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菇产地,鹿茸菇产地是哪里 - 万象 -

鹿茸菇产地,鹿茸菇产地是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35
菇本堂建成国内更大鹿茸菇生产基地

(记者 张武平 黄帅)长期以来,菌类产品生长周期长、产出低,一直是制约生产企业发展的瓶颈。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在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将鹿茸菇的栽培瓶搬上栽培床架,再过27天左右,这些鹿茸菇就可以推向市场。

菇本堂是一家专业生产食用菌类产品的企业。公司生产部经理任斌介绍,一瓶菇的生产要经过装料、灭菌、接种、菌种培育和生长等几个环节,需要将培育好的菌种瓶由培养室转运到生长室。仅春节期间每天就要搬运两个库房共计9万个菌种瓶。

由于鹿茸菇的生长条件十分苛刻,菇本堂采用智能化厂房,恒温、恒湿和光照控制保障了产品的高品质。记者随任斌来到成熟的鹿茸菇车间,这里的鹿茸菇已经生长了25天,再过一两天就可以采收。装料是鹿茸菇种植另一个关键环节。在装料车间,两台装料设备正在全速运转,从进料、装瓶再到封盖都由机器完成,效率很高。

作为农产品生产企业,菇本堂重视产品研发,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发新品,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能。目前,公司每天的产量达到25吨,成为国内更大的鹿茸菇、白玉菇的生产基地。

舌尖上的鹿茸菇,有“闻则松茸,食则鹿茸”的美誉!

鹿茸菇又名荷叶离褶伞、猪苓菌、北风菌,产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在我国云南又称为冷香菌,一窝羊!

生长初期的鹿茸菇

北风菌属担子菌亚门口蘑科离褶伞植物,菌盖扁半球形,里面含有 *** 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多吃有益于身体。

生长中期的鹿茸菇

生长中期的鹿茸菇

生长中期的鹿茸菇

成熟菌盖张开的鹿茸菇

成熟菌盖张开的鹿茸菇

鹿茸菇为其商品名,主要着眼于此菇的菌伞酷似中国名贵的中 *** 材鹿茸切片,除了具有鹿茸一样的色泽与外观,同时还有像鹿茸一样具有很高的 *** 用价值。

在日本有一句古老的农谚:“闻则松茸,食则鹿茸”,这里的鹿茸指的就是像鹿茸菇一族离褶伞类的美味食用菌,可见鹿茸菇作为食材的商品价值所在,在日本也是推崇备至。

北风菌的食用 *** 很多,可以用来做馅,做美味可口的饺子。也可以用烹炒,特别和肉片一起炒,香味更浓郁。还可以用来煮汤,营养丰富,北风菌和番茄一起搭配,营养又可以补血美颜效果。

广西贵港:小菌菇“长”成富民兴村“大产业”

中新网贵港8月10日电(岑记华 蒙钊钧 隆梦西)近日,走进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的品品鲜贵港工厂的食用菌包装车间,菌香扑鼻而来,一排排成熟的金针菇如盛开的花朵竞相绽放,经自动化传送带运送到车间内,工人正在流水线上进行采收作业,分拣、切割、套袋、打包,包装精美的产品“整装待发”。

图为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的品品鲜贵港工厂,成熟的金针菇如盛开的花朵竞相绽放。岑记华 摄

图为工人正在打包金针菇。岑记华 摄

品品鲜贵港工厂是广西首家大规模食用菌种植企业。“工厂一期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目前新鲜食用菌正式采收上市,平均日产新鲜食用菌50吨,主要销往华南、西南以及东南亚市场。”品品鲜贵港工厂总经理叶滔介绍,该企业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以及先进的种植技术,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够吃到新鲜、安全、美味的食用菌。

图为生产食用菌的车间里,金针菇栽培瓶在床架上整齐排列。岑记华 摄

图为挑选好的金针菇。蒙钊钧 摄

生产食用菌的车间里,金针菇栽培瓶在8层的床架上整齐排列,棚内利用数字化技术控制温、光、水、气,智能模拟自然条件,为食用菌创造全年适宜的生长环境。金针菇达到采收标准后,自动化流水线会将它们送至包装车间,进行采收、分拣和包装等处理,采收并包装好的金针菇成品通过冷链物流走上民众餐桌。

