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鳜鲈前沿 叶丰齐
本文整理自鳜鲈前沿第4期公开课《鳜鱼池塘网箱饲料养殖技术及关键点》,课程嘉宾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黄永涛副所长,长按识别下方 *** 二维码可回顾本期课程。
中国水产频道整理报道,从2016年开始从事鳜鱼的驯食养殖技术研究,黄所长在池塘架设网箱开展鳜鱼饲料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上取得较大的成功,对国内饲料养殖鳜鱼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用饲料养殖鳜鱼非常有前景,但大家仍担心技术和成熟度。以目前来讲,其实只要有成功驯食的种苗,有较有口碑、成功的饲料企业提供饲料,有精细的管理和调水技术人员进行调水与管理,鳜鱼的饲料养殖成功率可达到80-90%以上。
饲料养殖鳜鱼目前存在的难点:1. 种苗驯化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 饲料的选择上要进行对照试验,目前科研工作者和养殖者都在做,但实际使用情况上各有说法。
咬伤现象说明种苗
还未驯食成功或时间较短
鳜鱼种苗的选择非常关键,可从有成功经验的专业驯苗单位购买;若打算自己驯化,因驯食的风险较大,建议先少养一些摸清周期再进行。驯化苗规格更好在200尾/公斤左右,关键要了解供苗单位提供的种苗是否真正驯化成功且已经全部摄食配合饲料。
买驯化苗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 一定要现场仔细观察鳜鱼苗的摄食情况,在投喂后把鱼打捞起检查是否每一尾鱼都摄食了饲料,肚子有无饱腹;若没吃饱,鱼苗已经拒食或有其他的问题,说明没有完全驯食成功。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鳜鱼种苗一般比较肥满,体色光亮,无病无伤;如果发现有咬伤现象,说明这种苗还没有完全驯食成功或者驯食时间较短。
2. 驯化苗的规格一定要比较整齐,鳜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驯食喂养后,个体生长存在一定差异。养殖者选苗时,建议要求供苗单位过筛后再起运,虽然会伤一点鱼苗,但可保证规格的齐整度。
有业者反映的驯化苗闭口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应激反应,也可能是种苗驯化的时间较短,没有完全驯食过来。若出现这种现象,可在池塘或网箱进行养殖时通过冰鲜和鲜活饵料鱼进行补救,然后再作进一步驯化。
种苗放养时间应在水温上升到22-25 °C时,因为该温度下真菌较少,鳜鱼苗进箱后不易感染水霉菌;另外该水温下鳜鱼最愿摄食,有利于让鳜鱼恢复体质,降低病害的发生机率。
放养规格更好在每公斤100尾左右,放养密度一般为约50尾/平方米;种苗进网箱前用3%的盐水浸泡2-3分钟,池塘 *** 按整塘水体面积用二氧化氯洒遍全池,连续2-3天,注意切忌将 *** 液直接洒在已放苗的网箱中。
3两前喂软颗粒料,3两后喂膨化料
饲料的选择基本上分为两种,膨化颗粒料和软颗粒料。前者投喂比较方便,悬浮水中方便观察鳜鱼摄食,减少了饲料浪费。缺点是颗粒较硬,鳜鱼摄食后消化较慢;另外在病害防治方面,膨化料拌 *** 难以达到理想的剂量,在预防和治疗效果上会打折扣,建议拌 *** 饵时加工软料。
相比之下,经过加工后的软颗粒料较软,鳜鱼容易消化,方便 *** 饵的拌制;但加工较繁琐,投喂量也不容易把握,可能造成饲料浪费和养殖水体的污染。在实际的驯苗过程中,3两前可投喂软颗粒料,3两之后改为膨化料,如此一来整个养殖过程病害较少。
鳜鱼膨化饲料
鳜鱼粉颗粒料
据试验,当水温在25°C以上,分别在早上与下午5、6点投喂两次膨化料,一半以上的鳜鱼都无法消化;若是软颗粒料,70-80%的鳜鱼都可完成消化。软颗粒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鳜鱼有喜阴怕阳的习 *** ,投食时间选择在早上日出前,下午日落时为好,要遵循“定时间、定信号、定地点、定投喂量”的原则,一般是慢-快-慢的投喂节奏。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左右,每次投喂时间不少于40分钟。
摄食设备一定要适合于用饲料养殖鳜鱼;在之一次鳜鱼苗进箱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喂食前1-2小时即可将诱食的水龙头打开冲水,引诱鳜鱼集中在流水处附近活动。待鳜鱼习惯后,每次在投喂前几分钟开水龙头即可。鳜鱼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过程要定时添加护肝、增强免疫力、抗菌、抗 *** 、抗寄生虫的保健 *** 品,中 *** 制剂是一种选择。
若使用跑道、工厂化、网箱模式养殖,养出来的鳜鱼规格都比较整齐。如果在池塘养殖,投食时间需要相对长一些,或者多设投食点。面积在5亩以下的池塘完全可以不架设网箱使用饲料养殖鳜鱼,但5亩以上的池塘还是建议用网片实行分片化管理、养殖,这样养出来的鳜鱼规格会相对齐整。
水质要求“肥、活、嫩、爽”
池塘网箱饲料养殖鳜鱼对水质的管理比养殖常规鱼类显得更为重要,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水质要求“肥、活、嫩、爽”;水体溶氧丰富,细菌、寄生虫等致病因子较少,鳜鱼摄食欲强烈,生长迅速。
判断池水好坏的一个标志 *** 指标是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一旦大量出现,鳜鱼摄食就会大打折扣,说明水质变坏,溶氧偏低、氨氮偏高。检查时会在鱼体上发现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
因此必须注重池塘水质的调节,始终保证水体肥度,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之间,pH在7.0-8.0之间;过低时可全池泼洒生石灰,过高则使用腐殖酸钠等,保持少于0.3mg/L的氨氮,0.2mg/L的亚盐,勤开增氧机(24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量,使硝化作用完全彻底,减少形成亚硝酸盐的几率。
晴天可通过开涌浪机搅动池塘,降低池底氨氮含量,还可施用水质改良剂;可将微孔增氧设备设施关闭1-2小时,但必须同时开启网箱两边的水车推水以确保网箱内鳜鱼的溶氧充足。定期检查鳜鱼的生长情况,制订合理的投食计划,根据鱼体增重、水温、天气状况等灵活把握投喂量,减少残饵等有机物的耗氧量。
【关键字】:鳜鱼饲料养殖水产养殖
下半年鱼价 *** ?小龙虾7天涨19元,牛蛙亩赚万元,鳜鱼跟涨5元01、下半年鱼价要 *** ?
