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对紫微郎,紫薇花对孕妇好不好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7
一树紫薇开,古诗词里的紫薇花,繁花似锦 赏心悦目,可与牡丹媲美

又见紫薇花 *** !每年的六月,紫薇花就会迎风 *** ,那一团团,一簇簇的紫薇花开得热烈而奔放。紫薇花傲然绽放,满树繁花,寓意吉祥,在中国称为吉祥幸福之花,象征着紫气东来,花开永久不败,幸福生活长长久久。

一树紫薇开,古诗词里的紫薇花,繁花似锦,赏心悦目,可与牡丹媲美!

又陪公素舍人晨入西阁见紫薇初开

唐-胡宿


疏雨休前槛,新英艳小丛。

且欣当夏日,不用忆春风。

便可携欢伯,相从作醉翁。

回头问阶 *** ,何处觅蔫红。

紫薇花

唐-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送石舍人入西阁见紫薇花盛开

唐-胡宿


西台重见紫薇花,天上时时好物华。

人向 *** 阶升禁掖,路从桃水入仙家。

香英半落风前酒,高艳遥烘日际霞。

却忆后斋浓睡觉,芝泥初熟午阴斜。

紫薇花

宋-曾肇


堂前紫薇花,堂下红 *** 砌。

繁华天上春,偪仄人间世。

听事前紫薇花二本甚盛戏题绝句

宋-陆游


红 *** 紫薇西省春,从来惟惯对词臣。

问囚自是麤官分,无奈名花解笑人。

早起

宋-李龏


杀更声里乱啼鸦,十二屏山捲碧纱。

海月倾攲光未没,隔墙犹照紫薇花。

五月盛开

宋-杨 ***


晴霞艳艳覆檐牙,绛雪霏霏点砌沙。

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对紫薇花。

紫薇花

宋-李流谦


庭前紫薇初作花,容华婉婉明朝霞。

何人得閒不耐事,听取蜂蝶来喧哗。

丝纶阁下文书静,能与微郎破孤闷。

一般草木有穷通,冷笑黄花伴陶令。

惜紫薇花

清-张鹏翮


白露秋深雁影单,紫薇花剩两枝残。

多情未许风吹尽,留待来朝仔细看。

子木招饮项氏艽圃公饯西蜀刘快阁明府共

清-彭孙贻


曲径沿流入,惊檐触涧回。

钱葵承卧石,斤竹覆行杯。

*** 坞干头菊,茅亭一带梅。

客来河朔饮,树树紫薇开。

菩萨蛮-花间双蝶

清-梁清标


人闲清昼抛书立。绿阴深处蝉声急。

一树紫薇开。翩翩引蝶来。

篱边相逐舞。摹作滕王谱。

槐老入新秋。西风蝶也愁。

踏莎行-紫薇花

清-叶小鸾


细剪胭脂,轻含茜露。

芳菲百日浓辉聚。

红妆懒去斗春妍,薰风独据珊瑚树。


翠叶笼霞,琼葩缀雾。

湘帘影卷猩姿雨。

仙郎禁院旧传名,亭亭好伴西窗暮。

雨兰植物观察手记:紫薇花对紫薇郎



天晴了。温度有所上升,还是比较舒适的天气。

午饭后去取快递,顺便先到社区小公园转了一下,看到紫薇长满绿叶的枝条梢端,长出了一些小小的花蕾。这些小小的花蕾,长出来有多长时间了?可惜我前几天没有去注意,错过了,很遗憾。



关于紫薇花,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与紫薇花的故事,白居易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绘编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宋代大才子苏轼与紫薇花的故事。宋代诗人杨 *** 笔下的紫薇花。还有汪曾祺笔下的紫薇花。



“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 *** 。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



汪曾祺笔下的紫薇花多么有趣、可爱啊!又是多么美啊!