图为食用菌包装车间。蒙钊钧 摄

一排排成熟的金针菇经自动化传送带运送到包装车间。蒙钊钧 摄

除了种植金针菇,该工厂还种植了鹿茸菇、海鲜菇等食用菌,食用菌生产全年不间断。港北区大圩镇整合了中西村、东塘村、乐堂村、永福村等10个村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发展食用菌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小菌菇“长”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图为工人正在流水线上进行采收作业。岑记华 摄

图为品品鲜贵港工厂航拍图。何广应 摄

据悉,该工厂通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可年产食用菌5.5万吨,年销售收入可达到6亿元(人民币,下同),带动600余名脱贫民众在家门口就业,预计今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27.5万元,同时为大圩镇170户脱贫户带来收益分红。(完)

食用菌5000多种,松茸为什么如此昂贵?看看松茸的生长过程

日本是松茸的主要消费国,60%的松茸从中国进口,而这两年因出口不畅,松茸开始转内销,没想备受国人喜爱,很多人都会购买品尝。

然而,松茸的 *** 并不便宜,如今年日本熊本县,一场拍卖会上,95克的松茸卖出9.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近6万元/公斤。

其实在香格里拉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对长20cm、重达695g、直径6cm的超大松茸,也被拍卖出了25万元高价,让人震惊不已。


当然,以上为拍卖价,市场交易价就没有那么高了。在日本,松茸 *** 价长期保持在2900元/公斤,但即便是这个 *** ,也不是普通人舍得买的。而在中国,松茸要便宜一些,产地价为200-300元左右,市场可卖出500元以上。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松茸 *** 这么高呢?要知道全球可食用的野生食用菌品种5000种左右。而中国蘑菇为4000多种,可食用的为900多种。

既然有这么多蘑菇,那 *** 应该便宜才对。毕竟市场上,食用菌 *** 也确实不是太高,为何偏偏松茸能卖出天价呢?难道是炒作吗?

其实并不然,主要是下面这些原因:

1、产量少

日本学者研究认为,日本的松茸最早应该起源于中国香格里拉到 *** 高原,后传播到日韩等国。而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时就有对松茸的记载,因其和松树生长,且模样如同鹿茸一般,因而有松茸之称。

在我国,松茸产区包括云贵川、 *** 、 *** 、东北一带,但主要产区也不过香格里拉、楚雄、延边这3个地方,可见它的生长要求苛刻。

松茸对环境要求严格,喜欢在干燥且树林年份较短的地方,且还必须为没有污染、没有人为干预的原始森林。

正因条件苛刻,使得松茸产量太少,我国每年的优质松茸产量也不到一千吨。

2、不能人工培育

日本人对松茸十分喜爱,每年90%的松茸都要依赖进口,日本专家也进行了长期实验,希望能够人工培育。可即便日本科技处在全球顶端,但仍然没有人工培育出松茸。

松茸对光照、雨水、温度要求极高,但凡有异常,那松茸就难以长大,就算露出头也会半路夭折。

最难的是,松茸必须生长在松树边,且孢子需和松树耕产生共生关系,符合这种条件的松树极少,且最少需要50年以上的松树,这样才可形成菌丝,且生长时需要阔叶树如柏树、栎树提供糖类成分。

可见,松茸是大自然的馈赠,无法人工培育,全球产量非常之低,也难怪其 *** 超高。

3、营养成分高

松茸中的营养成分丰富,其中有18种氨基酸,49种活 *** 成分,14种微量元素,8种维生素等。还包括非常珍贵的松茸多糖、松茸多肽、松茸醇,以及多种活 *** 酶成分。

正是这些丰富的营养,再加上特有的 *** 用功效,使得其身价颇高,市场需求量大。

同时,松茸保鲜期短,采摘期只有2-3天时间,一旦其开伞后口感和营养成分都会降低。而松茸生长在原始森林,再次增加其采摘难度。

那些采摘工往往长期生活在附近,每天都要盯着松茸,人工成本也非常高,这些都使得松茸 *** 偏高。

西南一带的松茸产量占比达90%,特别是云南,产量占全国6成,且90%出口日本。不过因“特殊卫生事件”,云南松茸很难出口,去年出口50多吨,但今年才20多吨。

剩下的则是转向内销,而在国内市场也深受喜爱,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松茸深受中产以上的人士欢迎,特别是节假日需求更是火爆。

