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券回收,阳澄湖大闸蟹价目表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34
聚焦蟹卡蟹券消费 | 记者调查:一张蟹券3种 *** ,往年的“老券”提货有门槛


10月4日,记者从电商平台搜索杭州的蟹卡蟹券,在排名相对靠前的“王氏食品旗舰店”,记者看到共有6款蟹券在销售,在售价基本为标称原价的3.5折—4.5折之间



同时,记者在微信朋友圈也刷到多个账号销售“王氏”提货券。记者向销售人员询问蟹券 *** ,得到的回复基本一致:按蟹券所标型号2折 *** 销售。这个 *** 比电商平台上王氏食品旗舰店中的 *** 又便宜了将近一半。


其中一位销售人员解释称,因为天气原因,螃蟹的成熟期推迟了,错过了中秋和 *** 销售旺季,所以今年的 *** 较往年便宜了不少,往年折扣价一般在4折左右。


为进一步体验提货流程,记者以440元的 *** 购买了2张“1088型提货券”。


10月7日,记者拿到蟹券后,来到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登云路“王氏”专卖店。工作人员表示,记者购买的1088型蟹券是4只3.6两公蟹4只2.6两母蟹,目前店内只有母蟹,想提公蟹需要预约,或第二天上午11点前到店提货。


随后,记者询问工作人员得知,门店也可以直接购买蟹券, *** 为标称的2.6折






▲张德洪老券只能到总店提,且数量规格以新券相近型号为准


10月7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拿着一张“1600型”的蟹券前往张德洪阳澄湖大闸蟹潮鸣店,工作人员却称这张是2022年以前发行的“老券”,只能去总店提货。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建国北路的张德洪总店进行提货。该店工作人员表示因品牌内部调整,“老券”只能在总店现场提货,不能通过扫券上的二维码线上提货。



此外,工作人员还表示,2022年的新券已取消“1600型”,老券的“1600型”只能提到相近的“C 1588型”,再额外补一只3两的母蟹。


也就是说,原来老券的“1600型”可提到5只4两公蟹、5只3两母蟹,现如今变成了4只4两公蟹、5只3两母蟹。



此外,记者分别前往浙江杭州的张德洪阳澄湖大闸蟹、王氏大闸蟹、周氏大闸蟹进行蟹卡蟹券提货消费体验,对大闸蟹券面标明和实际重量做了对比:


张德洪、王氏、周氏

券面标明的公母蟹重与实重一览表↓


阳澄湖大闸蟹券回收,阳澄湖大闸蟹价目表-第1张图片-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郑铁峰 施本允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

别让坑人的“螃蟹券”横行

来源:团结报-湘西网

苑广阔

近年来,消费者通过 *** 平台购买螃蟹礼品券,成为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生活中的日常。而记者调查发现,网店等销售方“卖券不卖蟹”的蟹券营销模式,存在明显的消费 *** 隐患。日前,长沙一市民刘女士通过礼品券下单“蟹中汇”螃蟹后,收到死蟹,而蟹中汇公司售后“人间蒸发”。

秋风起,蟹脚痒,当下正是吃螃蟹的大好时节,很多消费者跃跃欲试。有些消费者是通过 *** 渠道购买的“螃蟹券”,结果很多时候螃蟹没吃成,却生了一肚子气,个 *** 益受损。

一些消费者买了“螃蟹券”,可迟迟无法兑换螃蟹;一些消费者好不容易兑换了螃蟹,却遭遇货不对板的问题,不是螃蟹个头很小,就是收到不新鲜的螃蟹甚至是死蟹。这种营销模式处处都是坑:卖“螃蟹券”的把责任推给卖实物螃蟹的,表示自己只管卖券,而卖实物螃蟹的一方又把责任推给卖“螃蟹券”的,责怪对方超出进货量卖券。双方踢皮球,苦的还是消费者。

蟹券成为套路“重灾区”,已引起了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是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的重视。例如,今年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就组织和倡导作为会员单位的品牌商家,对自售出之日起30日内、未激活提货的一次 *** 兑付蟹卡、蟹券,提供无理由退货承诺服务。这是国内大闸蟹行业首次将一次 *** 兑付蟹券(卡)纳入无理由退货,对国内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螃蟹券”的本意是馈赠亲朋好友、维系感情的一种方式。可如今,兑换难、蟹券空转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提醒着消费者,如果一定要购买“螃蟹券”,则务必留意商品须知、注意事项和店铺的信用情况,也可以通过网店的历史评价来判断网店的信誉程度和服务态度,避免上当受骗。

(稿源:湖南日报)

(作者:苑广阔)

(编辑:杨思思)

本文来自【团结报-湘西网】,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螃蟹券圈钱套路揭秘:短斤少两,控制提货……

近日,多名网友反映各种螃蟹券问题,比如:螃蟹份量标高发低,发券数量随意,为提货设置障碍等等。

螃蟹券的出现,是基于发达的物流 *** 而出现的一种对螃蟹养殖户、经营者、消费者都有利的消费模式,然而,个别商家的行为,却一再地消解着螃蟹券背后的信用。“纸螃蟹”如何才能成为真正吃到嘴里的香螃蟹?

"螃蟹券",下一个"月饼券"?来自检察日报正义网00:0005:22

缺斤少两,提货困难

是消费者遇到的共 *** 问题

此前,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民王女士 *** 螃蟹券,却遭遇提货难的情况。今年中秋节买的券,至今都提不到螃蟹。

北京市民王女士:“显示的就是所有的日期都是已约满。他们家都是每天上午的十点左右才可以放出新的名额。抢在第二天的十点进入到他们这个平台去预约,上面显示的依然是全部都已经约满。就你始终没有办法 *** 作。”

要么退款要么明年9月再预约提货,反正今年是吃不到螃蟹了。最终,王女士只能退款了事。

比起王女士,方先生遇到的情况要稍好一些,螃蟹是拿到了,只是缩水了。

方先生在某电商平台上的一家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花了900元买了四张螃蟹券,两张留着自己用,两张送父母。没过多久,父母告诉他,兑换的螃蟹严重缺斤短两。

方先生:“3.5两的母蟹只有2.2两,本来十只螃蟹一共是4斤重,但实际称下来只有三斤重。我想人家(店家)可能是发错了,退款后就算了。”

