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1月27日,西宁的天气格外冷,家住海湖新区的赵占梅老人家,一家人相聚一堂,其乐融融。中午时分,赵占梅一盘酸菜炒粉条上桌,老伴、儿子、女儿、孙女,一哄而上,一大盘酸菜炒粉条不一会就被吃完了。好多年没腌酸菜了,11月初,赵占梅老人腌了五十斤酸菜,一个月来,家人都盼着能早点吃上酸菜炒粉条。看着老伴、孩子们吃得开心,寻常百姓家的酸菜文化和故事,像过 *** 一样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这是记者拍摄于2010年的照片,赵占梅腌酸菜的日子成了孙子孙女的狂欢日。
家庭酸菜文化 一份浓浓的爱
“十几年前,西宁的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腌酸菜,老百姓都有冬天腌酸菜的习惯。冬日里,不吃点酸菜炒粉条,那就不像冬天。我儿子特别喜欢吃酸菜,每天都要吃,以前每年冬天腌三百斤大白菜,五六十斤红萝卜,还有一二十斤花菜,过了年还没等到开春,这些菜就吃得精光。”赵占梅说。
那时候大家腌酸菜,是因为冬天西宁市场上新鲜蔬菜少,辣子、茄子、大白菜、土豆,就这老四样,而且冬天菜价还特别贵,几大缸酸菜一个冬天就过来了,酸菜粉条也成了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家常菜。
“每个老西宁人都有自己的家庭酸菜文化,这个词或许不常听到,但却是实实在在。我今年69岁,自打结婚后,每年冬天腌酸菜必不可少,那时候家家户户腌菜,左右邻里相互帮忙,有说有笑,邻里之间关系非常和谐。几十年前家家户户都困难,买肉凭票,家里有亲戚来了,酸菜粉条炒肉是必不可少的,那个年月,酸菜粉条炒肉就是天下最美味的,客人吃得开心,我脸上也有光彩。”赵占梅老人笑着说,家庭的酸菜文化其实包裹着浓浓的爱,这些过往的美好故事,她永远也忘不了。
“我家里有七八年不腌酸菜了,原因是现在物流业发达,冬季市场上各地新鲜蔬菜应有尽有,水果更是琳琅满目, *** 也能接受,谁还天天吃酸菜,我们院子几十户人家现在几乎没人腌酸菜了。今年少腌了点酸菜就是儿女们喊着想解解馋,话说回来,酸菜亚硝酸盐含量高,吃多了也不健康。”赵占梅老人说,现在和老伴上岁数了,也更注重饮食健康,酸菜还是要少吃。
上周,天气比较暖和,兴海路一家属院内,居民将大白菜洗好晾晒,准备腌酸菜。
传统不能丢 酸菜年年腌
湟中区田家寨镇的张夏,前几天就已经张罗着腌了近两百斤大白菜、包括雪里蕻。张夏说,每年冬天腌酸菜的传统还是不能丢,现在市区里的菜市场、超市就在家门口,新鲜蔬菜啥都有,买菜也方便,大家的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改变很快,冬日餐桌上应有尽有,酸菜也不过是偶尔换换口味。农村地区,虽然买菜也很方便,但冬天里,家家户户腌酸菜那是必须的,酸菜粉条热炕头,男人们盘腿坐着、小酒喝着,屋子里酸菜粉条的香味飘着,这才是家的味道。
虽然腌酸菜的人少了,但市场上大白菜等蔬菜应有尽有。
楼房里太热 酸菜没法腌