然而,市场需求加大的同时,松茸产量逐年下跌,作为中国的二级保护物种,如今也成为世界濒危物种,主因是人们疯狂采挖松茸,再加上人类活动的足迹,影响了产地的自然环境,也使得松茸产量减少。

同时,部分人“杀鸡取卵”,为了更高的报酬,将小于5cm的“童茸”采摘 *** ,实际上这类茸卖不出多少钱,却 *** 了其繁殖,来年很难再长出松茸。

因此,业内人士也呼吁,禁止采摘未达标的童茸以及开伞后的成熟菌,这些在市场上均卖不出高价,但随意采摘却 *** 了产区环境。而在采摘时,也应该科学采摘,以保证能够“留种”,这样来年菌丝体才能生长。

唯有适度、科学的采摘,且本着科学的采摘标准,才能保证松茸资源的长期持续享用,不然的话今后松茸产量只会更少。

菇本堂:扩产增效 打造国内更大鹿茸菇生产基地

(记者 张武平 通讯员 何巍)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鹿茸菇等珍稀食用菌,突破了技术瓶颈,缩短了生产周期,目前市场供不应求,企业立即启动三期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更大鹿茸菇生产基地。

目前菇本堂三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研发楼刚刚封顶,生产车间也进入了地面施工阶段。和一期、二期的一层厂房不同,三期工程全部采用双层标准厂房,用于生产鹿茸菇、白玉菇等高档食用菌。项目投产后,鹿茸菇的年产量将会达到两万吨,白玉菇达到一万吨,产值将会突破四亿元。

菇本堂是我市一家专业生产食用菌类产品的企业。长期以来,菌类产品生长周期长、产出低,一直是制约生产企业发展的瓶颈。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攻关,与清华大学无锡应用中心建立中国珍稀食用菌研究中心,合作研发的鹿茸菇在国内尚属首家。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能,目前鹿茸菇主要出口美国、日本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市场需求量较大。今年,面对白玉菇 *** 低迷、生产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公司果断调整生产计划,在总产量日产20吨不变的基础上,加大了鹿茸菇的产量,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一季度实现了 *** ,总产值超过了5000万元,同比增幅达到20%以上。

新项目从测绘到审批只用5天,东营河口将建国内更大鹿茸菇生产厂

3月16日,在东营河口 *** 街道的山东晨阳菌业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包装工人们正快速的将蘑菇装盒,套袋,装箱。“我们晨阳菌业春节期间没有停产,前期受 *** 影响,在医疗物资和前期的产品输出方面存在困难, *** 积极帮忙协调,帮助企业解决了这些问题。”山东晨阳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秦荣祥说道。

在做好复工生产的同时,晨阳菌业也不忘推动食用菌二期项目的进程。据了解,晨阳食用菌二期项目投资4.6亿元,受 *** 影响,年后的工作进展艰难。河口区有关部门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保证项目顺利进行。2月5日,河口区自然资源局帮助联系测绘公司对二期项目用地进行测绘,出具现状地形图。2月6日,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和 *** 街道帮助协调地质勘查队伍进行地质勘查工作。2月10日,河口区行政审批局利用线上审批,积极推进晨阳食用菌二期项目能评、安评等相关手续的审批及办理。“二期项目建成后,年产鹿茸菇鲜品2万吨,将成为国内更大的鹿茸菇生产厂家,营业额可达每年4亿元,增加300个工作岗位,带动周边就业。”秦荣祥告诉记者。

目前, *** 防控仍处于吃劲的关键时期。河口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决胜”的勇气和决心,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之一时间 *** 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一系列政策,配套专项扶持资金,积极落实延缴税款及社会保险费、减免房租、缓交水电费等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惠企服务力度。复工复产中,企业面临的困难正是 *** 服务的方向所在。河口区组建了34支企业服务队,创新“五个一工作法”,带着一本惠企政策汇编、一张企业复工明白纸、一张服务对接记录表、一张企业需求登记表、一个服务工作微信群,对辖区企业逐一登门,针对企业困难“精准滴灌”解企业燃眉之急,推动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全力保障企业防疫物资需求,积极为企业筹措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 *** 防控物资,动员银行机构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通过新增、续贷、延期支付等手段,缓解企业延迟复工的资金压力。

