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泛滥事件现在经常发生,小龙虾、福寿螺、太阳鱼、美国白蛾等都曾大量成灾,但如果一个外来物种能作为食物的话,想要在吃货遍地的我国泛滥,没点儿道行还真是相当有难度,小龙虾就是前车之鉴。
不过在四川东北部的一个县,却出现了咄咄怪事:该县境内的野猪数量在2020年就达到了2万余头之多, 这些野猪可不像家猪那样只知道吃饭睡觉,而是到处搞 *** ,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不得不开展有计划地捕杀,没想到野猪的战斗值还特别高,猎杀起来相当困难。
猪会也泛滥?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野猪也是猪,作为一头浑身都是肉的猪,能在以美食闻名的四川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确实 *** 了人马君的想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何这么多的野猪没有被做成“东坡肉”吃掉呢?
这件事发生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从县名就能听出来这里环境不错,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通江县位于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属于中、低山区,全县拥有林地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 *** .97%。
通江县山林密布
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再加上保护政策,使这里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猪就是其中的一员。大家对野猪应该并不陌生,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都有它的身影。野猪又称 *** ,学名叫欧亚野猪,是一种相当高级的哺乳动物,也是现代家猪的祖先。
野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万年前,如今广泛分布在整个欧亚 *** ,以及北非、北美的部分地区。作为一种中型哺乳动物,野猪体重可以达到90~200公斤,不算尾巴的身长可达1.5~2米,我国东北和 *** 远东地区的野猪有的能长到接近400公斤。
野猪在寒冷地区也能生存
它们非常强壮,体型与家猪大不相同,脑袋和前半身比较大,鼻子和嘴向前伸出像个圆柱形,而后半身较小。浑身呈深褐色或黑色,野猪的毛分为两层,顶层是较硬的刚毛,底层为柔软的细毛,而背上还披有刚硬而稀疏的针毛。
野猪都有犬齿(獠牙),公猪的獠牙不断生长,平均长度6厘米,且露出嘴外,可作为 *** 和挖掘工具,十分凶猛。母猪的獠牙则不外露。它们是杂食 *** 动物,什么都吃,以植物 *** 食物为主,还经常掠夺庄稼,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从森林到草原,从半干旱地区到湿润的热带都有分布。
野猪与家猪的体型差别
野猪是成群活动的,一群有6至20只,多数为母猪和小猪,偶尔也有个别公猪。它们有很多天敌,最厉害的就是老虎,是捕杀野猪的能手,其它还有狼、熊、豹、猞猁等。不过即使强大如老虎,也不会轻易攻击成年公猪,因为它们的战斗力实在太强了。
野猪身体健壮力量强大,又皮糙肉厚,可以连续奔跑15~20公里,全速奔跑的时速可达50多公里,博尔特也未必跑得过它。它还有一个嗅觉极为灵敏的鼻子,对危险非常敏感。野猪高速冲击,尖锐的獠牙 *** 力极大,就是犬齿较小的母猪咬上一口也很厉害。所以虎、狼等天敌在猎食野猪时小心翼翼,更倾向于攻击落单的老弱病残。
老虎捕食野猪
当今我国野生动物数量锐减,四川地区的老虎已经无影无踪,狼和豹在人口密集地区也极其少见,野猪的天敌大为减少,凭借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野猪在缺乏猛兽的山林里迅速发展壮大,还不时出来窜扰乡镇,毁坏农田。
据通江县村民和干部介绍,野猪在七八月份经常下山,啃玉米、拱红薯,还袭击村民。2021年4月以来,全县与野猪有关的村民理赔案件立案707起,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县里制定了《通江县野猪危害防控点工作方案》,计划至2021年底捕杀野猪750头,每平方公里不大于2头。
有网友会问:野猪不是保护动物吗?怎么还能捕杀?原来,野猪还真不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不过它被列入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保护动物,擅自捕杀吃肉也是违法的。但如果确实形成了威胁的话,经批准后可以开展有计划地捕杀。
某地被野猪 *** 的玉米地
还有朋友可能会不解:一个县有2万多头野猪,只捕杀750头会不会太少了点儿?其实这还是对野猪那爆表的战斗力了解得不够深刻。就算是750头野猪,也不是那么好打的,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
光拼体力的话,一个成年人基本上无法和一头成年野猪对抗,很可能还有生命危险。就算是手里有枪,面对快速奔跑的野猪也不容易打中,即使打中了也很难保证一 *** 命,野猪冲过来一样不得了。专业的打猎队伍一般会携带多只猎犬,凭借狗的嗅觉和机动 *** 将野猪包围,再用 *** *** 。
猎犬追逐野猪
据“封面新闻”介绍,2021年11月6日,绵 *** 油的一支专业捕杀队来到通江县至诚镇元山子村,这是四川省唯一一支拥有 *** 的专业队伍。4名持 *** 手带了7只猎犬,用两天的时间捕杀了8头野猪,看上去虽不多,却已经是一个好成绩了。
因为在2020年12月通江就组织了集中捕杀,10多人带20多条 *** 进山,3天只捕杀了两头,却有8条猎犬伤亡,还出现了被 *** 的野猪“死而复生”,又冲向队员的险情。即使是有优秀的猎犬和枪,要捕杀野猪的风险也很大,11月11日,前面提到的专业队在绵阳 *** 境内与野猪激烈搏斗,一只价值6万元的进口猎犬不幸阵亡。
捕猎队捕获野猪
网上有不少人对这些捕杀的野猪的去向很感兴趣,毕竟野猪也是野味,很多人对野味有着迷之情结,为此不惜冒着违法的代价。私下里贩卖野猪肉的事件确实也有听说, *** 还不便宜。那么 *** 的野猪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呢?