家住长江路的陈虎今年47岁,由于住在高层,想腌点酸菜却没地方放,前几年他买了个菜缸,腌了一点酸菜放在楼道里,酸菜还没吃到嘴里就已经变质了。“这酸菜缸就得放在老院子的煤房里,冬天酸菜缸里结上一层冰,敲开冰层,捞出的酸菜才地道,现在老百姓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也就只能做点泡菜了。”
“前几天我特意买了个泡菜坛子,萝卜、大头菜、豇豆、尖椒、生姜洗干净放进去,放几颗八角、花椒,加盐、白糖、凉白开,最多三四天,酸辣可口的泡菜就能吃了。用泡菜炒酸菜粉条也不错,不过和地道的酸菜比起来口味还是差很多。”陈虎说,除了泡菜,他媳妇偶尔腌点花菜,花菜 *** 简单,红萝卜擦成丝、芹菜切段,放小坛子里,加辣椒、花椒面、盐搅拌后放冰箱,两三天后就能吃了,虽然和传统的腌制法不同,但口味差不多。
雪里蕻怎么腌制酸又脆,宝妈教你一看就会,简单又快捷导语:大家好,我是宝妈 *** 七七八八,很高兴您点开这篇文章。人生短短几十载,吃饭穿衣一直伴随着我们,如果您每日苦恼不知吃啥,那就关注我吧,我们一起交流哦。
知道哪种菜在开春后疯狂的生长吗,不是菜苔不是韭菜也不是莴笋,是雪里蕻。对于雪里蕻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人们常吃的下饭菜、酸菜面、烙菜饼等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婆婆说在她们那一代小时候,雪里蕻除了当菜还当米饭吃。那个时候家中人口众多,田地都是集体的,按照公分给各家分粮食。兄弟姐妹们多,又是长身体能吃的年纪,粮食不够怎么办,不够就拿雪里蕻煮米饭吃。没油没盐,孩子们也照抢不误。别人家的孩子饿的面黄肌瘦的,婆婆家个个面色红润肚子饱饱的。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雪里蕻不仅没有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且还搬到了更多的场合。像下饭菜百吃不厌、雪里蕻烙饼早餐必备,那么好吃的雪里蕻怎么腌制的呢?宝妈今天带大家看看农村版本的腌雪里蕻,好看又好吃,做法简单一看就会。
农家腌雪里蕻
【食材准备】雪里蕻10斤、盐适量(后面介绍多少量)干辣椒、姜片适量(可不加)。
【 *** 过程】
==》雪里蕻从地里拔出,挂到绳子上晾晒(一个太阳即可,无需晒几天)。
==》雪里蕻洗净,晾干水份,切碎备用。
==》切好的雪里蕻倒出水份,加盐揉(喜欢咸一点的500克雪里蕻放3两盐,喜欢酸的放50克盐)。
==》使劲揉,直到出水后,再揉2分钟装坛。
==》菜坛装好后,在周围加上冷开水封口,20-30天后即可食用。
宝妈小贴士
1:雪里蕻菜一定要晾晒,去除内部水份,这样不容易腐烂,菜还脆。
2:洗净后一定要沥干水份,不然容易腐烂。
3:切好后一定要使劲揉,一是为了去除多余水份,二是更入味。
4:菜坛口用冷开水封口,不易腐烂不易长白毫。
为啥雪里蕻腌好就变色?东北奶奶:这2点是关键,碧绿清脆又爽口【宝妈说】我是宝妈 *** 七七八八,一个喜欢捣鼓饭菜的80后。如果您喜欢,记得关注我哦。您的转发、点赞、关注是我做菜的动力,期待与各位一起交流学习。感谢您点开这篇文章,祝大家玩好吃好,幸福美满。
hello~大家好!这里是阿娇吃货美食汇,每周不定时分享一些美食的小技巧,就算是厨房小白也能让你厨艺提升不少,如果喜欢的话,不妨点了关注哦!