紫薇花的花语是好运、雄辩、女 *** ;沉迷的爱;和平。当然,紫薇花也有自己的传说故事。



看到武汉一博友的文章,武汉的紫薇花已经开得很好了。一大团一大团的粉紫色的花,真美呵。这儿的紫薇花骨朵儿还很小很小,长出来没有多少天吧。

武汉和济南,时令相差得也挺多呢。

读白居易与杜牧的诗,欣赏紫薇花的风姿

诗人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可见夏花比春花还要热烈的。春花 *** 的时候,和风拂煦,百草萌发,鸟语花香,气 *** 较温柔,整个自然界好像就安放在温室里一样。

到了夏天就不同了,气温炎热起来。那些蝉儿都忍不住,它们站在高高的的树枝上兜风,还热得拼命地叫唤。那些春天里的桃花李花映山红早都热得不见了踪影。

这个时候该夏花来了,先是荷花,它爱干净,它知道把自己浸泡在水里,并借此在池塘里冲凉。那些悬在空中的花瓣和莲蓬,它就撑了一把把的遮阳伞,伞面还要准备一颗一颗的水珠。

夏天还有石榴花,它长得高大,绿叶搭起了凉棚,树荫底下凉风嗖嗖。石榴花就开在绿叶扶苏里,它红得好像是夏天的太阳点燃的火焰。

最美的当然要数紫薇花了。它不像荷花和石榴花那样一朵一朵地 *** ,它开起来是一串,一束。它喜欢热闹,喜欢挤到一起,像我们的叠罗汉一样。

所以紫薇花又叫做痒痒花、鹭鸶花、紫兰花、满堂红,它的名字加起来恐怕有几十个。我们那里也有人叫它百日红的,因为它的花期长,从初夏一直开到深秋。

紫薇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经有几 *** 了,后来才传到外国。古代关于欣赏吟哦紫薇花的诗歌也不少,我们今天选了两首七言绝句,来了解古人是怎么称赞紫薇花的美丽的。

《紫薇花》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杜牧可以说仕途也不是很顺,他经历了从唐宪宗到唐宣宗的六朝,处于牛李 *** 争激烈的时期,一生多在外地为官,最后才回到朝廷,任中书舍人。

因为当时中书省也称作紫微省,所以杜牧也被人称为紫薇舍人杜紫薇。在这首诗里,杜牧写紫薇花不像桃李那样争春,而是独自在夏秋季节 *** ,实际上也是表达了自己不随流俗的情怀。

诗人写的紫薇花是在秋天 *** ,而且早晨还带有露水。紫薇花选择这个冷落的时节,为的是避开春天的热闹,把繁华让给别人。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虽然它有谦逊的品德,但毕竟是那些争春的花朵,现在夏秋季节了,它们又在哪里呢?只有紫薇花笑在最后,独自在秋风中 *** 。

仔细想来,这不与时俯仰,不随波逐流,不去争春邀宠,却愿意在瑟瑟秋风中独自 *** 的紫薇花,不正是诗人杜牧的写照吗?

《紫薇花》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也是巧得很,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作此诗时也是在中书省上班,任中书舍人,和上面一首诗的作者杜牧一个样。所以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紫薇花对紫微郎。

白居易在中书省值班,丝纶阁本来是起草皇帝文件的阁楼,此时却没有事情要做。一个人感觉时间难熬,看到门外的盛开的紫薇花,因有所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作为诗人的白居易是非常敏感的,听到钟鼓楼里那计时器滴漏的声音,虽然显得寂寞无聊,但也能激发灵感。独自坐着一个伴也没有,只有紫薇花和白居易这个紫微郎面面相觑。

李白曾经有诗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不知道白居易此时看着紫薇花又能写出什么感觉来。

不料白居易这首诗以《紫薇花》为题,写的却是皇宫里寂静的气氛,隐约透露出当时沉闷的 *** 气候。诗人的无聊空虚,既是对自己仕途生活的不满,也是对朝廷 *** 层面的失望。

从上面这两首诗还可以看出,紫薇花在我国历史上的喜爱程度,它早在唐朝时就广泛种植于长安京城甚至皇宫里面。唐朝时中书省曾经改名为紫微省,因紫微与紫薇同音,因而紫微省里更是种满了紫薇花。

( *** 来自 ***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紫薇花(原创)

紫薇是千屈菜科紫薇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植物,树干高而细,树皮平滑而光洁,呈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略呈翅状;叶纸质,呈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花淡红色、紫色或白色,粉粉成团,圆锥花序生于顶端;菊果椭圆状球形或阔圆形; *** 有翅;紫薇花期一般在每年6~9月;果期在每年9~12月。紫薇的名字来源和北极星有关,北极星又名紫微星,星象学中被称为“万星之主”, *** 着尊贵和福祉。

