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蜗牛可以吃吗,非洲大蜗牛可以做饲料吗 - 学知识 -

非洲大蜗牛可以吃吗,非洲大蜗牛可以做饲料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3
千万别碰别吃!雨后出现这种遍地爬的家伙,身上有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

这几天,南宁陆续下了几场雨。降雨过后,一些小区路面和市政道路绿化带常常出现一只只大蜗牛,有人戏称它为法国蜗牛,是烹饪的好食材。实际上,它们的名字叫非洲大蜗牛。对此,医生提醒:这种蜗牛不要碰!不要吃!

野生的大蜗牛是否带有病菌?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大蜗牛、白蜗牛,是我国的外来入侵物种和检疫 *** 有害生物。

非洲大蜗牛的寄主植物范围很广,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和各种草本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 *** 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是一个典型的杂食 *** 有害生物。

非洲大蜗牛身上携带很多致病菌和寄生虫,非洲大蜗牛的杂食 *** 使得它成为了各种病原体的中间宿主,比如广州管圆线虫等。蜗牛爬行过的蔬菜和水果均可能残留病原体,其 *** 物中容易存在活力旺盛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这些幼虫或病原容易散布于水体中,或侵入 *** 皮肤的嫩薄处和破损处,或被误食而引起感染。

非洲大蜗牛是否能食用?

全球蜗牛大约有2.5万种,分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蜗牛,能用来食用且进行人工大规模养殖的蜗牛种类不多。可以吃的蜗牛肉质鲜嫩而紧实,口感与螺肉相似,普通蜗牛肉质松散无弹 *** ,可能还带腥味。法国人吃的蜗牛与我们常见的害虫蜗牛并非是同一个种类。

非洲大蜗牛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不仅对生态 *** 的多样 *** 造成不可逆转的 *** ,对物种的多样 *** 也产生一定的威胁,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非洲大蜗牛可取食黄瓜、西瓜、仙人掌、玉米和甘蔗等20多种农作物的叶片,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在种群爆发区,其在园林和花卉等观赏 *** 植物上产生的大量 *** 物和爬行留下的白色粘质 *** 痕迹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

非洲大蜗牛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如果食用非洲大蜗牛,很可能被这种寄生虫感染,引起 *** 嗜酸 *** 脑膜炎,这种脑炎主要使人发生急剧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

1996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对南宁市6个调查点展开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自然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广州管圆线虫在南宁市广泛存在,非洲大蜗牛的自然感染率高达55.98%。这意味着当年南宁市超过一半的非洲大蜗牛体内都有广州管圆线虫。2007年的调查显示:广西各地采集到的蛞蝓、福寿螺、非洲大蜗牛和蜗牛中,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 11.71% , 10.82% , 8.85% 和 2.67%。这表明,广西多种软体动物都携带广州管圆线虫。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罗晓成提醒,寄生虫病重在预防,措施主要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变 *** 饮食习惯。如不吃生的或半生的螺肉;在加工淡水螺时防止幼虫污染厨具或食物;在有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的地区,应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熟的淡水鱼、虾、蟹、蛙、蛇等食品。从医学角度来讲,只要彻底煮熟,寄生虫也是可以被 *** 的。生食,凉拌,爆炒,这些烹饪 *** 都或多或少隐藏着疾病入口。所以,不管哪种吃法,切记一定要做熟再吃。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叶祯/文 宋延康/图 通讯员 骆秋妤 实习生 董雨姗

来源: 南宁晚报

南宁一小区居民捡非洲大蜗牛烹食 专家:不建议

近日,南宁 *** 虹路荣和悦澜山的住户发现,小区的草坪内有很多大蜗牛,有业主捡来食用,并将其过程拍图晒到小区业主群,引来大家关注。有业主说,蜗牛的味道鲜美,又得一美味大餐,也有业主说非洲大蜗牛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带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可能会传染给食用者。晒图的业主说,此前已多次食用,味道鲜美。

业主们在群里对非洲大蜗牛的讨论。受访者供图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发现,南宁多个小区的业主都见过这种非洲大蜗牛,有的小朋友还想把它带回家当宠物养。

那么,这些非洲大蜗牛能食用吗?有市民认为经过高温煮熟后应该没事。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动物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表示,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原产于非洲。该蜗牛雌雄同体,更大可长到超过20厘米。

