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女子购买扇贝失望遭遇欺诈,引发市场信任危机,市场深陷扇贝门,调查部门介入解决
近日,在吉林延吉西市场,一位女子花费275元购买了4个扇贝,并发现其中有2个被灌满沙子。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监管部门的调查。对此,我认为市场监管部门要严肃对待此类问题,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保护。
扇贝作为一种高档美食,其质量和口感都备受人们喜爱。然而,这起事件揭示了扇贝行业存在的问题。首先,外地进货的扇贝是否经过严格筛选和检验,是否符合标准,需要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严密监督。其次,扇贝中含有沙子属于常见现象,但灌满沙子的情况确实让人感到不解,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
在此背景下,市场监管部门应当迅速展开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发现有商家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必须坚决依法予以制止和惩处,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扇贝之前也需要有一定的常识和防范意识。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进行购买,注意观察扇贝外观等是否符合正常标准,并在购买后及时检查和投诉,以保障自身权益。
总之,这起扇贝门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消费者购买的食品安全可靠。同时,消费者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食品质量的判断能力。只有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公平、安全、有保障的市场环境,让消费者无忧购物。
作为消费者,我们购买商品时都希望能够得到物有所值的产品。然而,这位女士的经历却让她感到非常失望。除去金钱的损失之外,更严重的是她对市场的信任感正在被侵蚀。
扇贝作为一种美味佳肴,常常是人们在餐桌上会选择的食材之一。然而,这起欺诈事件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购买食材时应保持警惕。对于延吉西市场而言,这起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对该市场的声誉产生了 *** 影响。
欺诈行为不仅伤害了购买者的个人利益,更严重地损害了市场信任。当消费者发现市场上存在欺诈行为时,他们自然会感到失望和愤怒,进而丧失对市场的信任。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依法处理,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使得消费者更容易了解到这类欺诈行为。这也提醒今后购物时,我们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保持警惕,避免落入欺诈陷阱。同时,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和法律法规的执行,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优质的商品,从而重建市场信任。
总之,这起女子花费275元购买的扇贝欺诈事件引发了对市场信任的危机。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保持警觉,选择有信誉的商家,同时也期待市场监管部门能够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恢复对市场的信任,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女子275元买4个扇贝里面灌满沙 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来源:大众网
8月28日,吉林延吉。女子发 *** 称:在延吉西市场买的扇贝45元一斤,发现里面灌满沙子。当事人称:当时买了4个,共花费275元,里面2个都有沙。对此,延吉西市场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了解情况,因为扇贝不是当地养殖,都是从外地进货的。扇贝闭口有沙子很正常,但是 *** 里确实有点多,目前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现场调查中。若存在欺诈消费者,会进行处理。
