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锦鲤鱼怎么养才不会死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72
重新养水很费劲的,购买新的观赏鱼,保留原缸水未必是坏事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饲养观赏鱼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死鱼的问题,这个几乎是所有鱼友都必须面对的事实,我们也只有在不断死鱼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学会养鱼,听起来好像有点残忍,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那么,每当遇到我们的观赏鱼拜拜了,这缸水的去留就成了问题,因为想要养好一缸水确实不容易,一旦观赏鱼患病死亡了,这缸水反而就成了鸡肋,我们是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到底该如何处理为好呢,需要消毒吗,需要大换水吗?

更好还是要保留住这缸水,不但是省事的问题

养鱼老道无论是在开鱼店或者自己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也会经常面临死鱼问题的,不过总体来说,整缸团灭的现象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都是个别死亡,那么这种情况下,这缸水还是少动为妙。

即使是我们的观赏鱼整缸团灭了,那也会有很多原因的,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况,给我的感觉就是,完全没有放弃这缸水的必要 *** 。

这里面不但是我们自己图省事的问题,关键问题是一缸好水的养成确实是太不容易了,我们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以下几种情况,都是需要不同对待的

因为观赏鱼患病的原因错综复杂,处理 *** 也是各不相同,对于某些问题,我们还真不能去一概而论。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比如说我们的一缸锦鲤因为各种身体溃烂而团灭了,究其主要原因,极有可能就是我们之前没有困好水,或者是锦鲤的体质本来就很差。

那么它们在初入鱼缸的一段时间内,就会出现各种的不适应和身体溃烂,然后这个水质也不会有所好转,大多数是浑浊不清的,但是,当我们的锦鲤死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鱼缸的水质可能出现好转并且稳定了,这种现象绝对会有。

不过可惜的是,即使水质好转了,某些锦鲤还是个死,这是因为之前的水质不适应,早就已经导致它的体内开始溃烂、 *** 了,哪怕水质恢复了,它也未必能好,但是我们不能说这缸水它就一定有问题。

为什么呢?

一个是因为当这些锦鲤全部拜拜了以后,即使鱼缸里确实残存有一定的细菌,但只要我们再次购买的鱼体质很强健,我们注意到了养水的过程,把鱼缸的水质调理到了彻底通透清亮,这些锦鲤来到鱼缸它未必就一定会患病。

再者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比如说有些鱼友,因为锦鲤的死去,比较厌烦了,突然间不想再养锦鲤了,更换成了地图、鹦鹉、招财猫之类的非常皮实的热带鱼,同时也提前进行了加温,极有可能这些观赏鱼对于侵蚀锦鲤的细菌,根本不感冒,它们毫不在意,一点也没有问题,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

因此,上述这些不同情况和细节问题,我们也要考虑到,再去决定这缸水的去留也不迟。

水霉病、白点病,一次高温循环一周,基本也就干净了

还有的鱼友饲养的观赏鱼,因为水霉病爆发,很快一缸鱼就玩完了,如果这个病发现的比较晚,三两天之内就是整缸团灭,那么这个水质的去留,也是一个问题。

有的鱼友会使用到 *** 或者浓盐水浸泡消毒,之后把全缸水放掉,重新再去养水,这个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绝对不是更好的办法,更好的办法是持续加温一周或者是空缸暴晒一周也可以,基本上再次养鱼都没有问题。

再一个就是白点病,即使不去空缸或者加温,就是放在那里一周或者十天不动,白点也就完蛋了,再次养鱼也不会有问题,还有水霉病,如果我们再次挑选的观赏鱼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说体质非常强健,没有体表伤或者是非常皮实的品种,它们也不会有问题的。

我们打个比方说,养死了一缸孔雀鱼,不管它是因为溃烂或者白点或者水霉死掉了,如果我们循环几天之后,水质恢复到澄清的状态,再去饲养小杂鲷或者迷你鹦鹉鱼的话,根本就不会出现问题,除非是我们挑选的鱼是骨瘦如柴的,已经长期未进食,体质完蛋了。

但是,假设我们养死了一缸孔雀鱼,如果鱼缸不消毒,再去饲养一缸孔雀鱼或者燕鱼、红箭、金波子之类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这就要看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处理方式了。

肯定是水质越走向稳定,观赏鱼的患病概率越低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和个人经验,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观赏鱼拜拜了,这缸水从死鱼的浑浊到澄清期,时间会很快的,其实这无形中省去了我们很长时间的养水期,无论是旧的滤棉还是滤材,都会有助于未来水体的绝对稳定。

那么,只要不是什么大病,我们还是以保住这缸水为好,不要去看什么硝化细菌死不死,只要是水质能够彻底稳定下来,因为之前养鱼的时间较长,一般的硝化细菌绝对没有什么大问题,重新再生的速度也会很快,如果我们感觉到鱼缸的水质过老,是可以适当更换一部分新水的。

比如说观赏鱼肠炎、头洞、蒙眼、内寄、缺氧、闷缸之类的,不是由于什么 *** 或者真菌、白点而死亡的,大部分情况下,我是根本不会去消毒的,滤材、滤棉也不会换,这个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在鱼店里很正常的 *** 作,天天进一批鱼就要去大换水,就去给每个鱼缸消毒,鱼店老板还都累死了呢。

同一种鱼死于 *** *** 叉感染的,再去饲养同一种鱼,观赏鱼因为下 *** 过多,中毒死亡的,这些情况要注意

其实以上两点才是最为严重的,比如说莫名其妙的一缸混养的孔雀鱼或者燕鱼,拜拜了,我们总是找不到原因,最后怀疑可能 *** *** 叉感染而亡,之后我们还想饲养同品种的观赏鱼,那么我们就要格外小心了,包括了其他一些较为敏感的观赏鱼,都是一个道理。

