国产异形鱼:平舟原缨口鳅

南美异形鱼中有一个系列是直升机系列,其实我国也有类似的鱼,那就是吸鳅系列。

吸鳅是我国原生鱼中的一个很大的家族,比如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麦氏拟腹吸鳅,方氏拟腹吸鳅和中华原吸鳅。

在这个庞大的吸鳅家族中,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小家族:原缨口鳅属。

原缨口鳅属旗下有六种鱼,其中最漂亮的就是平舟原缨口鳅。

平舟原缨口鳅属于觉得的冷水鱼,它不怕冷,但是怕热,水温超过30度,就有死亡的可能。

平舟原缨口鳅也有吃藻的属 *** ,可以帮鱼友处理青苔。


中华刺鳅

第十种——小心扎手!它是中华刺鳅

这种鱼叫做中华刺鳅,不叫中华棘鳅,某搜索网站的资料是错误的,他们乱来!

中华刺鳅的背部有好几根硬刺,所以,它看起来是比较威风的样子。

它的颜色比较普通,但是花纹还是有欣赏价值的。

它是凶猛的肉食动物,会直接吃掉它们小型鱼,所以不适合与小型鱼混养。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知识点。

很多刺鳅都属于刺鳅属,但是中华刺鳅并不属于刺鳅属,而是属于中华刺鳅属。

这是要自立门派的节奏啊!

喜欢刺鳅的玩家,我猜一定是个猛人。


哗仔心里话:中国原生鱼种类众多,有的鱼很鲜艳,有的鱼很普通,但是它们都拥有自己的粉丝。很多原生鱼玩家为了得到一条你看起来很普通的鱼而花费心力。原生鱼很美,只有读懂它的人,才能欣赏。

中国人玩中国原生鱼,画面真的很美!


你与成功养鱼之间,只差一个哗仔的距离

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哗仔说鱼》专栏,300篇精彩养鱼文章等着你

哗仔原创文章,拒绝转载

农村的河流还能见到它的身影吗?

喜欢钓鱼的朋友,有没有在农村的河流中钓到过它?它外形丑陋,头细长,身型似泥鳅,但是它可比泥鳅让垂钓者头疼,它就是——刀鳅!


刚见到刀鳅的时候,是在一个南方的农村。当地人很喜欢在河流中放置地笼,有一天隔壁阿婆起地笼的时候,我凑过去一眼就看到了这令人起鸡皮疙瘩的生物。我以为是蛇,阿婆用土话告诉我,这叫“钢布里”。我像摸泥鳅一样 *** 它,阿婆立刻阻止了我。难道它有毒?经过阿婆的解释我才明白,这种鱼身上有刺会刺伤我的手。

我对它产生了好奇。后来经过查询资料,它的身份才更加清晰明了。这种鱼叫中华刺鳅(刀鳅,钢鳅)都是它的名字。它是淡水鱼,在南方淮河流域等分布很广,多生活在水草多的浅水区。它属于夜间活动的鱼类,白天伏在沙中潜藏在暗处,待夜晚降临在出来觅食。它的背脊处有棘刺,受到威胁的时候,会用自己暗藏的刺防卫,并释放一些 *** 。这些 *** 虽然不会致命,但是刺痛感让人疼痛难忍。


刀鳅不仅肉质鲜嫩,更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鱼类,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还有很多丰富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再就是一些人类所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说了这么多刀鳅的好处,它却因为背上的刺,无从下手而成了垂钓者讨厌的对象。


如今环境大不如以前,刀鳅的身影也越来越少。你在你们生活的河流里,还能经常见到它吗?你们那里还会吃吗?


喜欢我的文章就在下面评论,点赞加关注吧!

