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外面下着雨,听见滴答滴答均匀的打在树叶上的声音,落在草地上是莎莎的声响,还有紧贴窗边落水管的声响,就像敲打塑料桶的声音。
今年夏季不太热,本来就凉爽,再加上下雨,有点秋季的感觉;气候的变化可能和今年土星木星交汇在斗宫有关系,又是五星逆行;离开家乡以及好多年了,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情节,就是思念自己的故乡。想起了思念家乡的古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
戌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陶渊明
却恐他乡胜故乡——陆游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
我记得在家乡的时候就像一个三岁的娃娃,什么也不多想,冬天里虽然冷一点,烧个土暖气,到是觉得很踏实;大铁锅蒸玉米饼子,大葱蘸大酱,觉得怎么那么有味道;在乡下,一个一个朴实的都目光“呆滞”,看个露天 *** ,早早那个马扎子在那里等着,看完 *** 背着已经熟睡的孩子回家。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单调而安静”的那个境遇了。奶奶炖了黄花鱼,高粱米水饭,大家都抢着吃。
现在离开家乡,迁徙到了城市,每天的喧闹声,吵杂声不绝于耳;不过今天还好,下雨了,宁静了让人思想起故乡。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是故乡——戴叔伦
窗外雨还在下.......
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时之月照古人;我们在重复古人的故事,你我在互相重复我们的故事。
我是一棵大树,一棵老银杏树,高高枝干,树姿古朴,翠绿晶莹。枝条有长有短,长枝上的叶螺旋状散生,短枝上的叶成蔟生,叶子好像把扇子,叶脉二叉分枝,似无数个翠绿的扇子,随着微风摇动着。
我生长在辽南葫芦峪山村的村口,我留下了岁月年轮,年轮上标志己一百多年了;我也留下了目睹的沧桑岁月,叙说着历史的变迁,传颂着古往今来的故事。
我的眼前是村东头山坡,我就生长这里一块好似石磨齿边,一圈连一圈的村口“磨齿”地上。我的眼前是一片绿树,还有一片灌木林。鸟儿在我的枝上搭窝,风儿从我腋下穿过。春天,我享受和煦的阳光与醉人的微风;夏天,我与满塘圆润的荷叶一起见证虫鱼的嬉闹;秋天,我用挂满瓜果的身姿迎接人们艳羡垂爱的目光;冬天,我挺着壮实的胸膛与少而迟的雪来一个温柔的拥抱。我那垂下的藤须,好像人们倾诉着自己的沧桑,四季更替,岁月如歌。一年四季像我的人生,经过无数次轮回,我始终如一地守护着大地。我,站在路边,凝视脚下,苍翠,青葱。这里便是小山村的 *** 材地,有枣树和藤本的五味子,还有顺着蓠芭爬蔓的枸杞子和金银花。