突然!日本这里,1.8亿粒扇贝死亡!来源:央视财经
据日本《北海道新闻》4日报道,3日在日本北海道网走市能取湖饲养的扇贝幼贝中约有1.8亿粒死亡,占生产计划量的 *** 。
据西网走市渔业协同组合称,3月下旬时就已经确认到幼贝大量死亡的消息,相关机构进行了水质和病理的检查,但未发现原因。
西网走市渔业协同组合负责人石馆正也表示,此次预计损失金额约为7亿日元,将对地区经济造成较大打击。
据悉,能取湖饲养的扇贝幼贝数量占到全北海道的6%左右。
“扇贝跑路”不只獐子岛,北海道1.8亿扇贝苗意外死亡以肉质肥美著称的北海道扇贝,近日因1亿8000万颗的死亡量引起关注。该事件发生于北海道网走市能取湖,目前已造成7亿日元(约3665万元)的损失。
每年9月,能取湖会将扇贝苗放入湖中进行越冬养殖,翌年春天打捞。此次扇贝苗死亡原因至今不明,行业猜测是去年12月的大暴风雨所致。
据称此次死亡量已达到当地年度生产计划的 *** ,北海道当地水产从业者在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表示:“听说存活扇贝苗已所剩无几。”《朝日新闻》报道称,出于上述原因,北京一家售卖北海道扇贝的日料店采取了紧急进货。
无独有偶,此前的2019年,扇贝产量占北海道两成的喷火湾就曾出现扇贝苗大量死亡的情况。死亡的扇贝贝壳会较小,肉质呈果冻状。此外,青森的陆奥湾今年也出现扇贝苗减产的情况。
北海道扇贝因“肉质甘甜肥美”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2022一年间,在所有的日本出口农林水产中,扇贝的输出量排名之一,更大出口国为中国。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2022年扇贝出口量同比增长42.4%,达到910亿日元(约48亿人民币)。
此前我国有着“水产之一股”的上市公司獐子岛也曾发生过扇贝大规模死亡的非正常事件,导致公司大幅亏损。2014年,该企业发布公告称因遭遇异常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扇贝绝收,导致近11. *** 亿亏损。这也是该公司著名的“扇贝跑路”事件。此后獐子岛更是在2018年、2019年再次发布“扇贝跑路”的消息。
虽然獐子岛的扇贝跑路事件已过去多年,但 *** 官网显示,负责ST獐子岛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华所于近期受到行政处罚。由于对ST獐子岛2016年年度 *** 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未勤勉尽责等原因,大华所被 *** 所处罚款共计367. *** 万元。
罚单表示,ST獐子岛2016年度结转成本时所记载的捕捞区域与捕捞船只实际作业区域存在明显出入,2016年账面结转捕捞面积较实际捕捞面积少13.93万亩,虚减营业成本6002.99万元。
*** 指出,獐子岛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 *** ,其披露的2016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都是扇贝:虾贻贝、栉孔贝、日月贝、港湾贝区别很大,弄懂不吃亏进入夏天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人们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每年从立夏一开始,都是街头烧烤最红火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邀上三五好友,找个烧烤摊吃点烧烤,再来上几瓶清凉解腻的啤酒。
烧烤的菜品现在是越来越多,但是更受欢迎的除了 *** 肉串以外,还有各种的小海鲜,其中烤生蚝和烤扇贝就是烧烤摊上点击率颇高的烧烤单品,甚至有商家专卖这两种烧烤的。
扇贝自古以来就是“海八珍”中的上品,尤其是扇贝贝柱的干制品,也被称作“干贝”或“瑶柱”,这都是高档宴席上才能上桌的食材。
扇贝的营养价值极高,野生的早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现在市场上售卖的扇贝基本都是养殖的,这也让扇贝成了人人消费得起的海鲜。
扇贝的品种有很多,我们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有这4种,也就是虾贻贝、栉孔贝、港湾贝和日月贝,虽然都是扇贝,但是这4种扇贝的 *** 和味道差距却是很大,弄懂以后出去点餐时就不会吃亏。