半个多月后,方先生自己在同一家店里兑换螃蟹。因为有之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这次,他特意提醒商家要保证大闸蟹的规格和重量,但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方先生:“还是同样的问题,总共4斤的螃蟹只有3.2斤,母蟹只有二两多,我怀疑我买的几张卡都是这种问题。”

实际上,有很多网友表示,缺斤少两,提货困难是消费者遇到的共 *** 问题。

低价蟹券圈钱套路:

短斤少两,控制提货

江苏当地一位经营螃蟹的商家说,按理说,蟹券跟现货的 *** ,应该基本上是一致的,螃蟹卖多少钱,蟹券就卖多少钱,但送礼的市场上,追求的是让商品显得更有档次,因而就会有商家投市场之所好,卡券上标注2588型,但实际售价却只有两百块钱。这基本成了行业内的惯例。

一位常年经营螃蟹生意,但对螃蟹券却始终持谨慎态度的业内人士说,虚标规格、缺斤短两,这在行业内是比较普遍的。

业内人士:“这个卡券一般大部分是用在互联网销售的,他们就是虚标,相当于你标出来的卡券的规格和实物上的测量的东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位人士认为,多 *** 过电商平台卖螃蟹券的,无非是想以低价换市场。但成本核算是明摆着的,谁也不会长期、大量亏本做买卖。

业内人士:“他们(网上)卡券,二母三公,四对儿才卖66块钱。物流的成本大概在30元,然后还有包装成本。关键它不是一次 *** 费用,是两次运费,礼券是一次运费,还有实际发货时是一次运费,它只能是拿小蟹子当大蟹子去发呀。其实就是你的营收,能否支撑你卡券的低 *** 销售?支撑不了。”

江苏当地一位经营螃蟹的商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些螃蟹券有证券化的趋势。比如商家卖出一万份螃蟹券,实际上今年只允许两千份提货,剩下的八千份就让明年或者以后再来提货。今年提不了的话,商家就会沉淀很多的资金,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在商家不进行主动干预的情况下,每年都会有20%左右的人不会提货。

此前有媒体就关注过螃蟹券与实际产量严重脱钩的现象,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纸螃蟹”,与此前曾经发生过的“月饼券”做类比。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刘晓蕾:“其实经销商在某种意义上,依托于基础资产就是螃蟹,然后把它做成了一个金融衍生品,一旦有了金融属 *** 之后,可能出现资金空转,可能它预售了之后,最后它破产了,或者甚至于卷包跑了。”

“纸螃蟹”横行,漏洞如何堵?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 *** 会副 *** 居上接受采访时说,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有关螃蟹券的投诉量,并不是很大,问题还是集中在传统的那几个方面。

居上:“螃蟹券兑换具有季节 *** ,以今年为例,江苏省十月份以来,日均受理的大闸蟹投诉,大概在10到20条左右。主要是发货延迟、短斤少两这些问题。另外,我们也关注到有一些不法经营者通过高价发售螃蟹券,然后低价回收来赚取差价,本身并没有售卖螃蟹的业务。”

居上认为,螃蟹券的存在,有它的市场需求。如何规范螃蟹券的发售、流通、兑付,是一项 *** *** 的工作。

居上:“不仅仅是我们消保委要加强引导,行政的监管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更是需要加强。从消费者来讲的话,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我们首先还是建议消费者先行和经营者协商。比如说短斤少两的可以要求补发货物,也可以拨打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来进行 *** 投诉。”

“永远提不了货的蟹券”涉嫌商业欺诈

手拿大闸蟹券,却永远提不了货,干瞅着美食吃不到嘴里,这份尴尬太别扭了,任谁都无法接受。大闸蟹券提货期一般为3年,理论上今年提不了货,明后年还可以提货,但是隔这么久的时间,很少有人还记得,或者不知将券扔在哪个角落,再也找不到,也就无法提货了。

健身房办卡赌的是你不去,大闸蟹券赌的则是你不提货。大闸蟹券一般是送礼为主,比如送亲朋好友、客户、领导等,自用的较少,形成“吃的不买,买的不吃”消费模式,在永远提不了货的情况下,很多人会嫌麻烦而放弃尝试。据正规大闸蟹经营者透露,“发出去的螃蟹券,大约会有两成左右没有人提货的”。消费者没有提货,又没退钱的大闸蟹券,最终就变成了商家的净利润,这也是大闸蟹券热销背后的“ *** ”。

上海市消保委此前进行的一项消费体察活动发现,蟹券发售企业一般在蟹券上注明了提货方式和提货时间。但消费者实际提货时发现,不少商家提供的 *** 无法打通,通过官方网站预约,临近的日期几乎都已约满,甚至出现今年无法提货的情况。显然,部分商家是有意为之,在发售蟹券时,不是与实际产量挂钩,而是不 *** 滥发蟹券获得预收款,再通过人为控制提货率,让部分消费者“提不 *** ”或“第二年忘记提货”来牟利。

商家如此 *** 作手段,无疑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有意隐瞒蟹与券数量不符的 *** ,进而赚取消费者不提货的钱。大闸蟹券本身是一种“期货”,商家通过预售获得货款,到期却不兑现螃蟹,令消费者的钱打了水漂,乃是在故意坑消费者。还有些商家根本就没打算靠卖蟹赚钱,而是将“纸螃蟹”当成证券化炒卖,通过多轮转手、回购赚取暴利。

显然,商家滥发大闸蟹券、不兑现提货承诺的做法,涉嫌商业欺诈,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惩罚。监管部门需对“纸螃蟹”采取全程监管措施,不能放任商家滥发券,要求蟹券与产量挂钩,不兑现提货承诺的,可按退一赔三处罚。电商平台也要负起管理责任,对售卖“纸螃蟹”的商家加强管理,提高保证金门槛,对有不诚信行为的商家施以处罚,不及时整改或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家予以清退,并将其保证金赔付给消费者,以尽可能降低消费者的损失。


来源: *** 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 检察日报

购买蟹券无法提货?商家:今年已无货,得等到明年

【购买蟹券无法提货?商家:今年已无货,得等到明年】北京的王女士今年中秋节前在京东买了阳澄湖大闸蟹提货券,但是,无论什么时候申请提货,永远都排不上队。商家答复:要么退钱,要么等明年9月再说,要是执意今年提货,螃蟹冻死不包赔。业内人士:所谓“螃蟹发不了”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不能因为产量不足就不发货,不存在说“冻死不负责”,死亡必须要赔付。(中国之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螃蟹券圈钱套路揭秘:短斤少两,控制提货……

近日,多名网友反映各种螃蟹券问题,比如:螃蟹份量标高发低,发券数量随意,为提货设置障碍等等。

螃蟹券的出现,是基于发达的物流 *** 而出现的一种对螃蟹养殖户、经营者、消费者都有利的消费模式,然而,个别商家的行为,却一再地消解着螃蟹券背后的信用。“纸螃蟹”如何才能成为真正吃到嘴里的香螃蟹?

