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可是中国人的更爱,吃的,喝的很多都离不开它。河南的烩面、兰州的拉面等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香菜这个叫法,是大众给它称呼。其实香菜的正规名叫芫荽(yansui ),后有人称盐碎。 芫荽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纲目》中的记载。
香菜是外来菜种,它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关于香菜为什叫做“盐碎”,还要先香菜的到我国的历史演变过程谈起。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回来的时候,这香菜在带来的可没有名字,西域的语言复杂多变,张骞带回的众多物品,当时并没有将每一样物品用当地语言写下来。
因此,香菜被带回来后,各地就开始种植了。据《博物志》中记载:“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胡荽, *** 归…。香菜传来后,当时称胡荽。
这个“荽”字怎么来的呢?汉朝时, *** 将西域称为“胡”,所以就管这种菜叫做胡荽。所以“荽”字可以说就是为了香菜而生的。
看一下之过“荽”,上面是一个草字头, *** 是一种植物,底下有一个“女”字,应该是嘎有一个好的意义。后来人们觉得这个胡荽不太好听,就把它改成了香荽。
至于“盐荽”,据说是河南人认为香菜不怎么香,想给它换个名字。这个菜原名此芫荽(yán suì)。大家想认为这个字不好写也不好读,干脆就叫它“盐碎”,而且和以前名字的音也一样。很快,这种叫法和写法就流行开了。
/ 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
“芫荽”
就是香菜
“剁生”
是云南基诺族人
在重要节日才能吃到的菜
将牛里脊剁成肉糜后
加入胡辣椒和芫荽等香料
再经过一道道别具特色的处理流程
这道菜就完成了
那么
“芫荽”怎么读?
评论区见~
节目单来啦
今日播出预告
周日 | *** -9纪录频道播出 |
17:00 全景自然 | 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 1 |
18:01 魅力万象 | 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 2 |
19:00 9 *** | 美术里的中国 4 |
19:22 活力·源 | 辣椒的 *** 2 |
19:50 微9 | 动物邻居之黑鹳 |
20:00 特别呈现 | 珠穆朗玛 2 |
21:00 寰宇视野 | 奇妙的色彩世界 |
22:00 纪录影院 | 寻找大鱼 |
注:节目以最终实际播出为准
扫描二维码
或下载央 *** APP
直达播放页面
来源: *** 纪录
“不爱吃香菜”就是挑食?错!其实是刻在基因里的!据说,每年的 2 月 24 日为“世界讨厌香菜日”,是一些不喜欢吃香菜的人联合起来创办的节日。在这一天,全球“反香菜联盟”内的成员都会团结起来,用文字、 *** 以及行为来发泄对香菜的不满。
香菜还真是个充满争议的蔬菜,有人说它很香,吃饭的时候疯狂加香菜。但也有人说它很臭,看见就反胃想吐。
——香菜控:“老板,多放香菜!”
——反香菜 *** :“老板,不要放香菜!千万不要放香菜!”
嗯……这是为啥?一种植物怎么还有两种“味道”?香菜到底是香的还是臭的?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香菜。
01
香菜到底是“香”还是“臭”?
香菜,也叫芫(yán)荽(sui),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早的调味品之一,也很适合做菜品的点缀,成为画龙点睛的关键一步。
并且,香菜特殊的香气主要来自于其中的醛类和醇类物质。这些香气可以帮助祛除肉类的腥膻味,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1>
至于这个风味是香的还是臭的,不同人群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研究表明:爱不爱吃香菜是由基因决定的。
很讨厌香菜的人在位于 11 号染色体上的一簇嗅觉受体基因中,有一组叫做“OR6A2”的基因,这是一组特定嗅觉受体基因。OR6A2 对几种醛类成分具有很高的结合特异 *** ,使香菜具有其特征气味。这种气味会被形容为臭虫味、肥皂味、辛辣味、污垢味等不愉快的气味。<2>
而没有这组基因的人闻着香菜就是一种拥有特殊香气的蔬菜,吃起来也超级美味。
虽然是否喜欢香菜和基因有关,但和它相关的遗传 *** 较低,<3>父母不喜欢吃香菜,孩子不一定也不喜欢吃。
02
有多少人不爱吃香菜?