“一个古老的传说,带来一片绿林。” 眼前花篱之中的我的树下,徐风送来金银花的芳香。农家大院里晾晒着红红的枸杞子和香味正浓的金银花。我有一个这里全村人家喻户晓的传说:很久以前,我就生长在这块好似石磨齿边一圈连一圈的“磨齿”地上,粗壮挺拔,枝繁叶茂,扇形树叶,树干皴裂。那时村里人在地里干活后,常在此歇息就餐,有时也围坐在这里,乘凉喝茶聊天。忽有—天,一个农夫在地里锄草,傍晌时,家里人提着一个小坛罐饭送到地头。农夫怕日晒饭馊,便放在我下面的阴凉处。待农夫坐在树下歇息准备就餐时,忽然发现一小坛罐的高粱米水饭,竟然变成了一小坛罐清清白白的水,水上漂着几片树叶。老农思考了半天,意识到是飘落下来的我身上的树叶惹的祸,并疑我有毒,由此农夫怒而愤然地回到家里,拿着斧子和锯,要将我放倒。正赶上此时,一位从南方来的老郎中,到“磨齿”地找我,老郎中劝说老农惊呼道:“千万不可!这是棵百年老树,是奇树, *** 材树,我每年秋天就是来此收这棵树的树叶和白果的,而且挣到了一大笔钱,这是一种可以用来 *** 良 *** ,益肺气、治咳喘、护血管,抗衰老的奇效 *** 材……”一席话,让农夫和村里人放弃了砍倒我。由此,村里人还在我的这块 “磨齿”地上植树种 *** 材。年复一年。这里便有了一片 *** 材林,这里也成了 *** 材村。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是,人们在的这块“磨齿”地上,植 *** 材树,种 *** 材,既绿化了山林,又从中尝到了甜头。这个传说,给人们一个启示:我是绿色的保卫者,也是人类健康的保护者,是绿肺,人类生存和发展一刻也不能没有树木和森林。爱护老树,是珍爱遗产的人文观念,谁毁掉它,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植树造林,是 *** 百年大计,只有维护树木,保持生态平衡,才能造福于后代。
查阅古书,说我是一种吉祥的树,一种珍贵的树,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俗称白果树。其叶、果、实、根、外皮均可入 *** 。据《本草》记载,银杏有收敛肺喘、止遗尿等功能。
每年的谷雨期间,便是我的授粉期。初夏时,我便开始长出,圆形、有绿豆那么大,一个树蔓上一个到多个不等。到了盛夏,长到葡萄那么大,绿中泛白,这个时候我的果实,结实、饱满、生机盎然。到了初秋,银杏果长大变硬,外面的一层衣开始慢慢变黄、变软,少量会落到地上。中秋前后,果实熟透了,也就是打白果的季节了。有人爬到我身上,用手摇、用脚用力踩晃树干,高处的则用竹竿在树上或站在地上打下来,女人、孩子则在地上捡白果,然后装在水桶里,挑回家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空大水缸里,适量加点水浸泡。一个礼拜后,白果衣基本软化腐烂了,把白果捞起来,挑到树下或屋后的空地上,把白果衣搓掉,这便是人们“做白果”。白果外壳坚硬,里面果仁浆汁饱满,营养丰富。
我也曾经历过辽南海城营口突如其来的一场 *** 。许多房屋在我面前轰然 *** ,有的村人在我面前永远离去。我的身子也被震得歪了。但我,没有倒下。恶劣的环境,多劫的命运,突如其来的灾难,都只会让我更加坚强。我,不能倒下。
岁月如歌。我的每一片叶都是风风雨雨的见证,每一块树皮都有岁月叠加,每一个果实都留下我的无私奉献,我用沧桑的笔端,谱写出一曲永恒的绿色之歌,奏出宽容与温柔,奏出无私与耐心,奏出崇高与顽强。 我眼望群山,绿意蓬勃,我见 *** 材林,蝶飞蜂舞,美丽山村日新月异!
