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又叫什么名字怎么读,香菜又叫什么名字广西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95
中外文化交流,互相借鉴古已有之,从香菜名称的由来说起


香菜可是中国人的更爱,吃的,喝的很多都离不开它。河南的烩面、兰州的拉面等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香菜这个叫法,是大众给它称呼。其实香菜的正规名叫芫荽(yansui ),后有人称盐碎。 芫荽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纲目》中的记载。

香菜是外来菜种,它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关于香菜为什叫做“盐碎”,还要先香菜的到我国的历史演变过程谈起。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回来的时候,这香菜在带来的可没有名字,西域的语言复杂多变,张骞带回的众多物品,当时并没有将每一样物品用当地语言写下来。

因此,香菜被带回来后,各地就开始种植了。据《博物志》中记载:“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胡荽, *** 归…。香菜传来后,当时称胡荽。

这个“荽”字怎么来的呢?汉朝时, *** 将西域称为“胡”,所以就管这种菜叫做胡荽。所以“荽”字可以说就是为了香菜而生的。

看一下之过“荽”,上面是一个草字头, *** 是一种植物,底下有一个“女”字,应该是嘎有一个好的意义。后来人们觉得这个胡荽不太好听,就把它改成了香荽。

至于“盐荽”,据说是河南人认为香菜不怎么香,想给它换个名字。这个菜原名此芫荽(yán suì)。大家想认为这个字不好写也不好读,干脆就叫它“盐碎”,而且和以前名字的音也一样。很快,这种叫法和写法就流行开了。








“芫荽”怎么读?( *** 9节目预告)

/ 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

“芫荽”

就是香菜


“剁生”

是云南基诺族人

在重要节日才能吃到的菜

将牛里脊剁成肉糜后

加入胡辣椒和芫荽等香料

再经过一道道别具特色的处理流程

这道菜就完成了


那么

“芫荽”怎么读?

评论区见~

节目单来啦

今日播出预告

周日

*** -9纪录频道播出

17:00

全景自然

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 1

18:01

魅力万象

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 2

19:00

9 ***

美术里的中国 4

19:22

活力·源

辣椒的 *** 2

19:50

微9

动物邻居之黑鹳

20:00

特别呈现

珠穆朗玛 2

21:00

寰宇视野

奇妙的色彩世界

22:00

纪录影院

寻找大鱼

注:节目以最终实际播出为准


扫描二维码

或下载央 *** APP

直达播放页面

来源: *** 纪录

“不爱吃香菜”就是挑食?错!其实是刻在基因里的!

据说,每年的 2 月 24 日为“世界讨厌香菜日”,是一些不喜欢吃香菜的人联合起来创办的节日。在这一天,全球“反香菜联盟”内的成员都会团结起来,用文字、 *** 以及行为来发泄对香菜的不满。

香菜还真是个充满争议的蔬菜,有人说它很香,吃饭的时候疯狂加香菜。但也有人说它很臭,看见就反胃想吐。

——香菜控:“老板,多放香菜!”

——反香菜 *** :“老板,不要放香菜!千万不要放香菜!”

嗯……这是为啥?一种植物怎么还有两种“味道”?香菜到底是香的还是臭的?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香菜。

01

香菜到底是“香”还是“臭”?

香菜,也叫芫(yán)荽(sui),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早的调味品之一,也很适合做菜品的点缀,成为画龙点睛的关键一步。

并且,香菜特殊的香气主要来自于其中的醛类和醇类物质。这些香气可以帮助祛除肉类的腥膻味,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1>

至于这个风味是香的还是臭的,不同人群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研究表明:爱不爱吃香菜是由基因决定的。

很讨厌香菜的人在位于 11 号染色体上的一簇嗅觉受体基因中,有一组叫做“OR6A2”的基因,这是一组特定嗅觉受体基因。OR6A2 对几种醛类成分具有很高的结合特异 *** ,使香菜具有其特征气味。这种气味会被形容为臭虫味、肥皂味、辛辣味、污垢味等不愉快的气味。<2>

而没有这组基因的人闻着香菜就是一种拥有特殊香气的蔬菜,吃起来也超级美味。

虽然是否喜欢香菜和基因有关,但和它相关的遗传 *** 较低,<3>父母不喜欢吃香菜,孩子不一定也不喜欢吃。

02

有多少人不爱吃香菜?

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不爱吃香菜的朋友吧!这就能看出来,其实不爱吃香菜的人占比还是挺多的。

有研究针对居住在加拿大的 1639 名年轻人群中不同种族文化群体对香菜的喜恶程度做了调查,结果数据表明,不喜欢香菜的占比从 3%~21% 不等,其中包括中国人在内的 *** 人不喜欢香菜的最多,占比为 21%。也就是说,每 5 个中国人里就会有 1 个人不喜欢香菜。<4>

其次为高加索人占比为 17%,非洲裔占比 14%,南亚人占比 7%,西班牙裔占比 4%,中东人占比最少为 3%。

不过,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之前是不爱吃香菜的,对其“深恶痛绝”,但后来慢慢的就变了,开始能接受甚至很爱吃香菜。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周边人饮食习惯的影响,如果经常接触爱吃香菜的朋友经常一起进餐,或者生活在一个经常用香菜做菜的地区,就会逐渐提高对香菜的接受程度。

03

香菜有啥营养?

香菜的营养在蔬菜中还是很优秀的,对于不排斥香菜的人真的是强烈推荐吃!