今年的鱼价迎来了历史 *** 上涨,不管是鲤鱼、草鱼还是胖头鱼, *** 均迎来了大涨,其涨幅在40%以上,6月份时,超市里草鱼、鲤鱼普遍在13-14元/斤,鲫鱼为17-19元/斤,黄颡鱼为19-22元/斤,胖头鱼15元/斤,鳜鱼为65元/斤,鲈鱼32元/斤,比起往年均迎来了大涨。
不过从7月份开始,受天气炎热的影响,水产品的销量有所减少,鱼虾 *** 也开始了下跌,其市场价普遍跌了2-3元,这也引来了不少人的恐慌,认为接下来鱼价会 *** ,其实并不然,如今的鱼价下跌属于正常 *** 下跌,主要是天气炎热,鱼病增多,部分养鱼人顶不住压力而 *** ,也导致了鱼价下跌。
目前来看,淡水鱼塘口价确实跌了不少,但相比以往仍然偏高,如珠三角地区,草鱼统货为6.5-6.8元/斤,3斤以上为7.5元/斤,4-6斤为8.3元/斤,基本没受什么影响。而在两湖地区,因鱼病多, *** 有所下滑,目前8两湘云鲫已跌至7元一斤,2-3斤草鱼为8.2元/斤。
江西产区,3斤重草鱼为8.4元一斤,3斤重花鲢为8元/斤, *** 还算稳定。江苏产区,6.5两白鲫为11.8-12元/斤,3斤草鱼为8.5元/斤,目前行情比较稳定,且有价无市。不过安徽淮北跌幅就十分明显了,2-3斤鲤鱼6元/斤,3斤重花鲢也才6.5元/斤,3斤草鱼为8.5-8.8元/斤,5斤重以上的9元/斤,4斤重白鲢为4元一斤。
有业内人士分析,近期气温高,鱼贩子不敢多收鱼,如果质量不太好到了市场上反而要亏损,反而质量好的要高出1-2元,因此差鱼的“烂市”概率大,预计9月份鱼价迎来反弹上涨。
02、下面这些鱼,行情依旧疯狂
①小龙虾
如今已是7月下旬,因市场上缺虾比较严重,近期各地虾价迎来了一 *** 涨,如汉川1两以上的大虾已涨至48元每斤,比起前一周涨了19元一斤。
潜江地区,4-6钱虾18元一斤,7-9钱26元一斤,因虾价可观不少人着手2季虾养殖工作,也有虾农 7月初就放苗,预计8月份可上市。汉川市场因大虾比较少,因此虾价也在疯狂上涨,但即便如此,虾贩依旧难以收到太多虾。
安徽滁州小龙虾基本卖光,巢湖行情上涨2-3元,大虾38-40元每斤,安徽地区大虾不多,虾价偏高,利润可观。江苏地区,大虾一斤40元,两虾50元,相比前一周涨了13元。当地的水质好、肉质美,投喂时间长,因此在市场上深受追捧。
目前来看,虾价十分可观,尽管养殖成本有所上涨,但盈利仍然可观,不少人开始了2季虾养殖。
②牛蛙
在6月份时,因受环保督查工作,以及部分地区下达“禁养令”,结果短时间内养殖户只好将牛蛙抛售出去,结果 *** 从20元快速跌至10-12元左右,很多蛙农抱怨没有提前卖掉。
不过随着假期迎来了消费旺季,牛蛙行情再次好转起来,5-9两规格的大蛙已涨至17.5元/斤。尽管如今新蛙已大量进入市场,但多是3-5两/只,大蛙依旧不是太多,因此近期大蛙的 *** 涨幅比较大。
从新蛙行情来看,目前新上市牛蛙行情反弹了2-3元一斤,蛙农的利润也十分可观,一亩地轻松上万元收益。不过因规格不同, *** 也不同,如小蛙塘口价为12.5元/斤,3-6两/只的为14.5元/斤,4-7两/只的16元/斤。
目前来看,牛蛙行情还会继续迎来利好,销售端销售需求比较旺盛,市场供应紧张,光是广州、上海档口一天走货量为20万斤、30万斤。因此,这波利好行情,或许要延续到8月底。
③鳜鱼跟涨
在7月中旬,鳜鱼行情出现了一波大跌,其跌幅高达6-8元左右,不过如今广东产区行情反弹,行情上涨了5元左右,全国塘口在45-62元/斤。如广西标桂为56-60元/斤,广东标桂为53-55元/斤,江苏标桂为55-60元/斤,湖北为60元一斤,湖南大鱼为62元一斤,小鱼为45元一斤。
前期鳜鱼下跌的主因是鱼农生怕新鱼进入市场,老鱼 *** 可能会被拉下水,这才恐慌 *** *** ,结果 *** 下跌,但随着市场的消化,如今市场供应再次偏紧,而新鱼还要到8月中旬集中上市,因此近期鳜鱼行情反弹,接下来预计都会稳定,但8月中旬或要有所回落,鱼农要把握好出栏时间。
总体来看,今年的淡水鱼迎来了“鱼周期”,整体行情还算可观,大家也别有太多恐慌情绪,你咋看呢?