作者简介:本名:田俊明, 笔名:田樱,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曾任大连市作家协会副 *** 、大连市 *** 协会常务理事,现为大连作家协会顾问、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等。
投稿邮箱:haijiao424242@qq ***
壹点号 书卷文苑
一顿没吃上的高粱米水饭、炒盐豆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一望无际的东北大平原上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农民的主食自然是玉米了,间或种点高梁,一年能吃上几顿高粱米水饭,盐豆已是好生活了。
记得那是七十年代,我上小学。头天晚上放学,老师布置任务,说:明天去学校校田地捡茬子,每人带一个土筐。老师还说,活挺累的,放学后叫家长给做点好吃的。
刚进家门,我就把这事和妈妈说了。妈妈说,家里还有点高粱米,晚上给你们做点水饭,再炒点盐豆。我和弟弟 *** 们,拍着手,一个劲地说“好”。
第二天早晨6点,我早早地起床了,妈妈端上了玉米面大饼子和白菜汤,还有一碗咸菜,这是那时农村的老三样。我强吃下半块大饼子,喝了半碗白菜汤,又带了一个大饼子,拿了一个咸菜疙瘩做午饭,拎起土筐就往学校赶。
到校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五里地外的校田地出发,走了能有一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开始干活了,拖拉机已经把地翻完了,我们的任务是按垅捡翻上来的茬子。这大长垅啊,能有四、五百米长,一眼都望不到头,同学们年龄小,你追我赶,觉得挺有意思了,并沒有觉得累。
吃过中饭,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觉得累了,但一想到妈妈答应给我们做好吃的,也就有劲了。
天色已是傍晚,一天的劳动终于结束了。往家走的路上,腿像挂了个铅袋,沉沉地,但心中的渴望驱使我急急地往家赶。
到家了,洗好手,等着吃好饭呢。结果妈妈端上来的仍是老三样。妈妈说:前院二婶的妈妈来串门了,把咱家那点高梁米借走了,等哪天还了,再给你们做啊。
失望,太失望了。我心心念念的高粱米水饭,盐豆啊,泡汤了。
时光已过去了40多年了,但记忆却依然清晰。不忘过去的艰苦,我们才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6块钱这么大一盘炒鸡蛋你敢信?配一碗高粱米水饭是家的味道啊这家店是欠儿姐昨天无意中吃到的,进店排队点餐,看墙上的菜牌已经选好吃啥了,结果发现啥也没有了,只剩下鱼和几样炖肉。再一看营业时间,哎呀,下午2点人家就闭店,怪不得基本都卖空啦!
老板说:“还有些土豆拌茄子,我再给你炒个鸡蛋,你想吃大酱炒还是普通的葱炒?”
不得不夸一句,老板负责后厨,老板娘负责点餐刷碗,配合默契,说话都很温柔,小店里干净整洁,食客安静小声说话,不会大声喧哗,很幸福的一次体验,下次来早点一定要尝尝其他菜!
牛肉萝卜
平平无奇牛肉萝卜,连香菜都没加,但牛肉入口是柔软的,跟“柴”、“嚼不烂”一点关系都没有,尤其是带筋头的地方,更好吃,萝卜也非常软烂水嫩,小小一碗,好吃!
土豆拌茄子
土豆拌茄子和高粱米水饭是绝配。
他们家的土豆会捣成小小块,茄子也是撕得比较细致,可入味儿了。里面加的洋葱简直太丰富口感了,清脆清脆的,微微甜,与咸香的茄子完美结合,再扒拉一口高粱米水饭,这就是小时候家的味道!
大酱炒鸡蛋
大约等了10分钟,然后老板亲自端着炒鸡蛋给我送来了!
满满一盘子,金灿灿的炒鸡蛋,6块钱说出去谁能信???大酱呈汤汁状,所以吃的时候一点也不会发干,更不会齁咸,鸡蛋嫩得像豆腐,一边吃一边蘸酱汤,超级新鲜超级好吃!!!
光盘行动,是对老板老板娘更大的鼓励啦!