紫薇原产于 *** 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紫薇喜光、略耐阴、耐干旱、忌水涝,喜暖湿气候,有一定的抗寒力,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紫薇的繁殖方式包括播种繁殖和扦 *** 繁殖。

《本草纲目》记载,紫薇皮、木、花有活血通经、止痛、消肿、解毒等作用。紫薇花色鲜艳美丽,花期长,寿命长,可作盆景,园林布景是观花乔木,具有观赏价值。

紫薇花在古代还 *** 某些官职,《新唐书·百官志二》注:“开元元年,改中书省日紫薇省,中书令日紫薇令。”因紫薇有“官样花”之名,民间便有诊语:“门前种株紫薇花,家中富贵又荣华。”以紫薇花象征了富贵繁华之意。白居易曾作诗《直中书省》:

紫薇花对紫微郎,紫薇花对孕妇好不好-第1张图片-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紫薇花 *** 了生命的活力与蓬勃,在炎热的夏秋季节拼尽全力,燃烧生命,释放出了美丽,也喻意着沉迷的爱,虽然本身不惊艳,但是会使人愿意为之沉意。

杜牧《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紫薇” *** 皇帝吗?“紫薇”还 *** 中书官员,是真的吗

不知道花草树木是不是都是有灵 *** 的,这株紫薇,究竟是在怎样的契机下,才被种植在这里呢?不过,说实话,在大境阁旁种植一株紫薇,我觉得还真是挺合适的。

也许有人会问,古城墙,好歹也 *** 着庄严和肃穆,那会和柔弱、娇媚的紫薇花有什么关系呢?

也许是我想多了吧,但是,我分明记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喜欢将一些不同的事物,赋予相同的名字,“紫薇”,也是如此。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紫薇”,还是帝王时代一个行政机构的名字,当然,那一般被写成了“紫微”。唐朝开元年间,曾经将中书省的名字改成了紫微省,中书舍人,改称紫微舍人。

根据明朝谢肇浙的《五杂俎》记载:“紫微原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从出,故中书省亦谓之紫微,而舍人为紫微郎。”按照他的说法,是因为“紫微星”是帝王之星,所以象征着 *** ,所以才会把中书省的名字改成了叫做紫微的。

估计他说的是对的吧,不过,我宁愿相信,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当年,开元年间的皇帝,偶然走过巍峨的宫闱一角,看见了,在宫墙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株紫薇树,正在盛放。于是他突然想到,在这个庄严的宫殿里,这株紫薇树,是多么活泼啊,让人看得精神一爽,顿时让人从繁杂的文书中解放出来,绷紧了的神经得到了放松,案牍劳形也得到了缓解。

*** 来源 *** ,不包含于原创部分,下同

于是,那位皇帝为了感谢紫薇给他的帮助,便大笔一挥,将中书省的名字,改成了紫微。

皇帝的奇思妙想,绝大多数古板的老古董们,恐怕都没有觉察到吧,这些死板的臣子们,总是太严肃了。但是,却有一个人例外,有一个叫白居易的人,和那位皇帝心灵相通,瞬时理解了皇帝的妙处,于是,便有了那首著名的《紫薇花》:“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试想一下吧,黄昏傍晚的时候,钟鼓楼中的刻漏声提醒着人们时间,四周是是那样的宁静,一个白首穷经的老者,独自坐在书案前,撰写着奏折,等到全部完成了之后,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了庭院里,用手捶打着酸痛的胳膊。这时候,他无意中触碰到了角落里的一棵紫薇树。

于是,在那一个瞬间,满树的紫红色小花,都开始颤抖起来,眼前,是一 *** 摇曳的紫云。

那个老者笑了,再辛苦、再劳累,能够在闲暇的时候,看一眼这庭院中的紫薇花,便觉得足够了。每天正襟危坐、冥思苦想的生活,让他觉得很累,国家大事一件接着一件,让他无暇休息,但是,只要在一抬头之间,看到这仿佛是能言、懂情的紫薇树,便已经足以让人释然了。

所以,老者微笑着坐在了树前,在这个冷清的黄昏,他独自对着一棵树,诉说着自己的情怀,这就是“紫薇花对紫微郎”。

不仅如此,这位老者想起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和满头紫翠的紫微花相比,显得那样苍老,于是,他还无可奈何地自嘲了一下:“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我可以想到,他垂首搔头,自嘲地一笑,如此地豁达,面对一棵紫薇,人人都可以如此豁达。