人称“刺鳅”,常以为有毒不能吃,殊不知价值珍贵50元一斤


人们普遍认为它是有毒的,不能食用,但每斤价值50元。在中国,河流众多,淡水鱼类资源丰富。只要农村有水,就会养鱼。山区河流,湖泊或水库中有无数种淡水鱼。



说到吃鱼,许多人首先想到海鲜,然后谈论如何吃每种海鲜。对于内地人来说,美味的海鲜比河上的淡水鱼营养丰富。 *** 合理,able鱼,黄delicious鱼,泥lo等一些鱼不仅美味,而且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重视,以鱼为食是许多家庭最常见的事情,但是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养殖鲤鱼和cat鱼现在已经很早进入城市。市场上很少有人关心它。相反,野生cru,黄鲤,silver,泥ach和河虾等已成为许多家庭的之一补品。人们争相购买。野lo在早市上以每斤20元的 *** *** ,但是很难找到每斤。



与其他鱼类相比,泥ach肉质坚硬,可以制成炖泥ach,干泥lo和炖泥lo,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今天在早市上的一条鱼摊前,水箱中的几条“泥“”引起了作者的注意。鱼贩说:“这是一种稀有商品,在农村的河流中也很稀少。每斤50元。”



一种被“误解”的鱼是最深的。以前没有人感兴趣,现在很难找到每磅50元。什么 *** aby每斤卖50元?鱼贩用一只手拿起简介,说:“这不是普通的泥ach。这种鱼叫泥ach。现在稀有。”泥ach的形状与泥ach非常相似。与泥ach的更大区别是嘴特别尖锐,鱼身体像 *** 一样细长,背部有一排三角形的尖刺。我记得小时候在河里的时候,我被鱼伤害了,它的伤害比黄蜂的刺痛还要多,因为刺很丑。 “锯”,过去曾说过刺lo是有毒的,不能食用,但现在它是稀有商品吗?



泥ach是一种本地淡水鱼,学名是中华菠菜,又称刀泥ach,沙lo,锯齿泥ach。泥ach的尖端像圆锥形,尾鳍像桨。它在水中迅速游泳。小鱼和虾不是泥ach的对手。刺lo是一种有胃的鱼,比其他鱼类的肉少,捕捞的刺ach很容易 *** ,而且以前没有人喜欢它。



但是,一切都有两个方面。泥ach是食肉鱼。与猪肉,牛肉和羊肉等红肉相比,泥ach脂肪少,热量低,并且富含 *** 所需的优质蛋白质,钙,锌和其他营养物质。 ,氨基酸是完整的,对体弱的人,老年人和儿童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可以补充钙和微量元素,在价值上不输乌龟,st毛可以卖到数百美元一磅。



lo鱼是一种食肉鱼,以小鱼为食。它不适合池塘养殖。它仅生活在野外溪流和池塘中。它生长缓慢。以前没有人对此感兴趣。随着越来越多的野生鱼类被食用,ing鱼现在每斤50元,对于稀有商品来说很难找到。我想知道您在碰鱼时是否遇到过刺lo?您还知道有关ing的其他知识吗?欢迎交谈。

为了这件事,福建省委、省 *** 印发方案

近日, *** 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 *** 印发《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 *** *** 、 ***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福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 *** 新时代 ***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 的 *** 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 *** 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 *** *** 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按照省第十一次 *** 代会部署要求,围绕生态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守好生态高颜值,促进发展高质量,服务民生高品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

到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比例完成国家要求。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优于98.3%,细颗粒物(PM_2.5)浓度低于20微克每立方米,消除重污染天气,福州、厦门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保持前列。设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持续巩固提升,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6.2%,小流域水质保持优良,消除劣Ⅴ类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优于86%。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 *** 全利用率高于93%,再开发利用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比例达到国家要求,固体 *** 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展现更加崭新的面貌。

二、协同减污降碳,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一)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开展低碳园区试点,鼓励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 *** 。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完善福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海洋碳汇交易。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 *** ,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统筹推进化石能源压减和非化石能源发展,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发展。安全有序开展核电建设,有序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坚持“增气减煤”同步,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需求。巩固提升燃煤锅炉整治成效,因地制宜推进重点用煤行业“煤改气”、“煤改电”或实施集中供热。推进岸电、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新型电力消费市场,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7.4%,力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分别提高到58.5%、34%。

(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项目,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要求,科学稳妥推进拟建项目,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落实国家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 *** 方案,到2025年,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推动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进建材产业新型化发展,引导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

(四)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探索开展行业生产审核分级管理模式,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依法开展自愿 *** 清洁生产评价认证。强化用水强度控制,推进节水型农业发展,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在缺水地区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强化城镇节水降损,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加快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能源梯级利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园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 *** 。

(五)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三线一单”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动态更新和调整机制。健全以环评 *** 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规划环评 *** 和项目环评准入。根据国家部署,开展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重大生态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三、实施蓝天工程,保持“清新福建”亮丽品牌