1. 膳食纤维

香菜的不溶 *** 膳食纤维含量为 1.2 克/100 克,<5>这几乎是大白菜的 1.3 倍,根据美国 *** 营养数据库中的数据,香菜叶的总膳食纤维为 2.8 克,<6>能增强饱腹感,促进胃肠 *** ,预防便秘。

2. 多酚类物质

香菜中含有多酚类物质,能抗氧化、抗炎,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衰老等由氧化损伤引起的慢 *** 疾病。<7>

3. 胡萝卜素

香菜富含胡萝卜素,其中香菜叶的 β-胡萝卜素含量为 3930 微克/100 克,这种成分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 A,对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有益。经常用眼的 *** *** 和上班族,推荐常吃。

4. 维生素C

香菜的维生素 C 含量在蔬菜中也算不错的,为 48 毫克/100 克,是西红柿的 3.4 倍,更可贵的是香菜清洗干净后可以直接凉拌生吃,这便能更好的保留维生素 C,减少加热烹调导致的营养流失。

5. 矿物质钾

香菜的钾含量为 272 毫克/100 克,比香蕉略高一些,对有控血压需求的朋友较为友好。

6. 矿物质钙

香菜的钙含量为 101 毫克/100 克,这和牛奶的钙含量不相上下,如果你喜欢吃香菜,补钙别错过。

04

香菜如何储存?

对于香菜 *** 来说,买香菜从来都不是一次几根,而是成捆成捆地买。可以做成各种香菜美食,比如香菜饼、香菜炒牛肉、香菜炒鸡蛋、凉拌香菜、香菜拌木耳、培根香菜卷等,甚至西红柿炒鸡蛋里也要放上一把香菜。

既然一次买得多,就得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储存香菜。有研究显示:4℃ 低温贮藏能保留香菜更多的营养成分,维生素 C 流失的最慢,损失最少,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更低;<8、9>而 20℃ 条件下贮藏的香菜,多酚类和类黄酮类物质积累最多,抗氧化活 *** 最强,并且将香菜切割后再储存更有利于提高香菜的抗氧化活 *** 。<8>

这是因为当蔬果被机械损伤后,便会启动自身应答机制抵御伤害,调节自身新陈代谢并生成新的代谢产物修复损伤,保护组织。香菜被切割后会诱导香菜酚类、黄酮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利用香菜补充更多的维生素 C,那就放在冰箱冷藏存放;如果你是想要获得更多的抗氧化成分,那就把香菜切好后放在室温下存放一段时间,但室温下放得久了,香菜会变蔫。

不过,要想获得抗氧化成分完全可以多吃深色蔬菜,食物多样化,没必要盯着香菜不放,反倒是它的维生素 C 含量更可贵。最推荐的保存方式还是冰箱冷藏,3 天内吃完。

05

总结

理解 *** ,不爱吃香菜的人真的可能不是挑食!和朋友吃饭之前别忘了问一句:“吃香菜吗?”

你是“爱香菜 *** ”还是“反香菜 *** ”?

参考文献:

<1> 马明娟, *** ,谢恬等.新鲜芫荽关键 *** 香气成分的鉴定与分析.精细化工,2017,34(8): *** 3- *** 9.DOI:10.13550/j. *** hg.2017.08.009.

<2> Eriksson N, Wu S, Do C B, et al. 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Fl *** o *** , 2012, 1(1): 22.

<3> Eriksson, Nicholas, et al. "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Fl *** o *** 1.1 (2012): 22.

<4> Mauer L , Elsohemy A . Prevalence of cilantro (Coriandrum sativum) disliking among different ethnocult *** al groups. Fl *** o *** , 2012, 1(1):1-5.

<5>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6> http://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169997/nutrients

<7> 刘艳红,张莲莲, *** ,张晓玙,刘生杰.香菜的有效成分提取、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调味品,2021,46(05):179-184.

<8> 韩聪,李晓安,高梵,金鹏,郑永华.贮藏温度对鲜切香菜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 *** 的影响.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07):2496- *** 1.DOI:10.19812/j *** ki.jfsq11-5956/ts.2015.07.022.

<9> 李宁,董玲, *** 安,赵秋艳,乔明武,宋莲军.不同贮藏方式对香菜中亚硝酸盐及Vc含量的影响.食品科技,2012,37(10):47-49.DOI:10.13684/j *** ki.spkj.2012.10.001.

作者:薛庆鑫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 ***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审核:宋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

(科普中国)

香菜·芫荽· *** 菜……

作者:冯建国

读到这个标题,你是否会下意识地露齿一笑:这是不是太小儿科的?开始时我亦是这么想的,可是又有几个人能讲出来芫荽与香菜的来龙去脉呢?也许最简单的才是最复杂的,就比如这个“一”字,谁能够完全体味又能完全做到呢?尽管当我们说到香菜时几乎所有人都不会陌生,也都熟知多用于做凉拌菜佐料,或烫料、面类菜中提味用。而且印象最深刻的,大约莫过于与青辣椒拌在一起的“ *** 菜”了。然而我知道叫香菜时,已是32岁调到运城工作后,每每吃饭时,朋友们都会点一道由青辣椒和香菜伴成的 *** 菜。在我看来,不就是我们乡下人吃了一辈子的芫荽拌青辣子椒吗?

习惯成自然,环境又常常可以改变人的习惯。在这以前,我始终只知道芫荽而不知道香菜的,而且多是做菜码用的,尤其是做席面时,厨子们常将切碎的芫荽放在凉菜或者是蒸碗翻好后的上面,与鸡蛋做成的青红丝一起使用,这样既增色又添味,菜一下子就提升了一个品位。而且逢年过节家里待客时也需有的,所以 *** 赶集购买年货时总要或多或少捎上一些芫荽和菠菜回来。只是自从来运城后,我慢慢知道了芫荽还可以叫香菜,辣子拌芫荽就是脍炙人口的 *** 菜。于是随乡务俗,进城忘村,久而久之便产生温水煮青蛙式的效应,渐渐地将芫荽叫香菜,芫荽辣椒菜也叫成 *** 菜了。


不过我们的认知,大都停留在仅仅知道芫荽是常见的一种食材,至多是不可或缺的食材而已。其实芫荽还是一味中 *** ,有着不错的食疗功效,为伞形科植物鞠荽的全草,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村里将第二年的生长的叫做续根芫荽,不论形状还是味道都要略逊色一些。芫荽状似芹菜叶小且嫩,茎纤细,味郁香,其 *** 用价值可开胃消郁还可止痛解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称“芫荽 *** 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常与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同用,治麻疹不透、感冒无汗等,内服外用皆可,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用都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芫荽 *** 温,因而患有癌症、慢 *** 皮肤病和眼病、气虚体弱,以及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人不宜多食。