事实上,想用野猪肉来做“东坡肉”的吃货可能要失望了!野猪的瘦肉率高,脂肪含量比家猪低50%,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2.5倍。但这样的后果就是:野猪肉又硬又柴,味同嚼蜡,做“东坡肉”是没戏了!而且捕杀的野猪又没法及时放血,肉又腥又臭,难以入口。
被捕获的野猪
不仅如此,野猪在野外生活,卫生条件差,带有多种细菌等病原体,还有蜱虫、猪肉绦虫等寄生虫。其中猪肉绦虫可谓大名鼎鼎,感染者轻的会腹泻、消化 *** ,重的会引起肠梗阻,甚至进入大脑。
正因为野猪肉难吃,人类的先民们才用漫长的时间驯化出了家猪。家猪的体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部身体变大,头部变小,肉的脂肪比例增加,吃起来没那么柴,也没那么臭了,这才是 *** 东坡肉的好材料。
因此,被捕杀的野猪,还是进行无害化处理,即挖个坑埋了才比较妥当。想违法违规吃野猪肉的,还是消停消停吧!
对野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近期,“泛滥成灾的野猪捕杀后为什么不能吃”的话题引发网友广泛讨论。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不断好转,野猪种群日渐扩大已成泛滥之势危及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被纳入野猪致害防控试点县的四川通江县近日由专业捕猎队开展了野猪捕杀活动,并对捕杀的野猪用生石灰消毒就地挖深坑 *** 进行无害化处理。
11月8日,通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对捕杀的野猪用生石灰消毒就地挖深坑 *** 进行无害化处理 中国绿色时报 图
“埋了干啥,吃肉啊!”“野猪肉多好的一道美味啊!”“如果让老百姓也捕杀来吃的话,野猪很快就会减少。”不少网友对野猪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不解,纷纷讨论道。
微博网友讨论截图
对此,11月15日,国家林草局主管的《中国绿色时报》援引专家观点称:“严禁食用野生动物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对于捕杀的野猪须按照标准流程处置,在捕杀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和专业部门处理可以加工成动物饲料予以有效利用。”
野猪属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是非国家重点陆生野生动物,具有“春拱种、夏毁苗、秋啃果”等致害特点。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系列工程实施,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增长、觅食等活动范围扩大,导致致害事件日渐频繁,已成为致害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野生动物。
2021年以来,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委对全国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问题开展了全面摸底调查,在四川、江西等14省开展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工作。
2021年7月,通江县被纳入四川省四个野猪致害防控试点县之一。《通江县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了野猪猎捕方式及实施步骤即成立专业猎捕队进行猎捕主要方式有 *** 、笼捕、围栏诱捕,禁止使用 *** 、兽夹等非法手段猎捕。通江全县约有野猪2万余头,根据《方案》要求,2021年通江县计划猎捕野猪750头。
针对野猪泛滥成灾问题,国家林草局曾在10月8日通过 *** 箱回复网友称,国家林草局积极采取系列措施,多方寻求解决野猪致害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一是研究提出有关建议得到 *** 机构采纳,并在2016年修订的《野生动物保 *** 》中予以明确,有关地方人民 *** 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控制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业、林业生产。二是原国家 *** 于2017年专门下发《关于切实强化调控野猪种群和防控其危害的通知》(林护发〔2017〕40号),指导各地调查评估野猪危害,依法有组织开展猎捕调控活动。三是明确由有关省级主管部门依法下达野猪猎捕量限额,由县级人民 *** 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 *** 证,对局部区域的野猪实施种群调控。
2021年以来,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委对全国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问题开展了全面摸底调查,在江西等14省开展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工作,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野猪危害防控工作通知,并印发防控野猪危害技术要点,要求各地调查评估野猪危害,有组织开展猎捕调控活动,加强隔离防控措施研究,探索开展野生动物致害综合保险业务,鼓励相关地方 *** 利用保险市场,防范和分散因野生动物造成损失的风险。
国家林草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法规 *** ,进一步压实野猪等野生动物危害防控责任,完善野生动物危害防控机制,推动形 ***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来源: 澎湃新闻