鹿茸菇产地,鹿茸菇产地是哪里-第1张图片-

目前,河口区16 *** 家 *** 企业复工率100%,175家四上企业复工率100%。

农村大众记者 唐峰 通讯员 杨胜男

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加强栽培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产量和质量

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

摘 要 介绍日本鹿茸菇的历年生产量及育种过程,鹿茸菇的基本生理特 *** 。详细说明日本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流程及关键点,包括培养基调制,放冷过程回流空气的污染控制,初期培养管理,催蕾及出菇管理等。


1 日本鹿茸菇的生产及育种情况

1.1 历年生产量

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需求稳定,日本在20世纪90年 *** 始鹿茸菇的栽培,由于技术不成熟,产量较低。至21世纪,随着工厂化栽培技术的开发成功,及管理技术的逐步成熟,生产量稳步增加,于2008年达到更高,为2 940.6吨。但因其种 *** 难以维持,菌株退化快,栽培产量急骤下降,2009年下降至1 791.7吨,2013年为1 242吨,2016年,仅为743吨。

1.2 工厂化品种育种过程

鹿茸菇在日本有很多野生菌株,但菇形不理想,多为菌柄扁平、菌伞歪斜。为了培育出菇形良好的菌株,我们将日本本土菌株和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的菌株进行 *** ,以此种 *** 得到较理想的品种。

2 生理特 ***

以菌株KX-HA091为例介绍鹿茸菇的生理特 *** 。

多个食用菌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比较试验显示,鹿茸菇菌丝生长速度较香菇和蟹味菇慢。且不同菌株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不同。pH为6.2左右时,PDYL培养基上鹿茸菇菌丝生长更好。多数食用菌品种如香菇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pH呈下降趋势,但鹿茸菇相反,pH上升,与金针菇相似。

不同碳氮源菌丝生长量比较试验显示,不同于一般菇类的适宜碳源为葡萄糖,鹿茸菇最适宜碳源为果糖,其次为淀粉;最适宜氮源是酪蛋白氨基酸。

3 栽培流程

鹿茸菇栽培方式通常采用发酵料,菌丝培养结束后需要覆土,出芽前再挖掉覆土,过程较复杂。KINOKKUSU公司的栽培方式,不仅流程简化、省略覆土及挖土工序、工厂干净,而且培养基原料不需使用树皮木屑,采用日本当地较便宜的杉木屑栽培,成本降低。但这一栽培方式的前提是使用专用的菌种。鹿茸菇菌株劣化快,应尽量选择容易栽培而 *** 能稳定的菌种。

3.1 培养基调制

培养基基材(主料)主要采用杉木屑和玉米芯,干重比为6 ∕ 4。树皮木屑由于在各批次间易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因而不适用于工厂化栽培。中国的针叶树木屑比较难获得,我们发现可以用杨树木屑取代杉木屑。鹿茸菇栽培基材中木屑的种类非常重要,木屑种类不同,菌丝生长会有很大的差异。选用栽培香菇、滑子菇的阔叶树木屑栽培鹿茸菇不可取,须避免使用栎树等单宁含量较高的阔叶树种木屑。

培养基营养源(辅料)的比例:麸皮 ∕玉米糠 ∕ 增收剂=8 ∕ 4 ∕ 3,每瓶添加量湿重比为15%,即850 mL容量的栽培瓶,装瓶量540~560 g,其中辅料82 g。

培养基含水率为68%左右。干物重量比为木屑∕ 玉米芯 ∕ 麸皮 ∕ 玉米糠 ∕ 增收剂=35 ∕ 23 ∕ 22 ∕ 12 ∕ 8。

营养基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的添加量,基材中碳源(碳水化合物)和氮源(蛋白质)的含量对生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鹿茸菇采用全量杉木屑添加15%不同营养源(辅料)栽培,含水率调到66%~69%,培养基净重420~510 g,在23 ℃下培养63天,出菇温度16~18 ℃,产量和采收天数见图6。以添加15%F麸皮(添加小麦粉的麸皮)和特殊营养剂的栽培效果好,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F麸皮更佳添加量试验显示,往杉木屑∕玉米芯为6∕4(干重比)的基材中按不同比例(9%~21%)添加F麸皮,含水率调到 *** %~70%,培养基净重500~520 g,23 ℃下培养60天,出菇温度16~18 ℃,结果为随添加量增加,菌丝蔓延天数无明显变化,但采收时间延长,产量增加,以添加量为19%时,采收天数49.9天,产量达更高(191.3 g/850mL瓶)。综合考虑添加成本,以15%添加量(湿重)较为适宜,此时试验产量为175.3 g/850mL瓶,采收天数为46.9天。