一业主家里准备拿来烹饪的非洲大蜗牛。受访者供图

专家介绍称,这种蜗牛的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可危害500多种作物,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更需注意的是,非洲大蜗牛还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菌的中间宿主,它可能传播结核病和嗜酸 *** 脑膜炎,这种蜗牛爬行留下的黏液中也可能有病原体、寄生虫等。因此,专家不建议触摸或者当宠物养,更不建议食用。

该专家说,我们平常家养的猪、牛、羊在宰杀前都要经过检疫才能上市,更何况是野生的非洲大蜗牛,市民食用的那些非洲大蜗牛身上是否携带病菌和寄生虫,没有经过检疫,没办法评估,大可不必为了所谓的一顿“美味”拿健康去冒险。

别吃!别碰!这个大蜗牛坏得很,弄死它

对于真正的吃货来说,没有什么是不敢吃的,但最近,就出现了一种让吃货都望而却步的生物。

据报道,因南方连续暴雨天气,广东、福建等多地出现“巨型蜗牛”,这些蜗牛不仅个头巨大,而且数量十分惊人,有小区几个小时内就捡了几百只大蜗牛。

有人高兴了,这不就是来送肉的吗?但其实别说吃了,连碰都不能碰!

因为这些大蜗牛的真身是非洲大蜗牛,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还是二类检疫 *** 有害生物!它们携带寄生虫和细菌,接触很可能传染一些致命的疾病。

到底能传染什么疾病?哪样的是有害的非洲大蜗牛?一起来看。

非洲大蜗牛是何方神圣?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Ferussac),又名褐云玛瑙螺、露螺、东风螺、菜螺、花螺和法国螺等,原产于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非洲大蜗牛有三大特点——

首先,就是“大”。体长约7-8cm,更大可达20cm,形象点就是↓↓

其次,是“能吃”。非洲大蜗牛食 *** 广,从蔬菜到花卉,从农作物到草本植物,500 多种植物都难逃它的魔爪,被称为“田园 *** ”。

最后,是“能生”。非洲大蜗牛的产卵量,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平均约150- *** 粒。

有研究报道非洲大蜗牛一年可产卵4次,且每次产卵数量逐渐增加。同时, 从其年龄结构的发展趋势看, 此螺的寿命大多为4 年,个别的还可能5年以上。

这样一个“能吃能生”的“大个子”,已然成为世界 *** 的检疫有害螺类。

这种行动缓慢的生物是如何传入到我国的呢?据称,该螺首次在厦门大学校园内被发现,认为是从新加坡运回的植物中夹带着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而繁殖起来的。

目前,该螺已扩散至我国广东、 *** 、云南、广西、湖南、福建及 *** 等地,并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 *** 。

数据来自文献《非洲大蜗牛的分布、传播、危害及防治现状》

非洲大蜗牛有什么危害?

正如前面所说,非洲大蜗牛寄生或携带大量病原体,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

1、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幼虫主要寄生于非洲大蜗牛和福寿螺等体内,人如果生食或半生食这些螺类,就可能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数据来自文献《深圳南山区广州管圆线虫主要螺类宿主感染状况调查》

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可经口或皮肤侵入 *** ,因此生食或半生食螺类,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关键因素。

另外, *** 的皮肤直接接触螺肉,也可引起感染。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潜伏期为2-20天,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会造成相应部位组织损伤,出现肠炎、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最严重是,如果侵犯中枢神经 *** ,则会造成嗜酸 *** 粒细胞增多 *** 脑炎和脑膜脑炎,轻者发热、剧烈头痛、恶心,重者甚至会引起 *** 和死亡。

2、寄生菌

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有多种寄生菌,比如有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雷氏菌和芽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当 *** 免疫力低下时感染这些细菌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3、成为传染源

此外,已经死亡的非洲大蜗牛会招引大量绿蝇,而这些苍蝇又会携带并传播致病病原体。

所有非洲大蜗牛都不能吃吗?

非洲大蜗牛能否食用?

不能吃!不能吃!千万不能吃!