前段时间北方已经开始大雪纷飞了,那么在北方在入冬后,每家每户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腌酸菜了,而要说酸菜种类当中,雪里蕻是更受欢迎的一种,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腌雪菜,经过腌制后的雪里蕻不管是炒着吃,还是蒸着吃都非常美味,甚至在天冷的时候,还会将其做成汤菜或者馅料食用,清脆稍微带点酸酸的味道,真的是非常下饭。
那么说到腌雪里蕻,咱们今天就来说说它的 *** 过程,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认为腌酸菜就是将新鲜的食材放到坛子里面,往里面加入食盐即可,但只有做过的朋友才清楚,腌酸菜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即要保证酸菜碧绿的外观,还要吃起来有清脆爽口的口感,今天就很多人提出的一个问题来解答,那就是为啥雪里蕻腌好就变色,根据东北 *** 分析,其中这2点是关键,这样腌制好的雪里蕻才会碧绿清脆又爽口,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腌制雪里蕻的更佳做法】
之一步,首先就是将新鲜的雪里蕻摘掉表面的一些黄叶,烂叶,只留下其中比较完好碧绿的叶子,这样腌制出来的味道才好,再把处理好的雪里蕻放到盆中,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食盐,倒入适量的清水,用手将其搅拌均匀,大概浸泡15分钟,既可以清洗掉表面的一些杂质和泥土,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第二步,接着用凉白开水冲洗一遍,放到外面架子上面进行晾晒,如果家里条件不允许的话,直接摆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表面的水分即可,等到水分完全晾干后立马进行下一步,千万不要让晾晒时间变长,这样雪里蕻就容易变黑影响到其口感。
第三步,然后把雪里蕻放到盆中,再准备一些食盐和花椒,食盐的比例按照10:1来进行添加,花椒更好是敲打一下,这样味道才能更好的渗出,将两种食材一起混合,均匀的撒到雪里蕻上面,各个角落都涂抹均匀,最后装入坛子里面,一层层放入进去,最后用剩下的食盐盖住,保鲜膜密封起来,盖上盖子,腌制20天左右即可。
所以为啥雪里蕻腌好就变色,根据东北 *** 说法,其中一点就是晾晒时间过长,而另一点就是腌制的时间过长,因为水分缺失过多,颜色就会慢慢从绿色转变成深绿色,口感也会变软,甚至还会带有淡淡的酸味,那么下次在腌制雪里蕻的时候,大家不妨按照小编的做法来试试,这样腌制出来的雪里蕻碧绿清脆,还带有淡淡的花椒香味。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您的“一评、一赞”便是对我更大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把它分享出去,谢谢! *** 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雪过后 半个中国都将“酸爽咸香”起来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小雪是农历年中倒数第五个节气,过了11月22日,因为寒潮和大风的增多,马上大家就可以“共饮”西北风了。除了“喝风”,咱还得“吃菜”。“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这句俗语就在北方地区广为流传,也算是一个小雪的“仪式”了。这会儿腌下的白菜、雪里蕻,会在盐巴的包裹下慢慢发酵,过不了十天半个月,几乎小半个中国就都浸在了酸爽咸鲜的菜坛里。
小雪时节,该开始做这一冬的腌菜了。 *** 源自 ***
江苏:腌菜入缸 先需晾晒
说起“小雪腌菜”的由来,最常被人提起的是清人厉秀芳所写的那句“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蓄以御冬。”这句话更先出现在厉秀芳所著的《真州竹枝词》里。这部地方文学题目中的“真州”,就是如今江苏仪征的古称。于是说到小雪时节的腌菜,无论是仪征还是江苏,都是无法绕开的地点。