绝境翻身的生意经——鳜鱼苗一次生意的惨败让他创业二十多年的积蓄付诸东流,伤心之余,一个商机的出现让他峰回路转,这个周期十五天的买卖生意让他快速走出失败的阴影。
广东省佛山市的谭永基经营鱼苗生意二十多年了,客户关系和生意渠道都是门清,2015年他为了扩大生意规模,在客户较多的江苏省苏州市,他投下二十多年积攒的全部身价500多万,建了一个大型种苗厂。然而,天不随人愿,苏州的天气不同广东那般,有时候的突然降温气温会跌至只有几度,鱼苗直接冻死。到了2018年,由于气候原因刚孵化出的鱼苗来不及卖出就直接被冻死的状况经常发生,损失达千万以上。
而且由于自己常年在苏州这边,广东老家的鱼苗厂交由妻子打理,妻子对技术又不行,导致广东、苏州两边的生意都很惨淡,累死累活,最后不但不赚还赔了不少。2018年年底, *** 的妻子下了最后通牒,要么关闭场子,要么 *** 。眼看被生意折腾得几近崩溃的妻子,谭永基最后选择了回家,他关掉了苏州的鱼苗厂,二十多年努力拼搏积攒下的所有积蓄都在苏州打了水漂,至此他又回到了起点,他唯有全心经营好老家的这个让他起家的小育苗场。这次惨重的生意失利,他满脑子只剩下赚钱的念头了,他只想快速的赚钱,快速的翻身。
一段时间后,他将目光转到了市场上一种用饲料投喂的鳜鱼,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 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其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味道鲜美。
但鳜鱼是肉食 *** 鱼类,传统养殖鳜鱼一般都是用饵料鱼投喂,这样下来成本很高,改用饲料投喂,就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成本,利润空间翻倍。可是让食肉的鳜鱼该吃饲料,但这个技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干的好。谭永基了解到,好多培育鳜鱼苗的都是用饥饿的 *** 驯化鳜鱼,让鳜鱼饿一段时间后,再投食饲料,但是这样就会存在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成活率只有四成左右。
这时,谭永基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借鉴驯化鲈鱼的 *** 驯化鳜鱼改吃饲料,在固定的时间投喂,每次逐渐减少饵料鱼的投喂,增加饲料的投入比例,让鳜鱼形成在固定时间抢食的习惯,让鳜鱼养成一种条件反射般的进食,固定时间看见水面有东西在漂,它就会抢食,这样逐渐就用饲料代替饵料鱼了,而且培养的鳜鱼苗成活率极高,可以达到八、 *** 之高。改食饲料的鳜鱼可以节省成本每斤七元以上,极大的增加了养殖利润。这样,一条进价只有一元的鳜鱼苗在驯化养殖十五天后就可以 *** 了,每条可卖五、六元左右。
“重获新生”的谭永基,不断改进鱼苗技术,驯化鳜鱼苗的成活率也越来越高。2019年,谭永基刚购进八十万的鳜鱼苗,一个坏消息来了,饲料喂食的鳜鱼与市场上用饵料鱼养的颜色有很大的区别,饵料鱼类颜色金亮,而饲料鱼颜色却有点泛黑,饲料喂食的鳜鱼 *** 被市场压价很大。饲料驯化鳜鱼成功的喜悦被此洗刷一空,谭永基决定用此八十万买回来的鱼苗做试验,改变颜色的问题,可是这一批鳜鱼苗全用来做试验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2019年年底,不服输的谭永基把自家房屋抵押 *** 回来又进了一批鳜鱼苗,这一次他又买回来了一些饵料鱼,分析为什么吃饵料鱼的鳜鱼颜色会不一样呢?终于让他找到了问题,原来饵料鱼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可以决定进食后鳜鱼金黄的体色。对此,他找到问题的关键,在喂食鳜鱼的饲料中加入了这种微量元素,果不其然,培育的鳜鱼颜色与用饵料鱼喂食的一模一样。不过,到底是加入了什么样的元素,牵扯商业秘密,谭永基并未透漏。
饲料喂食的鳜鱼在颜色改变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欢迎,售价与饵料鱼喂食的一样,养殖成本还降低了不少。慢慢谭永基的养殖技术很快在周边地区得到推广,也为他的二次创业打开了财富的门路。
膜拜别人的成功,追逐自己的梦想!