鹿茸菇如果需要长期稳定的出菇,则要添加增收剂。实验显示,更佳添加量为基材 ∕ 增收剂为12 ∕ 3。

栽培主料如全部采用玉米芯,采收天数的延长及产品的 *** 将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3.2 回流空气的污染控制

放冷过程因栽培瓶(袋)倒吸室内含杂菌的冷空气,而导致已灭菌的培养基被再次污染,称作回流污染或吸入污染,应防止发生。这是工厂化栽培食用菌中极易出现的问题,也是中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放冷过程培养基温度从90 ℃ *** 至20 ℃期间,会吸收培养基容积约50%的外气。防止回流空气污染的对策为:①注意出锅温度,在80 ℃以上进行出锅作业;②在无尘环境下放冷,建议安装HEPA除尘过滤装置,或采用喷洒消毒方式彻底消毒,喷洒消毒须实施2次以上,分别在出釜作业前及出釜完毕1小时后,在室温60 ℃以下实施,每平方米喷洒量为150 mL(天花板高3 m);③使用常压灭菌釜时,必须要迅速 *** ,尤其是40~30 ℃(耐热细菌的发芽温度)温度带,要在短时间内通过。

3.3 初期培养管理

采用1 200 mL培养瓶鹿茸菌合计培养天数为60~70天。培养开始至菌丝蔓延结束为40~50天,控制室内温度在20~23 ℃,瓶间温度不超过26 ℃,湿度60%~70%,CO2浓度2.5‰以下,黑暗培养(除检查外不要点灯)。后熟期为菌丝蔓延结束后10天,控制温度在23 ℃,瓶间温度不超过26 ℃,湿度70%~80%(注意表面的干燥)。

鹿茸菇的发菌较慢、成活较迟,相比其他食用菌品种,易发生有害菌污染,且污染率高。培养基被有害菌污染,将对出菇产生很大影响,如被木霉菌污染,将可能导致不出芽。为了防止有害菌混入,初期培养管理很重要,初期培养室更好安装净化 *** ,此外须注意:①菌种的接种量要求多一些,为25 mL,接种后瓶盖要密贴菌种,减少菌床表面的间隙(空隙);②接种后10天内须防止强风;③冷藏菌种务必在室温下进行驯化处理后再使用。

3.4 催蕾及出菇管理

鹿茸菇出菇期室内温度保持14~22 ℃均可,但高于18 ℃时产量会下降,低于16 ℃时,采收期会延长,因此以16~18 ℃为更佳。

搔菌为菌床表面搔掉10 mm左右深后倒立出芽。搔菌后不需注水,以免引起污染。出芽管理温度为16~18 ℃,湿度为95%以上,菌丝再生的前5天注意不可干燥,CO2浓度为3‰以下,光照度200~500 lx,白天开灯。倒立培养天数为10~12天,确认发芽后菌床正立。控制湿度90%以上,拉开干湿度差管理。搔菌后25~30天可以采收。

采收前5天,尽量不要加大湿,采收前3天,尽量不加湿。鹿茸菇菌柄是中空的,采收前要控制湿度,高湿会形成“水菇”,货架期缩短。

结语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寻味宁德|"闻则松茸,食则鹿茸"——古田鹿茸菇

古 田

鹿茸菇

大家都知道鹿茸是珍贵的补品

那大家知道鹿茸菇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来自古田的鹿茸菇


1

鹿茸菇

鹿茸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学名珊瑚菌。因状如珊瑚,又像幼小的鹿角,故得名鹿茸菇。其肉肥厚细腻,口感脆滑,味道鲜美,别具风味。


2

营养价值

1

预防高血压

鹿茸菇中含有丰富的芦丁和天然抗氧化成分,被 *** 吸收后能调节血压,经常食用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2

提高抗过敏能力

鹿茸菇含有活 *** 成分,能降低 *** 对过敏原的敏感 *** 。经常吃鹿茸菇,能提高身体抗过敏能力。能够减轻过敏 *** 皮炎或过敏 *** 气管炎等症状。


3

提高心脏功能

鹿茸菇还是一种能强心的健康食材,它不单能营养心肌,还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另外干鹿茸菇还能提高人类心脏功能,防止心脏功能减退。


【END】

编辑:吕若萱



味道,是具象的表达。对于宁德人来说,是蕉城大黄鱼的鲜香丝丝入扣,是福鼎肉片的嫩滑劲道,也是古田银耳的温润清甜......