德国:野猪身上的放射 *** 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德国是一个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科技的国家,也是一个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国家。然而,在这个看似安全和清洁的国家里,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惊讶和困惑的现象:野猪身上的放射 *** 超过了安全标准,甚至高达数百倍。这些野猪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放射 *** ?它们的放射 *** 来源是什么?它们的放射 *** 对人类和其他动物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和公众。
德国的野猪(欧亚野猪/Sus scrofa)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欧洲和 *** 的大型哺乳动物,体重可达200公斤,长着锋利的獠牙,喜欢在森林和草地中觅食。野猪是一种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高、食物选择广的动物,因此在德国等地数量众多,甚至造成了一些生态和经济问题。
然而,这些看似强壮和健康的野猪却患上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病”:体内含有高浓度的放射 *** 铯(Cs)。铯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具有强烈的化学活 *** ,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铯有多种同位素,其中一些是不稳定的,会发生放射 *** 衰变,释放出能量和粒子。这些放射 *** 同位素对生物体有害,会 *** 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基因突变、癌症、畸形等后果。
那么,野猪体内的放射 *** 铯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初,人们认为这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 *** 境内,距离德国约1000公里。当年4月26日,该电站发生了严重的 *** 事故,释放出大量的放射 *** 物质,其中就包括铯-137。这些物质随着风向和降雨扩散到欧洲各地,包括德国。当时,德国 *** 对受污染地区进行了检测和清理,并对受影响的农作物和牲畜进行了销毁或隔离。
然而,在近几年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野猪体内不仅含有来自切尔诺贝利事故的铯-137,还含有来自20世纪中期大气层 *** 试验的铯-1355。铯-135是一种半衰期超过200万年的稳定同位素,可以通过核裂变产生。根据铯-135与铯-137的比例,可以确定铯的来源。高比率表明 *** *** ,低比率表明核反应堆事故。科学家对德国巴伐利亚地区的野猪肉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的铯-135与铯-137的比例在10%到99%之间,说明 *** 试验也是造成野猪放射 *** 污染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野猪体内的放射 *** 铯会持续存在,而不像其他动物一样随着时间而降低呢?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野猪的食 *** 有关。野猪喜欢吃真菌,如松露等。真菌可以从土壤中吸收铯,并将其储存在细胞中。当野猪吃了真菌后,就会将铯摄入体内,并在体内积累。由于铯的半衰期很长,而野猪的代谢很慢,所以铯很难从体内排出。这就导致了野猪体内的放射 *** 水平一直居高不下。
野猪身上的放射 *** 对人类和其他动物有什么影响呢?首先,对于人类来说,如果食用了受污染的野猪肉,就有可能摄入过量的放射 *** 物质,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德国 *** 规定了食用野猪肉的安全标准,并对野猪肉进行了检测和标识。如果超过标准,就不能上市销售或食用。其次,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如果与受污染的野猪发生接触或捕食,也有可能受到放射 *** 物质的影响。例如,在2019年11月,一只逃跑的奶牛在巴伐利亚州触电身亡。检测发现,它体内的铯含量是正常值的10倍。科学家推测,它可能是吃了受污染的野猪肉或骨头。
德国野猪身上的放射 *** 之谜,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圈的深远影响。在追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生态 *** 和生物多样 *** ,避免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野猪泛滥成灾掀起“杀猪潮”,为何捕杀的野猪不能吃?3个原因现在我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在生态变好的同时,也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在慢慢的增加,如云南那边的森林中,就会经常拍到各种的野生动物出现,前两个月在广东也拍到了有中华穿山甲的身影,这每种都是在证明我国内的野生保护动物开始多起来。
但有些可不是多,而是直接泛滥成灾,其中就有野猪这种“三有保护动物”,更是直接对人和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危害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国也开始实施了控制野猪的数量,所以现在开始准备捕杀野猪来维持,而这就有不少人好奇,如果捕杀到的野猪,会流入市场吗?能不能吃呢?带着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其中缘由。
为何野猪会泛滥?