那么,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先做以消毒处理,包括了滤棉、滤材一起消毒,还有各种鱼缸器具,之后大换水重新养水为好,这个也得看个人的 *** 作,有些时候,即使使用了高剂量的 *** 消毒还原以后,这缸水我也不会做大的改动,顶多换上个三分之一,继续养水即可,滤棉、滤材也未必需要清洗。

另外还会有一种极端情况,那就是我们的 *** 物下多了,观赏鱼因为 *** 物中毒而亡,这个情况就不好说了,极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我们越消毒,后来的观赏鱼死得越快。

因为鱼缸里的各种 *** 量不断在增加,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水质非常的清澈,但是观赏鱼只要到了这个鱼缸,很快就会缩鳍趴缸,全部黑体,或者周身黑斑病,这些都有 *** 物中毒的可能 *** ,也就是鱼缸里残留的 *** 物 *** 太多了。

那么,我们干脆清缸处理吧,包括了滤棉、甚至于滤材可能全部都要丢弃。

因为很多新鱼友,根本就不想养水,也没有那个耐心,倒掉原缸水后,新鱼入缸还是照死不误

我只是根据我自己的多年实践情况,大体的说一下我自己的做法,至于其中的对与错,都对,也可能都错,这个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的个人实践了。

我想说的就是,因为很多的新鱼友只要一碰到观赏鱼出现问题了,清缸了,也不管它是什么问题,全部予以整缸消毒处理,彻底清洗所有的滤材,然后把全缸水倒掉。

之后的养水期又没有任何的耐 *** ,不知道清洗了滤材、滤棉再加上全部换水的害处,匆忙中就去购买新鱼,那也是养多少死多少的,结果就是:

养鱼的时间永远没有养水的时间长,给观赏鱼喂食换水的时间,永远没有清理滤材的时间长,欣赏观赏鱼的时间,还没有不断给鱼缸消毒的时间长,我们这是在养鱼,还是在养水、养鱼缸呢?

最后一句话,反正是养鱼老道养鱼这么多年,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清洗滤材。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别再瞎投 *** 了,锦鲤多半是折腾死的

养过锦鲤的鱼友都知道,锦鲤虽魅力无限,但饲养过程不可谓不艰辛,你得不断折腾,对抗各种疾病。一旦心爱的鱼有异常,各种抗生素,杀菌 *** 往池里招呼。下完 *** 又是换水调水,倒各种生物菌剂,一鱼生病,全池鱼陪着吃 *** 。心有余悸的主人常常谈鱼病色变,对待鱼病以预防为主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不管有没有病,先下 *** 再说。近年来,从事锦鲤鱼池净化相关的商家和从业者提出“生态活水”的概念,本意在于为鱼提供一个舒适稳定的良好环境,但也往往会提供鱼预防治疗方面的服务,由此可见,“生态活水”仅仅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至少相关从业者本身对待疾病的态度,首先想到的仍然是下 *** ,这跟其倡导生态理念的出发点就背道而驰了。

(1)为什么鱼会生病?

在家庭饲养环境下,由于水体相对较小,鱼密度相对较大,于是生态稳定 *** 较弱,水是鱼唯一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自然水体中包含无数微生物及藻类,当各种抗生素和杀菌剂被频繁投入使用,水中病菌的确被 *** ,然而水体中的藻类浮游生物也同时被 *** ,整个水生态平衡被打破,而这些微生物尤其藻类在调节和平衡水生态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开始出现明显波动,鱼的免疫力和抗病 *** 也随之下降,出现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2)滥用 *** 物对锦鲤的影响。

锦鲤作为高度 *** 繁育的品种,其基因的稳定 *** 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远远不如正常野生鲤鱼或杂交锦鲤,而且由于鱼 *** 研发工作的欠缺,目前鱼类的治疗 *** 物通常是如 *** ,孔雀石绿,亚甲基兰甚至 *** 来代替,这些化学 *** 剂严格讲算不上真正的 *** 物,但它们对鱼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养鱼爱好者会发现当一条生了病的鱼,即使被治好了,在后续的精心培育下,也很难再有好的发展,往往生长停滞甚至发生畸变,其实这些鱼的生理机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更悲催的事是那些健康的鱼得陪着吃 *** ,陪着遭殃。因为大多数饲养者不具备单独隔离治疗病鱼的条件。很多鱼友会选择伴饵治疗,但那些健康的鱼抢到的饵料比病鱼要多得多,结果健康的鱼反倒吃出毛病,得不偿失。

(3)滥用 *** 物对水生态的 *** 。

鱼池水生态 *** 是由部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外部环境构成,通过人为的能量交换(水泵等)使其达到一个更佳平衡点。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此时鱼菌藻三者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一旦外界 *** 物进入干扰,大部分微生物和藻类被 *** ,这种平衡被打破,水体出现大量从池壁脱落的藻类漂浮物。鱼产生的有害物质,也得不到及时生化处理,池面泡沫久久不散,此时水质开始出现恶化。由于 *** 物的残留问题,这种现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于是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换水,这对本身免疫与下降的鱼来说又是一次很高的风险。

(4)做好水质管理鱼池也可以做到不用 *** 。

庭院景观鱼池水体小,且多是非土质池底,人为控制率高。我们在饲养锦鲤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将水做到极致,当然这涉及很多方面,养鱼先养水,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缺的正是养水方面的知识,尤其在养新池的时候注意的事项就更多了,我将单独写一篇文章介绍如何养水。我们力求为爱鲤营造一个舒适稳定的生态环境,做到真正生态化饲养,少用 *** ,甚至不用 *** 。

池塘里的锦鲤总是莫名死亡?你需要了解这些

古语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龙是执掌凡间行云布雨的星官之一。龙在古代象征着天子权利,古代民间传说又有鱼跃龙门化龙之说,因此从我国古时就有“沉鱼落雁”、“年年有余”之说,人们往往会在家中养上几尾锦鲤,寓意富贵、吉祥、平安好运。