野生的非洲大蜗牛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身上有很多病菌和寄生虫,不能食用,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风险。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谢胜提醒市民,食用非洲大蜗牛可能会被传染寄生虫,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我们在餐馆吃的一种叫白玉蜗牛,虽然跟它很像,但不是一种东西。

白玉蜗牛是中国独有品种,是在非洲大蜗牛品种中改良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因其头、腹、足洁白如玉,亦称为“中华白玉蜗牛”,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

白玉蜗牛人工饲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美食。

如何除掉非洲大蜗牛?

首先,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触摸、食用或者当宠物养,因为这种蜗牛爬行留下的黏液中也可能有病原体、寄生虫等。

如果摸了,记得一定要洗手。

就非洲大蜗牛而言,不直接接触或食用,一般不会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人与人之间亦不会传染。

*** 来源 ***

其次,非洲大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保持院子及阳台清洁,清理潮湿积水的角落,或直接用生石灰粉撒施,是治理非洲大蜗牛传播最有效最直接的 *** 。

黎明、黄昏、夜间或雷雨后是蜗牛活动觅食的时机,可利用其习 *** ,用食物诱杀。

如果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

最后,如果接触非洲大蜗牛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务人员接触史。

看完依然毛骨悚然

记住:别吃!别碰!

非洲大蜗牛在中国泛滥成灾,非洲人年吃15000吨,中国人不敢吃?

物种泛滥成灾是当地人们最头疼又担心的事情,在世界各地均有此现象发生。

理所当然,不管什么物种,只要能吃对身体无妨害,我泱泱大国何惧之有?吃货多多,经过加工处理送上餐桌,变成口中的美味,何乐而不为!

但在我国发现有一种物种,很难消灭,这东西就是非洲大蜗牛。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地区。

这东西有恃无恐,有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是一种雌雌同体的生物。也就是说,任意两只都可以 *** 结合,繁洐后代,每次产卵2~500枚。更不可思议是这种生物天赋异禀,它能储存另一半的 *** 保质达两年之久,只要 *** 一次,在两年内源源不断的产卵。

就这样,一代传一代,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来到中国安居扎寨,繁衍生息,变成我国一大祸害。

为什么非洲大蜗牛在中国泛滥成灾,而中国吃货又不敢吃呢?非洲大蜗牛和我国蜗牛一样,是一种软体动物,而我国蜗牛体型较小,非洲蜗 *** 我国蜗牛体型要大得多,体长达20~30厘米左右,有的体重甚至达到900克。

它的祖籍在非洲,通过火车、轮船和集装箱等方式,漂洋过海偷渡到中国。因为非洲人对它情有独钟,喜欢把它送上餐桌。主要是非洲贫穷落后,有上顿无下顿,非洲大蜗牛体型大肉质多,也就是它们首选食材,不仅能填饱他们的肚子,也给身体提供能量。据统计,每年非洲人吃蜗牛达15000吨左右。

既然非洲吃货也能吃,那么我国的吃货也想尝尝它肉质的芳香。非洲大蜗牛不仅能吃,而且富含蛋白质,但它不讲究卫生,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那些地方也是蛇鼠一窝活动的娱乐场所,长期生活一起难免染上它们身上有毒细菌或一些病原体,而有些蜗牛身体内携带有圆线虫和吸线虫等等,若是烹饪过程中处理不好,人吃了之后会带来危害,沾染各种 *** 危害健康。

检测出非洲大蜗牛有危害,在我国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的年代,吃穿不愁,哪个愿沾染这东西,吃货们自然畏惧三分,赶紧躲避不敢招惹。于是,这些东西就 *** ,肆无忌惮地繁殖,比在它们祖籍非洲安全得多。

非洲大蜗牛生存能力特别强,对生活环境也没有严格要求,只要是阴暗潮湿的地方都能生存。而且食物来源非常广泛,树叶,地衣、腐蚀 *** 植物和瓜果蔬菜等农作物都是它们食用的美餐。

当食物溃泛的情况下,它能啃咬坚硬的物体,就连硬邦邦的水泥块也是它们食用的美餐。

非洲大蜗牛长到4个月就开始繁殖后代,每年产卵5~7次,一只成年大蜗牛可产卵1000多只后代,即使除去损耗50只蜗牛成活率是有的。惊人的繁殖速度,让人望而生畏。

非洲大蜗牛既能吃又能生,偷渡到我国安居乐户,并不是一件好事儿。毕竟,庞大的蜗牛群要吃东西,它们成群结队糟蹋农作物,祸害果园、菜园和苗木,也给我国的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街头美食家#

警惕!台风后出现的这种动物,千万不要玩不要吃

随着台风的离去,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貌似“可爱”,实则非常危险的小动物。据说已经发现了不少,小朋友还抓着玩!