先看下为何野猪在国内开始泛滥的原因,在我国内野猪能泛滥,有着以下3个原因。
①环境越来越好,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现在国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各种野生动物层出不穷,而野猪也是在生态环境变好之后,更加的适合它们居住,环境的适宜后野猪族群在不断的壮大。
②繁殖能力强悍,野猪的繁殖能力强悍也是泛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野猪一年能生两胎,一胎生下的野猪猪仔达到了2-4只左右,没有天敌的情况下猪仔很好存活,因此慢慢的野猪族群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导致泛滥成灾。
③保护动物没人敢动,除了上面说的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野猪为保护动物,虽说不是那种重点保护动物,但在国内也是“三有保护动物”,即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但在2018年之时修改成为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而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三有保护动物,是受到国家保护的,野猪也是在这其中,因此没人敢动它们,动野猪的话是会触犯的《野生动物保 *** 》,会犯法之后也就没人敢触碰这些保护动物,也是导致野猪泛滥的原因之一。
捕杀野猪狂潮
正是由于野猪泛滥之后,开始对我国居民们造成了危害,其中就对人们造成了人身危害和农作物的 *** 等情况,并且随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多,国家也开始出手处置这样的情况,于是便对多地放开了禁令,也就是说部分地区是可以捕杀野猪。
例如四川通江县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在捕杀的过程中还是困难重重,因为野猪的体型很巨大,因此没有专业的装备都不敢上山捕捉,甚至通江聘请的捕猎队在此前捕捉野猪之时,还损失了一只国外进口6万元的猎犬,捕猎队还一直提醒没有枪和猎犬不要去尝试。
虽然是捕杀野猪的狂潮到来,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捕杀的,而是需要 *** 组织才能捕杀,私下捕杀的一样属于违反法律,并且还不准使用陷阱、用毒等手段,如此一来首受限的手段就比较多了,也就难以 *** ,在通江专业的捕猎队两天时间也才捕杀了8只野猪。
而 *** 聘请的捕猎队,捕杀到一只的话给2000块钱,有的地方则是按10元一斤来收,这样下来很多人都开始蠢蠢欲动,也就开启了如今对野猪的捕杀狂潮。
捕杀的野猪为何不能吃?
在可以捕杀野猪之后,不少人好奇,捕杀的野猪会不会流入市场给人们吃呢?毕竟对于国家保护的动物,很多人不敢去碰,但在合法猎杀之后,也想一尝新鲜,但就算是捕杀的野猪也是不能吃的,原因有以下3个。
①禁食野生动物,在国家的《野生动物保 *** 》的第三十条规定中:
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 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 的食品。
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野生保护动物,都不能私自食用,而野猪这种保护动物,就更加不能触碰了。
②有相关处理方式,在捕杀野猪的过程中,野猪也是不能吃的,并且捕杀的野猪有相关的处理流程,例如在通江县捕杀中,捕杀到的野猪就进行了挖坑 *** ,并且还要在野猪身上洒下一层石灰消毒,并以此做到无害化处理。
③数量多可加工成饲料,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捕杀的野猪数量足够多的话,可能就不会进行挖坑来埋了,而是会进行相应的检疫处理,检疫完成之后就可以由专业部门对野猪进行加工成为动物饲料,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野猪的 *** ,但是一样的,不能给人吃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相关内容,大家对于野猪为何不能给人类吃,还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
四川多地野猪泛滥成灾 个人能不能猎杀?肉能不能吃?四川多地野猪泛滥成灾 个人能不能猎杀?肉能不能吃?
听听律师和专家怎么说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四川境内的野猪种群日渐扩大,一些地方已泛滥成灾。今年7月,四川省开展了野猪致害防控试点工作,将 *** 、青川、朝天、通江列为全省野猪防控试点县。而此前的5月,四川被列为全国14个野猪致害综合防控试点省区之一。目前,相关试点县正在开展野猪猎杀行动。
11月11日以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持续报道此事,引发全国关注。其中,“四川通江2万头野猪成灾”话题冲上热搜,仅封面新闻抖音平台播放量就突破2亿次、评论超19.3万条、点赞超136.8万次。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个人能不能猎杀,如何猎杀不违法?野猪肉到底能不能吃……针对网友关注的这些热点,11月17日,记者梳理了部分律师和专家的说法。
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
不准吃
“野猪属于野生动物,是受法律法规保护的。”记者咨询多名律师得知,在我国《野生动物保 *** 》中,明确规定了禁食野生动物,但禁食的范围限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没有合法来源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 发生后,《 *** 常务 *** 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 ,在《野生动物保 *** 》的基础上,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范围扩大到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那么,哪些动物可以吃?野猪能不能吃?今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被称为动物利用“白名单”,猪、普通牛、绵羊等33种禽畜被列入《目录》,野猪属“三有”野生动物,并没有列入《目录》,是禁止非法捕猎和食用的。
野猪身上会携带病菌
不能吃
11月8日,通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对捕杀的野猪用生石灰消毒,一层石灰一层土,就地挖深坑 *** 。其中被四个壮汉抬着的一头野猪,膘肥体壮,足有200斤以上。见肥美的野猪被埋,有网友打趣道:“这就是暴殄天物!”