欠儿姐算账
土豆拌茄子6元
牛肉萝卜15元
大酱炒鸡蛋6元
米饭大碗3元
高粱米水饭大碗3元
合计消费:33元
用餐人数:2人
营业时间:9:00-14:00
探店日期:2021年6月22日
《福记一碗肉》 *** :和平区振兴街与四平街交汇处
童年时的味道,都是妈 *** 味道。一碗香喷喷还解暑的高粱米水饭,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因为那里面有着妈妈独有的味道。关于高粱米水饭,还有一段难以忘记的故事。
红彤彤的高粱
那时,我的家还在东北,那里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时家乡的小河还有潺潺的流水,一个中午就能捞起二十条小白鱼。我还上小学,妈妈很早就去地里干农活,给睡觉的我留了一张纸条。
当我醒来时,发现了纸条上写着:“中午我回来的会很晚,按照纸条上的 *** ,做一下午饭。……”后面是高粱米水饭的做法。我当时有点蒙,但还是按照妈妈留下的纸条上写的步骤,早早地就开始动手做了起来,到妈妈回来时,我已经做好了。虽然不是太成功,但是那是妈妈用纸条教会我做的之一顿饭。
香喷喷的高粱米饭
现在的做法就要简单多了。把高粱米放到盆里洗两遍,泡半个小时,期间你可以去做别的事情;半个小时后,把米洗净,放到电饭煲里,加上足够的水,开始煮饭(要点是水一定要多放,像煮稀饭一样多)。
一定要多过几次水
在煮饭期间准备好凉白开或 *** 里的纯净水,记着一定要凉的。大概半个小时至四十分钟后,捞出高粱米饭,用准备好的凉水冲洗两到三遍,装入碗中。
加了芸豆的高粱米水饭
一碗香喷喷又解暑的高粱米水饭做好了。小时候我们都是用井水冲洗的,吃着非常凉爽。也可以提前煮好一小把绿豆或者红芸豆,和高粱米同时下锅,更加清香呢。
一样好吃的配菜
小时候妈妈会薅一把小葱和小水萝卜菜,用来蘸酱吃;如果有茄子的话,会提前做一盘蒜茄子或者酱茄子;更好的时候是如果哪天我们去河边玩,能抓住几条小白鱼,就可以煎上一盘,别提有多香了。
高粱米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还有 *** 用价值。能够凉血解毒,治疗消化 *** 、脾虚湿困和 *** 不利等症,所以有解暑的功效。我也很久没有吃过了,真的想念童年时的高粱米水饭,还有那里面的妈 *** 味道。
送给所有我的母亲、我孩子的母亲,以及所有的母亲
母亲节快到了,愿妈妈健康快乐!预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玉米碴咸鸭蛋,家常菜家常饭,家的味道!谢谢品读!
(营口之窗“营口故事”)儿时的记忆——高粱米水饭小咸鱼
作者 赵志祥
序言:我爱吃营口的 *** 各种海货,不但味道鲜美也比较便宜。我也很爱吃那种箭扣鱼,鱼虽然小,但有独特的风味,尤为物美价廉。吃高粱米水饭小咸鱼,那是格外地“下饭”。
我从小就喜欢吃高粱米水饭小咸鱼
地道的营口人可能都喜欢
所谓高粱米水饭
就是把煮好的高粱米饭掺入冷水
再用笊篱盛进碗里面
所谓小咸鱼
主要是指 把咸的箭扣鱼用油煎
那箭扣鱼含油很多
因此 也有“油扣”之称唤
记得妈妈先把腌好的“油扣”洗净
放在盘子里稍微晾干
然后把鱼倒入烧热了油的锅里
那“油扣”被热油一煎
便冒出一个个金黄的小油珠
同时闻到鱼的香鲜
妈妈把煎好的鱼盛进盘子里
放在桌子上我们就开饭
高粱米水饭就着小咸鱼
有一种香喷喷的爽口感
我每次都要吃饭两大碗
长大后 我也常吃高粱米饭小咸鱼