提示:养殖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桂花鱼养殖技术及成本,养殖周期是多久桂花鱼是鳜鱼属,其生 *** 凶猛,生长速度比较快,是非常受欢迎的水产养殖品种,桂花鱼肉质细嫩,味道清甜鲜美,营养丰富,是鱼中上品,所以备受消费者的喜爱,那么桂花鱼养殖成本利润怎么样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一、桂花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1、鳜鱼成鱼养殖是把3厘米的鳜鱼苗或6-8厘米的鱼种饲养成体重500克左右的商品鱼。这一过程所需时间180天左右。饲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饵料鱼是否充足、适口,水质是否良好,管理是否得当。目前养殖的主要方式有池塘主养,成鱼塘(小水库)混养,循环水养殖等。
2、在放养桂花鱼时,要先在池塘科目放养鲢、鳙、土鲮、麦鲮、泰鲮、鲫鱼等鱼苗作为桂花鱼的早期饵料鱼。可以给饵料每天投喂花生麸、麦皮等粗饲料,经过15-20天的培育,饵料鱼长至1.5-2.5厘米体长时,可以先使用0.7ppm *** 铜和0.5ppm强氯精杀虫消毒,然后再投放2-3厘米规格的桂花鱼苗培育。
3、养殖桂花鱼的成本包括种苗、饵料、养殖工具、人工管理等费用,一般鱼苗都是3-10cm左右,早期的桂花鱼每亩需要放苗2000尾,中期桂花鱼每亩放4000尾左右,晚期桂花鱼每亩放5000尾种苗左右,根据现在的桂花鱼苗 *** 8元10尾来计算,早期需要的桂花鱼苗成本为1600元,中期桂花鱼苗成本3200元,晚期桂花鱼苗成本4000元,加上人工管理,饵料成本2000元,所以早桂养殖成本需要3600元,中桂养殖成本需要5200元,晚桂养殖成本需要6000元。
二、桂花鱼的养殖周期是多久
1、桂花鱼的养殖周期是3-4年。养殖桂鱼时,池塘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般池塘面积是2-4亩,并且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并且池塘的水质需要非常的干净,水底的泥偏少或者是没有,一些常用的排灌设施也要准备齐全。
2、为了使桂花鱼快速地生长,带来更高的利益,一定要重视对饵料鱼的培育。可以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也可以为桂花鱼提供一些天然的食物。
3、为了加强桂花鱼的抗病能力以及生长速度,一般在养殖成年时期的桂花鱼时就要每天都把它们喂饱。因为如果饵料过少会导致他们出现饥饿的状态,这样会影响桂花鱼的生长,甚至会让它们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造成大量的损失。
技术好文!养鳜鱼想实现“零病害”?或许你要从这四个字做起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掌握好“生态防控”技术,鳜鱼养殖可少发病甚至不发病。
每年5-10月,广东省鳜鱼养殖主产区都会大规模暴发流行 *** 疾病,常见病害如指环虫、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出血病和白肝病等。鳜鱼疾病暴发与养殖水体浮游生物总量的降低、生物多样 *** 下降以及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水质因子超标有关。因此,如何在高密度的鳜鱼投放量情况下维持养殖水体水质稳定,成为预防疾病暴发的关键因素。
笔者通过定期控制水体鳜鱼寄生虫数量以及定期调水,实现了鳜鱼“标粗”和成鱼养殖整个培育过程的少发病甚至不发病的目的,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3口标粗池面积5——10亩,沙土底质,底泥厚度小于15厘米,水深1.5米左右。6口成鳜池塘(其中3口塘为对照组)面积5——10亩,沙土或壤土底质,水深1.8——2.3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鳜鱼鱼苗和鱼种均来自公司同一批次孵化鱼苗。
养殖前期,冬季排干塘水,在池塘四周和 *** 开挖排水沟,四周深、中间浅,充分去除底部水分。如果淤泥过厚,则需要先抽出部分淤泥。待池塘水排干后,曝晒30天左右至池塘龟裂。对老塘及池塘底泥偏酸(pH<6.5)的池塘,要用生石灰进行碱化处理。采用农用机械或者人工对塘泥进行翻耕,使生石灰和土壤混合均匀。池塘进水前,采用农用机械或者人工将土壤耙平压实。在养殖中后期定期泼洒底质改良剂改底,保持底部稳定。
1、在鳜鱼养殖早期阶段,由于营养物质输入少,水体中氮元素较为缺乏,通过勤施用氮肥来增加水体氮素的含量;到养殖中后期,大量含氮 *** 的排放,水体中碳元素相对不足,定期向水体补充碳元素,主要采用米糠或葡萄糖来补碳。
2、在水体中安装人工水草(由直径小于50微米的聚丙烯纤维构成厚度为1——3毫米的布状物),其表面附着有生物材料层,可为水体有益细菌和浮游生物提供附着基,增加水处理表面积,见图1、图2。每亩布置5——7个为宜。
3、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每隔10——15天就要泼洒一次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制剂,补充水体中有益菌数量。
4、根据鳜鱼喜好微流水且水质清新的水体环境,勤开增氧机,保持水体溶解氧充足。同时pH保持在7.0——8.5。每亩放养0.25——0.5千克/尾的鲢、鳙各15——20尾。
1、下塘前清塘消毒。使用茶饼和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0.5米水深水体使用茶饼13千克,先用水浸泡1——2小时,再加上35.5千克生石灰化水混合,全塘泼洒。
2、鳜鱼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或1%的聚维酮碘消毒。下塘时全池泼洒一次水产用维生素C制剂,减小应激反应。
3、每周随机起捕若干尾鳜鱼,镜检一次体表和鳃部,观察寄生虫的数量,及时做好寄生虫防治工作。
4、调查表明,鳜鱼下塘10天左右极易暴发车轮虫或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导致成活率急剧下降。因此,根据寄生虫生长周期和鱼体寄生虫状况,定期采用茶饼控制寄生虫数量。
茶饼使用 *** :将新鲜的茶饼做成块状直接投掷到水体,投掷区尽量远离增氧机,每亩使用5千克左右,每15天使用一次。茶饼杀虫须遵循“低剂量缓释”使用原则。
5、每天早、午、晚3次巡塘,观察并记录池水水质、水色、天气、水温及鱼种的活动和施肥、加水、防病、施 *** 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个“标粗”池塘4批次的鳜鱼标粗成功率均较高,平均成功率达到72.44%。先锋基地1号塘第二批次鳜鱼苗发生1次车轮虫感染,导致成活率有所下降,但及时处理后成活率依然较高,其他3批次的鳜鱼发病率基本为零。