天下诸事本同一理,人类与自然界亦都如此,要想与他物相提并论,或者还要屹立于强林之列,就须有与他物并驾齐驱甚至超越其之上的实力。芫荽之所以被大多数人们喜爱,是因为香菜本身的香味浓烈,有别于其他蔬菜。同时它色泽翠绿,形状上乘,将其放到汤里面或者是菜里面时,就会使汤或菜的色香味更加鲜美,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人的食欲,让人胃口大开,收到健胃消食等一系列的好处。尤其是做一些鸡鸭鱼类的佳肴时,其作用效果更加突出,仿佛不放一点芫荽,就是失去灵魂了一样的乏味。可见人们喜爱它,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缺者亏满者盈,再美好的事物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这便是一分为二的世界观了。虽然香菜有众多优点,但是俗话说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头,你想吃猪肉,他要喝烧酒,很难做到完美无缺的统一。正如许多朋友不吃葱韭蒜一样,尽管芫荽的好处多多,但是一部分人还是十分排斥的。正所谓香油调菠菜,各取心头爱,一个人一个口味。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位姓薛的同学“见绿不吃”,吃葱时只吃白的根不吃绿的叶。对于芫荽而言,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美食,但却还有一些人却觉得像是毒 *** 一样,甚至于称之为“臭菜”“苦菜”。因此在羊肉泡馍馆里,常常会听到“老板,一碗不要放香菜”的呼喊声。

而且恐怕许多国 *** 不清楚,芫荽的原产地既不在我国北方也不在南方,而是出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属于地地道道的泊来品。只是沧桑变化,芫荽成了我们国家十分走俏的美味佳肴时,而曾经的原产地却已没有了芫荽,可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哦。不过芫荽早在西汉时期便从西域传入我们中国,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西红柿、芝麻、大葱、西瓜、绿豆等作物一道引回我国,随之传播开来,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地道美食。而为此建立了卓越贡献的应是张骞,他不仅以使臣的身份,让很多西域国家与汉朝达成了外交关系,同时亲自进入西域,带来了很多中原地区没有的作物。

让我们还原一下历史,香菜的真正学名叫做芫荽,香菜只是它的别名。据史料记载,张骞在引进香菜之初的名字是叫做胡荽,直到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皇帝是胡人,觉得胡荽不大中听。其时汉地多称做中原,于是下令将其改名为原荽,后来由于属于草类植物,便渐渐演变为芫荽。到了明朝时期,因为 *** 地位极低,又都多是文盲,根本不认识芫荽这两个字。而且因为芫荽本身口味极其特殊,富有浓郁的香味,于是人们将其称为香菜。久而久之,由于香菜这个名字既形象贴切,又通俗易懂,很快便在民间传承开来,逐渐取代了芫荽的主流地位。不过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时至今日,大多数城里人叫做香菜,而农村人却依然多叫做芫荽。

运城人喜欢香菜芫荽,无论是解州羊肉泡馍、永济牛肉饺子,还是绛州火锅、临猗生汆丸子汤,在热气腾腾的锅碗里撒上少许绿茵茵的芫荽菜码,顷刻之间色香味扑鼻,不由得食客们涎水绕舌。我不知道运城人的这种嗜好,是否与芫荽的引进者张骞有关,因为盐湖区底张村的村名,与张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盐湖区志载道:底张村是因有汉博望侯张骞之墓而得名。张骞从西域带回来农作物新品种后,在今底张村一带培植和繁育,并经常亲自脱掉官靴穿上布鞋,和乡民们一起在田间种植农作物。张骞去世后,为了永久纪念这位人民爱戴的博望侯,村民们就将张骞遗弃的一双官靴埋在当地,修筑衣冠 *** 建祠立碑,并将村名定为底张村。

声明: *** 源自 *** ,侵删!

诗词中的植物名,你可能都读错了!

名字,是了解一个人的开始,在植物界也是如此。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奇奇怪怪的植物名,以及提到这些植物的诗词文章。

1

< pò shù >

朴 树

歌手 朴【pǔ】树

一首忧伤而又温暖的《那些花儿》红遍大江南北

可是注意,在植物界念朴【pò】树

这也是杭州街头可见的行道树

(朴树内心:我不“破”,我明明高大又茂密)

2

< yè gàn >

射 干

鸢尾科射干属多年生草本

味苦、 *** 寒、微毒

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

王念孙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

——《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咏怀诗

【明】 唐寅

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

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
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
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
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
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

3

< shā mù >

杉 木


又名:沙木、沙树等

水杉、池杉、落羽杉都念【shān】

杉【shā】木偏偏特立独行

晓发杉木

【宋】陈与义

古泽 *** 淡,高林露气清。
纷纷世上事,寂寂水边行。

客子凋双鬓,田家自一生。
有诗还忘记,无酒却思倾。

4

< guì bǎi >

桧 柏


秦桧【huì】、柏 【bó】 拉图

人尽皆知

可我就是这么任 *** 念【guì bǎi

桧 柏

【明】吴宽

桧柏 *** 相似,安论不同形。
城南久移植,用以护幽亭。

桧也渐生粉,柏兮复垂铃。
幸非两石间,自足全余龄。
古槐虽老大,秋到即凋零。
园空霜雪冷,见此独青青。

5

< bái zhú >

白 术


只有在植物命名中念【zhú】

同样的还有苍术【cāng zhú】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

【宋】 苏辙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

老僧似识众生病,久在山中养 *** 苗。
白术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

6

< pāo tóng >

泡 桐


“泡【pāo】”是木质疏松的意思

衢州的方言中这个音很常用

月亮泡【pāo】,小湖,地名常用

“泡【pào】”是动词以及泡泡相关的意思


醉花间

【五代】冯延巳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

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 *** 成憔悴,

闲愁浑未已,人心情绪自无端,

莫思量,休退悔。


7

< qián má >

荨 麻

*** 【xún má zhěn】

一模一样的两个字加一字之后

读音就完全不一样了

此字读音的修改也是反反复复

现在这两个读音算是尊重传统

至荨麻林

【明】杨士奇

浩荡山川气象开,氛清多倚将臣才。

平生不解谈孙武,也到荨麻塞上来。


8

< qiào dǒu kē >

壳斗科


曾经也为地壳【qiào】纠结过

因为果实外面还有一层坚硬的外皮

【ké】更偏向口语

板栗,双子叶植物纲,壳斗科


夜食炒栗有感

【宋】陆游

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
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