仪征真州镇的长江村可以称得上是“雪菜之乡”,腌制雪菜也是村民们每年十一月份的大事。村里人在接受采访时,特意“炫耀”了他们讲究的腌菜方式:在将菜放入菜坛、瓦缸前,小雪时节前的三两天,蔬菜的之一个落脚地必须是户外的墙根儿处、窗台边,为的是将菜中的水分晒干,更易储存。所以即使在十一月,走在江苏的村镇里,仍能发现一抹新鲜的绿色。
旧时蔬菜供应短缺,冬日的蔬菜是家家户户心里的宝贝,小雪腌下的菜基本上能够保证家里人整个冬季的蔬菜供应,这一天的工作量也就可想而知。江苏人腌菜很少赶上小雪的“正日子”,多选择在小雪前后的周末——家里人手多,腌菜的大工程还需合力完成。只有当菜入了缸,担心冬季没菜吃的心也才算落了地。
江南地区的农家院里,不乏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菜坛子。这些菜坛多数都有酒缸大小,顶端还会多出一圈上翘的“坛檐”,小小的坛盖扣好后,将坛檐内注水是主妇们最不能忘的一项工作——但凡有所怠慢,坛里的菜接触到外面空气氧化变质,家庭的冬天也就没了指望。
浙江:踩冬腌菜 踏出菜鲜味
或许是因为距离近,浙江小雪腌菜的步骤与江苏也相近,而在浙江,腌菜还讲究一个“鲜”味,“冬腌菜”是浙江人在冬季饭桌上特殊的存在。它像是北方人记忆里的那块“懒龙”,餐厅里找不到,只存在于自家的饭桌上。天气渐凉或是小雪前后,沐浴了几天阳光的白菜叶子变黄发干,就是它们伴随着盐巴入缸的时候。
茅家埠村是坐拥西湖景区的村落,如果有人在这时候走进村里,或许还能碰见村民们扶着墙踩冬腌菜的情形。一般做这事,都得家里的壮劳力出马——菜踩得用力,腌菜也更加入味。在这一天,家里的“爸爸们”、“爷爷们”会将裤腿挽至脚踝上方,洗干净双脚后,就赤脚踏进了菜缸里。
经过反复踩踏,菜缸里的菜被踩出汁水,才算卖力合格,只等再加一层白菜盐巴,将这个程序再重复几遍,整缸菜叶也因此更瓷实了。在村里,还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说法,意思是拥有“ *** 脚”或者“大汗脚”的人,能将冬腌菜踩得更加地道、入味。
有浙江人将腌菜形容为“时间的艺术”,要吃一口地道的家里菜,是需要等的。晒菜的时候要等,入缸了之后还要等,等的时间越长,这菜就会给味蕾越多的回味。
北京:渍酸菜雪里蕻 吃出北方味
沿着浙江、江苏向北,绕过安徽、河南有名的“烂腌菜”、“酱腌菜”,跳过山东人都爱吃的咸菜疙瘩,在北方,如果提起具体的腌菜名称,恐怕再没什么菜比渍酸菜、雪里蕻更值得“拥有姓名”。
酸菜几乎保留了大白菜的原样。 *** 源自 ***
比起细致的江浙,北京人腌菜多少显得有些粗犷。拿渍酸菜来说, *** 的白菜叶子无须晾晒,只要剥干净多余的白菜帮、烂菜叶后,将菜心过一遍热水,便可直接码在菜缸里,回头只等将 *** 的米汤或者面汤倒入菜缸,盖好菜缸盖,顺手压上一块大石头,就算齐活了。
在北京王佐镇魏各庄村的崇德农庄里,以上这一套,是负责人王姐每年小雪时节前后的“常规 *** 作”。等到北京天凉入了冬,除了上面提到的大白菜,农庄里能被拿来做咸菜、腌菜的绿叶菜也就都入了王姐的菜缸。
搁原来,北京人的冬天离不开雪里蕻。肉末雪里蕻、雪里蕻包子,哪怕是喝粥就菜,也有一番满足滋味。
北方的菜坛子都比较“魁梧”。魏各庄崇德农庄供图
王姐告诉新京报记者,腌制雪里蕻和渍酸菜不同,倒是和南方的腌菜更像,只需将一层雪里蕻、一层大盐均匀铺在缸里,一个月后,等菜由新绿转为深绿,便到了雪里蕻的更佳“赏味期”。
除了工序上没有南方那么讲究,北方的菜坛子也粗犷得很,它们着着实实更像是个大水缸,从前摆在各家各户的小院里。如今在魏各庄村,王姐把它们摆在墙根儿边,一腌就是一个冬天。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项玲
雪里蕻是什么菜,怎么做好吃雪里蕻是一道营养丰富的蔬菜,学名为“芥菜”,是十字花科植物的一员。它生长在 *** 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具有深绿色、多刺的叶片和脆嫩的茎。雪里蕻有着强烈的味道,独特的口感,因此既适合单独烹饪,也适合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烹制。
要做出一道美味的雪里蕻菜肴,可以选择多种烹饪方式。首先,可以将其炒食,做法简单,只需要将洗净的雪里蕻切成小段,搭配一些蒜末和干辣椒,用大火快炒,几分钟后即可出锅。这样烹制的雪里蕻鲜嫩可口,清香扑鼻。
另一种做法是将其制成酸菜鱼头汤。先将鱼头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入水和酸菜(也就是经过乳酸发酵的雪里蕻),煮沸后转小火炖煮一段时间,待汤汁浓郁、鱼头入味后即可。这道菜既含有雪里蕻的独特酸味,又有鱼头的鲜美,是一道美味又营养的佳肴。