有调查表明,在不进行任何 *** 物预防的情况下,鳜鱼开口后第3天感染车轮虫的概率为80%——90%,而网箱中鳜鱼苗感染率为100%,而本试验培育 *** 主要采取生态预防的措施,将车轮虫等寄生虫感染率极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成活率。
草塘基地养殖管理均按照前面所述 *** 进行,高桥基地为对照组。草塘基地鳜鱼寄生虫病和出血病发病次数平均分别为1.3次和0.33次,而高桥基地两种病害发病次数平均为2.6次和0.67次,高桥鳜鱼养殖病害发生频率明显高于草塘鳜鱼 *** ,由此可知采用生态预防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6个池塘在鳜鱼鱼种下塘后一个月内均有寄生虫病发生,然后不同的处理效果显示出不同的结果。草塘基地3口池塘在发病后采用中草 *** 杀虫,并且在后续的养殖过程中严格进行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前面所述 *** ),在后续的养殖过程中基本上很少发病,养殖成活率均在85%以上。
而高桥基地3口鳜鱼塘在发生寄生虫病后采用了 *** 或 *** 铜和 *** 亚铁合剂杀虫,在后续的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反复,在多次杀虫后,导致了鳜鱼“白肝病”的暴发(见图3),造成严重减产。
由此可知,在鳜鱼养殖过程中注重水质调节以及及时控制寄生虫的数量,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 *** 物的使用,提高产量。
鳜鱼疾病防治误区之一是养殖户一般是有病治病。对常见病害车轮虫、斜管虫病等采用 *** 铜和 *** 等化学 *** 物,经常 *** 使用这两类 *** 物,不仅 *** 水体生态环境,杀灭有益细菌和藻类,导致肥水困难,也增强虫害的耐 *** *** ,不利于后续的养殖。因此,选择温和的中草 *** 类杀虫 *** ,不仅可以控制寄生虫和有害菌的数量, *** 效消失后的剩余物还可以起到调节水体的作用。
1、在苗种阶段,鳜鱼更大的危害是寄生虫病,尤其是斜管虫和车轮虫病,因此,在生产上要做到及时杀灭或减少寄生虫的数量,防患于未然。
2、在成鱼养殖阶段,鳜鱼对寄生虫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死亡,需要注意的是杀虫 *** 物的选择。另外,疾病的暴发都有一个过程,细菌病和 *** 病暴发往往是伴随着寄生虫病和水质进一步的恶化而发生。因此,养殖过程中控制寄生虫的数量,并定期调节水质对疾病预防至关重要。
茶饼中含有茶皂素,是一种溶血 *** *** ,能够很好地杀灭水体中的野杂鱼、螺蛳、蛙卵和水生昆虫,与碱 *** 的生石灰配合使用效果更佳。茶饼 *** 效7——10天后即可完全消失,无残留,剩余物是鱼非常好的饲料。
本试验中主要采用茶饼控制寄生虫的生长,其作用机理有待研究,然而低剂量缓释 *** 的茶饼制品将在水产养殖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认清工厂化养殖模式和鳜鱼的特点,再决定是否挑战饲料鳜!由于今年加州鲈鱼价低迷,不少养殖加州鲈的工厂化车间都想尝试转养或小部分试养饲料鳜,工厂化车间用来饲料鳜前期的标粗和驯化还可以,但如果养殖成鱼,则要谨慎选择。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成本。众所周知,工厂化养殖的成本比正常土塘养殖的要高很多,因为工厂化养殖对设备以及技术有更高的要求,投入大。由于密度和水温等因素,其长速没有土塘快,养殖周期相对长一些,哪怕不考虑病害风险,饲料、动保、人工、电费又要多出不少。
2、 体色。室内工厂化养殖出来的鳜鱼,体色一般比较黑,没有土塘养殖的鲜艳、好看,可能会影响市场卖价。
3、 水质。中后期亚盐问题比较考验工厂化的排污、过滤能力,长期处于亚盐偏高的环境下,组织 *** 受损, *** 病容易急 *** 染等问题不可回避。
但工厂化养殖饲料鳜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是水源采用地下水,寄生虫的问题会减少许多;另外由于水体更小,对饲料鳜的投喂更具优势,便于聚群摄食,减少转口风险。
工厂化养殖饲料鳜,你怎么看?
文章来源《所有鱼》
买鲫鱼,要分清“土鲫”和“工程鲫”,味道差别大,别再买错了鲫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淡水鱼。老话常说“冬鲫夏鲤”,意思就是到了冬天才是吃鲫鱼最适合的时候。尤其是立冬过后,这个时候的鲫鱼开始产卵,此时的鲫鱼肉肥籽多,非常鲜美。
鲫鱼肉质细嫩,肉质鲜味;而且营养价值也十分的丰富,鲫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比较容易消化和吸收的,并且还含有、脂肪和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用鲫鱼熬鱼汤,不仅营养丰富,味道也是十分的鲜美。更适合需要滋补的人群。
随着人们对鲫鱼需求量增多,市面上纯正的鲫鱼早已供不应求。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们都会用杂交的“工程鲫”来替代“野生鲫”。但“野生土鲫”和“工程鲫鱼”不管是口感上,还是营养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买鲫鱼,要分清“土鲫”和“工程鲫”,味道差别很大,别再买错了。
买鲫鱼,要分清“土鲫”和“工程鲫”
土鲫
所谓“土鲫”,指的就是野生鲫鱼。顾名思义说的就是在自然水域里土生土长的鲫鱼。土鲫鱼是天然水域,也就是在水库、河沟、堰塘里自然繁殖的鲫鱼。
因为是属于自然繁殖,完全没有人工喂养。所以在个头上鲫鱼比较小,而且鱼身偏瘦。并且土鲫鱼产仔一般只在春秋两季,而且成长过程也比较慢。一般幼苗长到3两重左右,大约就需要三年时间左右。所以市面上售卖的纯正土鲫鱼都比较小,基本没有超过一斤的。
虽然土鲫鱼个头小,但土鲫鱼的肉质更紧实又弹 *** ,所以口感更好一些。而且营养价值也更丰富。尤其是用土鲫鱼来熬鱼汤,汤鲜味美,营养丰富。
工程鲫
工程鲫其实又名湘云鲫、饲料鲫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通过杂交培育出来的 。工程鲫因为是鲫鱼和鲤鱼的杂交产物 ,所以它和鲤鱼长得比较像,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人买鲫鱼,愣是分不清到底是鲤鱼还是鲫鱼的原因。
工程鲫是人工引进培育的良种杂交鲫鱼,吃的也都是专用的饲料。在同等条件下工程鲫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3~5倍。所以工程鲫一般不仅生长快,产量高,个头也比较大。之前有朋友钓鱼,都能遇到3斤多的大鲫鱼。
工程鲫虽然个头大,相比较土鲫来说,肉质更肥鱼刺更少。但工程鲫吃起来鱼腥味比较重,肉质也没有土鲫紧致,尤其是用工程鲫熬鱼汤,完全没有土鲫熬出来的鱼汤鲜美,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
“土鲫”和“工程鲫”如何区分?