9

< suō cǎo >

莎 草

很少人注意到这个读音

平常习惯了【shā】这个美丽的读音

再看【suō】会很别扭吧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 *** 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10

< hàn dàn >

菡 萏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即使不认识这两个字

但是看着就很美


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 *** 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何限恨 一作:无限恨)

11

< bí qi >

荸 荠

香菜又叫什么名字怎么读,香菜又叫什么名字广西-第1张图片-


字难认不说

音也一直在变化

(不过很好吃就对了)


寒花葬志

【明】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 *** 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12

< bá qiā >

菝 葜

一种祛风利湿、消肿解毒的中草 ***

这个植物的名字真不好写啊

一定要读对!


食菝葜苗

【宋】张耒

江乡有奇蔬,本草记菝葜。
驱风利顽痹,解疫补体节。
春深土膏肥,紫笋迸玉裂。
烹之芼姜橘,尽取无可辍。
应同玉井莲,已过猫头茁。
异时中州去,买子携根拨。
免令食蔬人,区区美薇蕨。


13

< chēng liǔ >

柽 柳

认为这个很好读?

你之一眼看到的

是“怪【guài】柳”吧?


秋日柳林湖感赋

【清】 何德新

四野烟岚合,荒村傍日斜。塞云无宿树,边地少秋花。

柽柳低于膝,平湖但有沙。况当正摇落,客思起悲笳。


14

< shǔ qū cǎo >

鼠麴草

同曲【qū】

又名鼠曲草、佛耳草、鼠耳

田艾、清明菜和菠菠草

江浙用于 *** 清明果


鼠曲草

冯 至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
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

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
过一个渺小的生活,
不辜负高贵和洁白,
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
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
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15

< jiào tou >

藠 头


长得很像葱

吃着也有点像葱

说不定你都吃过

就是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念

又称薤,音【xiè】

相传,我国从商 *** 始种植薤


种 薤

【宋】张耒

薤实菜中芝,仙圣之所嗜。
轻身强骨干,却老卫正气。
持钱易百本,僻处多隙地。
雨余土壤滋,栽植勤我隶。
今年时泽足,灌汲免远致。
朝畦已芬敷,零落发鲜翠。
嗟余百不偶,六尺自知愧。
虽甘老支床,同愿寿阅世。
晨餐入匕箸,美不俪羹胾。
神农岂欺予,魏姥有前志。


16

< yán sui >

芫 荽

爱的人爱死它

讨厌的人拒之千里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香菜”

17

< jǔ ruò >

蒟 蒻


蒟蒻,即魔芋

对这两个字的感情始于果冻

对于一个吃着蒟蒻冻的小孩来说

才不在乎到底怎么读这俩字呢


成都书事百韵(节选)

【宋】薛田

气蒸蒟蒻根须润,日罩楩柟树影圆。
*** 市风光虫蛰外,花潭遨乐鵙鸣前。
聚源待擬求凫氏。貯怨那能雪 *** 。
藂植森荣还蓊蔚,夹流湍迅迥潺湲。


18

< yīng yù >

蘡 薁


葡萄科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

其实本质上就是野葡萄

葡萄还没进入中国的时候

古人吃的就是蘡薁


诗经·七月(节选)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来源:微信公众号“阅读公社”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荸荠、蒟蒻、芫荽......怎么读?


2017年1月14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一生成就卓著,充满传奇色彩。他早年专攻经济,年近50,转行研究语言。他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设计并创建的拼音 *** ,成为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国际标准。他让以拼音拼写汉字的表达方式成为了现实。



*** 着中华文化的根

汉字的音

高低起伏,平仄有序

世界上又有哪一种文字

可以像汉字一样

实现音、形、意的统一

浑然天成,无音即响,无韵即唱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

悠久而灿烂的文明

不仅增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更能增强人们对祖国的热爱

华人 *** 姐为意大利市民送口罩,当地居民用汉语拼音写下“XieXie”



投稿邮箱:710005990@qq ***

<

益方之言?|赤根菜、筵席菜,是不是你“会说不会写”的菜名?

*** 加载中...

赤根菜·筵席菜

菠菜,在南方方言里多读为“扯根菜”,一些研究方言的著作也是这样写的。

那天,一位大学同学在网上讲到菠菜的别名“扯根菜”,他认为,其实应是“赤根菜”。菠菜又名波斯菜、菠薐、菠柃、鹦鹉菜、红根菜、飞龙菜等。《唐会要》就已明确记载:菠菜 *** 是唐太宗时 *** 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菠菜:菠稜,一名赤根,又名波斯草”。波斯就是现在的 *** 。

这在益阳话里也能得到证明。益阳话的“赤”与“扯”,都读ca。两个字只是调不同,“赤”为四声,“扯”为五声。普通话读chi,而益阳话读ca的常用字除“赤”之外还有“尺”。应是属于古音。

沅江的赤山岛,原以为起名时上面少有草木,如今看来,应是因为它的土壤是红色(赤)的。至于“扯”读ca,一者益阳话无卷舌音,二者普通话读e益阳话读a者许多,是一种带规律 *** 的现象(另有讲解)。

不少人将“扯根菜”理解为“根也可以扯起来吃的菜”,属于由音索字而产生的牵强附会。比如萝卜、莴笋、芫荽等的根也都是可以吃的,怎么不叫“扯根菜”呢?