此外,雪里蕻还可以用来包饺子。将雪里蕻洗净后切成细末,搭配猪肉末和葱姜等调料,作为饺子的馅料。这样包出的饺子既有雪里蕻的清香,又有猪肉的鲜美,口感丰富。
总的来说,雪里蕻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蔬菜,其强烈的味道和独特的口感使其成为很多菜肴的重要配料。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做成多种美味的菜肴,如炒菜、汤品、饺子等。希望这些信息能让你对雪里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在烹饪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做法。
教你几种雪里红腌制 *** ,再也不用担心不会做腌菜了,包教包会雪里红是我们农村常见的腌菜,不管是喝粥还是吃饭,这道菜是必须品,在我们吃货的眼中那就是一块宝藏。
最主要的是经过腌制的雪里红不仅色泽翠绿,还可以用来 *** 各种的美食,是厨师眼中的良品。不论蒸煮清炖还是煎炸都是风味香浓的。
雪里红的腌制 *** 有很多种,简单的,复杂的都有,味道也是各不相同。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多种雪里红的腌制 *** ,希望大家喜欢。
之一种
挖出来的雪里红,将其 *** 的叶子去掉,在水中洗干净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然后在将菜散上一层盐,每放一层雪里红时就要散上一层盐。
腌制的比例更佳的是10:1,这样腌制出来的菜不会坏掉。腌制过的雪里红我们是要吃到来年的,时间比较久。等到第二天的时候,会有一部分菜被腌出水来,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将最下层的菜跟最上面的菜翻个身,这样会比较容易出水,等到菜都出完水之后,菜就可以放进坛子或者罐子里面了。
坛子也是提前洗好,晾至干透,然后在把雪里红菜水分拧干放入坛中,一层层的压紧,压的越紧,菜出水就越多,这样是更好的。然后在盖上盖子,等里面的味道散去之后在可以加水封,腌制后每天都翻动一次,等到半个月后就可以食用了。
第二种
雪里红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等干后,去掉黄叶子,在洗干净,拧干水。
在切雪里红的时候,菜一定要切的小块,速度一定要快然后在搓一搓然后好撒上盐,辣椒面腌制。腌制的菜放到瓶子或者坛子中,每装一次的时就用筷子或者棒子王里面戳,戳紧实点,的呢过道装满后在封上盖子,重点,在菜没有出水之前加点白酒进去,腌制的菜会更香,放上十几天就可以吃了。
第三种
挖出来的雪里红先不洗,在太阳下晒个五六个小时,去掉部分的水分。然后在用海盐或者土盐腌制,颗粒较大的盐要敲碎,方便腌制。抓一把雪里红上面撒上盐,在盆中不停的来回搓,等看到少量的水分出来时即可。
然后在找个罐子 将腌菜放进去,每放一层雪里红就要放一层盐,最后在封口就行了。等上个把月就可以吃了。在食用前,可以将腌菜浸泡个把小时,到时候可以用来蒸炒煮。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三种腌制雪里红酸菜的 *** ,喜欢的记得点个关注。
“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说的就是应季蔬菜雪里蕻。深秋时节,天气转凉,正是大江南北百姓腌制各种咸菜酸菜的好时候。虽然如今蔬菜品种在寒冬也丝毫逊色于平时,但是,腌制咸菜酸菜,做为民间的饮食传统,其火热程度依旧不减。与仅在当地流行的东北酸菜不同,腌制雪里蕻是其中一种红遍大江南北的腌制食品,这源于雪里蕻在全国各地的普通种植以及人们对它的格外的喜爱。
雪里蕻(音同红),我国各省均有种植,其 *** 温,味甘辛。它 *** 低廉,但其具有解毒消肿、开胃消食以及温中利气之功效,凡牙龈肿烂、咳嗽痰多以及便秘等症,皆可多食雪里蕻。雪里蕻可鲜食可腌制,用来炒肉或是炖豆腐,味道鲜美,别具风味。民间多是以腌制为主,而现在正是腌制雪里蕻的时候。
说到腌制食品,有个常识大家一定要知道。腌制食品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具有高度的致癌 *** 。腌制食品在腌制7天左右时,亚硝酸盐的浓度达到峰值,第9天左右开始下降,在腌制20天之后,亚硝酸盐基本消失。所以,无论您是腌制东北酸菜,还是腌制雪里蕻,或者腌制大头菜之类的咸菜,请一定要腌够时日才能食用,莫心急。教大家腌制雪里蕻,这也是老妈30年的传统做法了,一看就会,一做就成功,绝对零失败,大家跟着做起来。