(六)着力打好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攻坚战。大力推进挥发 *** 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以石化、化工、涂装、医 *** 、包装印刷、制鞋、油品储运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强化挥发 *** 有机物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管控,实施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持续推进湄洲湾石化基地、古雷石化基地、江阴工业集中区等重点区域和制鞋、家具等产业集群挥发 *** 有机物综合整治。推动燃气、生物质锅炉实施低氮改造,全面完成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沿海地区加快推进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福州、三明、漳州等地区钢铁企业力争2024年年底前完成。深化陶瓷、铸造、玻璃、垃圾 *** 等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建陶行业完成“煤改气”改造。“十四五”期间,挥发 *** 有机物、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52万吨、1.10万吨,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

(七)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移动源监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对物流园等重点场所和物流货运等重点单位开展柴油车监督抽测。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进一步推进大中城市地面公交、公务用车电动化进程。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公铁、铁水等多式联运。“十四五”时期,全省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速超过2%。

(八)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强化施工、道路、堆场、 *** 地面等扬尘管控,加强城市保洁和清扫。全面开展降尘监测工作,建立降尘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恶臭异味治理。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加强 *** 爆竹燃放管理,完善污染天气联防联控机制。深化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环境管理。持续实施“静夜守护”等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新一轮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优化。到2025年,设区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提升至85%以上。

四、实施碧水工程,打造“清水绿岸”宜居环境

(九)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巩固提升闽江流域保护修复成效,深化敖江、漳江、龙江、鹿溪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造纸、印染、制革、化工、电镀、铅锌等行业污染整治,严厉打击侵占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加快推进水电站综合评估、分类整治。强化水口、街面等水库库区水产养殖及底泥治理,重点攻坚季节 *** 缺氧问题。加快确定生态缓冲带范围,明确重点流域干支流及其一重山、小流域具体范围。开展全省河湖生态健康诊断,以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小镇等范围内河湖为重点,“一河(湖)一策”制定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在木兰溪、大金湖、霍童溪等流域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河湖。到2025年,全省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比例持续提升,建成美丽河湖长度不少于1300公里,重要河湖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十)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 *** 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设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并向县级城市建成区延伸。充分发挥河(湖)长 *** 用,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2022年6月底前,县级城市 *** 完成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排查并制定整治方案,统一公布黑臭水体清单及达标期限。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区力争提前完成。全面推进市政排水管网错接混接改造、雨污分流改造和破损管网修复,杜绝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对进水情况出现明显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 *** 化整治。到2025年,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50万吨/日以上,新建改造污水管网3500公里,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闽江、九龙江及晋江等主要流域为重点,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工作,到2025年,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十一)着力打好九龙江流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强化上游水源涵养、森林保育、林分结构优化及生物多样 *** 保护,加强新罗、漳平等地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强化中下游生态廊道建设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河口河段生态缓冲带、滨海湿地、红树林典型生态 *** 保护和修复。加强万安、枋洋、江东等重点库区藻类水华防控。加快平和县第二水源地建设,实施平和农地生态 *** 沟设施工程,2022年年底前基本消除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到2025年,九龙江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高于95.4%,环境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 *** 稳定 *** 有效提升。

(十二)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县级及以上水源地要巩固提升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成效,持续推进集水范围内污染减排和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水质自动监测和 *** ,县级及以上城市全 *** 备双水源供水能力。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完善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内的水源保护区周边防洪堤坝建设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在敖江塘坂、九龙江北溪等重要市级水源率先开展生物毒 *** 监测。优化乡镇级水源集水范围内林分结构,定期开展水质监测,推进 *** 安装。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补齐农村供水工程短板,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五、实施碧海工程,构建“水清滩净”亲海空间

(十三)着力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巩固深化闽江口海域、九龙江口和厦门湾综合治理成果,“一湾一策”实施沙埕港、三都澳、诏安湾、安海湾等重点海湾综合治理。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治理,完善船舶水污染物处置联合监管 *** 。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优化海水养殖空间布局,推行渔排渔港“门前三包”和渔业废弃包装袋(桶)回收 *** 。建立健全“海上环卫”长效机制,加 *** 星遥感和无人机应用,到2025年,重点岸段无明显垃圾。加强海上联合执法和伏季休渔监管,严厉打击盗采海砂、违法倾废、占用 *** 无居民海岛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海洋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和应急能力建设。