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不爱吃香菜的朋友吧!这就能看出来,其实不爱吃香菜的人占比还是挺多的。
有研究针对居住在加拿大的 1639 名年轻人群中不同种族文化群体对香菜的喜恶程度做了调查,结果数据表明,不喜欢香菜的占比从 3%~21% 不等,其中包括中国人在内的 *** 人不喜欢香菜的最多,占比为 21%。也就是说,每 5 个中国人里就会有 1 个人不喜欢香菜。<4>
其次为高加索人占比为 17%,非洲裔占比 14%,南亚人占比 7%,西班牙裔占比 4%,中东人占比最少为 3%。
不过,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之前是不爱吃香菜的,对其“深恶痛绝”,但后来慢慢的就变了,开始能接受甚至很爱吃香菜。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周边人饮食习惯的影响,如果经常接触爱吃香菜的朋友经常一起进餐,或者生活在一个经常用香菜做菜的地区,就会逐渐提高对香菜的接受程度。
03
香菜有啥营养?
香菜的营养在蔬菜中还是很优秀的,对于不排斥香菜的人真的是强烈推荐吃!
1. 膳食纤维
香菜的不溶 *** 膳食纤维含量为 1.2 克/100 克,<5>这几乎是大白菜的 1.3 倍,根据美国 *** 营养数据库中的数据,香菜叶的总膳食纤维为 2.8 克,<6>能增强饱腹感,促进胃肠 *** ,预防便秘。
2. 多酚类物质
香菜中含有多酚类物质,能抗氧化、抗炎,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衰老等由氧化损伤引起的慢 *** 疾病。<7>
3. 胡萝卜素
香菜富含胡萝卜素,其中香菜叶的 β-胡萝卜素含量为 3930 微克/100 克,这种成分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 A,对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有益。经常用眼的 *** *** 和上班族,推荐常吃。
4. 维生素C
香菜的维生素 C 含量在蔬菜中也算不错的,为 48 毫克/100 克,是西红柿的 3.4 倍,更可贵的是香菜清洗干净后可以直接凉拌生吃,这便能更好的保留维生素 C,减少加热烹调导致的营养流失。
5. 矿物质钾
香菜的钾含量为 272 毫克/100 克,比香蕉略高一些,对有控血压需求的朋友较为友好。
6. 矿物质钙
香菜的钙含量为 101 毫克/100 克,这和牛奶的钙含量不相上下,如果你喜欢吃香菜,补钙别错过。
04
香菜如何储存?
对于香菜 *** 来说,买香菜从来都不是一次几根,而是成捆成捆地买。可以做成各种香菜美食,比如香菜饼、香菜炒牛肉、香菜炒鸡蛋、凉拌香菜、香菜拌木耳、培根香菜卷等,甚至西红柿炒鸡蛋里也要放上一把香菜。
既然一次买得多,就得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储存香菜。有研究显示:4℃ 低温贮藏能保留香菜更多的营养成分,维生素 C 流失的最慢,损失最少,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更低;<8、9>而 20℃ 条件下贮藏的香菜,多酚类和类黄酮类物质积累最多,抗氧化活 *** 最强,并且将香菜切割后再储存更有利于提高香菜的抗氧化活 *** 。<8>
这是因为当蔬果被机械损伤后,便会启动自身应答机制抵御伤害,调节自身新陈代谢并生成新的代谢产物修复损伤,保护组织。香菜被切割后会诱导香菜酚类、黄酮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利用香菜补充更多的维生素 C,那就放在冰箱冷藏存放;如果你是想要获得更多的抗氧化成分,那就把香菜切好后放在室温下存放一段时间,但室温下放得久了,香菜会变蔫。
不过,要想获得抗氧化成分完全可以多吃深色蔬菜,食物多样化,没必要盯着香菜不放,反倒是它的维生素 C 含量更可贵。最推荐的保存方式还是冰箱冷藏,3 天内吃完。
05
总结
理解 *** ,不爱吃香菜的人真的可能不是挑食!和朋友吃饭之前别忘了问一句:“吃香菜吗?”
你是“爱香菜 *** ”还是“反香菜 *** ”?
参考文献:
<1> 马明娟, *** ,谢恬等.新鲜芫荽关键 *** 香气成分的鉴定与分析
<2> Eriksson N, Wu S, Do C B, et al. 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3> Eriksson, Nicholas, et al. "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Fl *** o *** 1.1 (2012): 22.