1、虾贻贝
虾贻贝是现在国内市场上常见的更大个的扇贝,这种扇贝据说是从日本引进繁育成功的,其中大连的獐子岛所产的虾贻贝品质更佳。
虾贻贝一年四季市场上都有 *** ,普遍个头在巴掌大小,高档一些的酒席上,蒜蓉粉丝蒸扇贝都是以其为主料,这种扇贝的肉质鲜甜,春季和冬季时还会有膏和黄。
蒜蓉粉丝蒸虾贻贝
虾贻贝在饭店里一般都是论只售卖,大连地区的海鲜酒楼里,单只虾贻贝的售价基本都要超过20元以上,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扇贝品种中 *** 更高的。
2、栉孔贝
栉孔贝是沿海地区非常常见的扇贝品种,也是原产于中国的扇贝品种,这种扇贝的贝壳上有不规则的栉孔,个头不是很大,至今在北方沿海地区也会遇到野生的栉孔贝。
栉孔贝一年四季市场上都有,一般夏初和冬季上市的栉孔贝最肥美,栉孔贝的口感略带韧劲,吃起来鲜味也比较足,这种扇贝可以烹制很多美味的菜肴,很多以扇贝为主料的经典老菜所用的主料基本都是栉孔贝。
黄瓜拌栉孔贝
栉孔贝现在的产量也很大,因此市场上的售价也不高,大多数时间都是在10元以下一斤,这种扇贝一般一斤可以称不到10个。
3、日月贝
日月贝的长相跟虾贻贝有些类似,就是个头要比虾贻贝小很多,这种扇贝因为一面贝壳是白色,另一面是褐色因此被称作“日月贝”。
日月贝最肥美的季节就是春末夏初时节,这个时候正是日月贝繁殖的时候,因此这个季节的日月贝公的带膏,母的都带黄,不过这种扇贝的鲜味要略差一些。
日月贝炒鸡蛋
日月贝的市场售价并不高, *** 比栉孔贝要略高一些,一般售价在10元左右一斤,这种扇贝也是夏季烧烤摊上常用的扇贝品种,一般烧烤摊上能卖到几元一只,不过懂行的人还是喜欢自己买回家烹制。
4、港湾贝
港湾贝是更便宜的海鲜品种之一,这种扇贝的壳呈红色,个头没有太大的,一般都是秋冬季上市,售价跟便宜的海虹差不多,最贵更好的也不会超过5元一斤,便宜的一般也就2元多点一斤。
港湾贝的鲜味比较差,一般都是做深加工,把贝柱或 *** 挖出来售卖,有些 *** 商家会用冷冻的港湾 *** 放到贝壳里做成蒜蓉粉丝烤扇贝或蒸扇贝,其实也很容易分辨,就是冷冻的港湾贝经过加热后会缩水严重,并且这种扇贝的内脏会比较大。
港湾贝一般都是大家趁着便宜买来尝鲜的,也有专门冷冻一些 *** 用来包饺子或炒菜吃的,贝柱的售价一般一斤在25元左右,市面上销售大多数冷冻贝柱都是用的港湾贝。
滑溜扇贝丁
以上这4种扇贝基本上就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扇贝品种,其中虾贻贝和栉孔贝的味道更好,港湾贝的品质是最差的,不过不论吃哪种扇贝,购买时都要选择鲜活的,否则很容易吃坏肚子。
网店兜售烧烤用扇贝壳6.9元起,市监局:“组合扇贝”不合规可举报吃着香喷喷的海鲜烧烤,有没有想过可能是“组合海鲜”?近日,有用户称,自己在第三方电商平台看到有网店在兜售烧烤用蒜蓉粉丝白色大扇贝壳,售价6.9元起,“还以为都是带原装壳一起烤,今后都不敢点烤扇贝吃了”,该内容引发关注。
电商平台截图。
8月5日,当事网店 *** 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扇贝壳是在海边捡的,买的人很多。”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辖区一市监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兜售扇贝壳再组合成扇贝用于烧烤,那是不合规的,消费者发现可以举报。”
上游新闻记者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以“夜市”“烧烤蒜蓉粉丝扇贝壳”为关键词检索看到,网店售卖“烧烤用蒜蓉粉丝白色大扇贝壳”并非个例,以 *** 高低排序,更便宜的扇贝壳0.23元/个。在第三方社交平台上,有人感到惊讶:“原来还有卖壳来做烤扇贝的,这跟餐厅反复利用餐盘有啥区别?”也有人感到疑惑:“为啥不直接用扇贝自带壳呢?”也有人分析:“ *** 扇贝长途运输成本高,如果不新鲜, *** 口感差。”
电商平台截图。
8月5日,上游新闻记者浏览一售卖扇贝壳的网店看到,商品描述“此款贝壳为烧烤扇贝,蒜蓉粉丝贝专用,尺寸均匀,装箱整齐,基本没有碎裂的情况,扇贝壳经过人工挑选……”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后,网店 *** 表示:“买的人很多。这些扇贝都是海边捡的,有海腥味。我们经过简单清洗,客户买回去也要再泡一泡,洗一下。”对于 *** , *** 表示:“12cm-14cm的扇贝壳是6.9元/片,量大从优。”