这种是什么?

非洲大蜗牛

这种我们遇到的蜗牛,叫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 *** 有害生物。

它的食物非常广泛,包括农作物、树木、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 *** ,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

对人有什么危害?

它不仅危害农作物

更重要的是:它传播疾病!

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 *** 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以产下30到700粒卵,繁殖很快。

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携带多种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会传播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

广州圆线虫

一条非洲大蜗牛上,可能存在至少100条这样的寄生虫!

提醒:台风过境,地面湿滑,部分地区积水严重,很多这种类似的蜗牛、螺都被冲出来了,大家如果遇到,不要好奇去触摸、带回家饲养或者吃它。

1

案例

国外有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悉尼一个19岁的橄榄球队员,因为在一个聚会上“耍帅”,生吞了几只蛞蝓,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四肢瘫痪,最后因并发症去世。

该怎么办?

如果对细菌的抵抗力弱,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尤其是儿童。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因为好奇去捕捉野外的非洲大蜗牛,更不要作宠物饲养。所以不能养!不能碰!更不要捡回家吃!即使煮熟了,也很难保证100%安全。

那么,遇到这种蜗牛该怎么办呢?

如果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找物业公司进行处理,或者找专业的杀虫公司也可以处理。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

千万不要随意触碰!

戳右下角花花

提醒更多人!

雨季来临,南方大蜗牛泛滥,不要触碰和食用, *** 老饕都望而生畏

体型硕大的蜗牛

最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降雨量都非常大,北方的气温都直逼30度,南方更是达到了33度左右,闷热得让人喘不上来气。

随着降水的增多,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的人们肯定会在雨后的草丛、菜地、花坛中看到一种体型硕大的蜗牛。

非洲大蜗牛


南方网友发现非洲大蜗牛

碰见这种蜗牛,别摸,别养更别吃!

如果发现这种蜗牛,千万不要触碰它们,不抓、不养更不要去吃!因为它们最臭名昭著的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外来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

大蜗牛携带各种致病菌、 *** 及寄生虫,如果不慎被它感染,轻者会感冒发烧,重者可导致脑膜炎,结核病和失明等多种疾病。

每年的降水量最多的几个月,非洲大蜗牛就像雨后春笋般快速地呈指数级增长,所经之处都沾满了白色的黏稠的含有多种致病菌的黏液。

非洲大蜗牛

20多厘米的超级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学名叫作褐云玛瑙螺,我们经常说的白玉蜗牛其实也是非洲大蜗牛的亚种,它的壳上长满深棕色的花纹,就像晶莹剔透的玛瑙一样,所以也因此而得名,现在它已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入侵物种之一。

非洲大蜗牛和我们平常所见的本土普通小蜗牛是不一样的,通常能长得比人的手掌好还要大,铺开身体甚至能覆盖人的半张脸,较大个体的非洲大蜗牛能长到27厘米左右,是陆地上现存更大的蜗牛。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的入侵之路

在两个多世纪以前,非洲大蜗牛只存在于坦桑尼亚,肯尼亚等东非地区,也是当地人的主要肉食和蛋白质来源。

在1850年左右,非洲大蜗牛开始随着贸易运输来到了世界各地,还有许多人将非洲大蜗牛看作是宠物和食材。

一直到现在,非洲大蜗牛都是东非当地人最喜欢的食材,许多非洲人饲养非洲大蜗牛,用于果腹和赚取家用。

非洲人的食材


非洲大蜗牛从非洲传播至世界各地


更爱吃蜗牛的法国人都对非洲大蜗牛无可奈何

正因为非洲大蜗牛的体型大,出肉率高,比较好饲养,成活率高,所以在100多年前,许多商 *** 开始将其引入其他国家。

法国人一直有食用蜗牛的传统,例如法式焗蜗牛,当非洲大蜗牛出现时,法国人就想用非洲大蜗牛代替法国大蜗牛。

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非洲大蜗牛的味道和口感确实不怎么样,处境尴尬的非洲大蜗牛纷纷从养殖场逃走,成为了当地著名的入侵物种。而就在同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也成为了非洲大蜗牛的主要入侵地。