<4> Mauer L , Elsohemy A . Prevalence of cilantro (Coriandrum sativum) disliking among different ethnocult *** al groups
<5>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
<6> http://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169997/nutrients
<7> 刘艳红,张莲莲, *** ,张晓玙,刘生杰.香菜的有效成分提取、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8> 韩聪,李晓安,高梵,金鹏,郑永华.贮藏温度对鲜切香菜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 *** 的影响
<9> 李宁,董玲, *** 安,赵秋艳,乔明武,宋莲军.不同贮藏方式对香菜中亚硝酸盐及Vc含量的影响
作者:薛庆鑫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 ***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审核:宋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
(科普中国)
香菜·芫荽· *** 菜……作者:冯建国
读到这个标题,你是否会下意识地露齿一笑:这是不是太小儿科的?开始时我亦是这么想的,可是又有几个人能讲出来芫荽与香菜的来龙去脉呢?也许最简单的才是最复杂的,就比如这个“一”字,谁能够完全体味又能完全做到呢?尽管当我们说到香菜时几乎所有人都不会陌生,也都熟知多用于做凉拌菜佐料,或烫料、面类菜中提味用。而且印象最深刻的,大约莫过于与青辣椒拌在一起的“ *** 菜”了。然而我知道叫香菜时,已是32岁调到运城工作后,每每吃饭时,朋友们都会点一道由青辣椒和香菜伴成的 *** 菜。在我看来,不就是我们乡下人吃了一辈子的芫荽拌青辣子椒吗?
习惯成自然,环境又常常可以改变人的习惯。在这以前,我始终只知道芫荽而不知道香菜的,而且多是做菜码用的,尤其是做席面时,厨子们常将切碎的芫荽放在凉菜或者是蒸碗翻好后的上面,与鸡蛋做成的青红丝一起使用,这样既增色又添味,菜一下子就提升了一个品位。而且逢年过节家里待客时也需有的,所以 *** 赶集购买年货时总要或多或少捎上一些芫荽和菠菜回来。只是自从来运城后,我慢慢知道了芫荽还可以叫香菜,辣子拌芫荽就是脍炙人口的 *** 菜。于是随乡务俗,进城忘村,久而久之便产生温水煮青蛙式的效应,渐渐地将芫荽叫香菜,芫荽辣椒菜也叫成 *** 菜了。
不过我们的认知,大都停留在仅仅知道芫荽是常见的一种食材,至多是不可或缺的食材而已。其实芫荽还是一味中 *** ,有着不错的食疗功效,为伞形科植物鞠荽的全草,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村里将第二年的生长的叫做续根芫荽,不论形状还是味道都要略逊色一些。芫荽状似芹菜叶小且嫩,茎纤细,味郁香,其 *** 用价值可开胃消郁还可止痛解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称“芫荽 *** 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常与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同用,治麻疹不透、感冒无汗等,内服外用皆可,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用都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芫荽 *** 温,因而患有癌症、慢 *** 皮肤病和眼病、气虚体弱,以及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人不宜多食。
天下诸事本同一理,人类与自然界亦都如此,要想与他物相提并论,或者还要屹立于强林之列,就须有与他物并驾齐驱甚至超越其之上的实力。芫荽之所以被大多数人们喜爱,是因为香菜本身的香味浓烈,有别于其他蔬菜。同时它色泽翠绿,形状上乘,将其放到汤里面或者是菜里面时,就会使汤或菜的色香味更加鲜美,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人的食欲,让人胃口大开,收到健胃消食等一系列的好处。尤其是做一些鸡鸭鱼类的佳肴时,其作用效果更加突出,仿佛不放一点芫荽,就是失去灵魂了一样的乏味。可见人们喜爱它,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缺者亏满者盈,再美好的事物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这便是一分为二的世界观了。虽然香菜有众多优点,但是俗话说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头,你想吃猪肉,他要喝烧酒,很难做到完美无缺的统一。正如许多朋友不吃葱韭蒜一样,尽管芫荽的好处多多,但是一部分人还是十分排斥的。正所谓香油调菠菜,各取心头爱,一个人一个口味。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位姓薛的同学“见绿不吃”,吃葱时只吃白的根不吃绿的叶。对于芫荽而言,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美食,但却还有一些人却觉得像是毒 *** 一样,甚至于称之为“臭菜”“苦菜”。因此在羊肉泡馍馆里,常常会听到“老板,一碗不要放香菜”的呼喊声。
而且恐怕许多国 *** 不清楚,芫荽的原产地既不在我国北方也不在南方,而是出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属于地地道道的泊来品。只是沧桑变化,芫荽成了我们国家十分走俏的美味佳肴时,而曾经的原产地却已没有了芫荽,可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哦。不过芫荽早在西汉时期便从西域传入我们中国,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西红柿、芝麻、大葱、西瓜、绿豆等作物一道引回我国,随之传播开来,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地道美食。而为此建立了卓越贡献的应是张骞,他不仅以使臣的身份,让很多西域国家与汉朝达成了外交关系,同时亲自进入西域,带来了很多中原地区没有的作物。