随后,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辖区一市监所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称:“这种组合扇贝烧烤是不合规的,消费者发现后可以举报。目前,这种组合扇贝在三亚夜市烧烤市场还没出现过,因为按扇贝市场 *** 价算下来, *** 扇贝更低也就1元/个。如果本地烧烤店通过 *** 扇贝壳来做假的话,是很不划算的。”
那么,这种组合扇贝烧烤是否卫生呢?上述市监所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不知道贝壳与所谓 *** 的具体来源,所以就不好判断。”他最后提醒说:“烧烤前,消费者更好检查一下扇 *** 与壳是否是分离开的。”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来源: 上游新闻
它被称为“天然的锌库”,推荐4种家常做法,口味不一,好吃不腻天气太炎热了,坐在那里都会出汗,大量的汗液流失,会让我们体内的锌元素随着汗液排出。
锌元素对人们的身体还是很有用处,小孩挑食不爱吃饭,就可以补充一些锌元素;还可以促进孩童的生长发育;能够提高抗 *** 的能力。
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材中,都含有一定的锌元素,但是有一种食材锌的含量比较高,被称为是“天然锌库”!那就是扇贝,推荐4种家庭好吃的做法,可以经常换着花样做。
一、蒜蓉粉丝扇贝
准备食材:扇 *** 、粉丝、大蒜、青椒、红椒、生抽、
*** 方式:
1、扇贝将里面的肉质择下来,然后将里面的腮和胃,用清水清理干净;
2、将青红椒清洗干净、大蒜去皮,都切成碎末;
3、将粉丝提前泡软,然后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水烧开粉丝放入进去煮熟,捞出放在凉水里面过一下;
4、扇 *** 也放入煮粉丝的水里面煮熟,捞出;
5、准备一个盘子在底部铺上一层粉丝,扇 *** 放在上面;
6、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热将大蒜末放入进去炒出香味,接着再放入青红椒末,一起翻炒;
7、接着再倒入一些生抽调味,最后将煮好的酱汁浇在扇贝上面即可。
二、韭菜炒扇贝
准备食材:大蒜、扇贝、韭菜、盐、鸡精
*** 方式:
1、将扇 *** 取出来,清洗干净,沥干水分;
2、大蒜去皮切成碎末备用;韭菜择去烂叶子,清洗干净,切成小段;
3、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热下入蒜末炒香,然后将扇 *** 倒入进去翻炒一下;
4、接着将韭菜段倒入,加入一些盐和鸡精调味,混合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三、糯米蒸扇 ***
准备食材:扇贝、猪肉、糯米、小葱、白胡椒粉、盐、鸡精
*** 方式:
1、将扇 *** 都切成碎末,只留下几个留作摆盘;小葱清洗干净切成碎末;
2、将糯米清洗一下,在水里面提前浸泡一下;
3、猪肉去皮搅打成肉泥,在里面加入一些盐、鸡精、白胡椒粉、搅拌均匀腌制入味;
4、接着将切成碎末的扇 *** 和小葱末放入进去,和肉泥一起搅拌均匀;
5、再将浸泡好的糯米,倒一部分在肉泥里面面,充分混合均匀,取一部分混合好的馅儿,捏成一个窝窝,在里面包住一整个扇贝,再搓成一个 圆形;
6、再将包好的圆形放在糯米里面滚上一圈,就这样重 *** 作;
7、最后放在扇贝壳上,上锅蒸制一个小时。
四、麻辣扇 ***
准备食材:扇贝、洋葱、香菜、小葱
*** 方式:
1、将扇贝上面的泥沙刷洗干净,然后上锅蒸至开口;
2.接着将里面的扇 *** 拿出来,里面的不能吃的清理一下;
3、在一个碗里面,加入一些辣椒面和白芝麻,锅中加入适量的油,在油里面加入洋葱、香菜段、大蒜片、小葱段,炸至金黄捞出,再将炸过的油,浇在辣椒面上面;、
4、在辣椒面里面加入生抽、糖、盐、醋、香油、花椒油、混合均匀;
5、最后将调好的酱汁浇在扇贝上面,盘子上面垫上一些黄瓜片,将拌好的扇 *** 放在上面。
(榴莲)
年入千亿的中国日料店:自曝家丑后,能死里逃生吗?全国日料店,现在是 *** 两重天。
上海多家日料店生意爆火,刺身等海鲜类餐品更是供不应求,上海食客仿佛要在这几天吃够下半辈子的日料。
与此同时,部分日料店的生意已经有萧条的迹象。
为求生存,有的及时转型。平价日料“摩打食堂”,就把公众号简介改成了“最近是粤菜”。
有的赶紧和日本水产品撇清关系。
*** 之间,日料变成了单纯的“用日本料理的方式 *** 菜品”,和日本食材毫无关系。
日料店的求生欲很强,但前景看起来不是不妙。
新浪新闻最近发起了“你还会去日料店吗”的 *** ,有54%的人选择了“再也不去了”。
在2019年,中国就成为了世界上日本餐饮店数量最多的国家,国人对日料的钟爱可见一斑,这次真的能斩尽前缘吗?日料真的要凉了?
刀哥认为,相比一蹶不振,等待中国日料行业的结局更可能是死里逃生。
在中国狂开8万家店,
日料竟比八大菜系还火?