非洲大蜗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地

非洲大蜗牛入侵美国

非洲大蜗牛的寿命可以达到十岁左右,同时抗病能力十分强悍,有许多人把非洲大蜗牛当做宠物来饲养。最著名的事件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叫约翰的美国男孩从非洲带回三只非洲大蜗牛当宠物。

孩子的耐心总是有限的,新鲜感一过去就随手把三只非洲大蜗牛扔在了后院,岂料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这三只非洲大蜗牛竟然繁衍出近两万只。

又过了十年,非洲大蜗牛已经在男孩所在的佛罗里达州大肆入侵,当地有关部门耗资几百万美元消灭非洲大蜗牛,最终还是于事无补。


能啃食墙皮的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的食 *** 非常杂,包括各种蔬菜、水果、树叶等都在它们的食谱之上,对农业及林业危害十分大。

能成为一种入侵物种,不但要食 *** 杂,而且还要具备其他本领,幼年非洲大蜗牛从卵孵化出来后就背着“铁浮屠”一般的螺壳,保护自己。随着慢慢长大 ,它的螺壳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厚重。

螺壳不断生长,所以它们需要进食富含碳酸钙的食物保持螺壳硬度。这导致非洲大蜗牛基本上见什么东西就啃什么东西,甚至连石灰、土壤及墙皮它们都不放过。

雌雄同体的非洲大蜗牛如何繁衍

养过蜗牛的人基本都知道,如果缺水少食,蜗牛也不会死去,它们会找到相对封闭的位置,把整个身体缩进螺壳,从自身分泌出一种非常黏稠的物质将螺口封住,进入休眠状态,这种状态可持续几十天至上百天,等到雨季来临,它们又会再度 *** 。

再者,非洲大蜗牛的繁殖能力十分强悍,它们属于雌雄同体生物,但要想产卵,就必须进行异体繁殖。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两只蜗牛相遇,想要繁衍的话,谁来当爸爸,谁又来当妈妈呢?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因为雄 *** 的 *** 数量多,所以每个雄 *** 想将自己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每只蜗牛都想成为雄 *** 。

繁衍中的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的繁殖能力非常强悍

当两只成年蜗牛相遇后,就会发生一场长达几小时的相爱相杀的缠斗,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让对方成为小蜗牛的妈妈。它们会向对方身体刺入一种叫“爱恋之矛”的矛状 *** ,并向对方体内输送自己的遗传基因。

“爱恋之矛”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晶体,非常尖利,所以经常有非洲大蜗牛被对方刺伤心脏和其他 *** ,所以两只蜗牛在扭打中,其实也是在躲避“爱恋之矛”的进攻,这场缠斗的失败者就成为雌 ***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产卵200至400枚,孵化成功率高达9成以上。在半年时间内,一只非洲大蜗牛就可以繁衍出几百至上千只小蜗牛。

爱恋之矛

非洲大蜗牛和福寿螺一样,是广州圆管线虫的中间宿主

非洲大蜗牛除了对农业和林业有害,最主要的是它们的身上携带了许多寄生虫和致病菌,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和福寿螺一样,广州管圆线虫就把非洲大蜗牛当做中间宿主,每当有人类或其他动物吃掉非洲大蜗牛,就有可能使广州管圆线虫入侵生物的脑部、肺部、眼睛等 *** ,可以导致引起脑膜炎、失明等疾病,严重者可直接致死。

人们谈之色变的福寿螺身上就携带着广州圆管线虫。在几年前,就有近90名北京市民食用福寿螺感染了广州圆管线虫。广州圆管线虫可以通过 *** 的黏膜、伤口进行寄生,十分可怕。

广州圆管线虫

别主观以为把非洲大蜗牛煮熟之后就可以安全食用了

非洲大蜗牛可以分泌沾有各种致病菌的黏液,有的微生物并不怕高温炖煮,并且因为非洲大蜗牛体型硕大,很难被煮熟,所以食用非洲大蜗牛还是有被致病菌和寄生虫感染的几率。

在46年前的 *** 发生了一起“金兰酱油事件”,金兰酱油家族中有五人因为食用非洲大蜗牛而感染了广州圆管线虫,导致五人全部死亡。

金兰酱油事件

人们应该加强意识,应该做到“非洲大蜗牛过街,人 *** 喊打”,所以在外面碰到非洲大蜗牛的话,别去抓!别去养!更不要食用!