益阳北郊黄家湖有个村叫赤江嘴(咀),应写为“ *** 江嘴(咀)”,因为这个村的地形伸向湖中,如 *** 向水中,并非此处有红(赤)土可以使江(实为湖)变为红色。

筵席菜,正规的名称叫芫荽,别名胡荽、香菜、香荽。为伞形科植物鞠荽的全草,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人们熟悉的提味蔬菜。还有一定 *** 用价值,《本草纲目》称:“芫荽 *** 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

益阳人称为“筵席菜”有两个来历。过去乡间物质生活贫乏,平时吃菜油水薄,而芫荽却是富贵菜,没有重油,难以下咽,只有过年过节,办红白喜事,才用来下油汤吃,因而谓之“筵席菜”。另一个来历,是由它的读音(yánsui)而来。芫的读音与筵同,荽的读音与尿同。尿,一般读niào,但方言里用于小孩 *** 就说“屙尿(sui)”。这个读sui的尿,在益阳方言里就读xi,与筵席之“席”(声调不同)同音。

(感谢唐宋轩宋喜梅女士对本期 *** 场地、字幕的支持)

主讲人简介:

谢国芳,益阳沅江人,益阳日报社高级编辑、益阳市首届优秀社科专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其方言研究专著《益阳方言寻根说字》为益阳市社科重点项目,获益阳市社科成果特等奖、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策划:邢玲

执行:杨玉菡

*** :湖南日报社益阳分社

不懂香菜的人,凭什么自以为懂得美食

香菜是个神奇的蔬菜,瞬间将食客划分为水火不容的两大阵营:有人爱之深切,菜里少了它总觉得不够味道;有人却避如蛇蝎,分分钟想把盘子丢到三米开外。国外甚至有个反香菜联盟!

这就怪了,香菜到底是香的还是臭的?为啥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差?听说不爱吃香菜还和基因有关,是真的吗?

01

香菜到底什么味儿?

/ 香的?臭的? /

香菜,学名是芫荽(yán suī)[Coriandrum sativum L.],也叫香荽、胡荽,是一种有强烈气味的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淡紫色小花,和芹菜、胡萝卜和茴香同属伞形科。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西汉张骞去西域带了回来,而后在 *** 上生根发芽。

香菜 | wikimedia

香菜闻着到底什么味?香菜中含有40多种化合物,其中82%是醛类,17%是醇类。肥皂和洗手液中有类似的醛类化合物,椿象(好诗意的名字,其实就是臭虫)攻击敌人的毒雾里也有。所以有人说香菜是肥皂味或臭虫味,不好闻,但也有很多人说香菜很香。

据研究数据,全世界不喜欢香菜的人里, *** 人为21%,比例更高;其次为白种人,有17%;再次为非洲裔,是14%;而西班牙裔和中东、南亚人只有7%不喜欢香菜。

说香菜臭的人,十里地开外有片叶子都要捏起鼻子,饭桌上给他夹上一筷子肯定立马绝交。这还不够,就有人义愤填膺地专门建了一个反香菜网站。

反香菜网站截图,有人吐槽,“这哪里是调味品,明明是苏格拉底的毒芹!”(苏格拉底喝毒芹汁而死,毒芹外形酷似芹菜,和香菜同属伞形科。)| ihatecilantro ***

觉得香菜香的人当然不服,香菜明明很香,风味无穷,吃啥都要麻烦老板再多加一把好吗。一道菜的成败在此!通过香菜的画龙点睛可以得到完美的提升,没有香菜的美食是不完美的!

《康熙来了》节目截图

02

爱不爱香菜

/ 是基因?还是文化做主? /

生活中,影响人类对食物喜好的因素大致有两个,基因遗传和文化环境。

关于基因方面,美国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对 *** 00人做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觉得香菜闻起来像肥皂的人都有一个叫OR *** 2的特定基因。

此外,一篇刊载于学术期刊《化学感应(Chemical Senses)》的 *** 说,对527对双胞胎调查后发现,还有三个基因也影响了人们对香菜的喜好,两个与苦味识别有关,一个与 *** *** 气味(如芥末)有关。

当然可能决定讨厌香菜的基因远比这两项研究复杂,但是产生的结果是不折不扣的,拥有这些“反香菜基因”的人连听到香菜这个词都要颤抖和反胃。

香菜 *** *** | @英国报姐

除了基因,文化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你的饮食偏好。长期反复接触某种食物,能让大脑建立全新的积极联想,然后慢慢接受它。就好比那些常吃香菜的地方,如中东和南亚等地区,讨厌香菜的人就会少 。也许最初你本不爱香菜,周围的人都爱,闻得多了,也便爱上了。

在烹饪时,除了香菜本身的气味,还有神奇的化学在发挥作用。有研究表明,香菜中含有一种挥发物质((E,E)-2,4-十一烷二烯醛),它能中和掉猪大肠的恶臭(比如图中的爆炒肥肠),让猪大肠更加美味

这道菜能同时劝退不吃香菜和不吃肥肠的人 | 豆果美食网网友漂泊的湖

03

香菜的根茎叶籽

/ 啥都能吃 /

香菜的茎叶和根都可以做调味料,果实做香料。新鲜的香菜叶片翠绿柔软,高温加热后味道会大大减弱(如果喜欢特殊的香菜风味,就生吃/轻煮)。

在中国,北方的夏天里少不了各种开胃凉菜,蔬菜切好,食盐酱油米醋辣椒香油调味,最后撒一把香菜末,增色又添味;煮好的菜肴在出锅装盘时扔进几根香菜,高 *** 出香气,翠绿的色彩也是菜肴的一抹点缀;吃四川火锅时,油碟里肯定也少不了香菜(分享一个心得,吃火锅时,也可以把超级嫩的香菜在厚油厚肉底的火锅里烫着吃,时间要短,千万不能烫老了,喜欢香菜的试试)。