(十四)强化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联动机制,持续开展入海河流水质提升行动,建设完善海湾沿岸、河流两岸镇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深入推进重点直排海污染源整治,沿海城市加强固定污染源总氮排放控制和面源污染治理。支持临海工业园区开展尾水深海排放改造。深化入海排污口摸排、监测和溯源,建立完善“一口一档”动态管理台账,实施海水养殖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分类治理及规范化设置。到2025年,省控及以上河流入海断面在消除劣Ⅴ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氮磷、提升水质,重点海湾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基本完成。

(十五)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持续推进重点海湾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厦门海沧与集美、漳州东山湾与诏安湾、泉州泉港、平潭君山片区等一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强闽东沿岸、罗源湾、闽江口等主要海域互花米草外来物种防治;加强泉州湾、九龙江口和漳江口等重点海湾河口红树林保护修复,新建兴化湾、环三都澳等一批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滨海湿地和岸线。2023年年底前,以福州滨海新城、厦门岛东南部、平潭坛南湾、东山马銮湾—金銮湾等湾区为重点打造一批美丽海湾典型。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成10个美丽海湾。

六、实施净土工程,厚植“安心放心”洁净土壤

(十六)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农村厕所 *** 、生活污水垃圾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梯次建设绿盈乡村,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与农村水系及其排放口综合整治,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以上,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全面实施废旧农膜、 *** 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实行主要农作物化肥投入定额制,开展 *** 减量控害工作,到2025年, *** 化肥使用量比2020年减少1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 *** 利用率提升至43%以上。规范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排污口设置,在水产养殖主产区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力争2022年年底前 *** 尾水排放标准。开展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全链条 *** ,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

(十七)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持续开展耕地土壤酸化治理,完成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划定并退出食用农产品的种植。从2022年起,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以龙岩、三明等地为重点,排查治理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 *** 。依法推行农用地分类管理 *** ,强化受污染耕 *** 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受污染耕地集中的县(市、区)要开展污染溯源,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安全利用方案。开展农用 *** 全利用示范,总结推广先进技术模式。严格落实粮食收购和销售出库质量安全检验 *** 和追溯 *** ,有效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十八)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从2022年起,在福州、厦门和泉州等地探索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先行调查。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的准入管理,未依法完成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地块,不得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和修复无关的项目。持续推进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治,从严管控 *** 、化工等行业的重度污染 *** 用途,确需开发利用的,鼓励用于拓展生态空间。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以及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 改造,腾退工矿企业用地为重点,严格落实土壤污染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要求。

(十九)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福州、莆田等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总结推广光泽“无废经验”。统筹加强工业固体 *** 、危险 ***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塑料废弃物等固体 *** 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工业固体 *** 综合利用率。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无废细胞”项目,推进城市固体 *** 精细化管理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十)加强新污染物治理。针对持久 *** 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开展重点行业生产使用调查监测,推进环境风险评估,落实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 *** ,强化源头准入,加强清单管控。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 *** ,加强涉新化学物质生产和使用企业的监督抽查。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 *** 清洁生产审核。

(二十一)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化工园区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危险 *** 处置场、垃圾填埋场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其他污染源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划定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并强化保护措施,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推进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健全分级分类的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开展地下水重点污染源防渗漏调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强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控。

七、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态 *** 质量与稳定 ***

(二十二)持续提升生态 *** 质量。实施重要生态 *** 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精准治理,“十四五”期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0万亩,水土保持率提高到93%以上。精准提升森林质量6.67万公顷,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1.67万公顷,实施“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7%。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不断提升湿地保护率。推行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推进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到2025年,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达标率达到95%。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督评估。

(二十三)实施生物多样 *** 保护重大工程。完善以武夷山国 ***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筑生物多样 *** 保护 *** ,加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拯救力度。推进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重点保护宁德大黄鱼、长乐海蚌、长汀大刺鳅等渔业种质资源。建立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严格外来入侵物种防控。