日料在中国有广大的受众,这是确保它不会彻底 *** 的基础。
据大众点评今年6月的数据统计,中国内地共有79324家日本 *** ,日料是排名第六的菜系,也是前六名里的唯一一个海外菜系。
2022年,中国日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 8亿元。
除了饮食习惯、口味有相近之处,日料之所以能让国人如此停不下嘴,离不开多年来苦心经营出来的“高端滤镜”。
之一层高端,来源于营销高端食材。
最典型的是和牛。从1988年开始,日本肉类分级协会(JMGA)根据肉量和肉质,将和牛划分为A5到C1共15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和牛品质越好, *** 也就越贵。
*** 和牛的 *** 按克收费,吃上一口似乎就能让人站在美食鄙视链顶端。
日料店里的另一种典型的高端食材蓝鳍金枪鱼,据称需要和日本养殖户预定,每天空运,一条鱼只卖一天。
还不够半饱的三五片金枪鱼, *** 可能占了这顿饭的一半。
第二层高端,来源于由“规矩”打造的高端仪式感。
2019年,南京有一家叫“柒本味”的高端日料店,因为一条宣传 *** 火遍全网。
据 *** 描述,这是一家有规矩、高格调的日料餐厅,定下了一系列 *** 规矩:人不到齐不开席、每餐只接待10人、不接待陌生人、食物必须一分钟内吃完、不能打包……
日料中还有个O *** kase的理念,不少人应该不陌生。
简单来说,O *** kase就是没有菜单,食客在上菜前不知道自己会吃到什么,厨师根据应季食材出品,做什么就吃什么。
去年上海有一家餐厅打着“国内首家中餐O *** kase”的旗号,卖着不够塞牙缝的皮蛋、麻婆豆腐、油渣等常见菜品,居然做到了人均消费2000+。
日式概念的威力,让无数新中产乃至是富豪都难以抗拒。
正因为在高端领域做足了噱头或者说稳住了形象,所以当日料开始下沉时,几乎是事半功倍,轻松俘获了广大食客。
红餐品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日料品类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4日,人均消费在50-100元及100-200元的品牌分别占比28.2%、28.9%。
打“ *** 价比”是中国日料行业的绝对主流。
在媒体发布的“2021中国日料十大品牌”榜单中,上榜的也大多是 *** 价比相对较高的寿司品牌,比如元气寿司、N多寿司、争鲜寿司、 *** 寿司。
舍不得吃高端日料,于是平民日料席卷全国。
*** “自曝家丑”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钟爱日料的人,未来还是很可能继续为日料捧场。
因为他们都得知了一个半好半坏的消息:国内日料店用的食材,绝大多数都和日本毫无关系。
国际贸易中心(ITC)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更大的海产品供应国是厄瓜多尔,第二名是 *** , *** 排名第三。
中国从日本的进口额仅占2.7%,排名第九。
一年就进口这么点日本食材,注定了国内绝大多数日料店都用不上,哪怕是一些吹嘘“日本当天空运”的中高端餐厅。
2021年,曾号称上海之一网红自助餐的日料火锅“一绪寿喜烧”,被执法人员发现该店在菜单上宣称“日式烤鳕鱼”,用的却是格陵兰比目鱼。
2022年,浙江杭州西湖景区一家人均消费近2000元的日料店被举报“卖核辐射食品”,结果调查发现,这家店虽然宣称有北海道扇贝、爱知县星鳗苗、长崎天然星鳗等日本食材,但其实扇贝是从杭州农贸市场买的,鳗鱼则是采购于青岛某海产经营中心。
比起这些被别人曝光的日料店,其他同行运气好多了,最近趁此机会纷纷“自曝家丑”,不用再装自己用的是日本食材了。
至于那些较平民的日料店,更是从始至终就和日本食材不沾边。
比如广东佛山的夏树寿司发布“紧急声明”称:“夏树寿司从未使用任何与日本有关的食材!不管过去,还是将来!所有食材均来源于正规渠道。”
吉野家更坦诚,表示不会使用日本进口的食材,因为“成本不允许”。
换句话说,没有日本食材,中国日料行业照样发展得如火如荼。
发达的全球供应链,早就让日本食材变得不再稀缺,不再非它不可。
就像日料里常用到的三文鱼,主要产区是挪威、智利和法罗群岛,比日本的产量多了不止一星半点。
作为一个又懂养殖、供应链又发达的国家,中国更是国内日料行业的超级后盾。
中国是世界头号水产养殖大国,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行业产值规模达4301.7亿元。
有数据显示,超1000万中国人每月至少吃一次鳗鱼。日料店里这些备受欢迎的鳗鱼,就是来自中国养殖户的贡献——我国是世界之一鳗鱼养殖和出口国,国际市占率保持在95%以上。
就连日本本土的日料店,都要从中国进口大量食材。前年就有一则新闻报道说,日本一家叫“高山水产青果”的食品 *** 公司,连续五年把中国鳗鱼当成日本鳗鱼卖,竟无一人发现。
国鳗吊打日鳗已成事实,国鳗崛起的不仅仅是数量。