香菜不仅是点缀,还能提香 | pixabay

印度人把香菜叫做dhania,是烹饪的重要调料。香菜酸辣酱(Cilanto Chutney),在印度餐馆里常用它来搭配油煎饼(Papadum)或萨摩萨三角饺(Samosa),它还是一款不赖的三明治酱,印度街头食品里也少不了它。

油煎饼 | capitalfoodjo *** nal ***

萨摩萨三角饺 | thebeachhousekitchen ***

酸辣酱三明治 | vegrecipesofindia ***

在西方,香菜籽是常见的香料,多用于腌渍泡菜和肉类,也能和很多香辛料搭配组合来调味烹饪。德国人和南美人用香菜籽腌香肠,中欧人和东欧人会用香菜籽作为葛缕子的替代品,烤黑面包。

香菜籽 | wikimedia

香菜籽香气浓郁,有辛辣味,是 *** 咖喱粉的重要原料。微火焙烤香菜籽,是两道南印度菜——sambar和rasam的重要调料。

sambar | vegrecipesofindia ***

rasam | vegetarianindianrecipes ***

香菜根比茎叶和籽的味道更浓郁醇厚,在泰国菜里,常用来做泰式汤和咖喱酱(c *** ry sauce)。

泰式红咖喱酱 | pinchofyum ***

04

香菜料理

/ 是黑暗料理还是独孤求败? /

下面要介绍的菜色,在不喜欢香菜的人看来,简直就是黑暗料理(一片叶子就足以毁掉一锅好菜),而对于闯荡 *** 多年的香菜爱好者,这些又都是极品,独孤求败,不知你见过没?

再怎么喜欢香菜,但光煮菜不煮肉的火锅你是来搞笑的么?香菜做配菜很好,但做主菜分量不够难当大任。

加了香菜的火锅 | 图虫创意

吃泡面就已经够可怜了,但你这泡面调味包还只有一种菜,摔!我要去楼下小店吃兰州牛肉面,叫老板多放香菜多放肉多放醋!

日本的香菜泡面 | gamersky ***

谁能告诉我香菜变成甜的是啥味?那玩意儿要咸的才能吃好嘛!原谅我接受 *** ,好奇生产商的脑洞有多大。

泰国的香菜奶糖 | 微博网友@幸福爬墙小瑾

不光是吃的,还有用的,契尔氏(Kiehl's)推出了三款香菜味的洗护用品(此处非广告),虽然很好奇使用效果,但轻易不敢尝试,怕讨厌香菜的人从此绕道而行_(:з」∠)_

从左至右依次是沐浴露、身体乳和洗手液 | kiehls ***

看起来还不错哦。

cilantro- *** rgarita | nutme *** anny ***

说起来,所长也曾“请”同事们喝过“香菜茶”,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戳这里(为省钱自制的抹茶,竟然差点让人吐出来!)。现在想起来所长没被同事们打死,证明大家对我是真爱!

吃货研究所是果壳网旗下的美食类科普号 不仅有好多知识,还有好多美食 从此不用费心找美食!

果壳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喜欢别忘了点在看哟↘?

渐渐消失的东台土话

在我出来上学后,由于交流的必要,全部讲普通话。曾经觉得家乡的方言觉得非常 *** 。后来看了一些古人的书籍后,才发现,一部分最土最土的话曾经是古汉语;家乡话,我们最土的部分其实是精华所在。

“香菜”,我小时候最讨厌吃了,明明是臭的,却要叫“香”菜,土话叫“芫荽”,两个草字头,写起来很优美的汉字。《射雕英雄传》中写作“言须”,和我们方言如出一辙。

“釜冠”,这个外地人肯定不明白是什么,本地的95后估计也都听不懂了。口语讲起来土得掉渣,写下来用普通话读一下文绉绉的。其实就是大土灶的锅盖,那时大锅的锅盖都是木头的,至于“釜冠”,也是有说法 的, “釜”就是锅,项羽当年破釜沉舟,其实就是把煮饭的锅全砸了;“冠”是帽子,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釜冠”就是锅的帽子,这是一个带比喻意味的形象化说 法,锅当然无须戴什么帽子,它的帽子,就是一顶锅盖。“釜冠”作为口语中的锅盖,绵延了4000多年。

“薅hāo草”。小时候田埂里人来人往扛着锄头,大家互相点头致意“你上田里薅草啊?”“嗯哪,你也薅草啊。”普通话里写作“锄草”。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水田自犂地而浸种,而 *** 秧,而薅草,而车戽,从夏讫秋,无一息得暇逸,而其收获亦倍。”

“男将”“女将”。“将”,发音为“qiang”。过去称呼别人的 *** 都叫“婆娘”,唐洋李堡一带离我们比较近的地方,称呼为“马马儿”。客气尊称人家 *** ,“你家的女将啊”,叫人家的丈夫则是“你家的男将啊。”如今这种称呼只有《三国》、《 *** 》等古典小说里可以见到,在戏剧舞台上可以听到。

“洽蛆”,形容瞎说八道,贬义词。“你洽的什么瘟蛆啊?”(你瞎说什么啊?)

“披奁”,普通话里的被子。曾经听到一个笑话,一个女人单独坐车,丢了一床被子,嚎啕大哭:“我的披奁么得了啊,男将要骂啊!”旁边的外地人听得目瞪口呆。女人同伴觉得她哭的很丢脸,跟外地人说:“别听她洽蛆啊!”

“糁儿粥”,汉字作“彩儿粥”更接近方言,其实是玉米粥。夏天的早晨喝一碗“彩儿粥”,浑身都有劲了。冬天的早晨,喝一碗有山芋的“彩儿粥”,温暖了一整天。

“凶”,这个字在我们方言里跟书面解释完全不一样,我们的方言里是褒义的,书面的解释则是贬义的。比如从医院探望老人回来,有人会议论下“老太太还满凶的啊,过到100岁不曾问题。”比如谁干活很厉害,就说“某某某做的凶啊。”

“曾céng”,“不曾”,意思同“没有”。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习凿齿﹞后至都见简文返命,宣武问:‘见相王何如?’答云:‘一生不曾见此人。’” 是不是觉得用“不曾”来讲话说“没有”,更显得有文化?