(二十四)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充分运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加 *** 星遥感、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构建完善生态监测 *** ,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动态监管体系。开展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状况监测评估。加强国 *** 园、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依法加大生态 *** 问题的监督和查处力度,提高苗头 *** 问题“早发现、早处理”能力,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二十五)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坚持安全之一、质量之一,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持续强化在建和运行核电厂安全监管,督促营运单位落实全面核安全责任。严格核技术利用等安全监管,积极稳妥推进放射 *** *** 、伴生放射 *** *** 处置,加强电磁辐射污染防治。高效运转省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风险预警监测、分析研判和应急响应,不断提升核与辐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核安全 *** 、队伍、能力建设,有序组织核电首次装料前核应急场内外联合演习,切实提升核应急能力。

(二十六)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开展涉危险 *** 涉重金属企业、化工园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完成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和环境准入管控,重点开展涉铊等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常态化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化解尾矿库重大环境安全风险。提升环境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推进各地更新扩充应急物资和防护装备,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八、坚持人民至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

(二十七) *** 推进美丽福建建设。深化生态省建设,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建设为载体,对标美丽中国示范省建设目标,分阶段 *** 谋划美丽福建建设目标任务和实践路径, *** 打造“清新宜居、河湖流韵、山海透碧、业兴绿盈、共治同享”的美丽福建。

(二十八)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 *** 、危险 *** 、医疗 *** 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 *** 。加快补齐沿江、沿河、沿海地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短板。优先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化运行维护。推动危险 *** 利用处置能力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推进医废处置设施提质扩容和补短板工程,完善医疗 *** 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涉疫医疗 *** 安全处置。

(二十九)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 *** 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绿色生活风尚。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生活垃圾分类 *** 。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积极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建立绿色消费激励和回馈机制,落实 *** 绿色采购政策。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加快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建设,推进大型活动和公务会议碳中和。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九、深化 *** 创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十)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修订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固体 *** 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规规章,鼓励各地在内河整治、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防治等方面 *** 先行,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工作成效,依法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惩重罚。研究制定一批更具前瞻 *** 的地方标准,完善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估等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 。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 *** *** 。加强生态环境保 *** 律宣传普及。

(三十一)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差异化电价、水价政策,实施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 *** ,健全污水垃圾处理收费 *** 。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加快发展气候投融资。依法推行环境高风险领域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 ,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深入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水权等市场化交易,健全确权、登记、抵押、流转等配套管理 *** 。完善环境信用评价与绿色金融联动机制,发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的引导作用。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纵横结合的综合补偿 *** ,推动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常态化、长效化,对森林、湿地、耕地、海洋等予以保护补偿。

(三十二)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把生态环境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把生态环境资金投入作为基础 *** 、战略 *** 投入予以重点保障,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科学持续的财政投入保障长效机制,确保资金投入与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加快生态环境领域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 。加强有关转移支付分配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相衔接,加大对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 *** 、财政多种政策,落实有关税收规定,支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探索区域化、一体化环境综合服务模式,开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健全第三方治理环境监管机制。

(三十三)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智慧转型。深入推进“数字生态”示范省建设,实施生态云提升工程,健全空天地人一体化感知平台、 *** 能力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支撑平台;以数字应用场景为抓手,升级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强化数据治理和开发利用,形成“智慧大脑”。开展生态环境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理论体系和 *** 体系研究工作,推动数字赋智赋能,促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

(三十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建立基于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监管执法体系和自行监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 *** 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推动对重点污染源全过程、全要素、全行为、全数据实时实景管控。深入开展“清水蓝天”、生活垃圾 *** 发电行业达标排放专项整治等行动。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依法严厉打击危险 *** 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环境违法犯罪,严肃查处环评、监测等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坚持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并重,加大执法普法力度,落实执 *** 面清单 *** ,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三十五)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 *** 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格局,优化完善空气、水、土壤、海洋和污染源等生态环境监测 *** 和数据平台,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汇聚和深度分析,提升监测数据技术支撑能力。补齐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水生态环境、温室气体排放等监测短板,打造一批生态环境监测重点基地。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持续开展监测数据质量专项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三十六)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规范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生态环境科技重大项目。强化科技成果对接,支持引入孵化绿色技术创新项目,推动重大研发成果及科研能力落地转化。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基础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打造生态环境领域科研人才的“孵化器”。建立生态环境科技帮扶 *** ,推进科技工作者开展线上环保技术指导和实地帮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十、全面加强 *** 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三十七)强化责任落实。各级 *** 委和 *** 及有关部门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 *** 责任,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 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长期坚持、确保实效。各地 *** 委和 *** 主要负责人要坚持重要工作直接部署、重大问题直接过问、重要环节直接协调、重要案件直接督办,相关领导要及时督促解决分管领域问题。各有关部门要细化实化污染防治攻坚政策举措,加强部署推进。各级 *** 和 *** 加强环境司法。省生态环境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调度评估,重大情况及时向省委和省 *** 报告。