然而喜爱锦鲤的我们发现,池塘中的锦鲤莫名其妙就会死去。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注意了,家中池塘的水域环境可能不适合锦鲤的生存,水质变化给锦鲤的健 *** 态环境造成了致命的伤害,水环境因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需要调理。

首先,我们发现在夏季及冬季,锦鲤的死亡率升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夏季和冬季,水体的环境受天气影响温度变得极高或极低,鱼儿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挑衅。水温高到30度以上不适合常温鱼儿的生存,也可能在冬天降低到0度以下,极大地影响鱼儿的正常生理代谢,因此调节水温很重要。

其次是在秋季可能发生的。秋天,树上的落叶以及杂物可能会飘落在池塘之中,积淀已久,水中便会产生寄生物 *** 水质以及锦鲤的生存,所以定时清理鱼池中的杂物也很重要。

再就是池塘中的观赏鱼可能携带某些弱 *** 毒,因为观赏鱼的体质一般都很弱,遇到一些微小的 *** 都可能会让池塘中的鱼儿死去,因此,我们可以试试使用生石灰以及光合细菌在我们的池塘之中进行水质改善,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病菌,增强鱼体的抵抗能力。

最后便是鱼池的水源。如果一直更换也会让池塘中的鱼儿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鱼儿死亡。因此换水需要有规律,调节 *** 的换水,什么时候换水更好呢?根据养鱼密度和环境温度,如果没有过滤 *** 就需要换得勤一点,但换水勤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水中硝化细菌培养不完善,同样造成水质变差。当我们感觉到水中的鱼儿的水源需要更换之时,才能对池塘中的水进行换水处理,但是人的主观把我往往会产生一些偏差,这个时候便需要现代科技的参与。鱼池过滤 *** 在鱼儿生存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鱼儿的生存需要来定时、定量换水。

然而生态鱼池过滤 *** 到底该怎么选择?一旦选择了劣质的鱼池过滤器就很可能导致鱼儿死得更多、更快。在选择过滤 *** 时一定要注意,此处推荐奥利仕鱼池过滤 *** ,是目前行业内反响相对不错的过滤 *** ,用户的市场反馈也相当不错。奥利仕鱼池过滤 *** 能够针对水绿、水混、死鱼等给予 *** 的解决方案,并且其独有的chao强紫外线杀菌器能够将鱼池中的细菌杀灭,对于许多没有时间去换水的我们来说,它能够解放我们的双手,真正实现全年不用换水、自动反冲洗、智能控制,带你体验轻松养鱼的乐趣!

冬钓鲤鱼,还用玉米你就错了!经典“老三样”在低温季仍然好用

#头条创作挑战赛#

到了冬季很多钓友都以钓鲫鱼为主,有些人甚至认为天冷了就只能钓鲫鱼。其实并非如此,冬季不是只有鲫鱼开口,其他鱼也会吃,比如鲤鱼,只是相比较而言鲫鱼耐低温的能力要好一些,所以活动范围也更广。

其他鱼到了冬天不爱动,活动范围也小,所以咱们钓不到不是因为他们不吃,而是我们钓的地方其他鱼很少来而已。当然了,水温低鱼儿们的食欲、食量肯定都是下降的,和夏秋季节是比不了。

本文咱们主要聊聊鲤鱼,这种鱼也是深受钓友们喜爱的,个体大、耐力好、同时又比较狡猾,钓起来很有意思,可以说是斗智斗勇。

在夏秋季节钓鲤鱼,咱们通常会选择玉米、麦子、红薯等五谷杂粮,既便宜又好用,还能防止小杂鱼啃食,有小中取大的效果。

但是入冬以后再用玉米就不好了,不是说绝对不吃,钓鱼就没那么多绝对的事,只能说相比较而言没有夏秋季节那么好使。而且玉 *** 比较大,也就是钓钓鲤鱼草鱼这样大个体的鱼,对鲫鱼效果一般。

冬天钓鲤鱼我觉得还是商品饵比较好,至少我个人会优先选择,而且就算钓不到鲤鱼,也能钓鲫鱼,可以降低空军的概率。

可一谈到饵料,大家最关心的必然是配方、味型,这里我的看法又有点不一样,我觉得冬天钓鲤鱼饵料状态才是比较重要的。

咱们先说配方好了,其实我的配方很简单,几乎和夏秋用的没啥区别。先取螺鲤一份,用水泡开,待颗粒泡软以后加一份918和一份速攻搅拌均匀即可。

如果温度比较低,鱼口特别少,即使来吃口也很轻,那你可以用腥版的918和速攻,或者额外加点蚕蛹粉、鱼粉之类的增腥也行。

有不少钓友曾经和我吐槽过螺鲤这款饵不好用,这个没事,大家只要把螺鲤换成其他的“鲤”字饵料即可,比如天下鲤、三合一鲤、荒食等等都行。就是天冷了建议多用动物蛋白含量高一些的饵料,也就是腥味的比较好,我个人比较喜欢膨化颗粒一类的。

冬天钓鲫鱼也好、钓鲤鱼也罢,我都是以腥为主,香和甜为辅,当然了这不 *** 香饵为主的就一定钓不好,香饵比腥饵好用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这里说的是我个人习惯而已。

腥为主,香为辅,这大家都懂,但这个“甜”是啥呢?这个甜就是你理解的甜!蜂蜜、红糖、白糖甚至葡萄糖都行!淡水鱼大多喜甜,就算不喜爱也不会排斥,所以你钓啥鱼都可以加,钓饵可以加,做窝料也可以加。

我个人的看法,蜂蜜和红糖效果更好些,平常也用的更多,而且这两样东西多加也不会死窝,不过会影响状态,加多后饵料发粘,因此还是要适可而止,尤其是拉饵。

既然说到这了,再说说添加剂,钓鲫鱼的话添加剂的选择很多,天冷的话常用蛋奶、千里香、猪母乳、 *** 酒等等。但是钓鲤鱼我个人是不太建议乱加的,鲤鱼生 *** 警惕,尤其是野生鲤鱼更是狡猾,你不加大不了诱鱼慢点,可是加了诱鱼提升不了多少,还会出现反作用!