"螃蟹券",下一个"月饼券"?来自检察日报正义网00:0005:22

缺斤少两,提货困难是消费者遇到的共 *** 问题

此前,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民王女士 *** 螃蟹券,却遭遇提货难的情况。今年中秋节买的券,至今都提不到螃蟹。

北京市民王女士:“显示的就是所有的日期都是已约满。他们家都是每天上午的十点左右才可以放出新的名额。抢在第二天的十点进入到他们这个平台去预约,上面显示的依然是全部都已经约满。就你始终没有办法 *** 作。”

要么退款要么明年9月再预约提货,反正今年是吃不到螃蟹了。最终,王女士只能退款了事。

比起王女士,方先生遇到的情况要稍好一些,螃蟹是拿到了,只是缩水了。

方先生在某电商平台上的一家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花了900元买了四张螃蟹券,两张留着自己用,两张送父母。没过多久,父母告诉他,兑换的螃蟹严重缺斤短两。

方先生:“3.5两的母蟹只有2.2两,本来十只螃蟹一共是4斤重,但实际称下来只有三斤重。我想人家(店家)可能是发错了,退款后就算了。”

半个多月后,方先生自己在同一家店里兑换螃蟹。因为有之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这次,他特意提醒商家要保证大闸蟹的规格和重量,但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方先生:“还是同样的问题,总共4斤的螃蟹只有3.2斤,母蟹只有二两多,我怀疑我买的几张卡都是这种问题。”

实际上,有很多网友表示,缺斤少两,提货困难是消费者遇到的共 *** 问题。

低价蟹券圈钱套路:短斤少两,控制提货

江苏当地一位经营螃蟹的商家说,按理说,蟹券跟现货的 *** ,应该基本上是一致的,螃蟹卖多少钱,蟹券就卖多少钱,但送礼的市场上,追求的是让商品显得更有档次,因而就会有商家投市场之所好,卡券上标注2588型,但实际售价却只有两百块钱。这基本成了行业内的惯例。

一位常年经营螃蟹生意,但对螃蟹券却始终持谨慎态度的业内人士说,虚标规格、缺斤短两,这在行业内是比较普遍的。

业内人士:“这个卡券一般大部分是用在互联网销售的,他们就是虚标,相当于你标出来的卡券的规格和实物上的测量的东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位人士认为,多 *** 过电商平台卖螃蟹券的,无非是想以低价换市场。但成本核算是明摆着的,谁也不会长期、大量亏本做买卖。

业内人士:“他们(网上)卡券,二母三公,四对儿才卖66块钱。物流的成本大概在30元,然后还有包装成本。关键它不是一次 *** 费用,是两次运费,礼券是一次运费,还有实际发货时是一次运费,它只能是拿小蟹子当大蟹子去发呀。其实就是你的营收,能否支撑你卡券的低 *** 销售?支撑不了。”

江苏当地一位经营螃蟹的商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些螃蟹券有证券化的趋势。比如商家卖出一万份螃蟹券,实际上今年只允许两千份提货,剩下的八千份就让明年或者以后再来提货。今年提不了的话,商家就会沉淀很多的资金,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在商家不进行主动干预的情况下,每年都会有20%左右的人不会提货。

此前有媒体就关注过螃蟹券与实际产量严重脱钩的现象,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纸螃蟹”,与此前曾经发生过的“月饼券”做类比。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刘晓蕾:“其实经销商在某种意义上,依托于基础资产就是螃蟹,然后把它做成了一个金融衍生品,一旦有了金融属 *** 之后,可能出现资金空转,可能它预售了之后,最后它破产了,或者甚至于卷包跑了。”

“纸螃蟹”横行,漏洞如何堵?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 *** 会副 *** 居上接受采访时说,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有关螃蟹券的投诉量,并不是很大,问题还是集中在传统的那几个方面。

居上:“螃蟹券兑换具有季节 *** ,以今年为例,江苏省十月份以来,日均受理的大闸蟹投诉,大概在10到20条左右。主要是发货延迟、短斤少两这些问题。另外,我们也关注到有一些不法经营者通过高价发售螃蟹券,然后低价回收来赚取差价,本身并没有售卖螃蟹的业务。”

居上认为,螃蟹券的存在,有它的市场需求。如何规范螃蟹券的发售、流通、兑付,是一项 *** *** 的工作。

居上:“不仅仅是我们消保委要加强引导,行政的监管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更是需要加强。从消费者来讲的话,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我们首先还是建议消费者先行和经营者协商。比如说短斤少两的可以要求补发货物,也可以拨打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来进行 *** 投诉。”

“永远提不了货的蟹券”涉嫌商业欺诈

手拿大闸蟹券,却永远提不了货,干瞅着美食吃不到嘴里,这份尴尬太别扭了,任谁都无法接受。大闸蟹券提货期一般为3年,理论上今年提不了货,明后年还可以提货,但是隔这么久的时间,很少有人还记得,或者不知将券扔在哪个角落,再也找不到,也就无法提货了。

健身房办卡赌的是你不去,大闸蟹券赌的则是你不提货。大闸蟹券一般是送礼为主,比如送亲朋好友、客户、领导等,自用的较少,形成“吃的不买,买的不吃”消费模式,在永远提不了货的情况下,很多人会嫌麻烦而放弃尝试。据正规大闸蟹经营者透露,“发出去的螃蟹券,大约会有两成左右没有人提货的”。消费者没有提货,又没退钱的大闸蟹券,最终就变成了商家的净利润,这也是大闸蟹券热销背后的“ *** ”。