(三十八)强化监督考核。完善省生态环境保护 *** ***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 *** 体制,将污染防治攻坚战和 *** 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任务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深化例行 *** ,强化专项 *** ,防止 *** 、做表面文章。深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督帮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完善相关考核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三十九)强化宣传引导。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 *** ,大力宣传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向公众 *** 工作,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十)强化队伍建设。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机构能力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生态环境保护队伍能力。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构列入 *** 行政执法机构序列,统一保障执法用车和装备。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严格对监督者的监督管理。注重选拔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按照有关规定表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来源:福建日报

农村消失不见的几种鱼,你见过几种?

无论你是从小在农村长大,还是儿时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比起各式各样的玩具,现在觉得,农村娃在大自然中找乐子才是最有趣的,上房、上树、下田、去河里,其中,儿时的我最喜欢去村边小河钓鱼……

还记得那时候最讨厌这几种鱼,不是会“偷饵”、就是肉少爱咬钩,要不就是身上带刺,但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回老家找遍小河也钓不上来一条,反而有些怀念……

刀泥鳅

儿时钓鱼,总能钓上这种长得像泥鳅的鱼,特点是比泥鳅细长,学名好像叫刺鳅,我老家叫它刀泥鳅。这刀泥鳅特别爱咬钩,上钩后会拽着浮漂立刻下沉,有股子劲儿!

“自己爱送上门”我倒是不讨厌,让人讨厌的是刀泥鳅背上的一溜骨刺,“刀泥鳅”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别的鱼被钓上岸后,基本是“任人宰割”的状态,这刀泥鳅可不,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有几次被它扎的满手是血!

△听说现在卖到百元一斤,但有价无货!

餐条鱼

餐条鱼,名字很多,也有叫白条、餐子的,学名好像叫浮鲢,比起刺鳅,个头小很多,而且出水很快就死。

还记得小时候,也是这个季节,在村前的河里,将鱼钩顺河流甩下,浮漂一动,提起来钓上的就是餐条, *** 不离十!每次带个小桶,就是为了盛它,要吃就吃最新鲜的嘛!

黄辣丁

黄辣丁,可能是这三种鱼中,唯一现在还能见到的了,有些地方有养殖,有一次在城里吃“灶台鱼”还吃到了,当时眼泪差点掉下来,很怀念的味道……

黄辣丁学名昂刺鱼,儿时感觉这鱼简直就是为了“坑人而生”!因为它吃钩特别深,再加上身上和刺鳅一样,也有刺,所以取钩时间长,就更容易扎到手,刺还有毒,扎到生疼生疼的!

/现在,不知是村周围开发的原因,还是环境污染什么的,再回老家,河中已经难觅这些鱼的踪影……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怀念儿时在农村的时光,虽然比不上现在的物质生活,但即便手扎的生疼,吃着自己钓、自己烤的鱼,那滋味现在再也没有了……除了钓鱼,你小时候都喜欢干啥?/

偶遇新物种,独战板鲫群

我 *** 经常问我,钓鱼有这么大的瘾吗?我的回答是肯定,我不但早已上瘾,且中毒很深,不能自拔,我估计我的后半生基本被毒瘾侵蚀。每天早上起床之一件事情就是钓鱼之家签到,查看钓鱼指数。到公司后也基本在看钓鱼之家、卫星地图查找钓点、 *** 选购钓具等,连更爱看的新闻也放到最后了。 *** 群、微信群全是跟钓鱼有关的群组, *** 相册空间里的各种渔获 *** 也占据了我半壁 *** 。

话说又是周末了,一周就盼这一天呢!呵呵, *** 又说了:一周7天,你上班6天,6天交给了公司,好不容易一个星期天,你又交给钓鱼,一天都没留给我!说实在的, *** 说也要说的,但她还是比较支持我钓鱼的。而我却自感惭愧!在此给 *** 说声:对不起!你辛苦了, *** !马上 *** 了, *** 一定抽个时间陪你们娘仨。