如果要加,我也只建议加点 *** 酒,咱们可以去买现成的,自己泡也行,推荐几个我认为靠谱又简单的 *** 酒配方,拿小本本记好。

1、郁金30克,香薷30克,泡500ml高度白酒。

2、肉桂30克,泡500ml高度白酒。

3、 *** 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泡500ml高度白酒。(此配方也可以钓鲫鱼,也可以不泡酒直接打粉加入饵料或者窝料)

以上 *** 酒配方随意选一个,最少泡15天,建议泡1个月,泡好后拿小瓶子分装一点,开饵时滴三五滴进去即可。

几滴 *** 酒不能助你狂拉爆护,但上面几个配方肯定是靠谱的,我都做过水下测试,而且成本也不高,你们有兴趣就去试试,想加几滴就爆护的我这没有,有的话我早就发财了!

最后再来说说饵料的状态,这也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事。夏秋季节也讲究饵料状态,不过天热有小鱼,咱们讲饵料状态主要是控制雾化,别让它招小鱼,所以饵料要加粘粉、要打揉,甚至将饵料“打死”。

冬天小鱼少,同时鲤鱼吃口也没那么猛,所以饵料状态肯定是要变一变的,比如上面那个螺鲤+918+速攻的配方,咱们开好以后就不要拼命打揉,让饵料松散一些,入水能膨胀、能散开是更好的,鱼可以一吸即入。

但是不打揉的话,附钩 *** 就差点,甚至新手都捏不上钩,况且饵料需要溶散,但完全散开成一摊也不行,因此你可以适量加点拉丝粉。

加点拉丝粉以后,饵料入水膨胀,有些许碎屑会脱落,倒底后饵料会变成一个小绒球,但又附在钩上,鱼一吸即入、连带鱼钩一起吞进去,这样更好!

如果你不用这个配方也没事,就是要注意,不含拉丝粉或拉丝粉含量少的,你就要额外加点拉丝粉,另外还需要加点雪花粉,上面那个配方不需要加雪花粉,因为速攻和雪花粉就是一个类型的东西,起到的作用也一样。

文章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冬钓鲤鱼重点不在饵,关键在于选位,这个下次再写吧。而今天我写这么长一篇文章说饵料也只是因为很多钓友迷信饵料罢了,希望看完本文以后大家能理 *** 点,这样也能少花点冤枉钱。

如何避免 *** 鱼,到家两天后就死了,总结了六种原因

大家好,我是圣光,希望通过文章以及 *** 和大家不断地互相学习、不断地探索养鱼的知识,和大家一起轻松养鱼。敬请鱼友们关注!


最近在小 *** 平台上,看到的都是网友在晒死鱼,各种 *** 某某家的鱼,到家不久就死掉的 *** 。更有网友直接把商家的聊天记录都晒出来了,各种 *** 。以至于很多新手看完都不敢网上买鱼了。

我也 *** 过鱼,我的鱼除了半路死的卖家补偿了,其他的几天后死的都是我自己承担的经济损失。买家和卖家之间的 *** ,自古就有,各说各有理,很难说清。


经过若干次失败后,总结一下原因:


1、鱼品种问题

有的品种的鱼,本身就娇贵,体质就不好。这里说的“娇贵,并不是 *** 高,是因为他需要的水质与我们当地的水质差异太大。造成水土不服。例如:七彩、波子等等,很多是人工后期改良的品种,本身 *** 之间繁殖就会增加鱼体质下降。


2、鱼体质问题



品种是决定体质的一个方面,但是鱼房的喂养 *** ,也决定体质,喂的什么饲料、日常喂几次,用的什么水,经常是否检疫等等,甚至父代繁殖种鱼的体质都决定了子代鱼的体质的高低。


3、鱼大小问题



这个同样是体质问题,小鱼越小越难养,越小体质越弱。网上竟然还有直接卖 *** 卵的,虽然便宜,100元几百只,想了很久,我还是放弃这个念头了。便宜,买回家都死了,有什么用。


小鱼对水质波动更敏感,酸碱度差0.2死一片。这也是很多鱼场繁殖鱼的时候,母鱼下卵后7-15天,就停止喂食和换水了的原因之一。


一个怕喂食污染水质,让水坏得更快,另外就是怕换水后水质有波动,造成损失,干脆不喂也不换水了。静等小鱼长大一点再说。


3、包装问题

每个商家包装的方式 *** 都不一样,有一个大箱子,10条鱼放一个袋子就发过来了,有的1条鱼一个袋子,一个箱子里好几多袋子。


一个袋子的,整体水比较多,空气也比较多,但是十几条鱼放一起,一条鱼死掉,就会坏掉所有的水,其他的鱼就是到家,也因为袋中氨氮超标,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我这里还有几条就是因为混装,鱼一直就没有好起来,这精心的喂养,还是1-2周挂一个。

几个袋子分别包装,每个袋子的水少了,空气少了,每条鱼的空间小了,但是不会出现死鱼后,影响其他鱼的问题。但是水少,鱼也不能长时间放在里面。


各有好处吧,包装的关键,就是有多少水,有多少氧气分给每条鱼。至少一点,卖家作为商家,也不想鱼死亡。一个是死了要赔,另外信誉也损失。


应该说这一点,商家在他们的认知内也尽力了。


4、运输问题

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


天气原因,天气冷很麻烦,热带鱼低于20度就不吃食了,低于10度就要死鱼了,我12月份零上5度收上海来的波子,2天的运输,到家的时候,鱼全部躺在袋子里的,很少有动一下的,最后竟然能缓过来,奇迹的全活了。