对待这种有害入侵物种,用脚踩死或者用石头砸死,也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 来自 *** ,侵联必删。

非洲大蜗牛美味又营养,为何不建议食用也不要去敷脸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别名非洲巨蜗牛、露螺、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非洲大蜗牛属,是陆栖蜗牛。壳长更大可超过20厘米。夜行 *** ,杂食 *** ,大多是在潮湿环境中活动,喜欢在下雨及夜间出没。非洲大蜗牛繁殖迅速,一次可以产下30到700粒卵。非洲大蜗牛原产地为非洲东部,到21世纪已经广泛分布于 *** 、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的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

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 *** 有害生物。

非洲大蜗牛的营养价值怎么样

非洲大蜗牛的足部肌肉发达,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大量维生素、钙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比较高。大蜗牛口感非常不错,滋味非常鲜美。非洲人将其视作美味,一年能吃掉1500万公斤。由于此种蜗牛肉味鲜美,倍受欧美的欢迎,致使非洲大蜗牛成为部分国家的主食蜗牛。在我国 *** ,非洲大蜗牛被称之为玛瑙蜗牛。

为何不建议食用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可以吃吗,非洲大蜗牛可以做饲料吗-第1张图片-

非洲大蜗牛、小龙虾、罗非鱼等同样是我国入侵物种,为什么非洲大蜗牛没能成功进入我国的餐桌。

原因一:非洲大蜗牛是一些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病原体,会传播鼠肺线虫。未煮熟与处理不慎的非洲大蜗牛易存在各种 *** ,食用后很容易被感染致发病,食用危害极大。有学者曾经出来调查过,感染率可能达到13.27%。

原因二:身上的黏液,也带有各种细菌,也不建议去触摸野生的非洲大蜗牛,稍不注意,就容易病从口入。

例子:1985年, *** 有一家9口人食用了未完全煮熟的非洲大蜗牛,结果全部都感染了寄生虫,其中有4人不治身亡。1999年,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台中一家6口人全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导致脑膜炎病发。

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不建议使用蜗牛面膜敷脸

蜗牛粘液中虽然存在各种蛋白、尿囊素、乙醇酸和其他氨基酸,确实有修复皮肤损伤,缓解衰老以及保湿等功效。

这种蜗牛敷脸不可取

原因一:但是多糖粘蛋白属于一种分子较大的蛋白,使用外敷涂抹的方式皮肤很难将其吸收。

原因二:未经处理的蜗牛粘液直接接触脸部皮肤,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有严重的过敏风险。

原因三:蜗牛种类有两万多种,一些种类的蜗牛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果使用未经过检疫的蜗牛,也有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如果要敷脸,应该选择经过处理和安全检测的商品蜗牛面膜。

可食用的蜗牛有哪些

蜗牛与鱼翅、干贝、 *** 并列成为世界四大名菜,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上等食品。

法国蜗牛

欧洲的大蜗牛属的几种常作佳肴,尤其在法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蜗牛主要只有几种,如法国蜗牛、庭园蜗牛、非洲大蜗牛等。

庭园蜗牛

我国有食用价值的蜗牛约11种,如褐云玛瑙蜗牛、高大环口蜗牛、海南坚蜗牛、皱疤坚蜗牛、江西巴蜗牛、马氏巴蜗牛、白玉蜗牛等。(均系人工养殖)

白玉蜗牛

注意:如果要食用蜗牛,一定要选择人工养殖的,再就是要选择推荐品种,最后就是要安全烹饪,完全熟透。

小心!柳州这公园出现“巨无霸”蜗牛,别碰别养别吃

来源:南国今报

雨后逛公园或在小区的路边、草丛等地方,看到“个头很大”的蜗牛,请不要因为其憨态可掬的外表随意触碰,因为它们很可能是被称为“田园 *** ”的非洲大蜗牛。近日,柳州市马鹿山公园大草坪附近出现“巨无霸”蜗牛,园区经调查,确定是非洲大蜗牛。