几天没吃到 就有点馋
我现在久居南方
高粱米极少见
偶尔有卖的 每斤七八元
也没有营口的好吃 不够解馋
在南方 “油扣”也很难见
极偶尔能买到 也欠新鲜
没有营口那样的鲜爽口感
权当也算解解馋
我每次回到家乡
都要买些“油扣”在家煎
听着那煎鱼的哧哧声
看着那黄油珠冒出鱼表面
口水就禁不住流到嘴边
就着小咸鱼吃着高粱米水饭
哎呀 怎就那么爽那么香鲜
当我来到营口市区的东边
总要去“深港”百货店餐饮部
不吃那精餐细饭(不差钱)
专吃那高粱米水饭小咸鱼
或者就着咸鲃鱼吃高粱米水饭
那可真下饭 又造两大碗
我每次重返南方
总要带回十斤高粱米
也把煎好的“油扣”装进提箱里边
回到南方放进冰箱冷冻层
啥时想吃就拿出一点
不单是改了馋
也蕴 *** 对家乡的深情
无限的思念……
(以上 *** *** ,版权归原作者)
供稿作者:赵志祥,营口之窗特约撰稿人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做好早餐很重要,大家要吃好#每天学会一道菜#
今天是八月五日,沈阳有大雨,气温在28-21度之间,比前几天凉快了很多,心情也愉快了许多。
人们在夏天都不怎么爱吃饭,就是苦夏的原故,再加上晚上热得睡眠质量不好,时不时还有蚊虫的叮咬,我家宝宝和我都让蚊子咬肿了起来。今天是双休日,大家都起来得比较晚,早餐做得高粱米水饭,就是把高粱米煮好,然后再过二遍凉水,更好是把白开水凉好在过水,和平常煮饭一样,现在的高粱米也不是三四十年前高粱米了,做高粱米饭得煮二个小时,现在的高粱米都是新品种和平常煮饭一样就行。菜做的尖椒炒鸡蛋,腐竹拌黄瓜,还有小朋友爱吃的炸鸡块,咸鸭蛋。
其实早餐很重要,大家一定认真做好早餐,然后才是大家吃好早餐,我说的对吗?
作者:李浅浅
盛夏是吃烀饼的好时节。在辽西老家,这是一道招牌菜。烀饼就是在土豆炖芸豆上面铺几层发好的面饼,现在也有在锅边贴玉米饼子的,熟了一起出锅,饭菜兼备,香气袭人,所以有的地方也叫“一锅出”。
做烀饼的之一步是摘豆角。每当假期,园子里的蔬菜都长成了,我便钻进菜地里,用顶花带刺的黄瓜切丝拌凉菜,用鲜嫩的韭菜炒土豆丝,用辣椒和茄子炸酱,用带着水珠的西红柿拌白糖,把南瓜蒸熟,摘来大葱里面最嫩的那片葱叶,一掐就冒水的那种,然后用晒在外面刚刚发好的大酱拌了,再来碗高粱米水饭,清凉爽口,也消暑气。
园子里的豆角有绑在竹竿上的,也有种在墙角的。竹竿上的豆角有白色、绿色和紫色,种在墙角的叫羊犄角,腰身是淡绿色的,周边呈淡紫色,有透明的角质,这种豆角在下霜时节更好吃,有股甜丝丝的味道。竹竿上的豆角长成了,一嘟噜一串串,都隐藏在豆叶下面,不太好找,如果不小心,胳膊就会被豆叶划得红一道白一道的, *** 辣的疼。太阳在头顶上照着,即便不干活也会大汗淋漓,钻进豆角架里更觉闷热难挨。但这并不影响我摘豆角的兴致,因为总有豆角花在眼前晃着。豆角开淡紫色的小花,一丛丛一簇簇,像邻家少女的微笑,单纯,澄澈,可爱,令人赏心悦目。有这些小花的陪伴,内心也会生出清凉,生出舒适和惬意。看着手里的篮子逐渐被豆角填满,采摘的乐趣便如山间的小溪,汩汩地在心头流淌。
土豆是从地里抠出来的,当手握住土豆秧子用力往外拔时,就能判断出下面结的土豆是大是小,是多是少。一个个黄瓤土豆带着泥土的清新气息挂在秧子下面,谁说这不是一块块黄金!如果拔起来很费劲,地里肯定还有比秧子上更大的土豆。现从地里扒出来的土豆皮薄,用手一搓便掉了,再用清水洗干净,切成块备用。等到下锅时,把这些土豆块均匀地码在锅边,只要掌握好火候,这些土豆块便能结一层金灿灿的嘎巴,闪着油光,让人垂涎欲滴。