天气热更麻烦,这太阳下人都难受,何况就这么点水的鱼,还要被别人扔来扔去。很多人说热带鱼不怕热,夏天更好邮递,其实我认为相反,还不如冷天。

路途的远近的原因,经过N次的教训,我感觉2天以上的路途都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大冷天,或者三伏天再经过3天的运输,这个鱼基本上就要灭团。


运输的问题有时候不是人为因素决定的,一个 *** 多少会耽误在路上。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脸上写满的都是无奈。


5、过水问题

很多新手都不会过水,或者买鱼的时候,商家教的过水。


过水说简单也简单,但是其中的道理大家要弄懂。过水就是使鱼袋子中的水质与缸中的水质逐渐减少差异,最后达到基本一致。让鱼适应后再进入缸中。


*** 更是放大了过水的重要 *** ;室内外温度的差异、异地(尤其是南方北方)水质酸碱度的差异、硬度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足以使一条经过长途运输、反复颠簸、本身就很娇气、体质不好、在崩溃边缘的鱼死掉。


往往是在袋中还是竖直的,过水完成也正常,放到缸里就翻了。

遇到这种情况,是谁,心都咯噔一下。弄得现在,每次我 *** 鱼,过水完放入缸的瞬间心都是提着的,很惊悚。


*** 鱼,过水的时间短了,鱼受不了,虽然过水了,由于时间短,水质波动依然很大;过水时间长了,鱼依然受不了。鱼在鱼袋中已经在崩溃边缘了,袋子中至少还是商家充的氧气,打开后,失去高氧环境,鱼被折腾过后,突然氧气减少,也缓不过来。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边爆氧一边过缓缓的过水,这个 *** 我发布过,大家可以找找参考一下。就即使用这个 *** 的 *** ,也不一定能挽回奄奄一息的鱼,不过大家可以试试,至少我都是这样过水的。


6、饲养习惯问题

*** 的鱼和本地花鸟市场的鱼不一样,花鸟市场的老板都会告诉你,这个鱼来几天了,定水几天了等等。


*** 的鱼就是等着你给他定水。这也是为什么花鸟市场的鱼要贵一点,他们从渔场进货,也有损耗的,这些损耗都是要平摊到还活着的鱼身上平衡回来的。


买家平时的养鱼习惯问题也很重要,买家至少要知道困水、直到开缸后才能进新鱼,至少有鱼闯缸后,才能把 *** 的鱼放进去。

*** 鱼都会放大这些因素。今天还遇到一个鱼友,我帮他找死鱼的原因,最后找到了,竟然是困水的原因。他竟然认为夏天天热,困水1天就够了。


这些基本知识要有。新手准备不充分,再碰上大热天从很远的地方买了几条鱼,简单过水进缸,风险真的很大。


锦鲤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锦鲤鱼怎么养才不会死-第1张图片-

看了这么多的原因, *** 新鱼我们要注意什么,哪些是我们作为买家,作为新手能决定的。

包装问题、运输问题这些咱决定不了,特别是运输问题,卖家都决定不了。

作为买家能做的,我总结了一下,期望能让你收到鱼后,能顺利地养下去。


1、多选择成鱼或者半成鱼,小鱼不要选择。

2、 *** 更好都是品种比较好养的鱼,孔雀、米奇啊等等,七彩、波子慎重。

3、更好买附近的鱼,1天就到。减少路上的时间。路远就选择,隔天收到的那种快递。

4、到家后,过水要精细,切记切记,这个是重中之重。

5、准备充足。家里的水,要提前困好。不但要困好,鱼缸里开缸后,都正常养鱼了,再在 *** 鱼。更好,买本地的鱼养一段时间已经有经验了,然后再 *** 。

6、问清楚,卖家喂的是什么鱼食,尽量和卖家一致。


能想到的就这些了,还有什么地方没有想到的,望大家补充。

新手对锦鲤三不主义

转自何生前辈!

我以下的观点与做法可能得不到大多数鱼友的认同甚至反对。

1. 我绝不轻易对鱼缸水体下 *** 。当发现有鱼病时或水体有虫害危及鱼的健康时,就勤换水。缸养水体小,换水容易,何必下 *** 搞得整缸水像 *** 水一样?若这么做,虽可杀菌杀虫,却同时也把过滤 *** 中的硝化菌也杀灭贻尽了,那能起到过滤生化作用?其后果只能是水质越来越恶化,鱼病越来越严重。我只需隔一两天换水1/5,1/4。。。。。。,换它四五次,五六次,把水中的有害细菌及虫害降低含量即可。其实,即使是健康的水体也有细菌。暴露在空气中的水体又何来“无菌”呢。只是因水中虫,菌含量低不足以引发鱼病罢了。鱼病了或有虫,那我就用 *** 物拌饲料投喂,或涂外用 *** ,或 *** 。

2. 我绝不轻易对病鱼隔离。鱼病大多数都有传染 *** ,当发现一条鱼有病时实际上整缸鱼都有病啦,只不过各鱼的抵抗力有高低而表现不同罢了。锦鲤是喜好群游群聚的鱼类,若把那么一两条已反映出病态的病鱼隔离,即会让它感觉到自己被主人抛弃了,孤零零独处另一水体(甚至是“ *** 水”),就“裴裴不振”,只有加速鱼病恶化甚至死亡。让好鱼(其实是因该鱼抵抗力强而没有把病态表现出来的“健康”鱼)带动病鱼游动,寻食,对病鱼的恢复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当然,若病况严重不得不隔离时才把病鱼隔离专门处理。不过,到那时,该鱼不死也差不多了,就算医好也没什么观赏价值。