土鲫虽然繁殖慢,产量小,但胜在口感更美味,所以即使 *** 稍微贵一些,人们大都也喜欢买土鲫鱼,所以土鲫鱼的市场需求大;但出现供不应求的时候,一些 *** 商贩就会以低 *** 的工程鲫来替代土鲫。
如果花了高价钱,买回去却还是工程鲫,那吃亏的就是我们了。所以也要学会如何区分土鲫和工程鲫。两者不同可以从以下3点来区别:
1、体型外观不同
土鲫鱼相对来说生长环境比较 *** ,而且水域也比较广泛,所以土鲫鱼的体型比较修长,头部圆润,但尾部比较宽阔。因为是属于自然繁殖,生长周围比较慢,所以土鲫个头小,市面上真正的土鲫也很少有一斤左右的,大都是在2-3两左右。
而工程鲫相对来说都是人工特定的水域环境养殖了,活动范围也比较小。与修长的土鲫相对比,工程鲫嘴唇比较厚,背部有明显的凸起,鱼头比较小,有一对极细短的吻突;工程鲫生长周期快,个头大,一般大的工程鲫可达到2-3斤左右。
2、鱼腹扁平度不同
土鲫鱼一般都是依靠自然繁殖的,所以发育成熟的雌鱼在繁殖期腹部会明显鼓胀。并且土鲫的内脏比例也比较大,所以看起来肚子都是鼓鼓的。
而工程鲫不具备繁殖能力,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培育。所以相对于土鲫来说,工程鲫腹部比较平坦;并且工程鲫体腔小,肌肉厚度明显比工程鲫鱼更厚,所以一般如果为了吃鱼肉块,那就可以选择工程鲫。
3、鱼鳞排列不同
工程鲫鱼的背鳍至尾鳍,特别在靠近尾鳍位置的鳞片排列较乱。这个基本上开鱼尾就能明显对比出来。而且如果是非常较真的朋友,就会去挨个数鳞片,工程鲫的侧线鳞一般为30~32片。
而土鲫的鱼的侧线鳞只有28~29片鱼鳞。不过买鱼数鳞片根本就是“滑稽之谈”,所以分辨土鲫和工程鲫看鱼尾鳞片的排列规则与否,也能辨别出来。
熬鲫鱼汤为什么不白?如何炖鱼汤又白又浓?
熬鱼汤不白主要是因为:
促使鱼汤发白,主要是因为鲫鱼的油脂在猛烈的沸腾中被撞击成小粒,然后被游离蛋白质包裹之后形成的悬浮液。如果炖煮的时候汤汁中油脂含量比较低,火候也比较小,那么鱼汤就很难形成乳白色。
所以要想熬的鱼汤又白又浓:
1、煎黄鲫鱼:炖煮鲫鱼汤之前,更好是用小火把鲫鱼两面煎至金黄,然后再放入开水,这样鲫鱼汤中的油脂含量就会升高,相对来说更容易炖成白色的汤底。
2、用开水大火炖煮:鱼的脂肪分解融入到水中是让汤变白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想要鲫鱼汤煮成奶白色,那一定要牢记加入开水来熬鱼汤,并且要用中大火滚开,这样沸腾的状态中,油脂和水在蛋白质的作用下,才能充分乳化,形成白色汤汁。炖出来的鱼汤才能又白又浓。
饲料鳜养殖量大幅增加,要冲击“第六家鱼”?鲈鱼开始往全国推的时候,有人将他称为“第五大家鱼”。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鲈鱼真正成为家养鱼。虽然 *** 还是10元出头,但由于成本高,消费疲软,很多人养鲈鱼都是亏本的。这种情况其实在前几年疯狂推广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业内从业者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提醒。由于养殖量越来越大,他们提醒养殖户,鲈鱼可能会赔钱,但毕竟挡不住大趋势,鲈鱼已经成为第五大热门鱼类。
经历过鲈鱼的养殖户,看看今天的饲料鳜鱼,是不是和原来的鲈鱼差不多?最初的饲养方式从冰鲜鱼到饲料模式慢慢转变,后来随着鲈鱼育苗技术的逐渐成熟,经过几年的发展,鲈鱼逐渐遍地开花,成为当今更受欢迎的鱼类第五名。
饲料鳜鱼的推广其实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2015年之前就有人在尝试了。现在的鳜鱼饲料配方普遍非常成熟,很多饲料厂都可以做。之前 *** 饲料鳜发展的两大难题已经解决了一个了,现在就剩下饲料鳜苗的供应还比较紧张。
“现在驯化好的饲料鳜苗 *** 基本都是6.5元/尾以上,有的要7元/尾”,目前驯化饲料鳜苗的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这也是最早尝试饲料鳜的地区,技术方面相对更成熟一些,不过今年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饲料鳜苗的驯化也不太顺利,很多人驯化的成功率只有30%左右,这也是饲料鳜苗 *** 高的一个原因。
目前由于近期鳜鱼 *** 居高不下,加上一些养成塘口的不断宣传,导致饲料鳜热度非常高!知名度高,但饲料鳜也面临很多的问题,毕竟饲料鳜没有那么好养殖。就拿去年的成功率来说,有的人吹嘘成功率达到了六七成,但真正养成的并不多,少部分养成的塘口被拿来持续宣传,容易给不懂行的人造成一个假象。
随着饲料技术、驯化技术不断成熟,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饲料鳜养殖大概率要成为第六大家鱼!但其中蕴含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养殖户一定要综合考虑产地情况、当地消费情况、养殖技术情况,不要盲目跟风!