除了国鳗,中国日料行业里的烧鸟店,用的也大都是中国的国产鸡肉。
有没有日本食材,对于中国日料行业根本无伤大雅。
中国日料店未来生存的关键:
给日料祛魅
虽然有众多拥趸,虽然日本食材无关紧要,但中国日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还是要小心谨慎。
尤其过去那些迷信“日本化”的日料店,该摆正态度了。
比如成 *** 打“日本进口食材”卖点的餐厅,需要琢磨琢磨如何用好替代食材,做出不亚于以往的菜品,别惦记着用几片刺身就能 *** 的好日子了。
那些借着日料光环走红的餐厅,也需要主动给日料祛魅。
曾经的“拉面之一股”味千拉面就是前车之鉴,又贵又少的日式拉面卖不动了,连年亏损,不得以开拓了烧烤业务。
一成不变的吉野家,在中国卖了30年的牛肉饭,最近几年终于被国人吃到腻,陷入关店潮。
刁钻的中国胃,不是靠照搬来的日料就能满足的。
2017年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的日料店里,日本餐饮品牌的门店占比只有3%,其余基本是中国人开的,包括北京的村上一屋、九本,湖北的仙隐小鹿、浙江的山葵家……
那些发展不错的本土日料,它们的精力很少会放在日料崇拜上。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曾经面向全球推出了一项针对正宗“和食”的资格认证。2018年,中国市场通过JETRO认证的“和食”餐厅有658家。3年后,这一数字仅仅增长了87家。
相比蹭日料光环,做好本土化创新才是它们更重要的 *** 锏。
成都的300杯和牛,其建店灵感来自于李白的《将进酒》,在网上能看到不少“重回盛唐”的宣传。
更常见的本土化创新,针对的是菜品和口味。
所以鳗鱼家居酒屋,增加了冬瓜汤、皮蛋豆腐、盐焗花生等中式菜品;九田家的菜品也有自制米酒、南瓜粥、凉拌菜、泡椒凤爪、葱花饼。
还有相比单调的日本鳗鱼饭,国人开的日料店开发出了鳗鱼火锅、鳗鱼烧烤、鳗鱼煲仔饭、鳗鱼炒饭等等,更有烟火气,更接近中餐。
为了贴近国人,有的日料店甚至喊出了“ *** 日料”的口号
中国日料行业不会那么容易凉,但接下来要想让国人恢复以往的热情,不能只有“日料”招牌。
说到底,日料虽然立住了高端人设,但从没高端到靠“日料”俩字,就能让人买单的程度。
小到一家餐厅,大到一个菜系,生存的关键不在于光环或形象,而在于味道。
不论什么菜系,只要是在中国,核心都必须是服务中国人,满足中国胃。
*** 来源于 *** ,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吉一海鲜摊床售卖扇贝存在过量泥沙 当地责令商家下架全部扇贝并立案调查8月29日延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号发布通报,8月28日20时11分,抖音某用户通过平台发布 *** 称在延吉市西市场某海鲜摊床购买的扇贝存在过量泥沙现象。该局收到相关线索后高度重视,指派执法人员之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经查,该店营业执照注册名称为延吉市西市场耿君水产摊床,对外名称为西市场文霞海鲜 *** 摊床。执法人员对现场未拆包装的扇贝进行抽查,通过抽查发现个别扇贝与 *** 反映的情况相符。执法人员已责令该店将扇贝全部下架并停止销售,同时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该店贝类海产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
针对该店涉嫌违法行为,该局已立案调查,同时向扇贝原产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函商请协助调查,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实习生 罗艾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尹航
编辑/朱葳
女子275元买4个扇贝里面灌满沙 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8月28日,吉林延吉。女子发 *** 称:在延吉西市场买的扇贝45元一斤,发现里面灌满沙子。当事人称:当时买了4个,共花费275元,里面2个都有沙。对此,延吉西市场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了解情况,因为扇贝不是当地养殖,都是从外地进货的。扇贝闭口有沙子很正常,但是 *** 里确实有点多,目前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现场调查中。若存在欺诈消费者,会进行处理。
来源: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