【腌制雪里蕻】
【食材】:雪里蕻10斤、盐1斤、花椒1大把、白酒1两(可省略)。
【具体做法】:
1、买雪里蕻时,一定要挑选新鲜翠嫩的,可以折断一下试试,如果很清脆地就能折断,说明雪里蕻很嫩,吃起来也不会发柴。回家先把黄叶去掉,保持整棵,清洗干净。
2、把洗净的雪里蕻沥水,用晾衣架之类的东西悬挂起来,晾晒半天,至雪里蕻水分微微丧失即可。
3、把雪里蕻分批放进无油的大盆中,按1斤雪里蕻1两盐的比例,撒上盐,再来1小撮花椒。
4、下手,使劲 *** 雪里蕻,如图。
5、把雪里蕻 *** 至变色,其中的水分渗出即可,如图。
6、准备好无水无油的坛子,把 *** 过的雪里蕻全部放进去,最后用手按实,最后可淋入少许白酒。
7、封好坛口,放阴凉处保存。20天之后,就可以食用了,此 *** 做出来的雪里蕻色泽依旧碧绿。食用前一定要用清水泡洗几遍,让盐份析出。
【啰嗦几句】:
1、腌制食品少食为宜,而且一定要腌够20天再食用,我家一般是腌够满一个月才开始启坛开吃,为了健康。大家也一定不要贪嘴,亚硝酸盐的威力不要轻易去挑战,也请大家转告身边的人以及老爸老妈,让我们吃的更科学更健康。
2、腌制好的雪里蕻的吃法多种多样,切一盘送粥很爽口,加肉丝或肉末炒一盘很下饭,炖一锅豆腐很开胃。现在跟我腌好,20天后咱们再接着吃用雪里蕻 *** 的各种美味菜肴。
3、与东北酸菜一样,腌制好的雪里蕻可保存三个月左右,正好能吃上一个冬天。再有,10斤雪里蕻只能腌半坛,甚至还不到半坛,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分量。
此图文作品系静默成诗原创,严禁 *** 自媒体搬运及盗图,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实用丨兵哥哥教你如何腌制冬菜!】为进一步提升部队冬季伙食质量,确保部队冬季物资充足,连日来, *** 宁夏总队石嘴山支队针对当地气候特点,科学谋划、精心准备,扎实做好冬储冬藏及小菜腌制工作。目前,支队冬储冬藏及小菜腌制工作逐步有序开展,腌制了胡萝卜、酸白菜、雪里蕻、芹菜、糖蒜等10余种咸菜,丰富了官兵的“菜盘子”,为搞好冬季伙食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罗辉波 李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小雪:虹藏不见,蓄物御冬立冬之后,天气愈发寒冷,小雪节气姗姗而来。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于公历11月22日-24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阐释其名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此时,北方一些地区已见初雪,不过因为地气未寒,雪小,未有积雪,于是称作“小雪”。
唐代诗人元稹曾作《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诗中写出了小雪“三候”,即“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古人以为小雪时阴气下降,阳气上升,因而彩虹不见了。阴阳两气升降中互不交通,导致了 *** 的闭塞,于是寒冬降临。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彩虹是阳光照射空气中的小水珠被折射或反射形成的拱形光谱,小雪以后“虹藏不见”,主要是因为空气干燥,难以形成彩虹。
此时的南方地区虽无雪,却也呈现出萧瑟景象。每日清晨,草木叶片之间、土地之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霜,远远望去,别有一番“落霜如雪”的趣味。进入冬月,应季蔬菜越来越少,而这霜冻的土地上却能长出一种好吃的蔬菜,名叫塌菜。塌菜,又叫乌青菜,因外叶塌地、平贴地面生长而得名,其味微苦,又称塌苦菜。此菜耐寒,生长力极强,房前屋后小小一块地便能冒出几株绿油油的塌菜。汪曾祺在《冬天》里写道:“我的祖母在后园辟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塌菜是白菜的一个变种,菜叶浓绿、肥嫩,可越冬生长。经霜打之后,菜叶柔软多汁、略带甜味,江浙一带民间有“雪后塌菜赛羊肉”的说法。