当前鳜鱼 *** 处于近几年的新高,但许多塘口反应温度上来之后鳜鱼发生了烂身、红嘴、出血现象,解剖可见肝脏呈现土 *** 、白色,鳃部发白,脾肾发黑肿大;这种现象多是感染了虹彩苪毒,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
当鳜鱼大规模出现口腔、鳃盖、鳍条根部、尾巴处充血。或者眼球突出,鱼体有腹水,肠内充满 *** 粘稠物,不久死亡,这极有可能爆发了“鳜鱼虹彩 *** 病”。
有的发病初期病鱼上浮、漫游,有的病鱼体色发黑。有的体表溃烂,特别是发病初期有70%~80%的病鱼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溃烂部位主要在体表,其次是鳃盖外缘、下颌或鳍条。
鳜鱼虹彩 *** 病的分类为传染 *** 脾肾坏死 *** , *** 亡率可达到10%,发病期死亡率30%~50%,实际发病全程的死亡率会比这个数值还要高。
未发病的塘口建议勤检测水质,维护好水质指标!定期泼洒 *** 、VC、免疫多糖等提高免疫力;
针对已经发病的塘口、出现死鱼的塘口建议立即泼洒鳃腐康+肝胆无忧+银翘板蓝根散进行治疗!这几款 *** 都是纯中 *** 的国标产品,效果值得信赖!治病的同时不伤害水质,从体内开始作用,迅速止血凝血、排出 *** 、提高免疫力,有效阻断 *** DNA的传播与 *** ,一个疗程下来可以彻底止住死鱼!鳜鱼塘直接化水外泼即可,饲料鳜可定期拌料做预防!
广东 *** 黎老板使用反馈:一个周期彻底解决死鱼问题
这三款 *** 都是纯中 *** 国标产品,400目超微粉技术,可外泼可拌料,正规兽 *** 批号!
全国地区诚招经销商,产品销量火爆,欢迎来咨询!
抗病力强的杂交鳜或将 *** 鳜鱼行业7月中下旬,佛山南海养殖户冼根成、台山养殖户黄启胜、河源养殖户余荣广,都在为一条鱼而忙碌,那就是在今年四月刚刚被 *** 认定为水产品新品种的“长珠杂交鳜”(又俗称“金钱鳜”)。
杂交鳜是由中山大学、广东海大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南百容公司”)杂交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是以长江水系洞庭湖捕捞的翘嘴鳜原种,经四代群体选育后为母本和以珠江水系捕捞的斑鳜原种经二代群体选育后为父本,杂交而成。这几名养殖户通过预订方式如愿从百容公司购得杂交鳜苗,正在为养殖杂交鳜而忙碌。
提起杂交鳜,养殖户们普遍反映,病害少,抗病力强。河源养殖户余荣广甚至直言:“用我们水产人的话来说就是‘一条很贱的鱼’,很好养”。
冼根成从杂交鳜苗一培育出来就开始养,至今已经养殖了有6个年头。对于杂交鳜的好养,他最有体会。他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以前养殖翘嘴鳜,要时刻关注,天气一有变化就有损耗,常常为病害防治焦头烂额,而杂交鳜不用怎么管,每天早上起来巡一下塘,可以放心去喝早茶。”在近6年的养殖中,杂交鳜尚未出现暴发 *** 疾病。
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表现明显,翘嘴鳜畸形率偏高,养殖成活率在6~7成左右,且养殖期间病害频发。“翘嘴鳜发起病来很难控制,甚至有些区域一发病就整片死亡,用 *** 成本高,风险大”。海大集团华南百容公司副总经理胡小波这样点评翘嘴鳜。
据了解,由于抗病力强,杂交鳜的用 *** 成本要远远低于翘嘴鳜。台山养殖户黄启胜说养殖翘嘴鳜用 *** 成本每斤鱼0.2~0.5元,而冼根成7000斤的杂交鳜,从小苗到商品鱼 *** 也就用了1000元的 *** 品和调水剂,算下来用 *** 成本每斤才0.14元。
养殖户余荣广也是一名流通商。四年前,他就关注杂交鳜,也一直收购杂交鳜在河源、 *** 等地销售。由于看好杂交鳜的前景,今年他终于如愿从百容公司购得2万多尾“长珠”杂交鳜鱼苗自养。他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6月底他将鱼苗从清远百容基地运回河源,早上8点苗场装箱,高温天气,一路颠簸,途径博罗暂停,下午3点左右抵达河源鱼塘,不加冰长途运输达7个小时,零损耗。去年,他从佛山九江拉翘嘴鳜苗到河源,全程约5个小时,“到达河源鱼塘时,不少都晕晕乎乎了”他如是说。
鱼苗方面耐运输,成鱼也同样如此。余荣广的销售市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 *** 市场。他说,他收购鱼后先在自家的 *** 进行吊水,吊水后的鱼从河源经深圳供应倒 *** ,中间历经海关抽检、过关等环节,全程算下来至少要6个小时,杂交鳜能全部实现鲜活运输,而翘嘴鳜往往会有一部分损耗。