于是,不经意间,我也低下头来,向地上看去。

我这一低下头,正好看见地上掉落着一小枝紫薇花,不知是自己掉落的,还是别人采下来丢在地上的。我爱花,所以我从来都不 *** 。我总觉得,所谓的什么 *** 花艺术,是一种很残忍的艺术。因为,花儿,只有长在枝头,从泥土里生出来,它们才是活的,要是剪下来, *** 在花瓶里,即使灌上再多的营养水,又能活多少时间呢,苟延残喘而已。真正的爱花之人,是不会做这种残害生灵的事情的。我总觉得,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 *** 大自然原有的美,也是一种没有公德心的表现。

所以,我没有去掐花,而是从地上拾起了这一小枝残落的紫薇花,它并没有开败,也没有枯萎,它依然对着我笑着,欢乐地笑着,是那样地俏美。

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带回家去,这是我游览大境阁的收获,我听说,紫薇的花语是“沉迷的爱,好运”,于是,我把它夹在了字典里,或许这样,这份好运就能永远伴随着我了。

而今,再把这紫薇的书签拿起,我突发奇想,在字典中找到了“紫薇”和“紫微”两条,阅读了起来,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在“紫微”一条中,它不仅 *** 了紫微垣,是星官名,三垣之一;也不仅是唐朝中书省的名字,也作“紫薇”;它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它 *** 了“帝王宫殿”。是啊,我想起了唐朝的李白在《宫中行乐词》中,有一首写的就是:“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当时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看来,就是指宫殿的意思了。

我不觉笑了起来,“紫薇”和“紫微”,音多么近啊,它们一定是有渊源的。大境阁虽然不是什么宫殿,但总算也算是一座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吧,在它的旁边,竟然生长着一株紫薇树,或许,冥冥之中,它们真的是有莫大的关联呢。又或者,在更早些的时候,“紫薇”和“紫微”,这本就是一个词汇。

于是,我仿佛是洞悉了天机那样,拈花而笑,拈着一朵紫薇花而笑。笑罢,我重新又将紫薇书签夹进了字典里,我想着,这小小的花儿,或许能在我什么时候需要查证字典之时,帮我制造出些许的诗意来呢。

大境阁啊,大境阁,回想起这座半已经湮没在历史尘埃中,只剩下一个躯壳的古迹,我不像普通的诗人那样唱着哀婉伤感的挽歌,我要唱,也要为那株紫薇花而唱,歌唱它的活力和它的生机。

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肖复兴:紫薇花对紫微郎

以前老北京的院子里,种海棠、 *** 、榆叶梅、石榴树的多,种夹竹桃的也有,很少种紫薇的。如今,紫薇被普及,几乎所有的公园和新建的居民小区里,都种上了紫薇。前些年,北京植物园还集中栽种一百多棵紫薇,特别开辟了一座“紫薇园”。

之所以如今对紫薇情有独钟,是因为相对于娇贵的树种,紫薇很皮实,容易成活,而且,开的花很鲜艳,紫红色的花朵遍布枝叶之间。在这一点上,和它同期开花的木槿就差很多。论好看,木槿也不差,花瓣比紫薇大,但有些稀疏,藏在枝叶下面,不如紫薇繁茂。老远一看,木槿是叶多花少,紫薇则是紫嘟嘟一片,像一片云霞。

关键一点,紫薇花期长,能够开满整整一个夏季,即使到了初秋,也能看到它的花影摇曳。如果在南方,到了寒露,还能见到它的花开。所以,人们又叫紫薇为百日红。

不少作家曾经为紫薇写过文章,比如苏州的周瘦鹃。写得最搞笑的,当属郭沫若。在《百花齐放》中,他应景为一百种花写诗,写到紫薇时,他这样写道:“皮上轻轻一搔,全身就会摇动;人们因此又爱叫做怕痒花;其实我们倒不痒,并也不怕;只是告诫人们要规矩一些,为什么对于花木用手乱抓?”新诗从《天狗》《天上的街市》乱抓乱写到这份上,真的叫人无语。