“捱搞”形容日子过得不是很好,很艰辛。”我们小时候捱搞啊,哪有你唻现在过的好啊?”老人家常常感叹。

“污琐儿”,这个词是我创的,找不到书面语是如何写的,“suǒ”应该更接近方言。好久都没用这个词了,连我父母打扫卫生后都会很文雅的说:“我去倒垃圾啊。”以前都是这样说的:“墙旮旯儿还有污琐儿扫掉!”

“胖,pang”之一声,同“浮”,现在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pang”,在《康熙字典》中是有这个字的,上面一横,下面一个水,非常形象,说明东西在水上面,比“浮”字意境好多了。“有个搞子pang在河上喽!”.

“来子”,实在是没有任何普通话和我们方言相近可以用词语写下来了,估计是“亮子”?还是“凉子”----太阳冷下来的儿子?“月亮”的方言,独树一帜啊。

“波乔”,“别波乔了,爬起来,自己走路。”老人家通常跟孙辈这样溺着说。“波乔”意思是撒娇。

“太”,作第三声,意思和“大”一样。“嫌太啊,换个小的吧。”

暂时想到这么多,以后如果有想起来的会继续补充。

还记得小时候的童谣一首“炒银豆,炒豇豆,炒到八哥翻跟头。”

香菜这么香 这谁能不迷糊

近年来,“世界讨厌香菜日”流行了起来。据非官方统计,全球大约有15%的人不吃香菜。因此,一些不喜欢吃香菜的人将每年的2月24日定为“世界讨厌香菜日”。而关于吃不吃香菜的话题,古人其实也很纠结。

香菜传入中国

没准比张骞出使西域还要早

不同的人对于香菜味道的感觉可能会不一样。明朝的植物学家屠本畯写过一首《蒝荽》,其中就有“臭如荤菜,脆比菘薹。肉食者喜,藿食者谐”之句。对于喜欢吃香菜的人来说,香菜有一种类似于薄荷或部分水果的清爽之味;可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恐怕对香菜这种 *** *** 的味道避之不及。

可在我国古代,爱吃香菜的人还真不少。起初,香菜可以代指很多植物,如刺芹、香薷等。但也许是芫荽过于出众,在流传中,“香菜”的称呼逐渐成了芫荽的专属,一提到香菜,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芫荽。

芫荽也有很多别称,比如盐荽、香荽等,但它最早的汉语称呼是“胡荽”,盖因它的原产地在西方,据学者考证,香菜原产于西亚或南欧。但香菜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晋代人张华在《博物志》里说:“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胡荽”。也有人考证:香菜传入中国的时间要比张骞的时代晚。可古人实在不知道谁干了这件好事,便把功劳记在了张骞身上。

晋代陆翙在《邺中记》里记录了一个和香菜名称有关的故事,说的是南北朝时后赵的皇帝石勒是胡人,听不惯身边人说“胡”字,于是把带“胡”字的事物名称全改了,胡荽被改为了“香荽”。或许从那以后,香荽便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通俗叫法“香菜”。后来,清代的学者厉荃在《事物异名录》里也引用了这种说法:“石勒改胡荽为香荽,今呼为盐荽。”所谓“盐荽”,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芫荽”。

由于味道很神奇,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香菜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提味菜。晋代文学家潘岳就喜欢吃香菜,他写过一篇《闲居赋》,总结了自己 *** 生涯的同时表达了对闲居的向往,其中就提到:“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荾”就是香菜,意思是堇菜荠菜甜美可口,蓼菜香菜多么香美芬芳呀!明代农学家王象晋也在《 *** 》里说:“(芫荽)甚香美脆嫩。”

“香菜粉”贾思勰

教你种香菜吃香菜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应该是个“香菜粉”,他在《齐民要术》里不仅仔细地为大家传授香菜种植的经验,还教大家如何吃香菜,比如他提到过一种“胡荽菹法”。“菹”(zū)是腌制的意思,其主要做法为:“汤中渫出之,着大瓮中,以暖盐水经宿浸之。明日,汲水净洗,出别器中,以盐、酢浸之,香美不苦。”用开水沥过再用温盐水浸泡 *** ,第二天搭配盐、醋一起吃,非常香美。

此外,香菜还有 *** 用价值,比如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里说:“(胡荽)食馔中多作香料,以助其味。于蔬菜子叶皆可用,生熟皆可食,甚有益于世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详细介绍过香菜,而且还说:“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

宋朝时,香菜还曾经和职场搭上关系,《宋史·舆服志》记载过:官员的束带纹饰有金荔支、师蛮……胡荽等,不同的纹饰 *** 着不同等级,看来,宋朝的香菜很吃“香”。

北宋学者魏泰在《东轩笔录》中还记录了一个段子,话说吕惠卿曾开王安石的玩笑,说他脸太黑,芫荽能去黑,用芫荽洗洗脸就能变白。王安石说:“我天生就黑,用芫荽洗又有什么用?”当然了,段子是当不得真的,但却说明香菜是足够寻常的一种菜蔬。

古人想吃香菜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像《齐民要术》这类农业百科全书里都有香菜的种植指南。小说《 *** 记》里还有个桥段: *** 师徒来到五庄观,孙悟空带着师弟们去偷人参果,看到观里的菜园子种有“葱蒜芫荽韭薤”。五庄观的主人镇元子是地仙之祖,看来,芫荽不仅为凡人所喜,就连神仙也爱。

花样繁多,餐桌上的“黄金配角”

古人吃香菜,其花样繁多。不仅会腌制,而且还会生吃。

生吃香菜在吃鱼时尤为常见。元代 *** 靓编的《事林广记》里记载了很多需要用到香菜的菜肴。比如吃鱼脍,也需要以鲜鱼为食材,鱼肉切丝,加上萝卜和姜丝,最后摆盘时加上生香菜装点,再蘸着醋吃。

元朝的营养学家忽思慧在专著《饮膳正要》里也有强调“香菜与诸菜同食,气味香,辟腥”。他还介绍了几种和香菜有关的美食,比如“秃秃麻食”,这是一种“手撇面”,撇是动作,类似于抛扔,和拉面颇为相似。吃的时候先将羊肉切细加葱炒熟,再加入肉汤调匀浇于面上,最后加上香菜末和蒜点缀一下,这可不是一碗正宗的羊肉拉面吗?