话不多说了,进入正题。由于在一周前就确定了钓点——徐家浦和菜地!为了保险起见,在周六晚去菜地选好了钓位,打好好了窝。主要担心徐家浦大河,风大(天气预报说北风3-4级),因此做了两手准备。菜地已好长时间没人来钓过了,小河两边很多老钓位长了不少野草。

星期天一早(4:30)老袁就 *** 里给我说徐家浦风大,果然是风大啊!给老袁回信,我先出发菜地再看。独自出发,目标菜地!

达到钓位,天还未亮,果断拿出3.6米竞鹤鲫鱼竿,五粮诱2号、3号加化氏6号,酒米混合,再配以雪花粉雾化。另外,4.5米杆传统挂蚯蚓伺候。3.6米杆依旧老办法打频率,连抽半个小时,动也不动。一扭头,檫!传统漂不见了,赶紧提杆,草!拉力杠杠的,难道是鲤鱼?赶紧一手去拿抄网。哈哈,出水了,居然是条大板板,妥妥的惊喜啊,心跳有点小加速。赶紧抄网抄起,免得跑了。重新挂好蚯蚓,继续扔窝里。看来这鱼开始转变饮食了,真的要为过冬做准备了吗?好吧,我3.6米杆也干脆挂蚯蚓了。

天已大亮,先群里看看情况,切!大部队今天都去龙山黑坑了啊,好吧,就是大板鲫来得更猛烈些吧,让我一个人独自享受,羡慕死他们,哈哈哈!目光刚离开 *** ,一下还适应不了外面的视线。我的漂呢,立漂居然也不见了。还犹豫啥呢,拉吧!哇,分量比刚才那条还大。难不成我的预言被龙王听见了,特别恩惠于我?来着不拒,抄网伺候!板板收入囊中,哈哈,人生之一盘两连杆如此大板板!想得正美,斜眼看见传统漂在向下移动,来不及给3.6米杆换饵,直接放地上,一手提起4.5米杆。都不说了,依旧一条板板,看来是遇到鲫鱼的坦克群了。

到8点左右,我陆续上了起码有4条以上的板鲫,奶鲫无数。这时也没口了,我3.6又改粉饵施钓,4.5米杆依旧蚯蚓。8点半左右,窝子里鱼泡泛起,很多鱼星,估计鲤鱼进窝了。我把3.6米杆提起来重新换成搓饵,专等鲤鱼。果然,功夫不负我,一个沉稳的下顿,未等黑漂就提杆了。中了,停顿了一下会,一个猛子就外水葫芦里钻。赶紧竖杆,还好,它往左边去了。好吧,我又吧杆子向右边弓起。大约5分钟左右,一条2斤多的鲤鱼嘴里吐着泡泡向我投降了。

这条鲤鱼起来后,3.6米上的都是些奶鲫和麦恵。没过多就,4.5米的传统漂有不见了,我以为又是大板板,屏住呼吸,气沉丹田,握紧鱼竿,一用劲,没啥拉力啊!提出水面一看,晕!偌大的一个田螺(不知道是什么螺),蚯蚓也吃啊,我知道螺丝吃素啊,居然荤素不拒的主啊!

10点左右,4.5米的漂又不见了,这个提杆倒是没啥分量,但提出水面把我吓了一跳。打眼一看以为是泥鳅,认真一看,却不是,嘴巴尖尖的,有细细的尖牙,浑身有着蛇一样的花纹。这个稀罕,赶紧拍照发群里问问,这啥东西。群里本地钓友说这个有毒,具体叫啥我记不得了(本地话没听懂,后来网上一查才知道叫刺鳅)。一听说有毒,当时把我吓得不轻,钩都吞肚子了,只好用毛巾裹住取钩。 *** ,吞太深了,连取钩器都没办法取,只好剪短线组。这东西也只能物归原主,放归自然,自生自灭。 *** ,今天渔获不少,怪物也钓了不少。