上海市消保委此前进行的一项消费体察活动发现,蟹券发售企业一般在蟹券上注明了提货方式和提货时间。但消费者实际提货时发现,不少商家提供的 *** 无法打通,通过官方网站预约,临近的日期几乎都已约满,甚至出现今年无法提货的情况。显然,部分商家是有意为之,在发售蟹券时,不是与实际产量挂钩,而是不 *** 滥发蟹券获得预收款,再通过人为控制提货率,让部分消费者“提不 *** ”或“第二年忘记提货”来牟利。

商家如此 *** 作手段,无疑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有意隐瞒蟹与券数量不符的 *** ,进而赚取消费者不提货的钱。大闸蟹券本身是一种“期货”,商家通过预售获得货款,到期却不兑现螃蟹,令消费者的钱打了水漂,乃是在故意坑消费者。还有些商家根本就没打算靠卖蟹赚钱,而是将“纸螃蟹”当成证券化炒卖,通过多轮转手、回购赚取暴利。

显然,商家滥发大闸蟹券、不兑现提货承诺的做法,涉嫌商业欺诈,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惩罚。监管部门需对“纸螃蟹”采取全程监管措施,不能放任商家滥发券,要求蟹券与产量挂钩,不兑现提货承诺的,可按退一赔三处罚。电商平台也要负起管理责任,对售卖“纸螃蟹”的商家加强管理,提高保证金门槛,对有不诚信行为的商家施以处罚,不及时整改或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家予以清退,并将其保证金赔付给消费者,以尽可能降低消费者的损失。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蟹还在长,券已满天飞……有蟹的地方就有蟹券的 ***

每日商报讯 “要做蟹,先发券”。有蟹的地方就有蟹券的 *** 。

大闸蟹还未上市,来自全国各地的蟹企业已经按捺不住,铺天盖地的蟹券广告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走在杭州街头,不论是在城市道路边、还是在公交站牌上,总有那么一只张牙舞爪的大闸蟹向着 *** 频频示意。即便回到小区,一只只生龙活虎的大闸蟹海报也会出现在停 *** 道闸上和电梯厢壁广告上。打开 *** ,各种各样大闸蟹的广告更是扑面而来,蟹券的 *** 里 *** 潇潇,一场蟹券的战争已经硝烟四起。

然而当人们谈论大闸蟹之时,在蟹券的 *** 里,一些专门针对消费者的套路已经张开。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蟹券经济正在成为大闸蟹行业中的一个分支产业。“在部分发行蟹券的企业看来,蟹券成了一种金融衍生品,甚至有人不用大闸蟹出面,就能把钱赚了。”电商专家李进说。

蟹券上线, *** 味已浓

精美的礼盒整齐排列,印着 *** 肖像的五彩蟹券分外精致。8月16日,是周氏水产(体育场路)店开业的日子。店长丁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这一行,通常采取半年养蟹,半年开业,大半年的储备等的就是螃蟹上市的好日子。”

像周氏水产一样,最近一段时间,杭州闹市区的繁华街巷里,多家大闸蟹专卖店已崭新开业并开始销售蟹券。“我们主要发售精品礼盒装(6只装)、豪华礼盒装(8只装)、白金礼盒装(10只装),大闸蟹规格在2两至7两之间,礼盒装的售价在三百多元至两千多元不等。”一家大闸蟹专卖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近两年的消费情况来看,中间价位的会更好卖。

“团购订单可以打到票面价5折,提供具体公司信息进行录入还可以进一步申请折扣价。”某品牌大闸蟹业务员晴晴告诉来电的记者,建议就近前往线下店了解情况,并表示可以寄送样券和包装盒进行参考。

线下门店的 *** 味渐浓,线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膏满黄肥的画面及 *** 冲击着眼球,让不少商家如临大敌。有卖家号称2188型阳澄湖大闸蟹的蟹券只售398元。另一卖家通过小程序发售的阳澄湖大闸蟹礼券售价更低至99元/套,现货不仅包括大闸蟹,还附赠齐全的吃蟹礼包配件,紫苏、姜茶、醋、吃蟹工具应有尽有。

“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身披黄甲、金玉满堂”“保证足斤足两,死蟹包赔。”818好物节的数个直播间里,明星主播正在为蟹券带货。然而,直播界的大闸蟹“翻车”事故犹在耳边。此前,李佳琦就被指虚假宣传,将非阳澄湖产的螃蟹介绍为“阳澄湖的大闸蟹”。而王祖蓝直播带货的“金蟹阁”大闸蟹,因购买了蟹券无法提货,让王祖蓝的微博评论区变成网友的集中“投诉点”。

琳琅满目的大闸蟹券市场中,蟹券 *** 悬殊,让人眼花缭乱。平价蟹券固然有之,但高数值蟹券也不少见,如某电商平台上,蟹太太旗舰款9999型、蟹状元9999型、渔礼记9999型等数款礼券的销售价高达9999元,堪称“万元蟹”。

投诉不断,行业规模化、品牌化难

蟹券“面值”何以居高不下?据杭州一位蟹券经销商介绍,目前市场上,蟹券实际的购买 *** 可能只需要“面值”的3折到4折。但在蟹券市场里,没有市场指导价,也没有行业指导价,送礼文化让“面值”高、折扣低的销售模式成为行业惯例。“大闸蟹一直被认为是高端食材,又跟节日的气氛相得益彰。礼品经济难免存在一定的水分,正是客户的需要导致了高型号蟹券的盛行,送礼的有面子、收礼的也开心,如此一来双方都满意。”然而大部分只是看上去很美。

“原价1588的蟹券仅售358,满减仅需288”。当消费者盛女士在妈妈群看到这条消息,被福利吸引的她当即打开链接,去 *** 店拍下了这个预售中的蟹券商品。然而,三个月后,等盛女士兑换时,却发现该店已关门。“ *** 无人回,打 *** 无人接,投诉无门,八只螃蟹不翼而飞。感觉这些店就假装发券,捞到一票就关门了。”

盛女士遭遇的蟹券 *** 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大闸蟹蟹券的投诉内容多达数百条,其中不少就和无法拿到大闸蟹有关。一位张姓消费者在平台上投诉称,她所购买的大闸蟹券上写明了购买当年不提蟹,第二年可以继续使用,但实际情况却出乎她的意料。“蟹券上的 *** 打不通,网上预约和小程序预约也不成功,根本没办法联系到商家。”

“一些小品牌蟹券的商家往往 *** 着不稳定 *** ,可能他们今年做大闸蟹生意,明年就改行了,这种消费陷阱实在让人头疼。”杭州一位水产 *** 市场的总经理表示。