明代中叶的美食研究家宋诩在《竹屿山房杂部》中记载过不少和芫荽有关的菜肴。比如,他记载过一道“熟爨牛”,“爨”(cuàn)原有烧火做饭的意思,但是在 *** 菜肴的时候,爨有汆、涮的意思。这道菜的具体做法是将牛肉切细后放入冷水中烹熟,再以胡椒、花椒、酱、醋、葱调和,最后加上咸菜和芫荽提味。

此外,宋诩还提到过“羮胾(zì)制”,这是肉羹的 *** 方式,他列举了许多熬羹时可以加入羹中点缀的佐菜,比如乳腐、豆腐等等。但他还特意强调:“羮中事件视所宜入”,即看具体情况添加,但“每羮入一件,惟胡荽葱可并入之”。由此观之,宋诩应该是一位资深的“香菜粉”。

当然了,香菜还有一些别致的吃法,比如小说《 *** 》里提到过各式各样的茶,那时人们喝茶喜欢在茶中加入配料,在第七十五回中提到了一种“芫荽芝麻茶”,就是往茶里加入香菜芝麻调味,这一定是一杯味道极其浓郁的茶。宋末元初的诗人俞德邻写过:“儿挑苦芺供鹅食,妻撷葫荽荐客茶”。应也是以香菜入茶。香菜籽磨碎之后也可以当作一种香料。王祯在《农书》里也提到过:“胡荽其子捣细,香而微辛,食馔中多作香料,以助其味。”

西方 *** 喜欢吃香菜,据说,希腊人至少在公元前两 *** 就开始使用芫荽了。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时期,英国人曾把芫荽籽磨成粉,用来调制一种在婚礼时饮用的甜酒。这种调制 *** 一直延续到现代,如今,还有许多人习惯使用芫荽籽粉来调制 *** 或冰咖啡。而且“香菜 *** ”还受到了不少爱好者的欢迎,我想,这与“芫荽芝麻茶”应该是异曲同工之妙吧。看来,古今中外,爱吃香菜的可大有人在。

撒种要说脏话?对香菜的那些误解

古人对于香菜还有着一些深刻的误解,比如《饮膳正要》里提到的:“猪肉不可与芫荽同食, *** 肠。”有古人认为,芫荽辛温,其 *** 散发,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所以二者一起食用,一耗气、一无补,对于身体不利。不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这种说法从营养学上来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两者的成分其实并不冲突,通常适量食用不会引起 *** 反应。

元朝时还有一本《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生活小百科,里面提到了有关香菜种植的注意事项:“常以鱼腥水浇之,则香而茂。不得用粪浇,则不香。如无洗鱼水,泥沟水米泔水,亦佳。”用鱼腥水浇灌出来的香菜不仅长势好,而且味道香,使用粪便浇灌出来的香菜则全无香味。这可能是古人对香菜的某种误解。此外,由于芫荽的味道重,还有古人将香菜称为“秽荽”,并与臭蒜、邪蒿放在一起。

不过,古人对于香菜的更大误解,可能是撒芫荽 *** 时必须口说秽语,芫荽才能长得茂盛。唐朝人顾非熊在《灵物志》里便说:“下芫荽种,须说秽语。”于是,后世便衍生出了许多相关的笑话。

比如,北宋僧人文莹在《湘山野录》里记载了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位叫作李退夫的读书人,此人行事斯文古板,当时他带着儿子来到京城开封,居住在城北近郊的草房。有一天,种菜的老农请他撒芫荽 *** ,并告诉他需要说一些“猥语”,芫荽才能长势喜人。李退夫硬着头皮上阵,只好一边手撒芫荽籽,一边低声细语地说道:“夫妇之道,人伦之 *** 。”菜籽还没撒完,有人来访,他就交代儿子把这件事做完。他的儿子于是不停地念“大人已曾上闻”,意思是 *** 刚刚已经说过了。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笔记小说集《古今谭概》里也记载过类似的段子。

爱恨情仇,有些人不宜吃香菜

也有古人提出香菜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元代医学家贾铭写过一本专论饮食禁忌的书,书名叫作《饮食须知》,里面就提到有狐臭、口气等症状的人不宜吃香菜。

由于味道比较冲,香菜还是“五荤”之一。在练形家眼中,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荤”,道家则以韭、薤、蒜、芸苔、胡荽为“五荤”。上面提到过镇元大仙的五庄观里种过芫荽,其实,作为“五荤”之一的芫荽练形家和道家认为是荤菜之一。部分出家人认为食用五荤会口气重,恼人心绪,碍人修行,其实是不吃芫荽的。

即使是在普通人当中,不爱吃香菜的也不难找,比如明代文学家王世懋在《瓜蔬疏》里就直接说:“胡荽,味苦无当。而在五荤之内,不植吾圃中可也。”有趣的是,历史上的许多美食家都有专著,比如清代最有名的大吃货袁枚就有一部《随园食单》,记述了三百多种南北美食等,里面却没有出现香菜。也许,袁枚先生觉得香菜这种配料并不起眼,所以没有刻意强调。又或者大胆推测一下:袁枚老师可能并不喜欢吃香菜?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种食物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香菜更是这样,有人对它爱得深沉,有人却不习惯它的味道。现代人如此,古 *** 一样。

文并供图/邱俊霖

标签: 香菜 名字 什么 广西 怎么

上一篇长安镇属于哪个市(探寻长安镇所在地)

下一篇韩国酸辣白菜的家常做法大全,韩国酸辣白菜的家常做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