到中午11点基本停口了,中途还上了很多奶鲫,最后都放了。群里老五问我钓了多少,我说3斤有了,其实我说少了,估计那会起码有5斤以上了。中午吃过八宝粥后,把钓椅放平,就此睡上一觉再说,反正无口了。下午太阳很大,风也很大,2点过后开始有点口了,不过钓起的基本是奶鲫,像样的鲫鱼没几个。到下午4点左右,依旧不见板板和大鱼踪迹。好吧,也差不多了,收杆回家!最后一幅当天的夕阳西下图镇楼。

总结:现在钓鱼的资源越来越少,每个钓鱼点都人满为患,要想有好的收获,就要避开人多的钓点,或者老钓点杀回马枪。另外,中秋时节,鱼儿(鲫鱼)开始转变饮食,饵料应以荤为主。

曾经农村随处可见的几种鱼,现在已经难觅踪影了

农村的小河,之于很多农村的孩子来说,那绝对是一方乐土。在岸边嬉闹玩耍、搭房子翻跟头,在河里抓鱼、摸螃蟹、游泳,等等等等。以前的农村,河里的鱼特别多,就比如下面这些,不仅给农村孩子带来了无比多的乐趣,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让大家能一饱口福。

牛尾巴鱼

这个鱼长的有点像黄颡鱼,但比黄颡鱼更长。它也有三根尖尖的刺,一不小心,就会被它暗算。记得小时候,晚上经常跟着大人们去钓这个鱼,用蚯蚓做饵,也不需要浮漂,鱼吃食后,会把竿梢拉的不停的抖动,那会钓到过的最长的牛尾巴鱼,有60公分那么长。

趴地虎

这个鱼长不大,最长也就10公分左右,不怎么怕人,所以又叫它呆子鱼。听老家村里的老人们说,趴地虎视力不行,所以不怕人,不过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趴地虎肉很多,也很好吃,以前拿个一米不到的小竹竿,一下午能钓上来几百条,拿回家油炸,绝对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下酒菜。

菜花鱼

以前老家河里这种鱼特别多,特别是一些从山上流下来的支流里面数量更多。菜花鱼生长缓慢,喜欢激流,因为小溪里特别多,小时候经常拿个砸石头的大锤去打这种鱼。找一些会藏鱼的石头,一锤砸下去,如果有鱼,它就会被水冲出来。那时候,一小段河,能抓到好几斤。

红翅膀

红翅膀的头上有好多鼓起的包包,特别容易被粘网套住,每次去河里用粘网抓鱼,总能抓到很多红翅膀。跟红翅膀对应的(一公和一母,红翅膀是公的),还有一种叫穇子的鱼,跟红翅膀很像,但翅膀是白色的。在我们老家,都是用自制的小钩钓红翅膀和穇子,效果非常好。

水蜂子

水蜂子跟牛尾巴鱼有点像,没有那么长,但它也绝对不是黄颡鱼。水蜂子鱼的三根毒刺,比牛尾巴、黄颡鱼的毒刺都要厉害的多,如果被刺了一下,真的是要疼上半天。记得小时候,最多的一次,钓这种鱼钓到过100多条,但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

马浪

也就是马口鱼。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拿个筲箕去河里捞鱼,捞到了好多马口,想想都好笑。见过马口的都知道,这种鱼警惕 *** 非常高,游速很快,在野外河里,往往是人还没靠近,它们就已经跑的无踪影了。这种鱼,谁能拿筲箕抓到,我真的佩服他。

刀鳅

比普通泥鳅头小、嘴巴比较尖,背上有刺。很多人说这种鱼有毒不能吃,钓到刀鳅后都是直接踩死扔了,但我们是从小吃到大的,也从来没有中过毒。刀鳅味道很是鲜美,干煸刀鳅,做下酒菜那是一绝,如果有谁钓到刀鳅不要,都快来送给我吧。

农村不比城里,城里有很多游乐场、儿童乐园等等,孩子们去处多,而农村有的只是大山、河流、水塘、田野,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的高大上,但这些天然的游乐场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一点不比城里逊色。儿时抓鱼,绝对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记忆。但这些鱼,对水质的要求都非常高,加之毒、电等不当的捕捞方式,现在很多鱼已经难觅踪迹了,不免让人觉得可惜。希望农村的环境能一直保持下去,让这些曾经儿时的快乐,也能延续下去。

标签: 野生 刀鱼 有毒 属于 保护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