10月11日,记者来到马鹿山公园,在大草坪附近的阴湿处看到了这种大蜗牛。与普通蜗牛相比,这种蜗牛个头较大,外壳呈现黄褐色的螺旋状并带雾面花纹,喜欢躲在阴湿的草丛,或攀附在绿树丛的墙壁上,一般是在雨后或傍晚才会出现。

园区管理人员介绍,这种大蜗牛叫“非洲大蜗牛”,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蔬、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食纸张和同伴 *** ,甚至水泥都能成为其饱腹之物。它们对园林和农作物危害极大,可危害500多种作物,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我们提醒大家不要去轻易触摸,更不要食用,尽量避开它们。”马鹿山公园大草坪负责人表示,野生的非洲大蜗牛非常不干净,身上的粘液以及粪便里,都携带有非常多的寄生虫和致病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会导致脑膜炎等疾病。所以,市民见到这种蜗牛,千万不要触碰。

目前,马鹿山公园已安排工作人员在大草坪和登山石阶处施放消杀 *** 物,防止非洲大蜗牛外延。接下来,会在公园展板上展出非洲大蜗牛的资料信息,供游客知悉防范。

公园同时提醒市民

游玩时要提高警惕,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不要随意触碰大蜗牛,更不要将其带回家饲养或食用。如果在其他地方发现大量非洲大蜗牛,请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非洲大蜗牛千万别吃

法式焗蜗牛不是这个品种

野外的非洲大蜗牛不能碰,更不能抓回家吃,煮熟也不行!

研究显示,螺肺是幼虫感染密度更高的 *** ,螺体超过一半的幼虫都藏在肺部。

不少人烹饪螺肉的时候,会为了追求所谓肉质而不完全煮透,这样风险就很高。并且,煮熟的也不是绝对安全。

很多人看到非洲大蜗牛个头大,肉多,以为法式焗蜗牛就是用这玩意儿做的。

事实上,法式焗蜗牛用的不是非洲大蜗牛,也不是水田里常见的福寿螺而是可食用品种白玉蜗牛而且,必须是规范养殖在可控环境里的白玉蜗牛才可以,绝不是小区里抓的,水田里捡的。

所以,不仅不要食用非洲大蜗牛,连蜗牛爬过的有机蔬菜都要彻底洗净煮熟。

大蜗牛的“亲戚”也别乱吃

同样“有毒”

2018年3月,国内外媒体曾报道了澳大利亚悉尼一个19岁的橄榄球队员,因为在一个聚会上“耍帅”,生吞了几只蛞蝓,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四肢瘫痪,撑了8年还是因并发症去世。

在家里的阳台、花园

发现大蜗牛怎么办?

1.首选办法是找小区物业过来消杀。

2.如果无法消杀,遇到这种大蜗牛尽量绕道而行。

蜗牛喜欢阴凉潮湿,雨过天晴,气温升高,它们就自己躲起来了。

3.实在不行,蜗牛有个天敌——盐!

只要蜗牛一碰到盐,它体内的水份就会被吸干,蜗牛的身体就会慢慢融化成水。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黄真真 实习生刘远雄

综合深圳卫健委、深圳大件事、深圳特区报等

极速真探|深圳雨后有大蜗牛出没 专家提醒:别碰也别吃

来源:读特

近期深圳降雨频繁,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雨后的绿化带、灌木丛下经常会有大蜗牛出没,还有部分胆子大的网友,不仅抓来玩,还兴致勃勃研究起大蜗牛的吃法。对此,专家提醒,这种蜗牛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易携带多种寄生虫和病原菌,市民千万不要触碰或者食用。

深圳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雨后出没的这些大蜗牛,叫非洲大蜗牛,又称褐云玛瑙螺,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专家提醒,生长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密切接触或食用有可能导致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所以,在路上看到这些大蜗牛千万不要碰,特别是小孩子。

怎么除掉大蜗牛?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时,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

(作者:读特记者 罗世伟)

别吃!别碰!这个大蜗牛坏得很,弄死它

对于真正的吃货来说,没有什么是不敢吃的,但最近,就出现了一种让吃货都望而却步的生物。

据报道,因南方连续暴雨天气,广东、福建等多地出现“巨型蜗牛”,这些蜗牛不仅个头巨大,而且数量十分惊人,有小区几个小时内就捡了几百只大。

有人高兴了,这不就是来送肉的吗?但其实别说吃了,连碰都不能碰!