3. 我绝不轻易对锦鲤停食。虽然有说“饱死金鱼饿死鹩哥”,鱼类不应寻食过饱亦能耐饿,但我们养锦鲤是为了观赏啊。动不动就停食,看天气一反复就停,看一降温就停,而且一停就是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把锦鲤养得瘦瘦的或一年也长不了多少,何来兴趣?在过滤能负担得起的前提下,根据水温和鱼的状态,配合水流与暴气,能喂多一餐就多喂一餐,每餐只要能在5分钟内吃完就行。讲到水温,自然与当地气温有密切关系,如广州,一年365天有多少天在10度以下?也就不必像北方那样,整个冬季都停食。就算是10-15度,我都坚持每天一餐或隔天一餐,而每当天气反常变化大,我都只是“减食”而不是停食,即每天减少投喂次数,每次的量也减少。我的锦鲤成长也就迅速。

对于有病的鱼,我也没有刻意停食。既然如上述第二点不隔离病鱼,那就让状态好的鱼带动病鱼寻食吧,“有胃则存,无胃则亡”嘛。当然,处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要是“减食”即可,如每天减少投喂次数,每次减量,也就是说我采用的是“减”而不是“停”,那怕病鱼只吃一粒两粒饲料,对恢复健康应该是有帮助的。若当病鱼长时间也不能寻食,这鱼也快死亡无 *** 可救了。

各位,认同吗?敢这样做吗?


自建鱼池,锦鲤趴缸了不要怕,咱们科学的对待

我们在养锦鲤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防不胜防,又感觉无从下手,其实我们不用太过担心。锦鲤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有原因,也都有办法解决的。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锦鲤趴缸的原因及治疗办法。


新买锦鲤对环境的不适用引起的趴缸。我们新买回来的锦鲤,如果没有正确过水,直接放入鱼池,会引起锦鲤的应激反应,容易造成锦鲤的趴缸。所以我们买回下水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正确的过水,泡袋最少40分钟,然后缓慢填入等量的池水。用 *** 给锦鲤消毒,避免新鱼入池的交叉感染。这些都做完以后再把锦鲤放入鱼池。

水温突变引起的趴缸,这个主要发生在季节交替的时候,这个时候气候反常多变,温差特别的大,锦鲤和人其实是一样的一愣一热就容易感冒。锦鲤感冒了肯定就趴在池底,懒洋洋的一动不动。


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治疗呢?还是老三样,加盐,升温,停食。加盐就是添加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粗盐,用来调剂渗透压,保持锦鲤的活力。升温的话有条件的进行吧,毕竟整个池子升温不太容易。停食就是锦鲤的治疗期间直接停止喂食。


虫菌引起的趴缸。锦鲤被细菌感染或者身上有寄生虫时就会出现烂鳍、烂尾、擦身、充血、黏液脱落等症状这时锦鲤就会出现趴缸。到时候仔细观察如果是细菌感染就用二氧化氯、 *** 进行杀菌,如果是有寄生虫就用敌百虫进行杀虫。当然这些我们也可以提前预防,防病大于治病。我们要尽量避免锦鲤的 *** ,鱼 *** 了就容易被感染。还有就是保持好的水质,对鱼池定期的进行杀菌杀虫,从源头上 *** 细菌和寄生虫。


消化 *** 引起的趴缸。很鱼友看到锦鲤找食就会忍不住的去喂,因为喂得太多就都会造成锦鲤的消化 *** ,锦鲤消化 *** 就会趴缸。其实呢,没有饿死的鱼,只有饱死的鱼,锦鲤不用怕它饿坏,一定要定时定量,学会科学的喂养。治疗因为不消化引起趴缸的法是:直接停食,让鱼消化几天。给鱼池换水,降低水里面氨氮的含量。给鱼池爆洋,增加水的溶氧量,增进消化。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养鱼先养水,预防大于治疗。所以一定要养好水,这样鱼就能长得很健康也很漂亮。

锦鲤冬天需要打氧吗,需要喂食吗

在室内养锦鲤,冬天一般是需要打氧的。如果养殖密度比较大,就一定要打氧。因为锦鲤活动量大,耗氧量也大。再加上室内水温高,鱼缸内的含氧量低,所以冬季更好打氧。但是也不需要24小时打氧,晚上的时候可以关掉打氧泵。如果在室外鱼池养锦鲤,冬天可以不打氧。因为鱼池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很大,水中一般不会缺氧。

一、锦鲤冬天需要打氧吗

1、室内:如果在室内饲养,温度可以控制在20度以上,是需要打氧的。因为温度高锦鲤活动量就会比较大,所需氧气量也会变大。很多鱼友冬季都会将锦鲤养在室内,并且把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让它们持续生长。这种情况就是需要打氧的。

2、室外:室外鱼池面积较大,一般是不需要打氧的。因为冬季换水不需要太过频繁,所以循环过滤 *** 需要常开,水不脏的话可以一直不换。如果水面结冰的,需要凿开几个洞,让鱼池内进去氧气,不然锦鲤会缺氧而死的。

二、锦鲤冬天需要喂食吗

锦鲤冬季是需要喂食的,但是喂食的量是要根据水温来定的。水温在15度左右的时候喂食的量在3-5分钟左右吃完是最合适的,水温在10度以上,喂食的量在3分钟以内吃完更好,10度以下可以不喂食。因为水温过低,锦鲤就会减少甚至停止活动,身体新陈代谢较慢,食欲也不高,所以可以暂时不进食。

混养观赏鱼,我们要注意到一个非对称优势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让我们轻松养水、快乐养鱼,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最近有一个名词很火,而这个名词的来源,竟然是源于动物世界,这个名词就叫做非对称优势,简而言之就是,任何生物都会有别的生物所不具有的自己独特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和其他生命体是非对称的。

正如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特长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别人有的我们别去眼红,要追求比别人更好的或者更有自己特色的东西,这叫非对称优势。

养鱼老道经常说的一段话就是,哪怕只是一个挑粪工人,如果在这个领域能够做到全国之一,那也是本事,试问在我们周围的诸多亲朋好友当中,我们随便去寻找,哪怕所有人都加起来,咱也甭管他是企业老板或者博士、教授,又有几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够做到全国之一的呢?