不过,紫薇又叫做怕痒花,倒是从这首诗里知道的。那时,我正读中学,夏天到来的时候,曾经专门到公园里找到过紫薇,带有好奇又神奇的心思,用手在树干上摸了摸,然后抬头看看树,枝头上的紫薇花还真的动了动。

去年夏天,孙子从美国回来,我带他到公园玩,看到紫薇,对他说:这树也叫做怕痒树,你只要用手在树干上摸一摸,枝子上的花就会轻轻摇动。孙子不信,用手轻轻地摸了摸树干,枝头上的花一动不动。再用点儿劲儿摸,花还是不见动静,急得他使劲儿地摇动起树干来,紫薇花瓣不仅动了,还落在他身上几瓣。

后来,我查书,发现紫薇树皮容易脱落,露出里面树干的嫩肉来,再用手去摸,枝头上的花才会像过了电一样地动。就像俗话说的那样,隔着衣服,很难摸着麻筋儿,当然,花就不会动了。想想中学时候,我摸摸树干,紫薇花动的情景,想一定是当时有风,被风吹动罢了,我以为真的花动了呢。

为紫薇花著文,写得最漂亮的,得数汪曾祺。他写紫薇花开得茂盛繁密:“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一连串干净简洁的短句子,最后一个比喻,通感,用声音形容花的繁茂火爆。起码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里,没有见过对紫薇如此精彩的书写。

为紫薇写诗,写得最有名的,要属白居易。他那句“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传颂了 *** 之久。不过,对此诗的误读也最多。紫微郎本来指的是白居易自己,他在宫里的紫微省做中书侍郎,又叫做紫微郎。本是枯坐宫里寂寞难耐,却让我们望文生义,照汪曾祺所说“更易使人产生这是一首情诗的感觉。”

紫薇是一种古老的树木,白居易为紫薇写过诗,杜牧也写过,说明早在唐朝紫薇就存在了。在北京,有很多开花的古树,至今依然存活在古寺和皇家园林里,比如玉兰。但没听说过有老紫薇树。

我唯一见过的古老的紫薇树,是前些天到广东中山市的小榄镇,那里新近开辟了一片湿地公园,园里的一片坡地上,种着好多棵老紫薇树。我不知道它们具体的年头有多古老,只知道一年能开两季。和我见过的紫薇树完全不同,粗大的树干,高耸的梢头,沧桑的枝叶,可以和古松古柏相媲美,以前所在北京见过的紫薇,都显得那样地纤柔,那样地小儿科了。

那一片坡地被围了起来,和我们北京植物园里的“紫薇园”一样,这里也叫做“紫薇园”。不过,此紫薇和彼紫薇,却大不一样,就像白居易心中的“紫薇花对紫微郎”,和我们想象的“紫薇花对紫微郎”大不一样。(肖复兴)

紫薇花对紫微郎

?初秋时节,蔷薇花、石榴花早已凋零,菊花、桂花尚未 *** ,爱花、赏花的人们难免有些惆怅。


可你是否注意到,紫薇花一直在你身旁。不论在喧嚣的城市,还是安静的乡村,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公园里、道路旁、庭院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它们或高大,或矮小,有的纤瘦,有的粗壮,无一例外都开着花呢。红的,白的,粉的,紫的,一团团,一簇簇,迎着阳光微笑,随着秋风起舞。


紫薇花不挑环境,不用人精心伺候,不娇气,不矫情,只要有泥土就努力扎根,只要扎根就尽情开花。

?从6月到9月,紫薇花边开边落,开着花,结着果。


远看紫薇团团簇簇的花朵,色彩明艳,引人注目。近看它的花瓣,细细碎碎皱皱褶褶,让人想起姑娘身上精心 *** 的衣裙花边。


它柔嫩的花瓣下藏着一颗颗圆圆的绿色小果。


紫薇因花期长,人们称它“百日红”,也有人叫它“痒痒树”。


据说他怕痒,只要轻挠她光滑的树干,他就会花枝乱颤,甚至咯咯地笑出声来,这是真的吗?


诗人杜牧曾有诗《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

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


此处一个“笑”字可谓意味深长,使人玩味不已。

?白居易的《紫薇花》也别具深意:

丝纶阁下文书静,

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微郎是唐代中书舍人的别称,白乐天做中书郎时,以紫微郎、紫微翁自称。杜牧也做过此官,人称杜紫薇。


黄昏时分,紫微郎白居易在宫中独坐值班,寂寞冷清,只有紫薇花在旁默默陪伴他。


此时此刻紫薇花是否化身为一位美人,成为诗人的解语花呢?