“在野猪没有成为保护动物之前,很多地方的人都吃过野猪肉。如今允许对野猪进行科学猎杀后,也让很多人觉得,野猪肉是可以吃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四川助民律师事务所律师廖丹介绍,严禁食用野生动物,除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有客观原因。
廖丹解释说,作为野生动物,野猪的身上会携带病菌,人吃了之后,是很容易感染细菌、 *** 的,危害 *** 极大。“ *** *** 会 *** 相关《决定》,正是为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专业人员 *** 猎杀的野猪前,要严格消杀,也是为了防止细菌和 *** 传播。”
既然人不能吃野猪肉,那么动物能不能吃? *** 是:能。“对于捕杀的野猪,须按标准流程处置。在捕杀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合格后,经过专业机构处理,可以加工成动物饲料,予以有效利用,比如给动物园的狮子、老虎吃。”通江县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 *** 说。
私自猎杀情节严重的
要获刑
2000年,野猪正式成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自此之后,就不允许私自猎杀野猪了,野猪的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如今甚至在不少地方泛滥成灾。作为全国14个野猪致害综合防控试点省区之一,四川拿到了野猪可以适当猎杀的“ *** ”。
“只有根据地方的生态特点和野生动物的生存习 *** ,因地制宜制定保护策略,才能避免过度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专家组成员、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张明海认为,对野猪种群的调控,目的是在减少野猪对群众损失的同时,使其种群数量下降到生态环境承载量范围内。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捕猎。
“野猪是国家保护动物,对它们进行私自猎杀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处以10年以上的 *** 。”律师廖丹介绍,猎杀野猪的行为,只能由 *** 实施,任何个人和组织在未得到 *** 授权的情况下私自猎杀,都是违法的。
“科学猎杀的过程中,要避免对其他动物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所以,是不允许去设置陷阱、用毒、用电等手段的。”廖丹说,《野生动物保 *** 》明确了禁止使用的捕猎工具和 *** ,并规定“前款规定以外的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和 ***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规定并公布”。(记者 曾业)
来源:华西都市报
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老虎”,野猪的战斗力有多恐怖?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王代强
近日,甘孜州理塘县上木拉乡增德村 *** 支部 *** 、村委会主任土登相巴,在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巡山途中,因遭受野猪攻击不幸 *** ,享年45岁。近年来,四川乃至全国多个地方出现野猪行凶伤人事件。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老虎”,野猪的战斗力有多恐怖?
“据我们调查,除了成都平原周边外,全省其他地区,尤其是靠山的地区几乎都有野猪分布。”省林科院研究员刘洋介绍,野猪在四川分布极广,川北、川西南等地区出现频率都很高,并且近年来总体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据广元市初步估算,广元全境野猪数量已经超过1.5万头。
数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全省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修复等生态绿化工程以及打击违法盗猎行动,这让野猪的生存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加之豺狼虎豹等凶猛动物减少,野猪几乎没有天敌。同时,野猪拥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强,8个月左右即可达到 *** 成熟,每年可繁育两窝,每窝有几只到十几只幼崽,并且存活率很高。
“和相对温顺的家猪不同,野猪是一种十分凶悍的猛兽。”刘洋介绍,野猪的战斗力非常惊人。稍大些的体重可达300公斤,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40-70公里,而且力气非常大,其威胁程度甚至超过熊和老虎。
野猪最致命的 *** ,就是那尖锐的獠牙。“獠牙起码有一二十厘米长,像几根大香蕉。”广元市青川县 *** 总工程师扈双说,野猪可轻而易举将成年人撞成骨折,轻轻松松将人的骨头咬断,一口下去,身上可能就是汤圆那么大个洞。而且,野猪的运动能力也很发达,垂直起跳可达一米。
近年来,野猪等野生动物损毁农作物、危害畜禽、伤人致残的事件逐年增多,为此,省内江油、宝兴、平武、雅江、通江等开展了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试点,进行相应补偿。不过,业内人士坦言,保险只能治标,科学控制野生动物数量才能治本。按照规定,野猪不能私自捕猎,建议支持组建专业猎捕队实施有计划的猎捕。
假如在野 *** 到野猪怎么办?有经验的村民提醒,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激怒野猪。要避免与野猪正面冲突,同时尽快逃跑。由于野猪习惯横冲直撞,所以要采取“S”型路线逃跑,或者尽快爬上树躲避。实在无法闪避,只能展开搏斗,切不可坐以待毙。如果不幸被野猪攻击 *** ,要在利于庇护的地方及时寻找 *** ,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去荒郊野外。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野猪被调出名录,保护降级了吗?捕杀还会获刑吗?最近,国家林草局对外公布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在这份意见稿中,已经在该名录存在了20年的野猪被删除了。如果意见稿通过,就意味着野猪将失去“三有”保护动物这层保护衣。通过近年来有关野生动物的新闻可以发现,这位野生的“二师兄”绝对是一个“大反派”——它在城市里横冲直撞,在乡下祸害农田,甚至会危害到人的安全。
野猪未来会怎么样?它是不需要保护了吗?人猪之间的矛盾,我们又该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张明海带来解读。
如果野猪不在名录里,是不是就不在保护范围之内了?