最后一步是把发好的面粉擀成饼,平铺在豆角上面,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慢炖。出锅后,先用小刀把饼切成菱形小块,饼上带着油香,还沾着豆角和土豆的清香气,别有风味。小伙伴们抢着土豆吃,被烫得龇牙咧嘴,也有捧着的,同样被烫得满地转圈,欢笑声、吵闹声响成一片。等到豆角快拉秧的时候,有很多老豆角会煮出豆粒,属紫色的更好吃,绵软香甜,深得小伙伴的青睐。为了能在玩的时候也能用美味充饥,大家便找来针线,把豆粒一个个穿好,穿成一大串,挂在脖子上,让这些豆粒随着快乐一起飞。
现在我也经常做烀饼,但总觉得没有那时的味道纯正,想来是跟食材有关吧。那时用的芸豆和土豆都是从地里现摘的,没有化肥和 *** ,有的是清新的泥土气息和蔬菜本身的清香味,这是用多少调料都无法替代和掩盖的。通俗点说,这就是绿色食品,当然让人口齿留香,念念不忘。
来源:沈阳日报
早晨起床净重95.1KG,较3日高了0.14KG。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差3分钟迟到。
顶岗的同事最后一个上午帮 *** 活了,上午还算可以,不是太忙。
中午11点20开始吃午餐,绿豆糕、高粱米水饭、鲅鱼、木耳炒肉,不得不说绿豆糕值得点赞非常好吃。
下午不是太忙,开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会,读文件读了1个多小时,散会后已经是4点了,在干会别的活就下班了。顶岗的同事被人事叫走了,真羡慕可以去周六、周日不加班的部门,其实工作都可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真搞不懂为什么总是周六、周日加班,不加班就不能高效率完成工作吗
晚上媳妇做了两个菜,炒土豆丝、炒虾,特别是沾着炒虾的汤汁味道好极了,喝了一碗小米粥。
今天的步数6259步、较前一日减少6045步。
前几天,本人盘点几近失传的东北老菜,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踊跃支持与热心评论。
评论区中,有很多咱们东北老乡讲述了自己家乡的美食……
其中不乏一些面临失传的东北传统小吃!
小吃并不是什么大餐硬菜,它往往是老百姓出于节俭、解馋的目的来发挥的劳动智慧,所以小吃属于劳动人民,小吃也最能狗体现地区的风土人情。
说起东北小吃,你会想起什么?是烤冷面吗?
东北烤冷面
当然并不是烤冷面不好吃,它也 *** 了一个时代人们的口味嗜好。
我们今天去盘点那些几近失传的东北传统小吃,也许那才是东北的地道老滋味……
酸茶,也叫甜酸茶,东北版“豆汁儿”,酸酸甜甜,真好喝!
酸茶,好滋味
酸茶,也叫甜酸茶,满族传统小吃,源自黑龙江双 *** (也就是哈尔滨双城),是一款粗粮细作的风味小吃。
*** 酸茶主要采用小米、黄豆、玉米碴等,水磨成米糊后煮沸发酵而成,酸甜可口,制法颇似京城豆汁儿,看着又像棒子面粥……
酸茶现在很少见了,曾经 *** 过所谓的酸茶粉,味道差得太多太多……
麻籽豆腐,满族小吃,这不是北京的“麻豆腐”……
东北麻籽豆腐
麻籽豆腐,其实脱胎于东北小豆腐,麻籽豆腐的神奇之处,就是在水磨黄豆时也加入 *** 籽。 *** 籽,富含油脂,加入到小豆腐中一股特殊的酥香味,
而且麻籽有润肠清肠的功效,对消化 *** 与便秘皆有疗效。
记得吃麻籽豆腐还是小时候,已经有二十多年没吃过麻籽豆腐了!