其实,大闸蟹礼券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可以 *** 选择提货时间,在黄金时节吃上一口肥美鲜甜的大闸蟹。然而,在提货的实际 *** 作中,蟹券存在不少隐患,在利益的驱动下,蟹券带来的负面现象接二连三。经济学者王赤坤认为,相对食物螃蟹,蟹券流动 *** 较好,因为能兑换活螃蟹,已经被人接受,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当蟹券有利可图时,市场会出现众多模仿的同质产品,容易衍生系列乱象。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大闸蟹年度注册数量持续增长,现有超5300家大闸蟹企业,其中仅江苏一省的大闸蟹企业就达到了4078家,占到总数的76%。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我国每年大闸蟹总产量基本维持在80万吨,再加上部分出口,在有限的产量和日渐增长的需求之间,良莠不齐的大闸蟹企业的品牌化和规模化之路还有不小的距离。

草台班子背后隐藏蟹券 ***

虽然蟹券类产品投诉不断,但这个行业却依然“我行我素”,一些专门倒手大闸蟹的蟹经纪们甚至联合各种资源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建立了各种小交流群,他们的目标客户正是想要进入蟹券领域“搏一把”的新人。在这种交流群里,蟹经纪、礼盒商、 *** 商、转接 *** 、小程序供应商家等一应俱全,他们在小小的群内建立起了一整套蟹券的流传路线。一位 *** 名为“大钳子”的群主在推销自己的“ *** 供应链”时,自豪地说:“在这些群里,一个完全不懂行的新 *** 能很快掌握蟹券的生意流程,在我的群里一切都能搞定。”

“大钳子”创建的 *** 群名为“阳澄湖大闸蟹分销”。这个创建于2017年的 *** 群里共有35名群友,这当中包括来自深圳的滴胶卡供应商、来自重庆的提货 *** 程序员、来自合肥的 *** *** 团队、来自九江的小程序 *** 商。而作为群主的“大钳子”则 来自江苏泰州。正是这样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线上“草台班子”,就能让一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蟹券品牌横空出世。

在“大钳子”的介绍中,这条快捷有效的蟹券流水线清晰地呈现出来。他介绍:“客商在与我沟通需求后,需要先支付两万元左右的定金,在这之后我会与群里的各工序负责人对接细节和时间点,客商只需要在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台发送蟹券的广告,吸引消费者来购买,其他的工作都可以交给我们来完成。”

“大钳子”介绍,自己的这个班子已经合作了三四年,群里的 *** 多知根知底,对“纸螃蟹”这个产业已经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他透露,自己提供的大闸蟹都是江苏蟹,这些大闸蟹从外观上来看与阳澄湖大闸蟹长得差不多,但是进价是阳澄湖的20%-30%,这些大闸蟹装进礼盒里,普通人就很难分辨出来了。

除了为客商提供大闸蟹货源之外,“大钳子”还包揽了之后的多个流程。“我们提供两个月的 *** *** 、五个月的网站订单查询和预约功能,还有一年的小程序查询使用功能,客户只需要卖出蟹券就行,后面的繁琐工作都交给我了。”

在 *** 上,类似“阳澄湖大闸蟹分销”这样的群并不在少数,有一些群为了招揽生意,直接将联系 *** 写在了群信息里,以此来加快沟通效率。在这些群里,订制蟹券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用一位提供服务的蟹经纪的话来说:“我们这个行业每年只开张三个月,但就靠这三个月的生意就能吃一整年。”

“大钳子们”供应的大闸蟹大多和阳澄湖无关,他们的存在却对整条产业链制造了困惑。食品产业分析师 *** 蓬指出,在整条蟹券产业链中,由于二道贩子的存在,养蟹的人竟没有卖蟹的好,卖蟹的人没有卖券的好。蟹农并没有享受到消费升级的红利,对大闸蟹养殖行业的整体运营产生不利的影响。

蟹券金融化让行业深受其害

据杭州一位水产 *** 市场的总经理透露,在市面上还存在一种自己销售蟹券,又自己回收蟹券的生意人,在他们的生意模式里,甚至都不需要大闸蟹“出面”,就能把钱赚到手。“这些人在大闸蟹预售期将蟹券卖给一些企业,当大闸蟹上市期到来时,他们会以生意太好,大闸蟹被取完了等借口不给消费者提蟹,而这些人在沟通中也会提出可以用蟹券购买 *** 1/3,甚至更低的 *** 回收蟹券,以此获取利润。”他说。

这种情况在电商专家李进看来其实是一种营销策略。他分析认为,市场上购买蟹券的消费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会自己使用,他们会将蟹券作为一种礼品赠送给亲戚或者朋友,这就导致购买蟹券的人和使用蟹券的人不一致,在这样的错配情况下,一些手中拥有多张蟹券的人就会选择将部分蟹券以原价1/3的 *** 卖给商家,这些商家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社会情况,才会大胆开展相应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不需要仓储,也不需要物流,转手之间就能赚到数倍利润。”

在经济学研究员张雪峰看来,上述模式的蟹券实质上是一种期货产品,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金融属 *** 。“纸螃蟹”的 *** 已经脱离了现货市场中商品供需关系的影响,和商家对于虚拟产品的炒作有关。该现象的存在与行业监管缺乏有关,而消费者 *** 意识的缺乏,对于期货产品辨别能力的缺乏,也会助长商家炒作虚拟产品的风气。

食品产业分析师 *** 蓬认为,蟹券属于礼品券的细分领域,本来是提货的一种凭证。相对而言,蟹券面值更高也更加灵活,例如折扣情况复杂,直接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建议到实体店里进行有效消费,让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得到保证。”

对于蟹券行业存在的乱象,李进认为仍需要借助管理的大手。他说:“要想解决蟹券乱象问题就要将销售的蟹券纳入到信用管理范畴,不符合规定的蟹券,一律禁止销售。违反规定者,可按照扰乱市场秩序罪予以严厉处罚。同时,应设立消费者投诉专用通道,对不按蟹券规定时间给予消费者提供合格产品的经营者,可按照违反经济合同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根治蟹券乱象。”