张明海:野猪虽然被调出“三有”保护动物的名录,但并不意味着野猪就不在保护范围之内。关注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国内外的 *** ,特别是在野猪一些重要的分布区域,比如说大型食肉动物的分布区域里,在一些资源保护地里,野猪还是要重点保护的。对野猪造成一定危害的区域,我们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种群调控。
这次之所以把野猪从“三有”保护动物里调出,主要是为了对野猪这类野生动物进行有效的种群调控和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也就解决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或者说管理措施与法律之间的接轨。
如果野猪被移出名录,捕杀它还会被判刑吗?
张明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除了国家的有关法律以外,大部分省份都提出了全面禁止野生动物的决议。包括一些保护区,资源保护地里面也有一些规章 *** ,或者说也是当地 *** 通过的,是不允许猎杀野生动物的。在一些地区里如果违章进行猎捕,还是要被判刑的;在一些野生动物非保护区里,视情况而言,你如果触犯了法律或者说造成重大社会的影响,也还是要被判刑的。
为什么野猪被移除出这个名录?
张明海:应该来说是和有利于社会发展这一条不相符。因为野猪具备了生态作用和科学研究价值,但是野猪在目前来看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也就不利于我们社会的稳定,损害了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所以根据这一条我们把它适当调出。
防控野猪危害,“钱”的问题怎么解决?
张明海:之一,对于野猪种群调控甚至包括后来补偿的问题,因为相对野猪泛滥成灾的地方,有的地方往往是经济贫困地区,经济财政上非常困难,能不能在相关的地区里,在经费筹措过程中能不能够上升到地区一级或者省区一级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在野猪种群调控的时候,除了用枪来猎杀以外,是不是多想一些成本低,老百姓容易 *** 作的方式,比如说网捕和笼捕。虽然它的效果没有枪 *** 么快,但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野猪的种群数量。
第三个,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条件相对好的,或者说 *** 队伍相对健全的一些地区,能不能够进行一些对口支援等等方面,从这些方面缓解一下这些贫困地区的问题。
防控野猪危害,现在进展如何?
张明海:现在我所了解的,我们全国已开展了14个省区市野猪调控及综合防控试点工作。现在目前来看进展的情况,大部分地区的进展效果非常好,各地也非常重视,这也是维护农民利益的一个行动,也是维稳社会。因此大家都在积极采取这些措施,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来源: 央视新闻
村里野猪泛滥成灾,毁庄稼、吃家禽,怎么办?假期回湖北老家,我无意中发现家里的鸡都被圈养起来,成年的大鸡被关在鸡窝里,产仔的鸡妈 *** 脚被母亲用绳子系着,小鸡仔围在身边。我一直觉得放养的鸡更好吃,便找母亲询问原因。她告诉我,成年的大鸡喜欢去河岸的竹林及河漫滩的草丛,时不时被一些流浪狗 *** ,抓去吃了;母鸡一旦带着小鸡仔离开庭院,小鸡很容易被长有红尾巴的不知名的大鸟叼走。母亲指着5只小鸡,义愤填膺地说,“最开始有15只小鸡,都是那些大鸟惹的祸”。
吃毕早餐,我去村头散步,见两位阿姨在挑水浇菜园,我问她们种了多少田地,她们的回答是种很少了,没办法种。言下之意不是她们偷懒、不想种地,而是另有原因。和她们一聊才知道现如今只能在家门口种一点田地,视野之外的地方或离家较远的地方根本就种不了东西,因为野猪、獾子、松鼠等野生动物泛滥成灾,土豆、花生、红薯、黄豆等农作物经常成为它们的“口粮”,但凡它们经过的地儿,必定颗粒无收。
野猪、獾子、松鼠等在广大农村地区泛滥,大概有三个因素:
其一,城镇化背景下,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人口外出务工,村里的常住人口只剩老人及少数留守儿童,劳动人口高度老龄化,土地荒芜程度必然大幅增加,人的活动范围及频次少了,动物们出来觅食及撒欢的机会必然多了。
其二,随着上山砍柴、烧火做饭时代的远去,烧煤气做饭在乡村地区广泛普及,农村房屋及家具不再依赖上山砍树进而自行制造,而是通过市场方式进行购置,其结果是山上、田里、地里杂草丛生,成年人高的灌木丛举目皆是,很多地方人迹罕至。
其三,1980年代末期及1990年代中期,中国相继颁布实施野生动物保 *** 、 *** 管理法,许多看家护院或者猎户使用的 *** 、 *** 铳、自制 *** 等被没收,捕杀动物被视为违法行为。
毫无疑问,愈加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为野猪、獾子、松鼠等提供了天然的栖息之地。结果是野生动物在乡村地区越来越多,活动范围越来越大, *** 行为越来越猖獗,给村民的农作物收成安全甚至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事件的核心是农村的人地矛盾,从前是人多、动物少,人类及人类活动占据主导地位。1980年代末,我和小伙伴在上学路上也偶尔会邂逅三四位拿着铳的猎人,一人带一只狗,隐约还能看到他们背上的笼子里有捕获的野兔。小时候听爷爷讲,更早的年代大山里别说野猪、野兔,就是老虎、豺、狼、蟒蛇等,也偶有出没。但到1990年代,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各种改造行为不断加剧,机动车辆进入广大乡村地区后,我们便很难再寻到野生动物的踪迹。