除了耐运输外,易捕捞也是杂交鳜的一大特点。“翘嘴鳜很金贵,也很难起捕,所以收鱼必须干塘,杂交鳜不同,易上网易捕捞,可以刮塘分批收鱼。”胡小波这样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据了解,杂交鳜收鱼方便,鱼塘里有10000斤鱼,既可一次 *** 全部起捕,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先收3000斤鱼,剩余的鱼放回去日后再收也没影响。“杂交鳜养殖户可以灵活起捕, *** 好时多出鱼,反之少出鱼,有利于风险控制;而翘嘴鳜一旦遇到行情不好,如果养殖户着急用钱,也必须整塘出鱼,没有回旋余地。”余荣广说。
在生长速度方面,杂交鳜比斑鳜快,但比翘嘴鳜慢。据了解,由于养殖 *** 不同,有些养殖户表示速度要慢一个月,也有养殖户表示,翘嘴鳜喂养4~5个月即能达到1斤/尾可以上市销售,而杂交鳜才有半斤重。
据了解,以父本斑鳜和母本翘嘴鳜选育的杂交鳜,在外形上与斑鳜更相似,体型相对矮胖些,色斑与班鳜类似。因此,在销售时,部分流通商将杂交鳜当作斑鳜进行销售,这就意味着只要杂交鳜能达到4~5两/尾即可上市,而翘嘴鳜至少要养至0.8斤/尾才能作为成鱼销售。因此,杂交鳜的养殖周期约5~9个月,养殖周期短,风险小。余荣广6月底开始投苗,鱼苗规格3公分/尾,他准备十一月份先上市一部分,养殖时长约6个月。冼根成一般养殖9个月,到年底平均体重将近可达0.9~1斤/尾。
今年4月,杂交鳜被全国原种和良种审定 *** 会认定为新品种后,养殖户的拿苗热情明显增加,胡小波表示,和前几年相比,今年杂交鳜的拿苗量增加了三倍。苗价方面,规格为4~5公分/尾的杂交鳜约是0.8元/尾,略高于翘嘴鳜。但成鱼的售价也比翘嘴鳜高,目前杂交鳜的塘头价大约在38元/斤。
在台山养殖户黄启胜看来,目前杂交鳜养殖的关键问题还是在销路。他透露,目前只有佛山何氏水产才收杂交鳜,销路比较狭窄。不像翘嘴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环球水产等市场每天的销量都很大。何氏水产行政部一名唐姓经理表示,杂交鳜养殖量少,新品种市场和消费者暂时还不接受,需要时间发展。
对于杂交鳜的养殖前景,养殖流通一体的余荣广显然更为乐观。他表示,杂交鳜外形像斑鳜,口味更鲜甜,因此在鱼档零售或销售至农庄、高级餐馆时, *** 能到60元/斤。因此,他非常看好杂交鳜的前景,认为养殖杂交鳜就是在饮“头啖汤”。
据了解,和其他肉食 *** 鱼类一样,杂交鳜目前还是投喂饵料鱼为主,饵料鱼的体长不能超过杂交鳜的三分之二,饵料鱼以麦鲮、土鲮为主,冬天可喂白鲢。此外,也可投喂冰鲜。饵料系数方面,翘嘴鳜的饵料系数大概在4.2,杂交鳜则要高一些,高的幅度大概在0.2~0.4之间,
目前华南百容公司正在对杂交鳜进行饲料驯化,即孵化出苗后先用鲮鱼水花和鱼苗为食,待长至6~7公分时就转移到基地鱼塘,先投喂冰鲜,再逐步添加饲料,最后完全投喂饲料。胡小波告诉记者,杂交鳜驯食饲料比翘嘴鳜容易,目前驯化率可以达到70%以上,但研制出适合鳜鱼生长的配合饲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去研究营养和设计配方。中山大 *** 命科学院教授李桂峰表示,如果杂交鳜饲料驯化成功,这将为饲料开辟一个新的品种,对鳜鱼产业来说就是一个大的 *** ,整个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这是一条适合工厂化养殖的鱼”胡小波表示,杂交鳜抗病 *** 强,市场售价高,销售量大,适合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据了解,近年来,我国鳜鱼人工养殖量逐年增加,2015年,全国的鳜鱼总量在30万吨左右,广东养殖产量达超10.7 万吨。如果杂交鳜推广得力,加强市场认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杂交鳜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由于工厂化养殖投入成本高,因此必须养殖有 *** 又有销量的高档鱼才能实现盈利,这方面杂交鳜具有相当优势。
对此,李桂峰教授认为,如果从鱼的特 *** 来说,高密度养殖杂交鳜耗氧率低,游动 *** 不强,吃饱了就待在一边,如果投放的是饵料鱼的话,很适合工厂化养殖。但目前从生长速度和发挥更佳 *** 状来看,在同等条件下,同一批次的苗,水泥池杂交鳜的生长要慢于池塘。他强调,是否适合工厂化养殖,关键还要看其综合效益,看投入和产出比。
今年超火的鳜鱼,如果想养,你一定要知道这些信息(三)什么时候,应该补充饵料鱼?
这样判断
1、定期(3-5天为1周期)投放补充饲料鱼。
2、饵料鱼数量的判断:
听声音:池中饲料鱼充足时,鳜鱼在水的底层追捕饵料鱼,因此池水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小水花。细听时,鱼追食饲料鱼时发出的水声小,且间隔时间大。如池中饲料鱼不足时,鳜鱼追食饲料鱼至水上层,因此水花大,发出的声音也频繁,声音也大。如看到鳜鱼成群在池边追捕饵料鱼,则说明池中饵料鱼已基本吃完。
鲮鱼吃食面积变化:每天投喂饲料时观察鲮鱼吃食面积变化,当发现鲮鱼吃食面积急剧减少时,说明饵料鱼就不多了,需要及时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