煎粉,我想吃的是煎粉,不是稀碎的炒粉,也不是炒焖子……
吉林市特色小吃,煎粉
煎粉,源于江城吉林,将粉坨子切成3厘米大小的方块,在平底大锅里剪透,再佐以芝麻酱汁、蒜汁、酱油、醋、辣酱油、香菜等各种调味料,这就是一碗风味十足的煎粉。
煎粉时一定别把粉块弄得稀碎!懂的人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驴马烂儿,这不是骂人,真心是东北风味小吃……
驴马烂儿
驴马烂儿,在东北方言里是骂人的意思,代指不务正业,举止 *** 之人……
驴马烂儿是东北一种传统小吃,相传源于哈尔滨道外,也有说源于吉林五棵树一带。在以前牲畜交易市场,肉贩子买了驴马直接屠宰卖肉,好肉售罄剩下的杂碎便做成“驴马烂儿”。
驴马烂儿之烂,有烂熟之意,是当时贫苦的体力劳动者补充体力、解馋打牙祭的小吃,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鸡汤豆腐串,在充斥着烤串、炸串、麻辣香锅、酸辣粉等小吃 *** ,再也见不到了……
鸡汤豆腐串
说了煎粉,就不能不说鸡汤豆腐串,这两位可是吉林传统小吃的哼哈二将!
鸡汤豆腐串,用鸡架熬汤,下入东北干豆腐串煮至软滑入味,配上辣椒油、蒜汁、香菜末,再淋上一点醋最是解腻开胃……
杨拉罐,小时候都是火烤着吃,现在一盘可贵喽!
杨拉罐
杨拉罐,也叫洋辣罐,羊拉罐,是绿刺蛾的茧蛹,有点勇气你真不敢下嘴!
小时候,吃杨拉罐都是火烤,营养嘎嘎地,特香,还能治疗小儿流口水的毛病……
现在杨拉罐可贵喽,一斤都要上百元了!一般人还真不敢吃!
*** 饭,东北传统风味美食,现在吃过的人很少了!
*** 饭
*** 饭,有人说源自东北锡伯族,也有说源于满族,是东北本地的风味美食……
*** 饭,内有五花肉、土豆、大白菜等,与大米饭同煮,出锅前点缀葱花。 *** 饭油亮鲜香,吃起来十分适口顶饱。
在东北与 *** 饭的做法相似的美食,就是 *** 族茄子饭。
油炸冰棍儿,因为电视剧《闯关东》里的油炸冰溜子,而 *** *** !
油炸冰棍儿
因为前些年电视剧《闯关东》的热播,剧中“油炸冰溜子”获得众人的好奇与关注,油炸冰棍儿又得以重回食客的餐桌。
其实早些年东北饭店里售卖的是拔丝冰棍儿,不仅仅是挂糊油炸,还要炒糖挂浆,对厨师的技艺的要求更高出一大截!
秫米水饭,东北农家在盛夏最得意的水饭……
秫米水饭
早些年,夏天是没有冰箱空调的,苦夏之时大米白面皆食之燥热,这时候就该秫米水饭的登场了。
秫米水饭,说白了就是高粱米水饭,泡好的高粱米下锅水煮,煮熟后出锅用凉水透洗几遍, *** 颗颗分明,配着炸好的茄子酱,吃起来清爽解暑,十分开胃。
现在东北高粱米越来越少了,秫米水饭也是很多年没吃过了……
水团子,满族传统小吃,吃过的人都是老东北人!
水团子
水团子,满族传统风味小吃,也叫漂饼,用泡好的黄米磨成粉,和面捏成扁圆状,清水锅里煮熟而食。
水团子,早年间是敬神之物,需要用每年的新黄米做成以表诚心。
吃过水团子的人,都是老东北了,年轻人吃过的很少很少……
今天我们盘点了10种传统的东北小吃,有的已经很少了,还有的已经失传……
也许它们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但是他们却 *** 几代人的记忆,与东北深厚的饮食文化。
你还知道哪些鲜为人知的东北小吃吗?
评论区里讲一讲吧!
让曾经的东北美食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