不过,近十年来,上述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反转。上述三个原因让此前藏匿于大山深处的动物又有机会出来活动,并大量繁殖。有些野生动物甚至堂而皇之地 *** 出入于田间地头,选择与人类比邻而居,有人类种好的东西可以偷吃,它们何其开心。
近况是乡村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各类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地盘频频被动物入侵及占据。且这些动物数量庞大,品 *** 狡猾,防不胜防。怎么办呢?不外乎三种思路。
之一,容许野生动物生存。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村民选择妥协与退让,在野生动物频繁出没区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绿化的政策,严格落实好相关补贴政策,不让农民因为野生动物的频繁入侵而蒙受经济损失。
第二,优先考虑人类的生存权与财产权。对于因野生动物频繁出没及严重危及村民农作物安全、财产及生命安全的地区,有组织地适度捕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修订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野猪被除名了,这是基于当下野猪泛滥成灾的基本事实。具体做法是由 *** 出面组织专业人员,对野猪进行适度调控,以缓和矛盾。
在野猪与人构成的生态 *** 严重失衡的地区,具体而言是野猪规模与数量严重超过生态阈值的特定地区,相关部门不妨适度放宽对 *** 等的管制权,比如以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配发专用 *** ,组织村民对野猪进行适度捕杀。
第三,作为一种折中策略,可听取动物学、仿声学与气味学专家的建议与意见,重点在预防、吓唬、恐吓方面做文章,比如在农作物主要耕作区附近安设电子鞭炮、特殊发声器、特殊气味仪器等,尽量减少野生动物对农业生产与生活的侵扰。
(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 *** 本报立场)
姚华松
网友称“野猪毁庄稼、当地不作为”,陇南回应:即将试点捕杀
9月9日,针对甘肃陇南市礼县网友反映“中坝镇共同村野猪摧毁农民庄稼、相关部门不作为”一事,陇南市官方回复,现已成立礼县野猪捕杀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已完成调查摸底,即将进入猎捕准备阶段,展开捕杀试点工作。
8月26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自然环境对农民种地有着决定 *** 影响”,如今,野猪肆意毁坏农民即将收割的庄稼, *** 之间几十亩玉米地惨不忍睹。陇南市颁布了关于捕杀野猪的文件,但落实不到位。向 *** 反映过相关情况,没有得到回复。如果相关部门继续视而不见,接下来会有很多农民的土地因野猪等野生动物而无法继续耕种。
针对该问题,9月9日,陇南市人民 *** 督查室回复称,已责成礼县 *** 进行调查核实。为进一步科学调控野猪种群数量,防范和减少野猪对农林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今年5月,陇南市人民 *** 办公室印发了《陇南市野猪捕杀试点实施方案》(陇政办发〔2021〕33号)。按照方案要求,礼县制定了《礼县野猪捕杀试点实施方案》(礼政办发〔2021〕59号),成立了礼县野猪捕杀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已完成调查摸底,即将进入猎捕准备阶段,展开捕杀试点工作。
针对被野猪 *** 的农作物能否得到相应补偿的问题,礼县人民 *** 回应称,庄稼遭野猪毁坏的农民可上报所在乡镇 *** , *** 会下派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核实被野猪毁坏的亩数后做出相应的补偿。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实习生 赵丽洁
来源: 澎湃新闻
新华视点|野猪不再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如何找准保护与猎捕平衡点?日前,国家林草局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全国多地致害严重的野猪被调出该名录,意味着其不再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这一变动有何现实背景?调出名录后是否意味着可随意捕杀?如何找准保护与猎捕的平衡点?“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调查采访。
多地野猪泛滥频频伤人毁物 从名录删除呼声已久
新调整的“三有”名录共收录野生动物1 *** 4种。与2000年首次发布的名录相比,在基本保留原有种类的同时,新增了700多种野生动物。原名录所列物种中在我国没有自然分布的,或广泛分布,种群数量极高,无灭绝风险,甚至可能造成危害的等情形予以调出。
“野猪这一物种已不存在生存威胁,很多区域种群数量过高,符合调整基本原则。”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金崑说。