“纸螃蟹”背后套路横行:手里没有一只螃蟹,经销商却赚翻了

眼下正是大闸蟹上市的旺季,不少消费者会选择提前蟹券,等大闸蟹一上市就可以提货。

但是,看似经济实惠的蟹券,实际上存在着不少的猫腻。

券好买蟹难吃, *** 蟹券“猫腻”多

今年中秋节,南京的李先生收到了公司发放的福利——大闸蟹提货券。可当李先生按照提货要求,等到了商家寄来的大闸蟹,满心欢喜的他却傻了眼。

“大闸蟹总共是八只,买回去有三只是死的。我把 *** 还有卡的信息提供给 *** ,他说的意思反正就是不管了。”江苏省南京市消费者李先生说。

同样郁闷的还有杭州的蒋先生,十一前本来想备些大闸蟹过节,然而当他按照手中螃蟹券的 *** 打 *** 准备提货时,商家却联系不上了。

“现在想提货,他店铺也没了,找不到了。 *** 说这种状况基本上没有办法了。”蒋先生说。

某电商平台 *** 回复称:“这个店铺已经关店退出平台了,您这个情况我们也没有办法,这个我们解决不了,很抱歉。”

近几年,与月饼券一样,螃蟹券也成为亲朋好友间馈赠的 *** *** 礼物。在某电商平台搜索蟹券,更高的销量已经超过五万,三四千销量的也不在少数。

虽然蟹券带给消费者很多方便,但货不对板、店家跑路等问题频频出现。此外,蟹券的 *** 也让消费者颇为迷惑。从电商平台公开发售的蟹券来看,很多都标注888元、1888元等等,似乎大闸蟹 *** 不菲,送亲朋好友也有面子。但商家告诉记者,蟹券上标注的888元、1888元等,这并非是 *** ,只是螃蟹券的型号。

某大闸蟹经销商介绍说:“它这个上面不是说多少元,都是说什么型,比如688型,消费者就觉得是688元,那其实蟹券都是这个模式来卖。”

从成交 *** 来看,以 *** 平台上一张标注原价888元、1888型的阳澄湖大闸蟹礼卡为例,标价为298元,包括4只4.5两的公蟹和4只3.5两的母蟹,优惠券折后实际购买的 *** 只需128元。

江苏大闸蟹养殖户邢师傅却说:“一共这8个最起码800元,大一点就得要1000元钱。平均一只最起码是100元,128元是肯定买不到的。”

江苏大闸蟹经销商沈建军也认为:“最起码1000元左右,这是 *** 价。现在像四两半和三两五的蟹的快递费可能要五六十元钱。”

蟹券泛滥,真阳澄湖大闸蟹数量有限

大闸蟹提货券大部分号称是阳澄湖大闸蟹,而且 *** 便宜。那么这些看似物美价廉的蟹券,到底有多少水分呢?

傍晚的阳澄湖,蟹农们正在投喂螃蟹。当地蟹农告诉央视财经记者,今年大闸蟹虽然产量增加,但产地 *** 和往年基本持平。对于市场上销售火爆的蟹券所标注的低廉 *** ,实在让他们不能理解。

“一个螃蟹的苗就要两元多,再加上五六元钱的饲料钱,再加上50%的回捕率,一个螃蟹的成本,再小再小的螃蟹也要接近二十元钱。”江苏省苏州市螃蟹养殖户吴良卫说。

记者在阳澄湖大闸蟹产区了解到,一只3两重的母蟹最少也需要70元。更大的大闸蟹 *** 更是要加倍上涨。

为了多收购一些大闸蟹,江苏大闸蟹经销商李传东早早就和蟹农签了约。李传东不理解,产地的大闸蟹都供不应求了,网上那些凭空出现的几万甚至十几万份蟹券里的螃蟹到底在哪里?

“我们现在是签约了五户,每户大概有30亩水面,一户大概有2万只,也就是10万只不到。我们是十只一份,1万份蟹券左右。”李传东说。

记者发现,在 *** 平台上,大部分蟹券上都号称卖的是阳澄湖大闸蟹。如果以每份大闸蟹10只,每只平均4两来计算,一份4斤,2018年阳澄湖大闸蟹约产1300吨左右,也就意味着每年大约可供 *** 65万份大闸蟹。

记者初步统计某电商平台蟹券销量前30家店铺,合计销量已经接近60万份,如果考虑饭店、海鲜市场等线下销量,阳澄湖大闸蟹根本是供不应求。

“把市场给做乱了,大家就觉得阳澄湖螃蟹就不应该像我们现在这样子,卖这个价钱。”江苏省苏州市螃蟹养殖户吴良卫说。

“纸螃蟹”转圈圈,经销商一只蟹不卖也赚钱

既然没有那么多的阳澄湖大闸蟹,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蟹券在流通?这些蟹券是如何周转的?经销商又是如何从中获利的呢?

记者在大闸蟹产地了解到,只要和蟹农简单谈好合作,经销商就会对外销售螃蟹提货券。在这个过程中,蟹券的数量根本就没有上限,而经销商手上往往一只螃蟹都没有。

“经销商一般都是没有蟹的。我们销售给他的螃蟹,是比较低价的,如果他们按照市场的 *** 去卖,他们利润是很可观的。”江苏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葛师傅说。

业内人士透露,当蟹券销售出去后,若最终的提货量大于实际大闸蟹数量,由于蟹券有效期一般是两到三年,因此只要告知消费者产量有变,无法兑现螃蟹,将取蟹时间拖到来年即可。对于更多的消费者,经销商也会提出打折回收螃蟹券。

“我卖六折的东西,我五折收,我五折卖的东西,四折收。我做这个东西,每年都卖一百多万。”某大闸蟹经销商说。

就这样一收一卖,真螃蟹没有卖出去,“纸螃蟹”却已经转了一个圈。养殖户靠卖螃蟹赚钱,而一些经销商靠蟹券周转就赚了钱。专家表示,螃蟹提货券在本质上是商品的预售,因此“纸螃蟹”也就不仅仅是一只只螃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认为:“其实经销商在某种意义上依托于基础资产就是螃蟹,把它做成了一个金融的衍生品。一旦有了金融属 *** 之后,可能出现资金空转,可能他预售了之后,最后他破产了,或者甚至于他卷包跑了。”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蟹券流通的数量很大,由于缺乏监管,当消费者无法兑换,或者兑换到的大闸蟹与蟹券承诺的规格、品种不一致时,相关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很多蟹券都约定过期作废,一旦过期,商家既不给提货也不给退款,这违反了最基本的公平原则,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 *** 条款。”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说。