味道,也会成为意象的延伸。是家常菜肴勾起的食欲与乡愁,是特色小吃激活的味蕾与往事,是特产水果迸发的酸甜与情思......山肴海错,酸甜苦辣,中新宁德推出“寻味宁德”栏目,带您探访记忆中的味与情。

云南名菌——松茸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松蕈、合菌、大花菌、台菌、松菰、剥皮菌等,是世界上比较珍稀名贵的天然 *** 用菌、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松茸,被称为“菌中之王”,纳西语称之为“裕茂萝”。

我国松茸古已有之。历史上中国人口没有现在多,生态环境、植被等比现在好,松茸的生长和分布可能不像现在这样相对集中在某些地方。北宋时,唐慎微撰写《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等著作时就使用了松茸这一名称,据说因该菌生于松林下,菌蕾如鹿茸,故名松茸。宋代陈仁玉《菌谱》有:“松蕈,生松荫,采无时。凡物松出,无不可爱,松叶与脂、伏灵、琥珀,皆松裔也。昔之遁山服食求长年者,蹇松焉依。人有病溲浊不禁者,偶啜松下菌,病良已。此其效也。”这段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松蕈,生长在松荫下面,不定时采拾。凡是松树所产的东西,都很可爱。松叶(松针)、松脂、伏灵(即茯苓)、琥珀,都是松树上的孳生物。昔日支遁(因为“支遁买山”的故事而被后世称为“遁山”)服用丹 *** ,欲求长命百岁,经常依靠着弯曲的松树憩息。见到有 *** 浑浊且 *** 者,偶然吃了松蕈,居然治愈了。这就是松蕈的功效所在。”支遁修行,也会食用松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松蕈列在“香蕈”条下,又称台蕈、合蕈。据考证,松蕈即松茸。现在有人说,日本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来云南发现松茸,松茸才被人们认识,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云南过去的方志也有松茸的记载,只不过它叫松菰。符廷铨《昭通志稿·卷九.物产志·植物》有:“松菰,松下生者。”陈其栋《宣威县志稿.卷三.三十六》有:“松菰,生松树下。”李春曦《蒙化县志稿·卷十一·地利部.物产志》有:“生松下者,曰松菰。”“菰”,同“菇”。松菰,就是松菇。松菇是泛称,包括松磨、松口磨(松茸)等蘑菇。也就是说,云南方志中的松菰极有可能就是松茸,比如昭通、宣威当地也有松茸,宣威一些地方的人过去会把松茸叫做大花菌。

松茸现在备受人们青睐,就是因为其具有显著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松茸,可以强身健体、补肾 *** 、调和肠胃、补益气血、化痰驱虫等。松茸的诸多吃法中,现今有一种叫做松茸刺身。其就是将洗干净的新鲜松茸切成薄片,蘸着芥末等吃。松茸属于高端产品,好多人闻其名而未食其物。菌农拾到野生松茸,通常会卖掉,舍不得吃它们。

云南野生松茸品质好,产销占比皆大。全省不少地方有野生松茸分布,只不过香格里拉是公认的更佳松茸产区。云南松茸产量占全国松茸产量的40%以上,而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的松茸占云南鲜松茸出口量的65%以上。迪庆已成为云南名副其实的“松茸之乡”。

松茸是一种松属与栎属、杉属植物根共生的菌根真菌,对具体环境要求十分苛刻,通常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之间,尽管经多年研究试验,至今还是未能实现人工种植。市场上常见的所谓松茸,多是可人工种植的姬松茸。此松茸,非彼野生松茸。

面对云南名菌松茸,你只能品尝之,而不能饕餮之。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一个别样诠释!