2021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上木拉乡增德村年仅45岁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土登相巴,在巡山途中,遭受野猪攻击不幸 *** 。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元山子村,野猪隔三岔五深夜“光顾”,全村334户中有100多户村民种的庄稼果蔬,遭到过野猪 *** 。通江县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综合村民反映情况评估,全县野猪达2万余头;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通江县共计受理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报案700余件。
2022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统计在案的野猪肇事事件有1300余起,8人因此 *** ,3500余亩农作物受损。
为此,多地县级 *** 不得不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弥补野猪对农户造成的损失。通江县近些年拿出40多万元给群众购买了野生动物致害 *** 救助保险。在绵阳市,5个野猪危害较大的县每年花费10万至30万元保费购买保额120万至200万元不等的商业保险。
不仅在乡村,南京、杭州等地曾出现野猪进城。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份中28个有野猪分布,其中26个省份的857个县(市、区)存在野猪致害,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采访中,多地林业和草原相关部门透露,从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角度看,将野猪从“三有”名录中删除呼声已久。为此,多地做了详细的野猪种群调查和危害 *** 评估。
以后可以随意捕杀野猪吗?
“我实在是没办法了,野猪把我100多亩地吃得70亩都要绝收了。”河南省淅川县人民 *** 2021年开庭审理的一起案子中,在禁猎区、禁猎期用禁用捕猎械具捕获超过8头野猪的吴某,向法庭如是陈述。
如今,将野猪调出名录,是否意味着可以随意捕杀野猪?
金崑等专家说,野猪调出名录后,开展猎捕活动程序更加简便,但仍然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遵守禁猎区域、禁猎期、禁用猎捕工具和猎捕 *** 以及国家 *** 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猎捕野猪时,不能对国家保护的其他野生动物造成伤害。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野猪调出名录的一个好处是,基层在处置野猪致害和采取种群调控时,程序更加简便。
“一猪,二熊,三虎豹。”采访中,多地村民都用这句民间俗语形容野猪的强攻击 *** 。
“村民没工具收拾不了野猪”“咬合力太强”“牙像刀子”“不敢去弄”,四川省平武县木座乡新驿村的村民们这样评价野猪的“ *** 力”。村支书杜林说,“几年前,村里一个老太太上山碰到野猪,脚踝被野猪一口咬断,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才勉强能拄拐走路。”
绵阳市 *** 局森林 *** 支队刑侦大队长李钟毅介绍,野猪大多是群居动物,一般两三只母猪与一群幼猪一起出没。为了保护幼崽,成年母猪通常表现得易怒、攻击 *** 强。野猪有领地意识,可能攻击领地内其他生物。
记者了解到,在生态环境较好、野猪频繁出没的绵阳市,全市仅有三支 *** 队,均是民间组织。其中,只有一支队伍经 *** 机关备案允许使用 *** 。
如何找准保护与猎捕的平衡点?
受访专家表示,野猪等野生动物频频现身,既有造成农作物损失的一面,也反映出我国多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种群栖息地扩大的趋势。“这些年生态越来越好。”四川省青川县青溪镇落衣沟村50多岁的村民杨庭秀说,野猪、小鹿、猴子跑到田里吃庄稼是生态变好之后的烦恼。
专家提示,野猪虽有危害,但并非“害兽”。有研究表明,野猪翻土拱地的习 *** ,能够有效促进森林的健康演替。同时,自然界中许多植物的 *** 也通过野猪的进食和活动来进行传播。
业内人士认为,要坚持保护优先原则不动摇,找准猎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科学施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否则,难免陷入“滥捕滥杀—数量锐减—保护—泛滥成灾—滥捕滥杀”的窠臼。
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呼吁,在野猪致害频发的地区,当地 *** 可制定专门的调控 *** 。比如, *** 机关可适当参与野猪猎捕活动,或批准民间专业猎捕队伍配备一定数量专用 *** 。同时,严格规范、执行猎物 *** 杀菌深埋或 *** 等无害化处理流程和综合利用规定,严禁野生动物流向餐桌。
专家提醒,倘若路遇野猪,应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四周利于躲藏的地形和掩体。若野猪主动发起攻击,应向两边躲闪,避开野猪正面冲撞;陷入僵局时尽量找较高且好攀爬的树木向上爬两三米,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报警求救。(记者张超群、高健钧、孙清清)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