让我们还原一下历史,香菜的真正学名叫做芫荽,香菜只是它的别名。据史料记载,张骞在引进香菜之初的名字是叫做胡荽,直到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皇帝是胡人,觉得胡荽不大中听。其时汉地多称做中原,于是下令将其改名为原荽,后来由于属于草类植物,便渐渐演变为芫荽。到了明朝时期,因为 *** 地位极低,又都多是文盲,根本不认识芫荽这两个字。而且因为芫荽本身口味极其特殊,富有浓郁的香味,于是人们将其称为香菜。久而久之,由于香菜这个名字既形象贴切,又通俗易懂,很快便在民间传承开来,逐渐取代了芫荽的主流地位。不过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时至今日,大多数城里人叫做香菜,而农村人却依然多叫做芫荽。
运城人喜欢香菜芫荽,无论是解州羊肉泡馍、永济牛肉饺子,还是绛州火锅、临猗生汆丸子汤,在热气腾腾的锅碗里撒上少许绿茵茵的芫荽菜码,顷刻之间色香味扑鼻,不由得食客们涎水绕舌。我不知道运城人的这种嗜好,是否与芫荽的引进者张骞有关,因为盐湖区底张村的村名,与张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盐湖区志载道:底张村是因有汉博望侯张骞之墓而得名。张骞从西域带回来农作物新品种后,在今底张村一带培植和繁育,并经常亲自脱掉官靴穿上布鞋,和乡民们一起在田间种植农作物。张骞去世后,为了永久纪念这位人民爱戴的博望侯,村民们就将张骞遗弃的一双官靴埋在当地,修筑衣冠 *** 建祠立碑,并将村名定为底张村。
声明: *** 源自 *** ,侵删!
诗词中的植物名,你可能都读错了!名字,是了解一个人的开始,在植物界也是如此。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奇奇怪怪的植物名,以及提到这些植物的诗词文章。
1
< pò shù >
朴 树
歌手 朴【pǔ】树
一首忧伤而又温暖的《那些花儿》红遍大江南北
可是注意,在植物界念朴【pò】树
这也是杭州街头可见的行道树
(朴树内心:我不“破”,我明明高大又茂密)
2
< yè gàn >
射 干
鸢尾科射干属多年生草本
味苦、 *** 寒、微毒
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
王念孙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
——《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咏怀诗
【明】 唐寅
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
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
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
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
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
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
3
< shā mù >
杉 木
又名:沙木、沙树等
水杉、池杉、落羽杉都念【shān】
杉【shā】木偏偏特立独行
晓发杉木
【宋】陈与义
古泽 *** 淡,高林露气清。
纷纷世上事,寂寂水边行。
客子凋双鬓,田家自一生。
有诗还忘记,无酒却思倾。
4
< guì bǎi >
桧 柏
秦桧【huì】、柏 【bó】 拉图
人尽皆知
可我就是这么任 *** 念【guì bǎi】
桧 柏
【明】吴宽
桧柏 *** 相似,安论不同形。
城南久移植,用以护幽亭。
桧也渐生粉,柏兮复垂铃。
幸非两石间,自足全余龄。
古槐虽老大,秋到即凋零。
园空霜雪冷,见此独青青。
5
< bái zhú >
白 术
只有在植物命名中念【zhú】
同样的还有苍术【cāng zhú】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
【宋】 苏辙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
老僧似识众生病,久在山中养 *** 苗。
白术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
6
< pāo tóng >
泡 桐
“泡【pāo】”是木质疏松的意思
衢州的方言中这个音很常用
月亮泡【pāo】,小湖,地名常用
“泡【pào】”是动词以及泡泡相关的意思
醉花间
【五代】冯延巳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
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 *** 成憔悴,
闲愁浑未已,人心情绪自无端,
莫思量,休退悔。
7
< qián má >
荨 麻
*** 【xún má zhěn】
一模一样的两个字加一字之后
读音就完全不一样了
此字读音的修改也是反反复复
现在这两个读音算是尊重传统
至荨麻林
【明】杨士奇
浩荡山川气象开,氛清多倚将臣才。
平生不解谈孙武,也到荨麻塞上来。
8
< qiào dǒu kē >
壳斗科
曾经也为地壳【qiào】纠结过
因为果实外面还有一层坚硬的外皮
【ké】更偏向口语
板栗,双子叶植物纲,壳斗科
夜食炒栗有感
【宋】陆游
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
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
9
< suō cǎo >
莎 草
很少人注意到这个读音
平常习惯了【shā】这个美丽的读音
再看【suō】会很别扭吧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 *** 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10
< hàn dàn >
菡 萏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即使不认识这两个字
但是看着就很美
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 *** 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何限恨 一作:无限恨)
11
< bí qi >
荸 荠
字难认不说
音也一直在变化
(不过很好吃就对了)
寒花葬志
【明】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 *** 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12
< bá qiā >
菝 葜
一种祛风利湿、消肿解毒的中草 ***
这个植物的名字真不好写啊
一定要读对!