因为这些大蜗牛的真身是非洲大蜗牛,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还是二类检疫 *** 有害生物!它们携带寄生虫和细菌,接触很可能传染一些致命的疾病。

到底能传染什么疾病?哪样的是有害的非洲大蜗牛?一起来看。

非洲大蜗牛是何方神圣?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Ferussac),又名褐云玛瑙螺、露螺、东风螺、菜螺、花螺和法国螺等,原产于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非洲大蜗牛有三大特点——

首先,就是“大”。体长约7-8cm,更大可达20cm,形象点就是↓↓

其次,是“能吃”。非洲大蜗牛食 *** 广,从蔬菜到花卉,从农作物到草本植物,500 多种植物都难逃它的魔爪,被称为“田园 *** ”。

最后,是“能生”。非洲大蜗牛的产卵量,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平均约150- *** 粒。

有研究报道非洲大蜗牛一年可产卵4次,且每次产卵数量逐渐增加。同时, 从其年龄结构的发展趋势看, 此螺的寿命大多为4 年,个别的还可能5年以上。

这样一个“能吃能生”的“大个子”,已然成为世界 *** 的检疫有害。

这种行动缓慢的生物是如何传入到我国的呢?据称,该螺首次在厦门大学校园内被发现,认为是从新加坡运回的植物中夹带着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而繁殖起来的。

目前,该螺已扩散至我国广东、 *** 、云南、广西、湖南、福建及 *** 等地,并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 *** 。

数据来自文献《非洲大蜗牛的分布、传播、危害及防治现状》

非洲大蜗牛有什么危害?

正如前面所说,非洲大蜗牛寄生或携带大量病原体,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

1、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主要寄生于非洲大蜗牛和等体内,人如果生食或半生食这些螺类,就可能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数据来自文献《深圳南山区广州管圆线虫主要螺类宿主感染状况调查》

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可经口或皮肤侵入 *** ,因此生食或半生食螺类,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关键因素。

另外, *** 的皮肤直接接触螺肉,也可引起感染。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潜伏期为2-20天,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会造成相应部位组织损伤,出现肠炎、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最严重是,如果侵犯中枢神经 *** ,则会造成嗜酸 *** 粒细胞增多 *** 脑炎和脑膜脑炎,轻者发热、剧烈头痛、恶心,重者甚至会引起 *** 和死亡。

2、寄生菌

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有多种寄生菌,比如有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雷氏菌和芽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当 *** 免疫力低下时感染这些细菌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3、成为传染源

此外,已经死亡的非洲大蜗牛会招引大量绿蝇,而这些苍蝇又会携带并传播致病病原体。

所有非洲大蜗牛都不能吃吗?

非洲大蜗牛能否食用?

不能吃!不能吃!千万不能吃!

野生的非洲大蜗牛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身上有很多病菌和寄生虫,不能食用,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风险。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谢胜提醒市民,食用非洲大蜗牛可能会被传染寄生虫,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我们在餐馆吃的一种叫白玉蜗牛,虽然跟它很像,但不是一种东西。

白玉蜗牛是中国独有品种,是在非洲大蜗牛品种中改良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因其头、腹、足洁白如玉,亦称为“中华白玉蜗牛”,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

白玉蜗牛人工饲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美食。

如何除掉非洲大蜗牛?

首先,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触摸、食用或者当宠物养,因为这种蜗牛爬行留下的黏液中也可能有病原体、寄生虫等。

如果摸了,记得一定要洗手。

就非洲大蜗牛而言,不直接接触或食用,一般不会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人与人之间亦不会传染。

*** 来源 ***

其次,非洲大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保持院子及阳台清洁,清理潮湿积水的角落,或直接用生石灰粉撒施,是治理非洲大蜗牛传播最有效最直接的 *** 。

黎明、黄昏、夜间或雷雨后是蜗牛活动觅食的时机,可利用其习 *** ,用食物诱杀。

如果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

最后,如果接触非洲大蜗牛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务人员接触史。

看完依然毛骨悚然

记住:别吃!别碰!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国网”抖音号(787874450),看你想看

标签: 非洲 蜗牛 可以 饲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