彭竹兵

本文来自【曲靖日报-掌上曲靖】,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江西广昌:发展林下经济成就亿元产业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守牢发展和生态平衡底线,依托良好的生态和森林资源优势,通过务实的举措,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闯出一条生态富民路。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经济面积达15.5万亩,每年实现综合产值4.2亿元。

林场 *** 焕生机 “叩响”致富门

广昌旴江生态公益林场发展的林下香樟芝产业。曾恒贵摄

时下,广昌县旴江生态公益林场老虎塅工区的种植示范基地满山青翠、生机盎然。在这片平均海拔300米高、面积1万余亩的天然“ *** ”中,一棵棵珍贵树木傲然挺立。

该场场长余辉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以砍树为生,林场 *** 后,林场工人由财政供养,我们不再为生计发愁。现在,只需专心造林护林,做好森林防火防病虫害,种植珍稀树种改善森林品质。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种植了桢楠、闽楠等珍贵树木1500亩,下半年还会继续扩种。”

兴县潜力在山,富民希望在林。在余辉看来, *** 就是要变“砍树养人”为“护树养人”。因此,该场在抚育森林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与江西利财食用菌有限公司签约,种植中 *** 材、食用菌等,采取“林场+公司+合作社”模式,将资源转变成资金,帮助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沿着林场蜿蜒的山路前行,记者看到成捆的中 *** 材岗梅苗被堆放在路旁,远处的山坡上,工人们在树影婆娑间忙碌。修剪种苗、挥锹挖坑、放苗填土……彼此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在另一片山坡上,一排排菇筒整齐地摆放在林间空地上,等待着发菌出菇。“我们已经在这里种植了1700亩岗梅,今年还将种植3000亩岗梅,以及樟芝、茶树菇、鹿茸菇等百余亩。岗梅5年左右可采收,每亩产值可达15000元,亩均年收益在3000元左右;樟芝、茶树菇、鹿茸菇等每亩年产值达5万元,每亩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利财食用菌公司负责人谢远财说道。

半个月前,该县尖峰乡村民尧旺盛加入了岗梅种植队伍。“每天有180元的收入,每个月可以做25天以上,一月下来收入接近5000元。”尧旺盛笑着说,“现在真的是靠山吃山了。”据介绍,利财食用菌公司租赁了旴江生态公益林场4300亩山林发展林下种植,吸纳了周边1 *** 户脱贫户入股基地。

近年来,广昌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原有的7个林场整合成2个生态公益林场,并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质量明显提高,林下经济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林下养殖“生金” 奔出新生活

广昌旴江生态公益林场发展的林下香樟芝产业。曾恒贵摄

林下种植遍地开花,林下养殖如火如荼。在广昌,林下养殖品种多以散养鸡、鸭、鹅、兔子等为主,全县养殖面积达0.5万亩,年产量10万只,年产值达1200万元。

广昌县赤水镇龙水村山清水秀、生态宜人,不少村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开了另一扇“致富之门”。

龙水村村民刘水清是该村更大的家禽养殖户。在外务工十几年的他,为兼顾家庭,几经思索后决定返乡创业。因从小热爱养殖业,加之家乡的良好生态,让他坚定了从事家禽养殖的信心。

2010年,在赣州实地考察后,刘水清订购了近万只鸡鸭苗运回老家。在镇村干部和乡亲们的帮助下,他成立了润红土鸡鸭 *** ,利用闲置山场在林下围网养殖,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如今的他,依靠生态养殖,不仅走上了致富路,还将养殖技术免费传授给周边群众,带领更多人加入林下养殖行列。

“这一批我们买了8000只鸡鸭苗,全部散养在山上。”刘水清指着不远处的山坡说道。

散养在山上的鸡鸭,因活动空间大、运动足,肉质紧实、味道鲜美;此外,家禽粪便还可以“反哺”土壤,为土壤增加肥力。刘水清告诉记者:“散养的土鸡鸭很受周边县城及福建、湖南等省份消费者的欢迎,收入比以前在外务工强多了。”

“林下经济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新型经济产业,可以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林农增收’的多赢目标。”该县 *** 局长罗斌对林下经济的未来发展信心十足。下一步,该县林业部门将着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实现林下种植、养殖、旅游、康养等多种特色产业并举,按照“公司+基地+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力争到2025年新增林下种植面积近10万亩,实现林下经济综合效益20亿元以上。(秦海峰、胡葳、谢欣)

标签: 鹿茸 产地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