大多数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份子罢了,但一定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势。

关于人生的非对称优势,我想,上述的这些话足矣说明问题了,我们来谈谈在观赏鱼饲养中的非对称优势,为什么我们在鱼缸里混养观赏鱼会很难,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鱼鳖虾蟹混养在一起,最惨的一定是鱼,它们首先在体表问题上就失去了非对称优势,这一点我们要看清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很现实,说开汽车的是铁包肉,而骑摩托车的就是肉包铁,所以当骑摩托车的和开汽车的相撞,谁倒霉的概率会大一些,我们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那么,为什么有些鱼友非要把观赏鱼和鳖虾蟹之类的混养在一起呢,这个道理不是显而易见吗?

无论是什么鳖、什么龟、什么个体较大的虾和蟹,只要它们在鱼缸里横行,即使不对观赏鱼发起攻击,仅凭外表的武装,就够鱼缸里的观赏鱼喝一壶的了,甚至于丢掉了 *** 命。

所以说,万事必然有因果,既然我们把它们和观赏鱼混养在一起了,就不要再去询问,为什么观赏鱼会遍体鳞伤或者死亡了,大概率上一定是观赏鱼吃亏,而反过头来,小虾米又会成为观赏鱼的食物,这就是天道循环。

适应水质、水温的都会有其非对称优势,不适应水质、水温的,必然会成为弱势群体

如果我们饲养一缸金鱼,全部是以弱碱 *** 水质为主的,金鱼一定很开心,这是它们最喜欢的水质环境,可是我们偏偏要在这样的水质环境中,再去添加几条七彩、燕鱼或者金波子之类的,喜欢弱酸 *** 软水的观赏鱼,我们用脚趾头想想,它们一定是会吃亏的,因为它们根本不适应这个水质,最终成为了鱼缸里的弱势群体。

如果反过来,一缸生活在弱酸 *** 水质中的七彩就有了非对称优势,假设其中混养金鱼,它们也会不适应。

而我们饲养金鱼的水温也不会要求太高,20来度就很好,冬季里的室温环境也没必要去加温,十来度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热带鱼可能还会处于弱势,假以时日必然就会患病死亡。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去到处询问,为什么我的鱼养不住,都死了,或者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所需食物上的非对称优势,是混养观赏鱼最不容易顾及到的

如果说观赏鱼的食 *** ,可以分为杂食 *** 、肉食 *** 、纯植物 *** 还有日行鱼和夜行鱼等多种,每种观赏鱼的习 *** 和食 *** 本来是各有人家的非对称优势,可以我们偏偏把它们给轻易地混养在了一起,结果必然出现问题。

我们就比如说最简单的龙鱼和鹦鹉鱼,或者地图鱼混养,这就很难办,需要我们投喂多种食物,大多数龙鱼或者虎鱼,是根本不会吃鱼饲料的,至少也是鱼虾肉,而鹦鹉鱼的嘴巴可能小鱼都吃不下,它们就会处于劣势,但是如果论起抢食的速度和群体优势,一定是鹦鹉鱼和地图鱼在上。

因此来说,在这样的混养缸里,到底是谁吃亏更多,我们需要准备何种食物,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和去思考的问题。

再比如很多鱼友总是反应自己的清道夫无缘无故死亡,原因再简单不过了,它们没有可以吃的食物了,我们不让它们去吸鱼,它们吃啥?

即使吸鱼,也未必吃的到,最后有可能就被活活饿死。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几乎比比皆是,锦鲤和金鱼混养,不用说打斗,抢夺食物这一条,金鱼在锦鲤面前就不及格。

个体上的巨大差异那就不叫做什么优势了,在鱼缸的小环境里,就是自身缺憾

我发现很多鱼友经常会问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说红绿灯鱼能和燕鱼、七彩混养吗?

那咋不把它们和地图、银龙养在一起呢?

还有什么小鱼苗能和其他成年鱼混养吗,为什么我的观赏鱼在鱼缸里繁殖,小鱼苗孵化成功都不见了?

比如说在一个鱼缸里养上一群燕鱼或者迷你鹦鹉鱼,只有一对鱼在繁殖。

它们是护不住那些小鱼苗的,即使能够把小鱼苗顺利孵化成功,最终这些鱼苗也逃不过其他成年鱼的攻击,这个实力相差太悬殊,在绝对强大的力量面前,一切都是多余。

别以为我们平时打骂孩子,他们一声不吭就是很听话了,那只是因为他们暂时打不过而已,等到他们能打过的那天,再次发生激烈的矛盾,发现我们已经不值得他们动手了,哈哈,这才是最基本的人 *** ,其他的当然要看教育和感情了。

而观赏鱼可没有那么多的逻辑,除了护幼 *** 极强的慈鲷科观赏鱼,能够认识自己的孩子以外,在其他的观赏鱼眼里,任何的小鱼苗就是食物。

君子动口不动手,直接吃掉更省心。

*** 格优势,任何的生物都会有差异,有的差异极度悬殊

在自然界里我们会把一些动物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大部分情况下,食草动物都会成为食肉动物的食物,这也是大自然的一个规律。

而在观赏鱼的世界里,道理基本一致,很多 *** 格较为暴烈和凶悍的肉食 *** 观赏鱼,我们只要看一眼它们大大的口裂就明白了,比如说银龙鱼、巴西亚、七星刀、还有招财猫的大嘴巴,这些观赏鱼无一例外就是以其他观赏鱼喂食。

如果我们把一些个体较小或者 *** 格温顺的观赏鱼和它们混养在一起,下场好的也不多,更何况还有一些大嘴巴的夜行鱼,非常喜欢在夜间搞偷袭。

哪怕是同种类食 *** 的锦鲤和金鱼,锦鲤的嘴巴也不是一般的贱,哪天饥饿了或者高兴了,什么金鱼的尾巴啊、头瘤啊、水泡、绣球的,全部都不见了,原因就是一个不合理混养的问题。

就像前几天我就发现,鱼友送给我的几条鎏金金鱼,竟然受到了草金鱼的攻击,为什么会这样,很多鱼友饲养的草金鱼不应该攻击金鱼啊?