小雪到来,人们忙着储备过冬的食物,俗谚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之说。小雪过后几日,各家便张罗起腌菜来,购来新鲜蔬菜,稍加清洗或是晾晒,加盐腌入缸甏中,称为“盐菜”或“咸菜”。腌菜用的缸甏是各家少不了的家什,旧时浙江绍兴人家的堂檐下、柴房里都有一口腌菜的大缸。腌菜是缓解冬季菜蔬匮乏的常备菜,会不会做腌菜、腌菜做得足不足成为家庭会不会过日子的象征,正是“夫妻长淡淡,腌菜长下饭”。腌菜品种丰富,有高脚白菜、苋菜梗、雪里蕻、萝卜、豆角等。在选料、腌制的 *** 上,各地的人们有“故老相传”的秘方,因此腌菜口味也各不相同。北方人爱腌雪里蕻,渍酸菜。江苏苏州一带人们惯于将萝卜切成寸长,撒盐拌酒纳入甏中,倒埋入石灰窖,春来开甏,萝卜色透黄、香四溢,俗称“春不老”。
御冬多因地制宜。在 *** 中南部海边,渔民们小雪时开始晒鱼干,当地有俗谚云“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意为农历十月,渔民们可以捕获肥美的豆仔鱼了。除了豆仔鱼,乌鱼、旗鱼、沙鱼等也是常见的制鱼干原料。
小雪前后,土家族人民有杀年猪、吃“刨汤”的习俗,他们用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刨汤”,请亲戚朋友共同品尝,十分热闹。
说到储备干粮,江南农家还有“十月新米打麻糍”的习俗。旧时,浙江龙泉一带的农民常在立冬、小雪前后离家入山种菇,或是远走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种菇,长途跋涉中会带上麻糍作为干粮,烤一烤就可充饥。“麻糍”在当地与“无事”谐音,表达了远行人祈求平安无事的愿望。(作者:袁瑾,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老妈做的雪里红酸菜,一辈子也吃不腻,想想就留口水雪里红酸菜,是我们那儿一道有名的家乡特色菜,随便走进一户人家的厨房,就能看到一个不大不小的菜坛子,应该说家家户户的厨房都有这样的一个坛子,坛子里泡的正是那酸溜溜的雪里红酸菜,打开坛子就能有种让 *** 口水的冲动。
酸菜在我们那里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不光味道好,更大的用途是到了冬天,菜园子里蔬菜比较少,特别是寒冬腊月蔬菜更少,酸菜便可代替蔬菜出现在餐桌上,而且是很受欢迎,饭桌上唯有酸菜能让人味蕾大开,食欲大增,酸味那是一个爽啊。我每次吃撑的肚皮鼓起来就像个大西瓜,吃的连路都走不动,如果胃口再大点,都有种想吃一锅饭的冲动哈。
小的时候,到了冬天,家里有我们三个孩子,妈妈做的菜还不够我们三个孩子吃的,于是每顿饭菜不够吃的时候,爸妈他们就会用酸菜搭着饭吃,我们姐弟三 *** 一样抢着吃,一盘子酸菜一会儿能被我们抢光了,偶尔妈妈从街上买点肉,酸菜里放那么一点点的肉末和黄豆,那一顿就能把我们姐弟三人给喂的那叫一个铁饱铁饱啊,还有那酸菜汤拌饭,现在想想那酸溜溜的味让我忍俊不禁的直流口水。
一眨眼20年过去了,回想起那时吃酸菜的熊样儿,很不夸张的说,比现在吃龙虾 *** 都有食欲的很。那时候即使家里没有白菜,没有土豆,没有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但是家里只要有坛酸菜那就够了,这个冬天就有了保障,吃饭就不再为没有菜而发愁啦。
每年的酸菜都可以吃接上第二年的,春夏秋冬,从来没吃断货,特别是夏天,天气热,发酵后的酸菜汤有股臭味,发酵后酸菜汤做臭豆腐,臭的能够吸引很多只苍蝇与我们抢吃臭豆腐,一边美美的大口大口的吃,一边狠狠的骂赶着讨厌的苍蝇,吃的是满头大汗,又热又过瘾。
现在偶尔回老妈家,老妈依然端上一盘酸菜,还问我要不要带点回婆婆家吃,每次在老妈家吃饭,我都觉得我的胃好小,吃的胃都装不下去了却依然觉得没吃过瘾,如果不是胃太小,我还要吃第二碗,第三碗……
即使在外地这么多年,依然对酸菜的味道记忆犹新,从未忘记,不管在什么地方吃饭,酸菜都是我的首选,可是不管在哪里,都没有老妈做的酸菜好吃,没有那种酸爽的味道。时间越长反而越好那口酸味,时刻都想吃一口老妈做的酸菜。偶尔想起儿时围在饭桌旁和老爸老妈、弟弟 *** 一起抢吃一盘酸菜、一盘臭豆腐的感觉,那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