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我们不妨忘记种种烦恼,去欣赏一株紫薇花吧。

中南林科大英语系师生跨学科促交流赏植物品文化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李键老师(右)对植物追根溯源,讲述传统文化内涵。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6日讯(记者 潘锦 通讯员 陈禧阅)从德润楼到知语楼,从介绍植物到品味文化。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与学校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共同开展了一场饱含文化气息的校内实习实践活动。

活动中,大家沿着既定路线,先由学校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讲解员介绍各种各样的植物,再由负责本次实习实践的李键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对各种植物追根溯源,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并且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同步直播。

学校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成员为同学们科普植物知识。

李键寓教于景,寓教于乐:“这个是紫薇,树皮光滑,叶互生、花期为6月-9月。白居易曾写下‘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这个是栀子,它两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是我国古代应用很广的 *** 染料,栀子花是毕业季的应景花卉……”

在知语楼一楼电子大屏幕前,大家一同欣赏了刚刚所接触植物的精美照片,通过植物不同季节的 *** 状变化,与节气知识和校园文化巧妙结合起来。

该校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围绕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 教学内容和手段,适应当代社会对大 *** 人才的需求,以培养英语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来自【红网-时刻新闻】,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每日古诗词赏析—唐代·白居易《紫薇花》



《紫薇花》

— 唐代·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译文
我在丝纶阁值班,没什么文章可写,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到钟鼓楼上刻漏的滴水声,时间过得太慢了。
在这黄昏的寂寞中,我一个人孤独地坐着,谁来和我作伴呢?惟独紫薇花和我这个紫微郎寂然相对。

注释
紫薇花:落叶亚乔木,夏季开红紫色的花,秋天花谢。
丝纶阁:指替皇帝撰拟诏书的阁楼。
刻漏:古时用来滴水计时的器物。
紫微郎:唐代官名,指中书舍人,因中书省曾改名紫微省,取天文紫微垣为义,故称。




赏析
这首诗中所写的丝纶阁、钟鼓楼,既表现了宫廷的特色,也指出了诗人“独坐”的原因是正在宫中值班。黄昏的皇宫是一个寂静的世界,令人感到沉闷而百无聊赖,仿佛时间的流逝也变得缓慢。但是按照规矩,值班的官员不能四下走动,这更将诗人困在了一个相对局促的环境里。在诗中所描绘的这一天,诗人没有什么需要处理的公务,只有看看鲜花,听听刻漏声,打发着这空虚无聊的时光,等待着“下班”时间的到来。在这首诗中,诗人隐约地表达出了对自己所从事的枯燥工作的失望,并通过对宫廷环境的描写,影 *** 当时沉闷的 *** 气氛,进而表达了对此的不满。

  “独坐黄昏谁为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的诗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这样不乏幽默的语言,对自己寂寞的心情加以安慰,也嘲讽了宫廷生活的空虚无聊。一个“对”字,描绘出了诗人与花“相看两不厌”的情景,将诗人独自一人、无人相伴的情景烘托得更加生动,也将诗人闲坐无所事事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传神,使诗句更有情趣,充分地展现了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

  全诗描写诗人当值丝纶阁,因无事闲坐而觉得刻漏声长,因寂寞无伴而端详紫薇花,又因端详紫薇花而感到更加寂寞,字句浅白、叙事清晰、说理明白,这正是白诗更大的特点。

  如果将这首诗与周必大的《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洪咨夔的《直玉堂作》加以比较就会发现,都写了宫禁的静穆以衬托皇宫的庄严,都写了紫薇花以突出翰林院、中书省的工作 *** 质,都表达了几分得意之情,以显示受到皇帝的恩宠是很荣耀的事。则此类诗的写作缺乏创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一题《直中书省》。“中书省”是朝廷处理政务,代皇帝拟订诏令的机构。因为省中多植紫薇,曾改名为紫薇省。白居易于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十月任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此诗当作于长庆二年中白居易在中书舍人任上紫薇花开的日子。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 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标签: 紫薇 紫微 花对 孕妇 好不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