原因很简单,草金鱼先入的缸,并且有的时候会饥饿过度,而鎏金金鱼个体虽大,但是远途奔波而来,体质虚弱不爱游动,只要被草金鱼咬上个三五次,咬习惯了以后,发现这个东西的尾巴也很好吃,那么,也就习惯成自然了,这是一个入缸先后,体质相差悬殊的例子。

还有就是,本来看起来很和谐的一缸观赏鱼,比如说一缸燕鱼和七彩,它们到了各自的 *** 期,那是要争夺地盘、繁衍后代的,这是写在它们基因里改不掉的东西,然后就会爆发各种混战,使得我们很难处理,只能在那里干瞪眼看着,要不就得及时发现予以隔离处理。

那么假设鱼缸里饲养的是一群燕鱼和地图鱼,它们同时 *** 了呢?谁会更倒霉我们肯定猜得出来。

因此来说,有些鱼友总在沾沾自喜,你看,你们都说把某两种或几种观赏鱼混养在一起能出问题,我的就可以相安无事,除非是我们的水体足够大或者障碍物很多,否则的话,大部分不合理混养的,早晚一定出问题。

人类的非对称优势,讲求的是个人特长,把专业做到极致,而自然界的非对称优势,在强者和天敌面前就成了死路

关于人类的问题就不必再去过多解释了,而大多数动物的非对称优势,它一定是体现在自然界的广阔空间里,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人为的狭小区域或者说在鱼缸里。

在这样极度 *** 的生活环境中,弱者就是弱者,它们是没有任何不对称优势可言的,一旦混养不利,处于弱势群体的观赏鱼,只有被欺负、重伤和丢掉 *** 命这三种可以选择,在强敌和天敌面前,一切都是死路。

因此来说,我们混养观赏鱼一定要谨慎,既然如此去做,就要想到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必须承担的后果。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为什么你买回家的金鱼总是养不活?真的是喂太多撑死的吗?

金鱼不是被“撑”死的,是被“憋”死的。

喂养金鱼很有讲究,经常听人说,喂鱼的时候不能喂太多,金鱼吃东西不知道饱,喂多了会撑死。在投食过多的鱼缸里“香消玉殒”后,金鱼们往往被扣上“不知饱”的帽子,而那些鱼塘里养的鱼们则似乎都懂得进餐礼仪,难不成金鱼真的品种特殊,比别的鱼笨?也就有很多饲养过金鱼,尤其是养死过金鱼的人常常教导新手,喂金鱼的时候不能往鱼缸放太多食物,否则它会一直吃,一直吃,直到撑死为止。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虽然金鱼并不聪明,但也不至于傻到被撑死。

01

金鱼与鲫鱼傻傻分不清

金鱼起源于中国,与鲫鱼在学术分类上属于同一种类,也叫做“金鲫鱼”,与鲤鱼相似,是由红 *** 的野生鲫鱼进化而来。关于金鱼,在古代晋朝时期就有“赤鳞鱼”的文字记载,称得上是中国的国粹。金鱼 *** 温和,易于饲养,其寿命大概在6年左右。金鱼身姿奇异,形态优美,色彩绚丽,受到人们的喜爱。

02

饲料分解、消耗水氧才是“罪魁祸首”

金鱼的饲料主要由鱼虫、红线虫等活食和合成鱼食,但不论是哪一种,投喂量过大的时候都会有吃不完的饲料剩在鱼缸中,这就导致了问题的出现。饱食后的金鱼因消化食物而使需氧量增加。而剩在水中的食物会被微生物分解而变质,一方面腐坏的食物会产生各种有毒的代谢物,污染水体,另一方面微生物在分类过程中也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同时,如果投喂的是活食,食物本身也会增加耗氧量。

由此,在过量投喂鱼食后,鱼缸中的水就会出现水质变坏、溶氧量下降等问题。而当水中溶氧量不足时,金鱼就会出现由于缺氧导致的身体机能出现障碍,从而导致金鱼的死亡。因此,金鱼其实并不是“不知饥饱”的,养在鱼缸里的金鱼大多数都是因为水中溶解氧而“憋”死的。

03

金鱼买回来就不行了?那是你不会挑

还有很多小伙伴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花鸟鱼虫市场买鱼的时候金鱼都是活蹦乱跳的,但是带回家养不了几天就“一命呜呼”了。没有频繁的换水,也没有喂很多鱼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市面上的金鱼由于品种繁多、运输周期长、 *** 作频繁等原因,容易出现损伤、交叉感染等,为了防止金鱼大面积染病,很多商户都会在水中加入抗生素等来增强鱼的抵抗能力。这样的话,买金鱼时的挑选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健康的金鱼鱼鳃颜色应该是鲜红的,鱼尾颜色鲜亮呈半透明状、鱼 *** 周围也应是正常的鱼鳍色。而病鱼的鱼鳃有些发黑,鱼尾的颜色发暗,并有血丝、分叉。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们以后喂养金鱼时一定要注意少量多次,而且有鱼食剩下时我们要及时清理掉。当然还要注意供氧的问题,这样才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作 者 |丁向阳

审核专家 | 徐钢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 *** 产养殖研究室主任

(科普中国)

标签: 鲤鱼 怎么 不容 不会 易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