食菝葜苗
【宋】张耒
江乡有奇蔬,本草记菝葜。
驱风利顽痹,解疫补体节。
春深土膏肥,紫笋迸玉裂。
烹之芼姜橘,尽取无可辍。
应同玉井莲,已过猫头茁。
异时中州去,买子携根拨。
免令食蔬人,区区美薇蕨。
13
< chēng liǔ >
柽 柳
认为这个很好读?
你之一眼看到的
是“怪【guài】柳”吧?
秋日柳林湖感赋
【清】 何德新
四野烟岚合,荒村傍日斜。塞云无宿树,边地少秋花。
柽柳低于膝,平湖但有沙。况当正摇落,客思起悲笳。
14
< shǔ qū cǎo >
鼠麴草
同曲【qū】
又名鼠曲草、佛耳草、鼠耳
田艾、清明菜和菠菠草
江浙用于 *** 清明果
鼠曲草
冯 至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
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
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
过一个渺小的生活,
不辜负高贵和洁白,
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
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
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15
< jiào tou >
藠 头
长得很像葱
吃着也有点像葱
说不定你都吃过
就是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念
又称薤,音【xiè】
相传,我国从商 *** 始种植薤
种 薤
【宋】张耒
薤实菜中芝,仙圣之所嗜。
轻身强骨干,却老卫正气。
持钱易百本,僻处多隙地。
雨余土壤滋,栽植勤我隶。
今年时泽足,灌汲免远致。
朝畦已芬敷,零落发鲜翠。
嗟余百不偶,六尺自知愧。
虽甘老支床,同愿寿阅世。
晨餐入匕箸,美不俪羹胾。
神农岂欺予,魏姥有前志。
16
< yán sui >
芫 荽
爱的人爱死它
讨厌的人拒之千里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香菜”
17
< jǔ ruò >
蒟 蒻
蒟蒻,即魔芋
对这两个字的感情始于果冻
对于一个吃着蒟蒻冻的小孩来说
才不在乎到底怎么读这俩字呢
成都书事百韵(节选)
【宋】薛田
气蒸蒟蒻根须润,日罩楩柟树影圆。
*** 市风光虫蛰外,花潭遨乐鵙鸣前。
聚源待擬求凫氏。貯怨那能雪 *** 。
藂植森荣还蓊蔚,夹流湍迅迥潺湲。
18
< yīng yù >
蘡 薁
葡萄科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
其实本质上就是野葡萄
葡萄还没进入中国的时候
古人吃的就是蘡薁
诗经·七月(节选)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来源:微信公众号“阅读公社”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荸荠、蒟蒻、芫荽......怎么读?2017年1月14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一生成就卓著,充满传奇色彩。他早年专攻经济,年近50,转行研究语言。他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设计并创建的拼音 *** ,成为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国际标准。他让以拼音拼写汉字的表达方式成为了现实。
*** 着中华文化的根
汉字的音
高低起伏,平仄有序
世界上又有哪一种文字
可以像汉字一样
实现音、形、意的统一
浑然天成,无音即响,无韵即唱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
悠久而灿烂的文明
不仅增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更能增强人们对祖国的热爱
华人 *** 姐为意大利市民送口罩,当地居民用汉语拼音写下“Xie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