刘晓蕾认为:“作为一个收到礼品券的人,他可能去投诉商品不合格的可能 *** 就会小很多,也就是说对这个商家的质量 *** 就要弱很多。”

(原题为《手里没有一只螃蟹,经销商却赚翻了!“纸螃蟹”背后,是套路在横行…》)

一只螃蟹也没卖,每张蟹券净赚100元!网友:套路比阳澄湖还深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9月底正是品尝大闸蟹的更佳时期,朋友圈里、电商平台上各种预售的大闸蟹礼品券早已供销两旺。

因为携带或送礼方便,螃蟹随吃随兑,蟹券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可近几年,随着蟹券的泛滥,兑换难、蟹券空转的情况时有发生。

蟹券空转

据媒体报道,商家印刷面值500元的蟹券,以400元 *** 卖给营销人员,营销人员以500元 *** 对外 *** ,但以 *** 元的 *** 往回收,再以300元的 *** 卖给蟹券商家。一只螃蟹没有,一张蟹券,蟹券商家稳赚100元,营销人员也能赚50元。

“要做蟹,先发券”,不少螃蟹生意成为了“零成本”买卖。蟹企先卖蟹券,经销商先赊账拿到蟹券,之后经销商在收到客户打款之后再支付蟹款。同时,蟹企因为无法掌握蟹券真实的销售数据,以及消费者拿到蟹券后可能出现并不兑换的情况,蟹券超发也成了普遍现象。

此外,因为蟹券既没有市场指导价也没有行业指导价,叠加送礼的需求,让面值高、折扣低的销售模式成为行业惯例。

蟹券问题多多

分析人士称,利用螃蟹券,商家不用饲养螃蟹就可以赚取大量资金,从而不再重视产品本身,而最终买单的只能是普通的消费者。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9月21日,共有3718条有关于螃蟹相关信息。中证君主要看到消费者投诉的三大问题。

投诉一:无法提货

有消费者反映,购买一家螃蟹公司发行的卡券,结果在卡券上提示“此商品暂时不在兑换期内,请在兑换期内预约提货。”而提货 *** 一直无人接听。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投诉二:与蟹券注明信息不符

有消费者称,蟹券上标注的是公蟹5两,母蟹4两。结果收 *** 后是7只死蟹,且公蟹不到3两,母蟹不到2两 。店家拖到节前发货,导致再次买货已来不及 。

投诉三:商家跑路

还消费者在投平台称,自己在2020年9月18日买的蟹卡,当年说是约满了,三年内有效,今年再约的时候,这个店已经不在了,人工 *** 也无回应。

“一些小品牌蟹券的商家可能今年做大闸蟹生意,明年就改行了,这种消费陷阱实在让人头疼。”杭州一位水产 *** 市场的总经理表示。

监管部门和协会齐发力

蟹券成为消费套路“重灾区”,近几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也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今年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就组织和倡导作为会员单位的品牌商家,对自售出之日起30日内、未激活提货的一次 *** 兑付蟹卡、蟹券,提供无理由退货承诺服务。这也是国内大闸蟹行业首次将一次 *** 兑付蟹券(卡)纳入无理由退货,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消协也在中秋节前发文称,很多消费者反映在购买螃蟹券后,或是面临“一券在手,螃蟹难求”的供需不平衡局面,或是收到的螃蟹缩水严重、缺斤短两。因此,建议消费者擦亮双眼,尽量选择正规线下实体商家或是信誉较高的电商购买大闸蟹。

市场规模不断攀升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为29.36万吨。从青蟹来看,2019年中国青蟹(海水养殖)产量为16.06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将达31.16万吨,青蟹产量将达17.12万吨。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闸蟹市场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其中“阳澄湖大闸蟹”总销售额已经突破700亿元,占比46.7%。

江苏凌家塘市场信息中心分析,从当前的上市情况来看,今年螃蟹销售受 *** 影响,起市时间小幅滞后,供应量整体充足。 *** 前后,大规格螃蟹、特别是优质蟹的需求和 *** 将有所上扬。

北青报:“蟹券永远提不了货”涉嫌商业欺诈

近日有听众反映,今年9月中秋节 *** 购了阳澄湖大闸蟹提货券送亲朋好友,顺带自己留了两张,但是无论什么时候申请提货,永远都排不上队。商家的答复是:要么退钱,要么等明年9月再说。(11月26日央广《中国之声》)

手拿大闸蟹券,却永远提不了货,干瞅着美食吃不到嘴里,这份尴尬太别扭了,任谁都无法接受。大闸蟹券提货期一般为3年,理论上今年提不了货,明后年还可以提货,但是隔这么久的时间,很少有人还记得,或者不知将券扔在哪个角落,再也找不到,也就无法提货了。可见,“永远提不了货的蟹券”大概率是两个结局,要么退钱,要么彻底忘了。而无论哪种情况,吃亏的都是消费者,赚钱的则是商家。

健身房办卡赌的是你不去,大闸蟹券赌的则是你不提货。上海市消保委此前进行的一项消费体察活动发现,蟹券发售企业一般在蟹券上注明了提货方式和提货时间,但消费者实际提货时发现,不少商家提供的 *** 无法打通,通过官方网站预约,临近的日期几乎都已约满,甚至出现今年无法提货的情况。显然,部分商家是有意为之,在发售蟹券时,并未与实际产量挂钩,而是不 *** 滥发蟹券获得预收款,再通过人为控制提货率,让部分消费者“提不 *** ”或“第二年忘记提货”来牟利。

商家如此 *** 作手段,无疑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有意隐瞒蟹与券数量不符的 *** ,而赚取消费者不提货的钱。大闸蟹券本身是一种“期货”,商家通过预售获得货款,到期却不兑现螃蟹,令消费者的钱打了水漂,乃是在故意坑钱。还有些商家根本就没打算靠卖蟹赚钱,而是将“纸螃蟹”当成证券化炒卖,通过多轮转手、回购赚取暴利。

商家滥发大闸蟹券却不兑现提货的做法,涉嫌商业欺诈,应受到法律惩罚。监管部门应对“纸螃蟹”采取全程监管措施,对不兑现提货承诺的,可按退一赔三处罚。电商平台要对售卖蟹券的商家加强管理,提高保证金门槛,对有不诚信行为的商家施以处罚,对不及时整改或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家予以清退,并将其保证金赔付给消费者,更大限度降低消费者的损失。

实际售价低至票面 *** 1折!蟹券回收生意“转冷”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秋风起,蟹脚痒。”最近几年,每到这个时候,蟹券就开始热了起来。不过,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 相关部门正在开展蟹卡蟹券的整治行动,加之市场行情的影响,今年线下不少店铺都取消了蟹券的发售。

  线上的蟹券销售仍然火爆,但是,与往年相比,今年蟹券的折扣更低,三折以下成为常态。此前一度火爆的蟹券回收生意也因为折扣过低“冷清”了不少,很多“黄牛”开始拒收蟹券。

  蟹券“水分大”

  “今年我们不卖蟹券了,只有礼盒和散蟹。”在济南北园大街的一家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里,经理马心宇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

  经济导报记者在店内看到,十几个透明玻璃缸大都空着,大量的礼盒堆积在墙角,墙上还贴有一个表格,标出各种规格螃蟹礼盒的 *** :从40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

  “这个400多元的,一共是4对螃蟹,公蟹重量在4两,母蟹在3两左右;最贵的那款也是4对螃蟹,公蟹重量在6.5两左右,母蟹在4.5两左右。”马心宇解释说,“现在也没有螃蟹礼盒售卖,今年阳澄湖螃蟹开捕的时间是9月22日左右。”

  “我们卖蟹的 *** ,受天气情况、市场需求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始终在浮动,而礼券的 *** 是固定的。为了应对这种 *** 浮动,固定的礼券 *** 一般都比市场 *** 价高很多。”马心宇说道。

  对于经济导报记者提出的“为何不再售卖蟹券”的问题,马心宇表示,“现在蟹券的‘水分’越来越大,前几年蟹券售价一般更低是票面 *** 的五折,现在都是一折、二折。”

  马心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十几年前,大闸蟹经销商推出了蟹券,其实就是效仿月饼券,把保质期较短且不容易运输的大闸蟹变成可以随时提取的“期货”。往年很多人购买蟹券,多数用途都是送礼。“由于大闸蟹上市的时间在中秋前后,如果中秋节前就想备好实体蟹送礼,往往限于捕捞、运输时间等问题无法达成这一目的,所以蟹券应运而生。”

  对于在哪儿能买到蟹券,马心宇建议去线上看看,“线上销售蟹券的比较多。”

  在某电商平台,经济导报记者以“蟹券”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发现,几乎大部分大闸蟹都号称是“阳澄湖”大闸蟹, *** 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其中一款月销量超过了3万件,大部分千元左右的蟹券月销量都在数千件。

  一家店铺的“阳澄湖大闸蟹礼券卡1288型” *** 为288元,且“拍下立减50元”,实际 *** 为238元。但该礼券卡实物却显示 *** 为“豪华礼盒1288元/盒”,若按礼券面值 *** 计算,该产品 *** *** 不到两折。

  另外一家店铺销售的2688型公4两母3两8只装提货卡,其原价标注为2688元,促销价为600元,同时店铺还有满600元减342元的活动,最终售价为258元。如此计算,该提货卡购买 *** 不到原价的1折。此外,如果购买上述产品5件,还赠送2件1288型提货卡,单卡售价168元。

  为何“拒收”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蟹券高昂的标价与较低的折扣,直接让黄牛放弃了这门生意。

  “不收,贵贱不收。”在花园小区从事礼券回收生意的杨一诺说道,“蟹券没人要,七里堡市场买蟹不过几十块一斤,你这几百上千的谁要啊。”

  “比起其他行业,倒券很轻松,只要有渠道就能赚钱,螃蟹券的回收在前几年还可以,但最近几年,蟹券打折打得太狠了,没法做了。”杨一诺说道。

  在杨一诺看来,市面上销售的大闸蟹券普遍 *** 虚高,面值上千元的蟹券实际价值可能只有100多元。虽然大多都打着“阳澄湖”旗号,但真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有限,仅凭一张纸券,又看不到实物,很难保证是否都是正品。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前几年,消费者多以六七折的 *** 从经销商处购买蟹卡,黄牛则以四折、五折的 *** 回收,然后再以五折、六折的 *** 卖给有需求的消费者或者卖给经销商。“今年的蟹券都一折、两折地往外卖,如此低的 *** 根本没法收。收了没法转手,更别提赚钱,只能砸在手里。”

  “大闸蟹券确实也有人来问,但基本没人要。就算有人愿意收, *** 也很便宜,可能1折都给不上。”另外一名回收礼品卡的“黄牛”说道,“蟹券只能兑换大闸蟹,不同于购物卡可以买其他东西。一般商场购物卡,回收价至少9折。如果真的有蟹券蟹卡一类的,也别卖了,就算有收的, *** 不过就是几十块钱,最多一百来块钱,与其卖掉,还不如送亲朋好友落个人情。”

  买蟹认准“资质”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除了 *** 问题外,蟹券的“猫腻”太多,也是“黄牛”拒收的一个原因。

  “一些蟹券号称是阳澄湖的螃蟹,但实际上可能就是‘过水蟹’,甚至直接从产地发货而不是阳澄湖发货。”马心宇说道,“去年我一个朋友就收到了从河南发出的阳澄湖大闸蟹。”

  此外,使用蟹券提货还存在其他一系列问题,经常有提蟹难、当年提不了的情况,还有蟹券规格标的大,实际发小蟹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商家跑路的现象。

  “使用提货券拿到的螃蟹与宣传不符,说是4两,但实际上只有2两,螃蟹根本不是阳澄湖的。”在多家 *** 平台蟹券销售的评论区里,类似的评论不少见。

  业内人士认为,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蟹券的发行并没有统一标准,基本上只有企业进行信用背书,较为随意。而且,由于蟹券主要是礼赠需求,购买方很多时候并不知道提蟹遇到的问题。同样大小的螃蟹如果都有阳澄湖资质,蟹券 *** 低的销售时更有优势。此外还有企业的蟹券并不具备持续 *** ,一些 *** 商家利用这一点做“一锤子买卖”。

  如何购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马心宇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大闸蟹时首先要确认资质,尽量选择正规线下实体商家或是信誉较高的电商,以及行业协会下面的会员单位,选择这一类途径购买,品质上相对有保障。”

标签: 阳澄湖 大闸蟹 价目表 回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